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以及具备所制造的热交换器的空气调和机和/或其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20846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以及具备所制造的热交换器的空气调和机和/或其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涉及下述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以及具备所制造的热交换器的空气调和机和/或其室外机:即使是对贯穿于多个重合的散热片的各自贯通孔中的回弯管或者直管进行胀管而与散热片形成一体的情况下,也不仅能使被进行胀管的回弯管或者直管的全长与胀管前大致相同而且还能够以同一工序高效地实施锥面扩口加工。
【背景技术】
[0002]在以往,例如,作为使这种被进行胀管的管的全长与胀管前大致相同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存在有:将日本特开2002-205134和日本特开2000-301271双方的技术融于一体的制造方法。
[0003]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05134号公报
[000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3012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如下所述。
[0007]S卩,上述前一公报所记载的是与具有基准台的胀管装置相关的技术,该基准台沿着立设于胀管装置的基台上的支柱的长度方向进行自如的往返运动,并且使前端抵接于端板的同时对该端板进行下压的具有按压部件的按压板停止在规定位置,其中,该按压板对从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热交换器的端板突出出来的管的突出长度进行设定且能够外嵌于该管,后一公报所记载的是,能够替换所述按压部件而使用具有在与管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放射状能够自如地扩张收缩的多个管抵接部件的夹持体,通过使用该夹持体,不仅能使被进行胀管的管的全长与胀管前大致相同而且还能够对所谓的一次胀管后的管的管口实施2、3次锥面扩口加工。
[0008]另外,对将所述前一公报记载的技术与后一公报技术的双方融于一体的胀管装置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使具有夹持体的第I板体(按压板)朝向从热交换器的端板突出出来的管的一侧下降移动,并使夹持体的管抵接部件的前端抵接于该端板,同时使第I板体进一步下降,则该第I板体抵接于基准台,由此,移动被阻止,同时能够借助夹持体的管抵接部件来设定从端板突出出来的管的长度。
[0009]接着,通过使具有胀管用芯轴的芯轴板体下降,而以规定的尺寸将胀管用芯轴从管的管口部压入来形成规定长度的胀管部,之后,利用夹持体的放射状能够自如地扩张收缩的多个管抵接部件,对该胀管部的周面部进行夹持并保持,此后,再次使芯轴板体下降,借助胀管用芯轴来对管进行胀管,然后,将所述胀管部从管抵接部件的固定下释放出来,其后,使具有扩口冲头的扩口板朝向热交换器一侧下降,并将扩口冲头压入所述管口部,实施锥面扩口加工,制造热交换器。
[0010]然而,由上述构成得到的胀管装置虽然是使具有扩口冲头的扩口板朝向热交换器一侧下降,并将扩口冲头压入所述管口部来实施锥面扩口加工,但是,很遗憾,使用于进行胀管的热交换器的管的长度(由于热交换器的全长也变化,所以当然端板的位置也变化。)未必总是一定的。
[0011]由此,会产生需要下述的调整装置,而且其调整作业也变得复杂的问题:该调整装置在每次进行胀管的热交换器的端板的位置发生变化时都要对下降的扩口板的停止位置进行调整。
[0012]S卩,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下述的极其优良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以及具备所制造的热交换器的空气调和机和/或其室外机,关于进行胀管的热交换器的管的管口部的位置,更加详细来讲是指根据热交换器的种类等不同而从热交换器的端板突出出来的规定的突出长度的管的管口部的位置,即使是该管的管口部的位置在端板的位置适当发生变化等情况下,也不需要设置对实施锥面扩口加工的扩口板的停止位置每次都进行调整的调整装置,而且完全不需要借助调整装置进行繁琐的调整作业,不仅如此,而且即使是下述情况下,即、以交错状被贯穿于热交换器的散热片的各管为3排、4列等多排而使得相互间隔接近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可靠且稳固地将位于内部一侧位置的管与位于外部一侧位置的直管或者回弯管同样进行保持,而且,即使是进行胀管的热交换器的直管或者回弯管的管径因热交换器的规格种类不同而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且稳固地对管的管口部一侧进行保持,同时还能够在同一工序对管实施繁琐的锥面扩口加工。
