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厢体成型焊接工装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78598发布日期:2019-04-20 06:17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厢体成型焊接工装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厢体成型焊接工装及使用方法,属于焊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厢体在焊接过程中,尤其是外部钢板厚度在<2.0mm的情况下,与厢体的龙骨焊接时,难免会出现焊接变形,厢体侧板焊合、前板焊合与底架拼焊时,最难保证的是厢体侧板、前板与底架焊合的垂直度,然后是厢体的对角线。目前在对厢体焊接时,多数情况下是靠工人在侧板的两端进行扶持,既危险,垂直度又不好保证。

有鉴于此,在申请号为201820229997.1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大型箱体焊接工装,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设有托板,托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放置槽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块相匹配的第一凹槽,第一连接块位于第一凹槽内并与第一凹槽滑动连接,第一凹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放置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蜗杆,第一蜗杆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一螺纹杆传动连接,底座的外侧壁上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第一蜗杆传动连接,托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两块侧板之间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远离固定板的一侧设有固定块。上述对比文件主要解决了焊接的集装箱时高空作业的问题,但难以保证调整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厢体成型焊接工装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厢体成型焊接工装,包括工装底座、角度调节组件、宽度调节组件和工装卡具,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和宽度调节组件均安装在工装底座上,且角度调节组件与宽度调节组件配合,所述工装卡具安装在角度调节组件上,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工装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工装滑座和工装滑板,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固定杆和角度调节机构,所述宽度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座和宽度调节机构;所述工装滑座安装在底座本体上,所述工装滑板滑动安装在工装滑座上,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工装滑板转动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一端与固定杆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另一端与工装滑板连接,所述固定座安装在工装滑座上,所述宽度调节机构的一端与固定座连接,所述宽度调节机构的另一端与固定杆的下部连接,所述工装卡具安装在固定杆上。通过该厢体成型焊接工装及使用方法对厢体进行焊接,焊接时无需工人在侧板的两端进行扶持,减少了人力的投入,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安全系数,可提高调节精度,保证侧板的垂直度,避免了车厢侧板垂直度超差和对角线超差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工装卡具包括卡具本体和固定螺栓,所述卡具本体安装在固定杆上,所述固定螺栓安装在卡具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一号角度调节座、二号角度调节座、一号角度调节杆、二号角度调节杆、角度调节套筒和角度调节手柄,所述一号角度调节座安装在工装滑板上,所述二号角度调节座安装在固定杆上,所述一号角度调节杆的一端与一号角度调节座转动连接,所述二号角度调节杆的一端与二号角度调节座转动连接,所述一号角度调节杆的另一端和二号角度调节杆的另一端均安装在角度调节套筒内,所述角度调节手柄安装在角度调节套筒上。

进一步地,所述宽度调节机构包括一号宽度调节座、二号宽度调节座、一号宽度调节杆、二号宽度调节杆、宽度调节套筒和宽度调节手柄,所述一号宽度调节座安装在固定座上,所述二号宽度调节座安装在固定杆的下部,所述一号宽度调节杆的一端与一号宽度调节座转动连接,所述二号宽度调节杆的一端与二号宽度调节座转动连接,所述一号宽度调节杆的另一端和二号宽度调节杆的另一端均安装在宽度调节套筒内,所述宽度调节手柄安装在宽度调节套筒上。

进一步地,所述宽度调节机构还包括宽度调节支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数量为多组,所述多组角度调节组件中的固定杆的下部均与宽度调节支架连接,所述二号宽度调节座安装在宽度调节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角度调节杆的另一端和二号角度调节杆的另一端均与角度调节套筒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角度调节杆的另一端与角度调节套筒转动连接,所述二号角度调节杆的另一端与角度调节套筒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宽度调节杆的另一端和二号宽度调节杆的另一端均与宽度调节套筒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宽度调节杆的另一端与宽度调节套筒转动连接,所述二号宽度调节杆的另一端与宽度调节套筒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节组件的数量为八组,所述八组角度调节组件分别为一号角度调节组件、二号角度调节组件、三号角度调节组件、四号角度调节组件、五号角度调节组件、六号角度调节组件、七号角度调节组件和八号角度调节组件,所述宽度调节组件的数量为三组,所述三组宽度调节组件分别为一号宽度调节组件、二号宽度调节组件和三号宽度调节组件;所述一号角度调节组件、二号角度调节组件、三号角度调节组件和一号宽度调节组件均安装在工装底座的左侧,且一号角度调节组件、二号角度调节组件和三号角度调节组件均与一号宽度调节组件连接,所述四号角度调节组件、五号角度调节组件、六号角度调节组件和二号宽度调节组件均安装在工装底座的右侧,且四号角度调节组件、五号角度调节组件和六号角度调节组件均与二号宽度调节组件连接,所述七号角度调节组件、八号角度调节组件和三号宽度调节组件均安装在工装底座的前侧,所述七号角度调节组件和八号角度调节组件均与三号宽度调节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厢体成型焊接工装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所述厢体成型焊接工装的使用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如下:

