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丝调直切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94765发布日期:2020-09-23 01:18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丝调直切断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线材加工机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线材调直切断机。



背景技术:

调直切断机是一种用于调直和切断直径14毫米以下的钢筋的机器,切断长度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调直切断机广泛适用于不锈钢丝、冷拔丝、镀锌丝、铁丝、钢丝、铝丝、水抽线、钢筋等等。调直切断机具有速度快,误差小,不跑丝,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可广泛用于五金制品、工艺品、日用品生产的各个领域。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234318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筋自动调直切割机,其由钢线调直器、拉出器、切断器和长度控制器组成。钢筋从铁矿内两边各固定有三个凸轮的中心轴穿过,即被调直,拉出器是在拉出轴上套一凹轮,与其对应下方轴上也套有连弹簧的凹轮组成,由装有上、下刀片的切割刀座和切断杆组成的切断器旁还装有由电磁铁、碰接开关和传动杆组成的长度控制器,整机通过电机带动,可实现将钢筋自动拉出、自动调直、自动控制长度和自动切断。当钢筋经过调直器被调直后,由拉出器拉出,并送入切断器,在上下刀片中间穿出;当钢筋的头碰到碰接开关,把电磁铁的电源接上同时拉出器暂停工作,电磁铁发出吸力,经传动杆把切割刀座拉出,切断刀把上刀片压下,即刻把钢筋切断;钢筋一端,碰接开关断开电磁铁电源,弹簧又把切割刀座拉回原位同时拉出器恢复工作。

现又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578785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机床工作定时控制装置,包括机床脚踏板、延时断电继电器、控制器、机床电源开关、计时器、显示器;所述的控制器与机床脚踏板、延时断电继电器电连接,所述的延时断电继电器与显示器及机床电源开关电连接,所述的计时器与显示器及机床电源开关电连接。所述的机床脚踏板用于操作机床完成工作,其下压时,发送下压信号至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接收下压信号,然后发出重新计时指令至延时断电继电器;所述的延时断电继电器预设断电时间阙值,并进行计时,在到达预设断电时间阙值时,接到重新计时指令后,重新开始计时;所述的显示器对延时断电继电器与计时器的计时进行显示。

根据上述现有技术,对于铝丝来说,由于铝丝硬度不高相对于钢筋来说受到外力容易弯曲,当铝丝触碰到碰接开关时极其容易弯曲变形而无法施加力作用于碰接开关。碰触开关无法被触发,切断器便不会启动从而导致铝丝无法自动被切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丝调直切断机,其具有改善现有调直切断机无法判断铝丝是否达到所需长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铝丝调直切断机,包括机架本体,所述机架本体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旋转调直筒、牵引机构、切断机构以及定长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支座、主动摩擦轮、从动摩擦轮以及与主动轮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所述切断机构包括切断刀座、传动杆以及电磁铁,所述定长机构包括光电检测装置以及定长板,所述光电检测装置沿机架本体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定长板上,所述定长板垂直于切断机构设置;所述电磁铁电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光电检测装置与伺服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铝丝经过旋转调直筒、牵引机构与切断机构后沿一直线伸出,光电检测装置的红外光垂直照射到铝丝上,当检测到铝丝后伺服电机断电并且电磁铁通电发出吸力,经传动杆拉动切断刀座把铝丝切断。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长板位于切断机宽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t型槽,所述光电检测装置包括激光传感器与l型连接杆;所述l型连接杆靠近定长板的一端设置有t型滑块,所述t型滑块滑动设置在t型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激光传感器工作时,先由激光发射二极管对准目标发射激光脉冲。经目标反射后激光向各方向散射。部分散射光返回到传感器接收器,即可检测物体。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长板的顶端靠近l型连接杆设置有刻度线,所述l型连接杆靠近刻度线设置有刻度指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读取刻度指针所指示的刻度,从而快速调节判断截断的铝丝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控制器还电连接有延时断电继电器、踏板开关和计时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第一次激光传感器检测到铝丝后,计时器记录一个时间。再给延时断电继电器预设断电时间阙值。延时断电继电器包括信号接收模块、计时模块、电源控制模块,信号接收模块接收来至控制器的重新计时指令,并传输至计时模块;计时模块进行计时,当时间到达预设断电时间阙值时,发出时间到达指令至电源控制模块,电源控制模块接到时间到达指令后,发出断电指令给伺服电机;踏板开关用于铝丝切断后下压时,发送下压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下压信号,然后发出重新计时指令至延时断电继电器;计时模块接收到重新计时指令后,重新开始计时,并发出开启指令至电源控制模块,电源控制模块将开启指令转发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传动杆远离切断刀座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踏板开关位于支撑板的顶端,所述踏板开关的顶端抵触传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磁铁发出吸力,拉动传动杆并带动切断刀座切断铝丝时,传动杆下压踏板开关,相较于人为踩踏踏板开关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延时断电继电器与计时器电连接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设置在旋转调直筒位于切断机宽度方向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显示器便于观察单次切断时间与延时断电继电器的计时模块预设时间是否一致。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动摩擦轮、从动摩擦轮的外边面均包裹有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橡胶层从而增加摩擦力,进而增加铝丝受到的牵引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动摩擦轮的橡胶层上沿其周向设置有导向凹槽,所述从动摩擦轮的橡胶层上沿其周向设置有导向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铝丝在牵引的过程中发生弯曲偏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激光传感器来检测铝丝是否达到切断长度,免除铝丝硬度不够,当触碰到碰接开关时极其容易弯曲变形而无法施加力作用于碰接开关,碰触开关无法被触发,切断器便不会启动从而导致铝丝无法自动被切断的问题;

