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筒式套料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4158阅读:9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筒式套料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圆筒式套料刀是一种机械冷加工套料取芯的刀具,特别适用于加工强度和硬度相当于或低于45#钢的任何金属或非金属环状类和带孔的零件。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8月印刷的《金属切削刀具》一书,第56页中,公布了一种用机械冷加工法进行套料取芯加工的刀具,但采用它只适用于孔径在60毫米以上的产品,加工切缝大于16毫米。另外,对于加工孔径在60毫米以下的产品,通常采用中心钻孔的方法,而加工孔径在30毫米以上的零件时,往往还不能一次钻到所需尺寸,必须先用直径较小的钻头钻出中心孔,再用较大的钻头扩钻,这样不仅浪费孔芯材料,而且机床负荷重、磨损利害,加工噪音大,生产效率也低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设计一种适用于加工孔径在35毫米以上的套料取芯的刀具,且加工切缝小于4毫米,仅一次就可直接套到所需尺寸,机床负荷大为减轻,磨损和加工噪音降低较多,不但节约孔芯材料,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是圆筒式套料刀具有刀头、刀筒和刀柄。
刀头采用硬质合金或高速钢作材料,焊接在刀筒上,其数目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刀筒可用钢材制成,刀头的切削刃分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由此形成的主偏角的度数在5°至30°之间;副偏角的度数在0°至15°之间,副切削刃的宽度一般在0.2毫米至1.5毫米之间;切削前角在10°至30°之间;切削后角在5°至15°之间,同时刀头之间还具有排屑槽。刀柄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其大小比刀筒可大可小。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由于采用以上技术,可使套料取芯加工孔径最低降到35毫米,切缝小于4毫米,套料进刀速度可达1.25毫米/秒,加工效率可提高到原加工方法的3至5倍,节约原材料15%以上,节约电力消耗30~70%左右,机床负荷、磨损减小,使用寿命增加,加工噪音也极大地减小。此刀适用于强度和硬度相当于或低于45#钢的任何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环状或有孔零件的加工。
附图
是本实用新型圆筒式套料刀的结构示意图。
以附图所示最佳实施例说明R为刀头,是套料刀的切削工作部分,用YW303型硬质合金刀片作材料焊接在刀筒T上,刀筒T用45#钢作材料,其外径φ48.5毫米,B为刀柄,P为排屑槽,刀头R采用三个,排屑槽也有三个,φz为主偏角10°,φf为副偏角5°,γ为切削前角25°,α为切削后角8°,γz为主切削刃,rf为副切削刃,副切削刃rf的长度为0.4mm,S为排屑槽宽,H为排屑槽深,槽深35mm。槽宽18mm。
权利要求1.一种圆筒式套料刀,由刀头(R)、刀筒(T)、刀柄(B)组成,其特征是(1)刀头(R)用硬质合金作材料焊接在刀筒(T)上,其数目一个以上,刀筒采用钢作材料;(2)切削刃分主切削刃(rz)、副切削刃(rf)、副切削刃(rf)的宽度在0.2毫米至1.5毫米之间;(3)主偏角(φz)的度数在5°至30°之间,副偏角(φf)的度数在0°至15°之间;(4)切削前角(γ)的度数在10°至30°之间,切削后角(α)的度数在5°至15°之间。(5)具有排屑槽(P)。
2.一种圆筒式套料刀,由刀头(R)、刀筒(T)、刀柄(B)组成,其特征是(1)刀头(R)用高速钢作材料,焊接在刀筒(T)上,其数目一个以上,刀筒采用钢作材料;(2)切削刃分为主切削刃(rz)、副切削刃(rf)、副切削刃(rf)的宽度在0.2毫米至1.5毫米之间;(3)主偏角(φz)的度数在5°至30°之间,副偏角(φf)的度数在0°至15°之间。(4)切削前角(γ)的度数在10°至30°之间,切削后角(α)的度数在5°至15°之间;(5)具有排屑槽(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圆筒式套料刀,主要作为加工强度和硬度相当于或低于4文档编号B23B51/04GK2145081SQ9222197
公开日1993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30日
发明者潘学军 申请人:潘学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