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门壳圆角双轨迹无痕折弯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78179发布日期:2021-01-08 12:59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冰箱门壳圆角双轨迹无痕折弯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折弯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冰箱门壳圆角双轨迹无痕折弯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冰箱门壳采用的材质为vcm板、不锈钢和pcm板。冰箱门壳的表面质量各尺寸精度的要求都较高,表面不得有肉眼可见的磕碰划伤痕迹。常规的冰箱门壳折圆角的工序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冲压的方式,让冰箱门壳直接折弯,折弯处形成圆角,但是实际上,折弯处形成的是直角,在折弯处出现起皱的现象,圆角越小,起皱现象越明显,影响冰箱门壳的表面质量。另一种是采用先折圆角再翻边的方式,这种方式在翻边的时候采用45度推的方式,但是容易出现擦伤的现象,不仅影响冰箱门壳的表面质量,而且擦伤处容易生锈。以上两种方式都不能满足冰箱门壳的折弯需求,尤其是小圆角的折弯,导致冰箱门壳的表面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授权公告号为cn105798172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冰箱门壳圆角折弯成型模具,采用翻板转轴在翻板翻转时沿滑槽运动的方式,使翻板的转动中心不固定,这样在圆角折弯时,翻板能够顺应要成型的圆角进行旋转,实现了冰箱门口小r角无痕折弯成型,最小圆角做到了r3,这样外缘的材料能够均匀的收缩,避免了边缘处材料的堆积引起的起皱的现象,保证了冰箱门壳的表面质量。

但上述专利的上模驱动块驱动翻板在翻板固定座的单轨迹槽中运动,由于控制翻板运动的是单条轨迹线,翻板自由度较大,使翻板的实际运动轨迹与理论设计有一定的误差,而且一款冰箱有多个型号,且一个门壳产品可由多种材质、多种厚度、几十种颜色的钢板来生产,受门壳的原材料物理性能及表面覆的彩膜软硬及厚度的影响,当有的材料表面覆的彩膜较软时,采用上述专利技术方案折弯的门壳圆角处表面会出现塑料薄膜擦伤等外观缺陷,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门壳圆角双轨迹无痕折弯成型模具,将翻板的运动轨迹为双轨迹,使翻板的运动轨迹控制更精确,使得该模具加工表面覆有软彩膜时,折弯过程不会出现彩膜擦伤等外观缺陷,保证产品质量,降低废品率,同时能够适应不同材质的冰箱门壳的圆角折弯成型,提高了该模具的通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冰箱门壳圆角双轨迹无痕折弯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设置在上模板上的上模压料板座、上压料板、上模驱动块、上模驱动块固定座、翻板和翻板固定块,下模板,设置在下模板上的中间下模、成型凸模和下模驱动块,所述上模板和上压料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导向柱,上模板上还固定有连杆座,所述连杆座转动连接驱动连杆的一端,驱动连杆的另一端与翻板转动连接,所述翻板固定块上设置有两个滑槽,所述翻板上与每个滑槽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在对应的滑槽内运动使翻板能顺应要成型的圆角进行旋转。

优选地,所述两个滑槽为渐开线滑槽。

优选地,所述滑动块在对应的滑槽内运动使翻板旋转90°。

优选地,所述驱动连杆的另一端伸出上模压料板座上相应位置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翻板固定块一端固定在上模压料板座上、另一端伸出下模板上相应位置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上模驱动块固定在上模驱动块固定座两侧。