2.通过延时断电继电器的设置,即是激光传感器有时由于偏差未能检测到铝丝,也能在到达一定时间时及时切断铝丝;

3.通过橡胶层的设置,增加牵引机构的牵引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光电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用于体现激光传感器、伺服电机、电磁铁、延时断电继电器、踏板开关、计时器、显示器与控制器连接关系的模块示意图。

图中,1、绕线盘,2、旋转调直筒,3、牵引机构,31、牵引支座,32、从动摩擦轮,33、主动摩擦轮,34、伺服电机,35、导向凹槽,4、切断机构,41、切断刀座,42、传动杆,43、电磁铁,44、支撑板,5、定长机构,51、光电检测装置,511、激光传感器,512、l型连接杆,513、t型滑块,514、刻度指针,52、定长板,521、刻度线,522、t型槽,6、控制器,61、延时断电继电器,62、踏板开关,63、计时器,64、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铝丝调直切断机,包括机架本体,机架本体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旋转调直筒2、牵引机构3、切断机构4以及定长机构5。牵引机构3包括牵引支座31、主动摩擦轮33、从动摩擦轮32以及与主动轮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34;切断机构4包括切断刀座41、传动杆42以及电磁铁43;定长机构5包括光电检测装置51以及定长板52,所述光电检测装置51沿机架本体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定长板52上,所述定长板52垂直于切断机构4设置。传动杆42远离切断刀座4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44,支撑板44的顶端设置有踏板开关62,踏板开关62的顶端抵触传动杆42。切断机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器64。

参照图1和图2,主动摩擦轮33、从动摩擦轮32的外边面均包裹有橡胶层。主动摩擦轮33的橡胶层上沿其周向设置有导向凹槽35,从动摩擦轮32的橡胶层上沿其周向设置有导向凹槽35。

参照图1和图3,定长板52位于切断机宽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t型槽522,光电检测装置51包括激光传感器511与l型连接杆512;l型连接杆512靠近定长板52的一端设置有t型滑块513,t型滑块513滑动设置在t型槽522内。定长板52的顶端靠近l型连接杆512设置有刻度线521,l型连接杆512靠近刻度线521设置有刻度指针514。

参照图4,踏板开关62电连接控制器6,控制器6电连接延时断电继电器61、激光传感器511、电磁铁43与计时器63,延时断电继电器61与计时器63均电连接显示器64,延时断电继电器61还电连接有伺服电机34,其中控制器6为单片机控制单元。当激光传感器511检测到铝丝后,控制器6控制电磁铁43通电发出吸力,经传动杆42拉动切断刀座41把铝丝切断,同时计时器63记录一个时间并通过显示器64显示出来。之后根据计时器63的时间给延时断电继电器61预设断电时间阙值,之后在延时断电继电器61每次达到预设断电时间阙值时,控制器6同样会控制电磁铁43通电发出吸力。在电磁铁43拉动切断刀座41同时下压踏板开关62,踏板开关62发送下压信号至控制器6,控制器6接收下压信号,然后发出重新计时指令至延时断电继电器61并控制电磁铁43断电。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