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车磨一体式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6146发布日期:2019-07-17 06:42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密车磨一体式机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加工技术,特别是一种精密车磨一体式机床。



背景技术:

在现代机加工领域中,大多数的规则形状零件都采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特别是轴类零件,数控机床是按照事先编制好的加工程序,自动地对被加工零件进行加工,把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刀具的运动轨迹、位移量、切削参数以及辅助功能,按照数控机床规定的指令代码及程序格式编写成加工程序单,再把这程序单中的内容记录在控制介质上,然后输入到数控机床的数控装置中,从而指挥机床加工零件,具有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高的优点。

但目前大部分的数控机床仅有车削或磨削的单一功能,在对加工精度有较高要求的轴类零件车削后,还需要对其内圆及内孔进行精磨,因此通常需要将零件拆下再次装夹进行磨制,不易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数控机床仅有车削或磨削的单一功能,在面对有较高精度需求的轴类零件加工时,进行二次装拆时造成加工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精密车磨一体式机床,该机床在横向运动导轨上分别设置磨削机构和车削机构,无需进行二次装拆,保证安装精度,采用直驱式主轴组件的磨削驱动机构,保证磨削机构的传动精度和定位精度,保证机床的加工精度和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精密车磨一体式机床,包括底座,在底座上分别设有主轴箱和横向运动导轨,所述主轴箱上设有用于安装工件的卡盘,在横向运动导轨上分别安置有磨削机构和车削机构,所述磨削机构还对应设有磨削驱动机构,所述磨削驱动机构为直驱式主轴组件。

该精密车磨一体式机床在横向运动导轨上分别设置磨削机构和车削机构,在主轴箱上安装好工件后就能进行车削和磨削操作,无需进行二次装拆,保证安装精度;另一方面,采用直驱式主轴组件的磨削驱动机构,避免了通过齿轮或者带轮传动导致传动链过长、外形尺寸大和传递扭矩小的问题,保证磨削机构的传动精度和定位精度,保证机床的加工精度和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在横向运动导轨上设有多条安置设备的导轨槽,所述磨削机构和车削机构相互独立地安装在横向运动导轨上。相互独立安装的磨削机构和车削机构,避免运动和加工的相互干扰,保证各自的加工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在横向运动导轨下方依次设有安装板和固定座板,所述固定座板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安装板和固定座板之间还设有纵向运动轴,在安装板和固定座板上分别对应设有滑动槽,两个滑动槽延伸至安装板和固定座板接触面上,形成纵向轴安装孔。横向运动导轨下设置安装板和固定座板,将固定座板固定在底座上,利用安装板和固定座板之间设置的纵向运动轴,实现安装板带动横向运动导轨纵向运动,进而实现磨削机构和车削机构在纵向的运动,适应于更多的加工需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直驱式主轴组件包括主轴,所述主轴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包括套于主轴外的转子和套于转子外的定子,在定子外还套有主轴体,所述转子、定子与主轴体同轴设置,所述主轴体的两端还分别设有前端盖和后端盖,前端盖和后端盖上均设有轴承室,轴承室内设有套于主轴上的若干轴承。该直驱式主轴组件将电机和主轴同轴设计,结构简单、提高同步效率,保证传动效果,减少齿轮或带轮传动带来的传动和定位问题,保证加工精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前端盖上设有用于固定轴承的前压盖,后端盖上设有用于预紧轴承的轴承隔套和用于密封轴承的防尘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在主轴上还套有置于防尘盖外侧的编码器和制动系统,制动系统包括套于主轴上的刹车盘和用于控制刹车盘制动的制动钳。设于主轴上的刹车盘和制动钳,起到快速停止主轴转动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主轴体的外侧还设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罩于主轴体外侧的外罩壳,外罩壳的底部设有通风孔,外罩壳的顶部设有散热口,散热口内设有风扇,主轴体的外壁上设有若干散热片,两相邻散热片之间形成散热流道,通风孔与散热口之间通过散热流道连通。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机床在横向运动导轨上分别设置磨削机构和车削机构,无需进行二次装拆,保证安装精度,采用直驱式主轴组件的磨削驱动机构,保证磨削机构的传动精度和定位精度,保证机床的加工精度和质量;

2、横向运动导轨下设置安装板和固定座板,将固定座板固定在底座上,利用安装板和固定座板之间设置的纵向运动轴,实现安装板带动横向运动导轨纵向运动,进而实现磨削机构和车削机构在纵向的运动,适应于更多的加工需求;

3、直驱式主轴组件将电机和主轴同轴设计,结构简单、提高同步效率,保证传动效果,减少齿轮或带轮传动带来的传动和定位问题,保证加工精度;

