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动结构的线圈弯头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9562发布日期:2019-03-02 02:38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动结构的线圈弯头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圈弯头工装,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对线圈线头进行弯头的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线圈弯头工装,普遍采用的是气动刚性折弯方式,采用这些方式,其主要缺点是①折弯时,电磁线在刚性槽内滑动,由于挤压及受力原因,会对电磁线绝缘造成损伤,特别是对于聚酰亚胺薄膜导线,对电磁线绝缘造成的损伤更大,对线圈的质量造成隐患;②另有一种弯头模具仅对应一种夹角,一旦线圈改型,需重新设计制造弯头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对导线具有保护作用,避免电磁线因滑动摩擦而损伤,可以保证产品质量,且带有调节夹角功能,使线圈弯头夹角在一定范围内可随意调整,加大产品加工范围的一种滚动结构的线圈弯头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线圈弯头工装的滚轮固定座上通过销轴固定有两个滚轮,两个滚轮水平设置、且左右对称,在滚轮固定座的前方、两个滚轮的对称中心位置设有冲头,冲头通过螺纹固定在气动系统的气缸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滚轮是采用内嵌轴承的尼龙滚轮,其外圆上设有与滚轮同心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滚轮固定座的左右各设有一个长圆孔,滚轮通过销轴固定在滚轮固定上的长圆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冲头是一个半圆轮,该半圆轮的外圆轮上设有与冲头同心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气动系统上气缸轴的前后运动,带动固定在气缸轴上的冲头产生位移,使电磁线在滚轮中滚动折弯,到位后冲头缩回,线圈完成弯头;本实用新型的工装带有可调节夹角功能,即滚轮可以在滚轮固定座上横向左右移动,以改变线圈线头弯头夹角;本实用新型的工装采用了滚动结构替代了电磁线在槽内的滑动,且滚动结构采用的是尼龙材料,对电磁线起到了保护作用,避免了电磁线的损伤,保证了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工装上的两个滚轮可以通过滚轮固定座上的长圆孔,左右调节开档尺寸,以保证线圈弯头夹角可在一定范围内随意调整,以满足不同产品对线头折弯角度的不同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图。

图3是图1中滚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滚轮固定座1,滚轮2,冲头3,气动系统4;滚轮固定座1的左右对称设有两个长圆孔;滚轮2采用内嵌轴承6的尼龙滚轮,滚轮2的外圆上设有与滚轮2同心的凹槽,两个滚轮2分别通过内嵌轴承6固定在两个销轴7上,销轴7穿过滚轮固定座1上的长圆孔,且通过销轴7的一端,用螺母9紧固连接在滚轮固定座1上,如图3所示,螺母9与滚轮固定座1之间加有垫圈8,滚轮2与滚轮固定座1之间加有垫片10;工作时,可以使滚轮2在滚轮固定座1上横向左右移动,通过滚轮固定座1上的长圆孔可以左右调节两个滚轮2之间的距离,使两个滚轮2间的开档尺寸大小可以调节,用以改变线圈线头5弯折夹角;冲头3设在滚轮固定座1的前面,且处于两个滚轮2的对称中心位置上,冲头3通过螺纹连接直接固定在气动系统4的气缸轴上,冲头3是一个半圆轮,该半圆轮的外圆上设有与冲头3同心的凹槽。

工作原理:线圈线头5的电磁线两端预先放置在两个滚轮2凹槽内,启动气动系统4,气动系统4中的气缸轴前后伸缩,通过气缸轴带动冲头3前后运动,使冲头3冲压线圈线头5,线圈线头5在滚轮2的凹槽内可以自由滚动,通过冲头3折弯线圈线头5,线圈线头5折弯完成后冲头3收回,取出弯好的线圈线头5,至此一个线圈线头折弯结束,如此往复,进行多个线圈线头的折弯工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