(一)、将待焊接厢体的厢体侧板吊至底座本体上,并将厢体侧板卡在卡具本体内,通过拧紧固定螺栓将厢体侧板与固定杆固定;

(二)、通过转动角度调节手柄使得角度调节套筒转动,将厢体侧板调节至设定角度,再将角度调节套筒锁紧;

(三)、通过转动宽度调节手柄使得宽度调节套筒转动,将厢体侧板调节至设定尺寸,再将宽度调节套筒锁紧。

该厢体成型焊接工装及使用方法可以精准的调节垂直度,快速的调节厢体的外形尺寸,从而使厢体在焊接过程中将焊接变形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二)中,将厢体侧板调节至与底座本体垂直,所述角度调节套筒通过角度调节锁紧螺母锁紧;所述(三)中,所述宽度调节套筒通过宽度调节锁紧螺母锁紧。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该厢体成型焊接工装及使用方法对厢体进行焊接,焊接时无需工人在侧板的两端进行扶持,减少了人力的投入,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安全系数,可提高调节精度,保证侧板的垂直度,避免了车厢侧板垂直度超差和对角线超差的现象。

2、该厢体成型焊接工装及使用方法可以精准的调节垂直度,快速的调节厢体的外形尺寸,从而使厢体在焊接过程中将焊接变形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厢体成型焊接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厢体成型焊接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厢体成型焊接工装安装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工装底座(1)、角度调节组件(2)、宽度调节组件(3)、工装卡具(4)、底座本体(11)、工装滑座(12)、工装滑板(13)、固定杆(21)、角度调节机构(22)、固定座(31)、宽度调节机构(32)、卡具本体(41)、固定螺栓(42)、一号角度调节座(221)、二号角度调节座(222)、一号角度调节杆(223)、二号角度调节杆(224)、角度调节套筒(225)、角度调节手柄(226)、一号宽度调节座(321)、二号宽度调节座(322)、一号宽度调节杆(323)、二号宽度调节杆(324)、宽度调节套筒(325)、宽度调节手柄(326)、宽度调节支架(327)、一号角度调节组件(201)、二号角度调节组件(202)、三号角度调节组件(203)、四号角度调节组件(204)、五号角度调节组件(205)、六号角度调节组件(206)、七号角度调节组件(207)、八号角度调节组件(208)、一号宽度调节组件(301)、二号宽度调节组件(302)、三号宽度调节组件(3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6所示,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若用引用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施例中的厢体成型焊接工装,包括工装底座1、角度调节组件2、宽度调节组件3和工装卡具4,角度调节组件2和宽度调节组件3均安装在工装底座1上,且角度调节组件2与宽度调节组件3配合,工装卡具4安装在角度调节组件2上。

本实施例中的工装底座1包括底座本体11、工装滑座12和工装滑板13,角度调节组件2包括固定杆21和角度调节机构22,宽度调节组件3包括固定座31和宽度调节机构32;工装卡具4包括卡具本体41和固定螺栓42,卡具本体41安装在固定杆21上,固定螺栓42安装在卡具本体41上。

本实施例中的工装滑座12安装在底座本体11上,工装滑板13滑动安装在工装滑座12上,固定杆21的一端与工装滑板13转动连接,角度调节机构22的一端与固定杆21连接,角度调节机构22的另一端与工装滑板13连接,固定座31安装在工装滑座12上,宽度调节机构32的一端与固定座31连接,宽度调节机构32的另一端与固定杆21的下部连接,工装卡具4安装在固定杆21上。