[0013]并且,本发明是发明了解决所述课题的全新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采用以下的手段。即,本发明中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如下所述:通过多个散热片(6)、夹着该多个散热片的端板(5a)以及贯穿于该多个散热片(6)和该端板(5a)的管(7)来构成热交换器(5),而且使具备夹持体(3)的夹持体基座(3h)朝向热交换器(5) —侧移动,其中,所述夹持体(3)具有多个能够覆盖该管(7)的管抵接部件(3f),所述多个管抵接部件(3f)从自端板(5a)突出出来的管(7)的管口部(7b) —侧起在与管(7)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呈放射状自如地扩张收缩,且该多个管抵接部件(3f)在外周部具有朝向管(7) —侧方向呈放射状扩展的面部;之后,使移动的夹持体基座(3h)抵接(Aa)于对从端板(5a)突出出来的管(7)的突出长度进行设定的基准台(A),由此来停止夹持体基座(3h)向热交换器(5) 一侧的移动,此后,借助锁定机构(Ab)来对该夹持体基座(3h)与基准台(A)进行固定保持;之后,以规定的尺寸将在所述夹持体(3)内能够往复动作自如的胀管用芯轴(2)从自端板(5a)突出出来的管(7)的管口部(7b)开始压入,来形成规定长度的胀管部(7d),此后,使设置在所述端板(5a)和夹持体基座(3h)之间且具备有夹持体滑动机构(Xa)的滑动基座(3d)朝向热交换器(5) —侧移动(Cl),由此使多个管抵接部件(3f)的每一个缩径,并通过多个管抵接部件(3f)来对胀管部(7d)进行夹持,其中,所述夹持体滑动机构(Xa)以外嵌方式滑动于具有多个所述管抵接部件(3f)的夹持体(3);之后,使胀管用芯轴(2)再次前进,来对管(7)进行胀管,此后,通过使滑动基座(3d)从热交换器(5)后退(C2),而将胀管部(7d)从管抵接部件(3f)的夹持中释放出来;之后,借助将下述的扩口基座⑶和夹持体基座(3h)连结起来且在以一定的距离间隔对双方进行牵引的方向上产生拉伸力的连结兼拉伸力产生机构,将该扩口基座(B)朝着借助锁定机构而被固定保持于基准台(A)的夹持体基座(3h) —侧进行牵引(C3),由此将扩口冲头(10)压入管口部(7b) —侧的胀管部(7d)来实施规定的锥面扩口加工(7j),其中,所述扩口基座⑶距夹持体基座(3h)规定的距离地存在于其后方,并且具有扩口管(10a),而该扩口管(1a)以在夹持体(3)内处于外嵌于胀管用芯轴(2)的状态的方式具有规定长度且在前端具有锥面扩口加工用的扩口冲头(10);此后,使扩口基座(B)、夹持体基座(3h)以及滑动基座(3d)分别撤离热交换器(5),由此来制造热交换器。
[0014]此外,本发明中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还是:通过多个散热片出)、夹着该多个散热片的端板(5a)以及贯穿于该多个散热片(6)和该端板(5a)的管(7)来构成热交换器(5),而且使具备夹持体(3)的夹持体基座(3h)朝向热交换器(5) —侧移动,其中,所述夹持体(3)具有多个能够覆盖该管(7)的管抵接部件(3f),所述多个管抵接部件(3f)从自端板(5a)突出出来的管(7)的管口部(7b) —侧起在与管(7)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呈放射状自如地扩张收缩,且该多个管抵接部件(3f)在外周部具有朝向管(7) —侧方向呈放射状扩展的面部;之后,使移动的夹持体基座(3h)抵接(Aa)于对从端板(5a)突出出来的管(7)的突出长度进行设定的基准台(A),由此来停止夹持体基座(3h)向热交换器(5) —侧的移动,此后,借助锁定机构(Ab)来对该夹持体基座(3h)与基准台㈧进行固定保持;之后,以规定的尺寸将在所述夹持体(3)内能够自如地往复动作的胀管用芯轴(2)从自端板(5a)突出出来的管(7)的管口部(7b)开始压入,来形成规定长度的胀管部(7d),此后,使设置在所述端板(5a)和夹持体基座(3h)之间且具备有夹持体滑动机构(Xa)的滑动基座(3d)朝向热交换器(5) —侧移动(Cl),由此使多个管抵接部件(3f)的每一个缩径,并通过多个管抵接部件(3f)来对胀管部(7d)进行夹持,其中,所述夹持体滑动机构(Xa)以外嵌方式滑动于具有多个所述管抵接部件(3f)的夹持体(3);之后,一边使胀管用芯轴(2)再次前进来对管(7)进行胀管,一边借助将扩口基座(B)和夹持体基座(3h)连结起来且在以一定的距离间隔对双方进行牵引的方向上产生拉伸力的连结兼拉伸力产生机构,而将该扩口基座(B)朝着借助锁定机构而被固定保持于基准台(A)的夹持体基座(3h) —侧进行牵引(C3),由此将扩口冲头(10)压入管口部(7b) —侧的胀管部(7d)来实施规定的锥面扩口加工(7j),其中,所述扩口基座(B)距夹持体基座(3h)规定的距离地存在于其后方,并且具有扩口管(10a),而该扩口管(1a)以在夹持体(3)内处于外嵌于胀管用芯轴(2)的状态的方式具有规定长度且在前端具有锥面扩口加工用的扩口冲头(10);此后,通过使滑动基座(3d)从热交换器(5)后退(C2),而将胀管部(7d)从管抵接部件(3f)的夹持中释放出来,并且使扩口基座(B)、夹持体基座(3h)以及滑动基座(3d)分别撤离热交换器(5),由此来制造热交换器。
[0015]此外,本发明中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还是:通过多个散热片出)、夹着该多个散热片的端板(5a)以及贯穿于该多个散热片(6)和该端板(5a)的管(7)来构成热交换器(5),而且使具备夹持体(3)的夹持体基座(3h)朝向热交换器(5) —侧移动,其中,所述夹持体(3)具有多个能够覆盖该管(7)的管抵接部件(3f),所述多个管抵接部件(3f)从自端板(5a)突出出来的管(7)的管口部(7b) —侧起在与管(7)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呈放射状自如地扩张收缩,且该多个管抵接部件(3f)在外周部具有朝向管(7) —侧方向呈放射状扩展的面部;之后,使移动的夹持体基座(3h)抵接(Aa)于对从端板(5a)突出出来的管(7)的突出长度进行设定的基准台(A),由此来停止夹持体基座(3h)向热交换器(5) —侧的移动,此后,借助锁定机构(Ab)来对该夹持体基座(3h)与基准台㈧进行固定保持;之后,以规定的尺寸将在所述夹持体(3)内能够自如地往复动作的胀管用芯轴(2)从自端板(5a)突出出来的管(7)的管口部(7b)开始压入,来形成规定长度的胀管部(7d),此时,在该管口部(7b)处通过使具备扩口管(1a)的扩口基座(B)朝着热交换器(5) —侧移动,使扩口冲头(10)的前端的一部分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