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肘杆机构的升降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398927阅读:来源:国知局
位于柱台43的扩展部分中的平行立面体区段47。在背向柱台43的末端上,两个横向部件48相对升降方向H横向地,在相反方向上,远离这个平行立面体区段47而延伸。由于这个原因,承压部件42设有整体T形形状。各个横向部件48在面向底座部件17或升降部件11的侧设有止动表面41的区段41a。因此,止动表面41不是紧密的,而是由分别位于一个横向部件48上的两个间隔开的区段41a组成。
[0041]升降部件11具有图6中所示的切口 50。柱台43在休息位置R上延伸通过这个切口 50,并且承压部件42的平行立面体区段47在工作位置A上延伸通过这个切口 50。为了更好地举例说明,图6未显示柱台43和承压部件42。柱台43和定位装置40的平行立面体区段47分别不设置为在升降方向H上引导升降部件11,而只是通过切口 50穿过它。在定位装置40和升降部件11之间的切口 50的区域中可存在间隙,所以,在升降部件11的休息位置R上,并且在升降部件11以升降方向H的运动期间,在定位装置40和升降部件11之间没有导向接触。
[0042]导向组件55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包括两个在升降方向H彼此平行延伸的导轨56,导向组件设置为用于以升降方向H引导升降部件11。导向部件57围绕所述轨而延伸,所述导向部件刚性地连接在升降部件11上。
[0043]定位装置40的止动表面41如承压部件42的示例中所示与升降部件11上的接触表面60相关联,其中接触表面60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由安装表面12的区段来表示。图5和图6特别好地显示了接触表面60。对应于止动表面41,接触表面60也包括两个间隔开的分开的表面区段60a,其各与止动表面41的区段41a相关联。如果升降部件11处于其工作位置A,那么接触表面60抵靠在止动表面41上。
[0044]参照这里所示的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接触表面60和止动表面41都不配置为平的表面,这在示例性实施例的变体中也是可能的。例如,升降部件11的接触表面60设置在若干个定位凸起物61上。各个定位凸起物61与定位凹槽62相关联,在这种情况下,止动表面41设于这些定位凹槽62中。在升降部件11的工作位置A上,各个定位凸起物61与关联的定位凹槽62相接合。
[0045]在所描绘的实施例的变体中,还可在定位凸起物61上,或者在定位凸起物61和定位凹槽62上提供止动表面41,在这种情况下,可提供与关联的定位凹槽62相对应的接触表面60,或者在定位凹槽62和定位凹槽61上提供接触表面60。
[0046]在这里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当以横截面观察时,定位凸起物61具有棱柱形和例如梯形的形状。它们远离升降部件11而逐渐变细。关联的定位凹槽62具有与定位凸起物61的横截面形状相适合的横截面,所述横截面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具有三角形形状。由于定位凹槽62的三角形横截面和定位凸起物61的梯形横截面,在升降部件11的工作位置A上,在各个定位凹槽62的底部,相对于接合的定位凸起物61保留了很小的自由空间,如图5中明显所示。承压部件42和升降部件11只是在定位凸起物61和定位凹槽62的相应的倾斜表面上彼此抵靠在一起,定位凹槽因而形成了止动表面41或接触表面60。
[0047]由于接触表面60和止动表面41的这个设计,相对于定位装置40,并且如示例中相对于承压部件42可以实现升降部件11的高度精确定位。棱柱形定位凸起物61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相对于升降方向H以直角延伸。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棱柱形定位凸起物61以直角延伸至其它定位扩展部件61中。由于这个原因,升降部件11在工作位置A上的位置通过定位装置40相对于升降方向H沿径向精确地预指定。
