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排气歧管冲压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8103发布日期:2019-06-29 02:15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排气歧管冲压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冲压工装台,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排气歧管冲压工装。



背景技术:

排气歧管,是与发动机气缸体相连的,将各缸的排气集中起来导入排气总管的,带有分歧的管路。发达国家近年来不断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催化技术和蜗轮增压技术的应用更是显著提高了排气歧管的工作温度,达到了750℃以上。排气歧管长期在高温循环交变状态下工作,材料在高温下的抗氧化性能直接影响到排气歧管的使用寿命,普通铸铁显然无法满足要求,因此基体材料最好是稳定的铁素体或奥氏体组织。现有技术将歧管改为板料冲压成型,板料冲压对产品的变薄率有严格的要求,然而目前生产工艺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没有对应的冲压设备;二、板料冲压成型出的排气歧管的各歧管间拐角处的变薄较为严重,影响了排气歧管整体的质量;三、没有预热工序,板料生压弯曲时易变薄易褶皱,废品率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针对歧管弯曲部位不易压制成型的汽车排气歧管冲压工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排气歧管冲压工装,包括上模具、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设有与汽车排气歧管形状相匹配的凹槽,所述上模具上方设有压板、所述下模具设置于工装台上,所述下模具的凹槽内设有一段下弯弧形区域和上弯弧形区域,所述下弯弧形区域与汽车排气歧管中部的弯管部位形状相匹配,所述下模具内设有冷却水通道Ⅰ,所述冷却水通道Ⅰ位于下弯弧形区域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工装台上设有限制下模具位置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固定于工装台上。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块分为固定式定位块和活动式定位块,所述固定式定位块焊接于工装台上,所述活动式定位块与工装台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式定位块通过插销与工装台可拆卸连接,所述工装台上开设与插销相匹配的插销孔。

作为优选,所述工装台上设有定位杆,所述压板上设有与定位杆相匹配的定位孔。

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具侧面设有与冷却水通道Ⅰ相连通的进水口a和出水口a。

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具凹槽内的上弯弧形区域为汽车排气歧管管口部位,在上弯弧形区域其下方也设有冷却水通道Ⅱ。

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具侧面设有与冷却水通道Ⅱ相连通的进水口b和出水口b。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针对汽车排气歧管设计一台板料冲压工装,解决了汽车排气歧管的冲压成型的技术难题,通过设计冷却水通道实现汽车排气歧管的弯曲部位局部快速冷却,在其冲压过程中以及冲压后,其弯管部位均保证足够的厚度,避免局部变薄,大大提高了产品成型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下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膜具内部水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装台;2、下模具;3、凹槽;4、活动式定位块;5、固定式定位块;6、下弯弧形区域;7、定位杆;8、出水口a;9、进水口a;10、进水口b;11、出水口b;12、定位孔;13、压板;14、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图2、图3,一种汽车排气歧管冲压工装,包括上模具、下模具2,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2之间设有与汽车排气歧管形状相匹配的凹槽3,所述上模具上方设有压板13、所述下模具2设置于工装台1上,冲压前先将板材进行预热,从而保证了弯管的减薄率、椭圆率和外观轮廓,所述下模具2的凹槽3内设有一段下弯弧形区域6和上弯弧形区域,所述下弯弧形区域6与汽车排气歧管中部的弯管部位形状相匹配,所述下模具2内设有冷却水通道Ⅰ,所述冷却水通道Ⅰ位于下弯弧形区域6下方,在下模具2内增设冷却水通道Ⅰ,在冲压过程中,使汽车排气歧管中部的弯管部位在成型后能得到快速冷却,避免弯管部位变薄,在冲压完成后后,冷却的弯管部位不会回缩,确保弯管部位的厚度。