优选地,所述成型凸模与翻板之间的间距为冰箱门壳的厚度。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将翻板固定块上的单轨迹滑槽改进为双轨迹滑槽,使得翻板的运动轨迹也由单轨迹改为双轨迹,使翻板的运动轨迹控制更精确,使得该模具加工表面覆有软彩膜时,折弯过程不会出现彩膜擦伤等外观缺陷,保证产品质量,降低废品率,同时能够适应不同材质的冰箱门壳的圆角折弯成型,提高了该模具的通用性;另外,翻板的翻转驱动方式也由万向安装弹簧驱动改进为连杆驱动,使得该模具可通过控制压力机下行的深浅程度来调整翻板的翻转角度,进而调整冰箱门壳圆角的大小,成型角度调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冰箱门壳圆角双轨迹无痕折弯成型模具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冰箱门壳圆角双轨迹无痕折弯成型模具中上模板与下模板分离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冰箱门壳圆角双轨迹无痕折弯成型模具图2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冰箱门壳圆角双轨迹无痕折弯成型模具图2中b-b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为下模板,2为中间下模,3为成型凸模,4为下模驱动块,5为翻板,6为翻板固定块,7为驱动连杆,8为连杆座,9为上模板,10为上模压料板座,11为上压料板,12为上模驱动块,13为卸料拉杆,14为导向柱,15为上模驱动块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冰箱门壳圆角双轨迹无痕折弯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9,设置在上模板9上的上模压料板座10、上压料板11、上模驱动块12、上模驱动块固定座15、翻板5和翻板固定块6,下模板1,设置在下模板1上的中间下模2、成型凸模3和下模驱动块4,上模板9和上压料板11之间设置有多个导向柱14,上模板9上还固定有连杆座8,连杆座8转动连接驱动连杆7的一端,驱动连杆7的另一端与翻板5转动连接,翻板固定块6上设置有两个滑槽,翻板5上与每个滑槽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滑动块,滑动块在对应的滑槽内运动使翻板5能顺应要成型的圆角进行旋转。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滑槽为渐开线滑槽,渐开线滑槽的基圆圆心为成型凸模3上两侧边角的圆心。驱动连杆7为弧形连杆,驱动连杆7的最大行程即为翻板5翻转的最大行程。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滑动块在对应的滑槽内运动使翻板5旋转90°,即冰箱门壳折弯角度为90°。

具体地,驱动连杆7的另一端伸出上模压料板座10上相应位置的通孔,该通孔开孔大小大于驱动连杆7的运动幅度,使得在上模板9驱使驱动连杆7下行过程中,驱动连杆7能活动自如。

具体地,翻板固定块6一端固定在上模压料板座10上、另一端伸出下模板1上相应位置的通孔,该通孔开孔大小大于翻板固定块6的截面积,使上模压料板座10带动翻板固定块6下行时,翻板固定块6活动自如。

上模驱动块12固定在上模驱动块固定座15两侧,成型凸模3与翻板5之间的间距为冰箱门壳的厚度。成型凸模3采用可滑动结构,在下模板1上侧面上设置滑道,下压时,上模板9下行,上模驱动块12进入成型凸模3与中间下模2之间的间隙中并作用在下模驱动块4上,进而推动成型凸模3向左右两侧滑动,使成型凸模3上的待成型的冰箱门壳靠近翻板5,压制成型后,上模板9上行,上模驱动块12上行返回与下模驱动块4脱离,使成型凸模3向中间滑动,方便将成型后的冰箱门壳取出。当待成型的冰箱门壳材质较厚时(一般厚度误差在0.1mm),通过略向外调整上模驱动块12,缩小成型凸模3的左右滑动距离,来适应不同厚度的冰箱门壳材质。

在冰箱门壳圆角成型过程中,上模板9下行,上模驱动块12下行作用在下模驱动块4上,以使成型凸模3向左右两侧滑动,使成型凸模3上的待成型料片靠近翻板5;上模板9继续下行,上压料板11压在待成型的冰箱门壳上;上模板9继续下行,上模板9带动连杆座8向下运动,连杆座8驱使驱动连杆7向下运动,驱动连杆7驱动翻板5在翻板固定块6的双轨迹槽中按设定的轨迹做翻转运动,将冰箱门壳圆角折弯90°,最终将完成门壳的折弯成型。模压成型后,上模板9通过卸料拉杆13带动上模压料板座10向上运动,上模驱动块12上行返回,上模板9运动到规定位置后,卸下成型好的冰箱门壳,之后放上下一个待成型的冰箱门壳,进行下一轮工作。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将翻板固定块6上的单轨迹滑槽改进为双轨迹滑槽,使得翻板5的运动轨迹也由单轨迹改为双轨迹,使翻板5的运动轨迹控制更精确,使得该模具加工表面覆有软彩膜时,折弯过程不会出现彩膜擦伤等外观缺陷,保证产品质量,降低废品率,同时能够适应不同材质的冰箱门壳的圆角折弯成型,提高了该模具的通用性;另外,翻板5的翻转驱动方式也由万向安装弹簧驱动改进为连杆驱动,使得该模具可通过控制压力机下行的深浅程度来调整翻板5的翻转角度,进而调整冰箱门壳圆角的大小,成型角度调整方便。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当然可根据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技术内容,通过置换或改变的方式轻易做出其它的实施方式,故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上所作的变化和改进等,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