[0048]流体压力通过流体控制单元25应用于两个驱动装置18的各个流体缸20上,使得升降部件11的接触表面60通过活塞杆21和两个肘杆机构22而被推压到定位装置40的止动表面41上。这样做时,相对升降方向H横向地作用在升降部件11上的横向力受到承压部件42中的定位凹槽62的支承,并因而不会作用在导向组件55上。在升降方向H上,以及在升降方向H的横向方向上,实现了升降部件11在工作位置A上的精确定位。这个工作位置A可以极高的精度来获得。由于这个原因,确保了当升降部件11在其休息位置R和其工作位置A之间自动移动时,定位在升降部件11上的支承单元13反复地呈现预指定的所需位置,从而以高度精确的方式支承关联的工件。在这里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升降部件11和因而支承单元13可在升降方向H和其横向方向上以微米精度进行定位。
[0049]由于工作位置A由定位装置40预指定,使得肘杆机构22的两个肘杆22a,22b位于其延伸位置之外,所以在工作位置A时可以通过关联的驱动器19将足够的力应用于升降部件11上,所述力被应用于将升降部件11推压到定位装置40的止动表面41上。因为肘部接头角度α在工作位置A时较大,所以在5至6巴范围内的普通气动操作压力就足以将升降部件11保持在工作位置Α,所述操作压力通常可在厂房中随便获得。
[0050]当升降部件11从休息位置R移动到工作位置A时,升降部件11在升降方向H上的速度将随着肘部接头角度α的增加而降低,而活塞杆21均匀地移动出来。这是有利的,因为升降部件11不管均匀移动的活塞杆21如何都以较低的速度抵靠在定位装置40的止动表面41上。在这里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升降部件11的升降速度受到进一步的限制,因为在流体线路24中插入了流体节流阀24a(图3)。
[0051]各个驱动装置18或至少其中一个驱动装置18可包括传感器单元65,用于检测升降部件11的工作位置A和休息位置R。在这里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传感器单元65包括两个位于相应流体缸20中的末端位置开关66,由此可检测活塞杆21或活塞在缸外壳中的位置,并因而可间接地确定升降部件11的工作位置A和休息位置R。当达到工作位置A时,其中一个末端位置开关66传递第一传感器信号SI。当达到休息位置R时,流体缸20的另一末端位置开关66相应地传递第二传感器信号S2。
[0052]在休息位置R时,肘部接头角度α相对较小,使得驱动器19对肘杆机构22的肘部接头31所施加的力在升降方向H上只产生最小的分力。这可具有需要相对较大的驱动力才能够使升降部件11从休息位置R移动出来的效应。为了能够避免在升降部件11的休息位置R时对于通过驱动单元18获得相对较大的驱动力的需求,在这里所述的升降装置10中提供了辅助驱动器70。辅助驱动器70使得在升降方向H上可获得辅助力,所述辅助力至少在休息位置R时间接或直接作用在升降部件11上。因此,升降部件11从休息位置R至工作位置A的提升运动受到辅助驱动器70的辅助力的支持。
[0053]辅助驱动器70包括可变形物体71,其在休息位置R时发生变形,并且根据示例受到压缩,因此在休息位置R时提供了升降方向H上的辅助力。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可变形物体71是压缩弹簧或螺旋弹簧72,其具有在升降方向H上延伸的纵轴。压缩弹簧或螺旋弹簧72设置在与导轨56平行的导向组件55的区段中。它的下端受到底座部件17的支承。相反的末端抵靠在支承部件73上,支承部件73根据示例直接安装在升降部件11上。由压缩弹簧或螺旋弹簧72应用于升降方向H上的弹簧力因而通过支承部件73而作用在升降部件11上。
[0054]在这里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承部件73沿着升降部件11的整个移动路径与压缩弹簧或螺旋弹簧72相接触。因此,在升降方向H上的弹簧力或辅助力将在升降部件11的整个提升路径上增加或减少。因此,在升降方向H上避免了由于辅助驱动器70造成任何力喘振。
[0055]作为这里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备选,可变形物体71还可为片簧或弹性体。还可使可变形物体71只在开始于休息位置R的特定的肘部接头角度范围内与支承部件73或连接在升降部件11上的另一元件相接触。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在升降方向H上可发生辅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