所述工装台1上设有限制下模具2位置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固定于工装台1上。

所述定位块分为固定式定位块5和活动式定位块4,所述固定式定位块5焊接于工装台1上,所述活动式定位块4与工装台1可拆卸连接,工作时先将下模具2贴近固定式定位块5,限制下模具2一条边的定位位置,再通过活动式定位块4进行剩下边线的限位。所述活动式定位块4通过插销与工装台1可拆卸连接,所述工装台1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插销相匹配的插销孔,通过插销与销孔的连接,实现活动式定位块4的位置可调性。通过固定式定位块5与活动式定位块4对下模具2进行限位夹紧,以及安装拆卸更换作业。

所述工装台1上设有定位杆7,所述压板13上设有与定位杆7相匹配的定位孔1412,定位杆7起连接定位作用,确保压板13与工装台1之间稳定下压。

所述下模具2的凹槽3内设有一段下弯弧形区域6和上弯弧形区域,所述下弯弧形区域6与汽车排气歧管中部的弯管部位形状相匹配,所述下模具2凹槽3内的上弯弧形区域为汽车排气歧管管口部位,所述下模具2内设有冷却水通道Ⅰ和冷却水通道Ⅱ,所述冷却水通道Ⅰ位于下弯弧形区域6下方,针对汽车排气歧管中部弯曲部位进行冷却,所述冷却水通道Ⅰ为F形通道,其上端为出水口a8,中间一端和下端均为进水口a9,在冷却水通道Ⅱ位于上弯弧形区域下方,所述冷却水通道Ⅱ呈直线型,其两端设有进水口b10和出水口b11,汽车排气歧管管口部位若需要冷却,通过冷却水通道Ⅱ即可进行冷却,由于管口部位延展性强,若非管口部位弯曲角度很大,无需使用冷却水通道Ⅱ。

所述冷却水通道Ⅰ为F形,且设有两个进水口a9和一个从水口,当只采用下端的进水口a9时,水道流向呈L形,此时重点对汽车排气歧管弯管部位进行局部冷却,采用L形能实现冷却水快进快出,无需流经下模具2的整个长度,加快对弯管部位的冷却效果,同时能对汽车排气歧管的汇流部位进行一定冷却效果。若只采用中部的进水口a9时,水道流向呈n形,同样能够实现冷却水的快进快出,但是与L形的区别在于,进水处要先经过汇流部位,会提高水温,影响弯管部位的冷却效果,但汇流部位得到很好的冷却。若采用下端和中部的两个进水口同时开启,则不仅汇流部位得到很好的冷却,其弯管部位也能得到很好冷却,同时加大了流量与流速,以及水体的紊乱度,使弯管部位能得到快速冷却。因此通过独特的F形的冷却水流通通道的设计,针对汽车排气歧管弯管部位实现局部多种方式的快速冷却。

所述冷却水通道Ⅰ冷却水通道Ⅱ的长度方向与凹槽3的下弯弧形区域6长度方向垂直设置,所述冷却水通道Ⅱ的长度方向与凹槽3的上弯弧形区域长度方向垂直设置,形成垂直交错式分布,实现汽车排气歧管弯管部位快速换热交换。

所述进水口a9、出水口a8、进水口b10和出水口b11均设于下模具2侧面,位于下模具2侧面避免与上模具之间压合,便于连接水管。

所述冷却水通道Ⅰ为一组或一组以上,本实施例以两组为例。所述冷却水通道Ⅱ为一组或一组以上,本实施例以两组为例。

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2之间设有两组与汽车排气歧管形状相匹配的凹槽3,每组凹槽3的下弯弧形区域6设置至少一组冷却水通道Ⅰ,两组凹槽3的上弯弧形区域共用一组冷却水通道Ⅱ,因采用独特的F形的冷却水通道Ⅰ,方便水道的布置,且实现两组汽车排气歧管同时压制,且弯管部位互不影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还包括两台给水泵,所述两台给水泵通过连接管分别与冷却水通道Ⅰ、冷却水通道Ⅱ连通,与冷却水通道Ⅰ连接的水泵,通过控制阀对两个进水口a9进行分别控制。

所述连接管上均设有温度控制器,实现进水温度的调节,有利于快速进行冷却作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汽车排气歧管冲压工装进行了详尽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对本实用新型的变更和改进将是可能的,而不会超出附加权利要求所规定的构思和范围,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