汽车后排左侧座椅靠背骨架焊接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1931发布日期:2019-01-22 21:42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汽车后排左侧座椅靠背骨架焊接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焊接汽车后排左侧座椅靠背骨架的工装。



背景技术:

座椅是汽车上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件,它主要由靠背和座垫构成,而靠背则由靠背骨架、泡沫材料和面料等构成;其中后排左侧座椅靠背骨架由骨架弯管、骨架直管、下钢丝、脚铰链钣金、上钢丝和头枕导套管等零件组焊而成,为将这些零部件组焊成符合技术要求的骨架,需要设计一个专用的焊接工装,以便在一次组装后焊接成靠背骨架;目前,焊接汽车后排左侧座椅靠背骨架的焊接工装较为简陋,定位机构、压紧机构不合理,骨架焊接后,变形较大,无法满足技术质量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后排左侧座椅靠背骨架焊接工装,它可以解决目前汽车后排左侧座椅靠背骨架焊接工装存在的定位、压紧机构不合理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汽车后排左侧座椅靠背骨架焊接工装,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分别设有下钢丝压紧单元、脚铰链钣金压紧单元、上钢丝支承座、骨架框压紧单元和头枕导套管压紧单元。

以上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方案可以是:所述下钢丝压紧单元包括第一安装座和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座前部的第一支承柱,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有支座,所述支座上设有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第一按压块,所述第一按压块通过连接臂与压臂连接,所述压臂的头部设有第一压紧头;所述连接臂通过铰轴与所述支座铰接,所述第一压紧头与所述第一支承柱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脚铰链钣金压紧单元包括立柱,所述立柱旁设有第一定位座,所述立柱和所述第一定位座的侧面设有第三安装座,所述第三安装座上设有通过手柄控制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穿过设在所述第一定位座上的通孔;所述立柱的侧面设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上铰接有第二压紧组件,所述第二压紧组件包括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连接第二压紧头,其另一端连接第二按压块,所述第二压紧头与所述定位销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骨架框压紧单元包括若干设在所述底板上的支承凹槽,所述支承凹槽旁还至少设有二个第二定位座,所述支承凹槽旁至少设有二个以上的第三压紧组件,所述第三压紧组件包括第二支承柱,所述第二支承柱上设有第四安装座,所述第四安装座上设有第三按压头,所述第三按压头通过连接件与第三按压块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三按压块。

进一步的:所述头枕导套管压紧单元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竖直设立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滑动孔设有水平的联动轴,所述联动轴由第二手柄控制;所述联动轴的前端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前端连接有水平的定位轴,所述定位轴上设有定位键;所述定位轴与设在所述底板上的第三定位座对应;所述移动板的下边沿设有水平的导向托板,所述导向托板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联动轴的两边分别设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移动板,其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板上的导向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设在所述底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承凹槽的形状呈U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上布置下钢丝压紧单元、脚铰链钣金压紧单元、上钢丝支承座、骨架框压紧单元、头枕导套管压紧单元等夹紧装置,使汽车后排左侧座椅靠背骨架在焊接前得到精确的定位和夹紧;

2、本实用新型定位设置合理,夹紧装置可靠,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下钢丝压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脚铰链钣金压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骨架框压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头枕导套管压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如图1-6所示的这种汽车后排左侧座椅靠背骨架焊接工装,包括底板1,底板1上分别设有下钢丝压紧单元2、脚铰链钣金压紧单元3、上钢丝支承座4、骨架框压紧单元5和头枕导套管压紧单元6;如图1和图6所示,其中下钢丝压紧单元2有两套,布置在底板1的前端;脚铰链钣金压紧单元3有一套,布置在底板1的左下角;上钢丝支承座4有四个,布置在底板1的中间位置;骨架框压紧单元5布置在底板1的中间位置;头枕导套管压紧单元6布置在底板1的后侧。

如图2所示的下钢丝压紧单元2共有二套,每一套包括一个第一安装座204和设在第一安装座204前部的二个第一支承柱202,第一安装座204上设有支座206,支座206上设有压紧组件,压紧组件包括第一按压块203,第一按压块203通过连接臂207与压臂205连接,压臂205呈U型,连接臂207与压臂205的中部连接,压臂205的头部设有第一压紧头201;连接臂207通过铰轴与支座206铰接,第一压紧头201与第一支承柱202相对应。

如图3所示的脚铰链钣金压紧单元3包括与底板1垂直设立的立柱305,立柱305旁设有第一定位座302,立柱305和第一定位座302的侧面设有第三安装座307,第三安装座307上设有通过手柄308控制的定位销306;定位销306穿过设在第一定位座302上的通孔;立柱305的侧面设有第二安装座304,第二安装座304上铰接有第二压紧组件,第二压紧组件包括连接臂,连接臂的一端连接第二压紧头301,其另一端连接第二按压块303,第二压紧头301与定位销306同轴相对应。

如图4所示的骨架框压紧单元5包括若干设在底板1上的支承凹槽502,支承凹槽502的形状呈U型,并且开口朝上;本实施例中,支承凹槽502有8个;支承凹槽502旁还至少设有二个第二定位座501,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座501有二个;支承凹槽502旁至少设有二个以上的第三压紧组件,本实施例中,第三压紧组件有三组;第三压紧组件包括第二支承柱503,第二支承柱503上设有第四安装座506,第四安装座506上设有第三压紧头504,第三压紧头504通过连接件与第三按压块505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三按压块505。

如图5所示的头枕导套管压紧单元6包括支撑板606,支撑板606设在底板1上;支撑板606上设有竖直设立的安装板609,安装板609通过滑动孔设有水平的联动轴605,联动轴605由第二手柄610控制;联动轴605的前端连接有移动板604,移动板604的前端连接有水平的定位轴603,定位轴603有二个,分别设置在移动板604的两边,定位轴603上设有定位键602;定位轴603与设在底板1上的第三定位座601对应;移动板604的下边沿设有水平的导向托板607,导向托板607与安装板609连接,移动板604移动时,其下边缘可在导向托板607上滑动;联动轴605的两边分别设有导向轴608,导向轴608的一端连接移动板604,其另一端穿过安装板609上的导向孔。

焊接时,如图6所示,靠背弯管8、靠背直管12放置在支承凹槽502内,头枕导套管7套在定位轴603上,脚铰链钣金9通过脚铰链钣金压紧单元3固定在靠背直管12上,上钢丝10、下钢丝11分别通过上钢丝支承座4、下钢丝压紧单元2固定;再将各单元的按压块压紧,将各手柄向前推紧,然后就可以进行点焊,点焊完成后,可将整个汽车后排左侧座椅靠背骨架从本实用新型上退出,最后,进行焊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