本实施例中的角度调节机构22包括一号角度调节座221、二号角度调节座222、一号角度调节杆223、二号角度调节杆224、角度调节套筒225和角度调节手柄226,一号角度调节座221安装在工装滑板13上,二号角度调节座222安装在固定杆21上,一号角度调节杆223的一端与一号角度调节座221转动连接,二号角度调节杆224的一端与二号角度调节座222转动连接,一号角度调节杆223的另一端和二号角度调节杆224的另一端均安装在角度调节套筒225内,角度调节手柄226安装在角度调节套筒225上。

本实施例中的宽度调节机构32包括一号宽度调节座321、二号宽度调节座322、一号宽度调节杆323、二号宽度调节杆324、宽度调节套筒325宽度调节手柄326和宽度调节支架327,一号宽度调节座321安装在固定座31上,二号宽度调节座322安装在固定杆21的下部,一号宽度调节杆323的一端与一号宽度调节座321转动连接,二号宽度调节杆324的一端与二号宽度调节座322转动连接,一号宽度调节杆323的另一端和二号宽度调节杆324的另一端均安装在宽度调节套筒325内,宽度调节手柄326安装在宽度调节套筒325上;角度调节组件2数量为多组,多组角度调节组件2中的固定杆21的下部均与宽度调节支架327连接,二号宽度调节座322安装在宽度调节支架327上。

本实施例中的一号角度调节杆223的另一端和二号角度调节杆224的另一端均与角度调节套筒225通过螺纹连接;也可以,一号角度调节杆223的另一端与角度调节套筒225转动连接,二号角度调节杆224的另一端与角度调节套筒225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一号宽度调节杆323的另一端和二号宽度调节杆324的另一端均与宽度调节套筒325通过螺纹连接;也可以,一号宽度调节杆323的另一端与宽度调节套筒325转动连接,二号宽度调节杆324的另一端与宽度调节套筒325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角度调节组件2的数量为八组,八组角度调节组件2分别为一号角度调节组件201、二号角度调节组件202、三号角度调节组件203、四号角度调节组件204、五号角度调节组件205、六号角度调节组件206、七号角度调节组件207和八号角度调节组件208,宽度调节组件3的数量为三组,三组宽度调节组件3分别为一号宽度调节组件301、二号宽度调节组件302和三号宽度调节组件303。

作为优选,一号角度调节组件201、二号角度调节组件202、三号角度调节组件203和一号宽度调节组件301均安装在工装底座1的左侧,且一号角度调节组件201、二号角度调节组件202和三号角度调节组件203均与一号宽度调节组件301连接,四号角度调节组件204、五号角度调节组件205、六号角度调节组件206和二号宽度调节组件302均安装在工装底座1的右侧,且四号角度调节组件204、五号角度调节组件205和六号角度调节组件206均与二号宽度调节组件302连接,七号角度调节组件207、八号角度调节组件208和三号宽度调节组件303均安装在工装底座1的前侧,七号角度调节组件207和八号角度调节组件208均与三号宽度调节组件303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厢体成型焊接工装的使用方法,如下:

(一)、将待焊接厢体的厢体侧板吊至底座本体11上,并将厢体侧板卡在卡具本体41内,通过拧紧固定螺栓42将厢体侧板与固定杆21固定。

(二)、通过转动角度调节手柄226使得角度调节套筒225转动,将厢体侧板调节至设定角度,再将角度调节套筒225锁紧;将厢体侧板调节至与底座本体11垂直,角度调节套筒225通过角度调节锁紧螺母锁紧。

(三)、通过转动宽度调节手柄326使得宽度调节套筒325转动,将厢体侧板调节至设定尺寸,再将宽度调节套筒325锁紧;通常情况下,宽度调节套筒325通过宽度调节锁紧螺母锁紧。

1、通过该厢体成型焊接工装及使用方法对厢体进行焊接,焊接时无需工人在侧板的两端进行扶持,减少了人力的投入,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安全系数,可提高调节精度,保证侧板的垂直度,避免了车厢侧板垂直度超差和对角线超差的现象。

2、该厢体成型焊接工装及使用方法可以精准的调节垂直度,快速的调节厢体的外形尺寸,从而使厢体在焊接过程中将焊接变形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