4、设于主轴上的刹车盘和制动钳,起到快速停止主轴转动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精密车磨一体式机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磨削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磨削驱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1-底座,2-主轴箱,3-卡盘,4-磨削机构,401-磨削盘,5-磨削驱动机构,501-刹车盘,502-安装座,503-散热流道,504-散热片,505-制动钳,506-固定座孔,507-主轴,508-防水槽,509-前压盖,510-前端盖,511-主轴体,512-定子,513-转子,514-编码器,515-固定螺母,516-轴承隔套,517-防尘盖,518-后端盖,519-锁紧螺母,520-转子隔套,521-缩套,6-横向运动导轨,7-固定座板,8-纵向运动轴,9-纵向轴安装孔,10-车削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精密车磨一体式机床,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分别设有主轴箱2和横向运动导轨6,所述主轴箱1上设有用于安装工件的卡盘3,在横向运动导轨6上分别安置有磨削机构4和车削机构10,所述磨削机构4还对应设有磨削驱动机构5,所述磨削驱动机构5为直驱式主轴组件。

本实施例的精密车磨一体式机床在横向运动导轨上分别设置磨削机构和车削机构,在主轴箱上安装好工件后就能进行车削和磨削操作,无需进行二次装拆,保证安装精度;另一方面,采用直驱式主轴组件的磨削驱动机构,避免了通过齿轮或者带轮传动导致传动链过长、外形尺寸大和传递扭矩小的问题,保证磨削机构的传动精度和定位精度,保证机床的加工精度和质量。

进一步地,在横向运动导轨6上设有多条安置设备的导轨槽,所述磨削机构4和车削机构10相互独立地安装在横向运动导轨6上。相互独立安装的磨削机构和车削机构,避免运动和加工的相互干扰,保证各自的加工质量。

更进一步地,在横向运动导轨6下方依次设有安装板和固定座板7,所述固定座板7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安装板和固定座板7之间还设有纵向运动轴8,在安装板和固定座板7上分别对应设有滑动槽,两个滑动槽延伸至安装板和固定座板接触面上,形成纵向轴安装孔9。横向运动导轨下设置安装板和固定座板,将固定座板固定在底座上,利用安装板和固定座板之间设置的纵向运动轴,实现安装板带动横向运动导轨纵向运动,进而实现磨削机构和车削机构在纵向的运动,适应于更多的加工需求。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磨削机构4与磨削驱动机构5相连,磨削机构4的端部带有磨削盘401,磨削驱动机构5包括安装座502,在安装座502上设有固定座孔506。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精密车磨一体式机床,所述直驱式主轴组件包括主轴507,所述主轴507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包括套于主轴507外的转子513和套于转子513外的定子512,在定子512外还套有主轴体511,所述转子513、定子512与主轴体511同轴设置,所述主轴体511的两端还分别设有前端盖510和后端盖518,前端盖510和后端盖518上均设有轴承室,轴承室内设有套于主轴507上的若干轴承。该直驱式主轴组件将电机和主轴同轴设计,结构简单、提高同步效率,保证传动效果,减少齿轮或带轮传动带来的传动和定位问题,保证加工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盖510上设有用于固定轴承的前压盖509,后端盖518上设有用于预紧轴承的轴承隔套516和用于密封轴承的防尘盖517。

如图3所示,所述主轴507上套设有两个缩套521,两个缩套521分别置于转子513的两端,主轴507上还设有用于固定缩套521的锁紧螺母519,锁紧螺母519与缩套521之间设有转子隔套520,其中一个缩套521与主轴507上的台阶槽抵触,另一个缩套521通过锁紧螺母519锁紧,且缩套521与转子513的抵触面为锥面,锁紧时,可以增加转子513与主轴507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且也有增加传动稳定性。

更进一步地,在主轴507上还套有置于防尘盖517外侧的编码器514和制动系统,制动系统包括套于主轴507上的刹车盘501和用于控制刹车盘501制动的制动钳505。设于主轴上的刹车盘和制动钳,起到快速停止主轴转动的作用。

进一步地,主轴507外端还设有固定螺母515,用于固定刹车盘501、制动钳505、轴承隔套516和防尘盖517,主轴507靠近前端盖510的一端用于安装磨削机构4,主轴507由定子512和转子513组成的电机直接驱动,并直接驱动气动卡盘转动,结构大大简化,且增加了传动稳定性,避免了传统齿轮传动或带轮传动造成的中间能量损耗、传动精度差、传动不稳定等问题。

本实施例中,在主轴体511的外侧还设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罩于主轴体511外侧的外罩壳,外罩壳的底部设有通风孔,外罩壳的顶部设有散热口,散热口内设有风扇,主轴体511的外壁上设有若干散热片504,两相邻散热片504之间形成散热流道503,通风孔与散热口之间通过散热流道连通。

如图3所示,所述前压盖510的外侧与主轴507之间设有防水槽508,避免外部冷却液等液体进入主轴体511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