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弯机的模具更换方法与模具台车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492916阅读:来源:国知局
压机下部的一对冲模之间沿冲头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模具台车,来进行模具向上述冲头正下方的输入以及模具从上述冲头正下方的输出。
[0041]上述模具台车在冲压作业中,载置于与冲压机不同的位置,在进行模具更换时,通过起重机等搭载于输出冲压成型后的钢管(开口管)的输出线。上述模具台车具有能够一并载置分割成多个节段的模具的长度,在该台车的长度方向的冲压机侧端部,设置有例如向上(或者向下)的挂钩等连结机构。另一方面,在设置于冲压机的输出冲压成型后的钢管的钢管输出装置,设置有与上述模具台车的连结机构连结的例如向下(或者向上)的挂钩等其他连结机构。
[0042]而且,能够通过将上述模具台车侧的连结机构与钢管输出装置侧的连结机构连结,并使钢管输出装置向与输出钢管时相反的方向移动,来进行上述模具台车从冲压机外向冲压机冲头正下方的输入。
[0043]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将在用于输出冲压成型后的钢管的钢管输出装置设置的推压夹具与模具台车抵接,或者将上述模具台车侧的连结机构与钢管输出装置侧的连结机构连结,并使钢管输出装置沿钢管输出方向移动,来进行上述模具台车从冲压机冲头正下方向冲压机外的输出。
[0044]此处,对上述钢管输出装置的移动机构(驱动源)不作特别的限制,例如,也可以通过连接于马达等动力源的链或者带等进行驱动。
[0045]另外,上述模具台车例如如在图4的下部以虚线表示的那样,可以在由V辊构成的输送线上行走,也可以将车轮安装于模具台车的下部在轨道上行走,也可以并用二者,并不作特别的限制。此外,在采用上述V辊的情况下,优选冲压机下部的V辊形成为如下构造:在冲压作业时下降后退以便不妨碍作业,仅在模具更换时上升。
[0046]另外,图4示出了与冲头的长度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以下,也称为“宽度方向”)的剖面,上述模具台车10由台车基部11与上部的模具收纳部12构成,上述模具收纳部12的宽度方向剖面形状呈Η字状,并在上部的凹部设置有供模具载置的模具台13。并且,在上述模具收纳部的两侧设置有作为模具台13的位置调整机构的位置调整螺栓14,通过使上述螺栓旋转,从而能够在载置有模具的状态下对模具收纳部的凹部内的模具台13的宽度方向位置进行微调整。通过使用该位置调整螺栓14,从而能够使新的模具与冲头支承体(梁)的前端容易迅速且高精度地嵌合。
[0047]另外,通过上述台车基部11与模具收纳部12分离,而能够利用配设于台车基部侧的作为升降功能的液压千斤顶15使模具收纳部12升降。由此,在将新的模具安装于冲头下端时,能够使模具在载置到模具收纳部内的模具台的状态下上升并使之与冲头前端(梁前端)抵接,另外,在将模具从冲头前端取下时,能够使模具收纳部上升使模具与模具台抵接之后将其取下。因此,即使在模具更换作业中例如工作人员在冲压机下部进行利用固定螺栓紧固冲头前端部与模具或解除紧固的作业的情况下,也不需要使模具冲压机主体动作,因此能够更加安全地更换模具。
[0048]使用了上述模具台车的本发明的模具更换方法按以下的顺序进行。
[0049]<模具的取下>
[0050]使用图5以及图6对模具的取下方法进行说明。
[0051].步骤1:将空的模具台车10从台车放置地搭载于钢管输出线16上(图5(a)))
[0052].步骤2:使钢管输出装置17移动至模具台车10的位置,并将二者进行连结(图5(b)) ο
[0053].步骤3:利用钢管输出装置17使模具台车10移动至冲压机7的冲头2正下方(图 5(c)、图 6(a))。
[0054].步骤4:利用液压千斤顶15使模具台车上部的模具收纳部12上升,使收纳部内的模具台13与冲头前端的模具5抵接(图5 (d)、图6 (b))。
[0055]?步骤5:解除固定螺栓6的紧固,从冲头前端(梁前端)取下模具5(图5(d)、图6(c)) ο
[0056].步骤6:使模具收纳部12与模具5 —同下降,并承载在模具台车基部11上(图5(e)、图 6(d))。
[0057].步骤7:利用钢管输出装置17将模具台车10向冲压机外推出,并载置于钢管输出线16上(图5(f))。
[0058].步骤8:从钢管输出线16撤除模具台车10。
[0059]<模具的安装>
[0060]接下来,对模具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此外,该方法只要以与上述的模具的取下方法大致相反的顺序进行即可,因此省略说明图。
[0061].步骤1:将载置有新的模具5的模具台车10搭载于钢管输出线16上。
[0062].步骤2:使钢管输出装置17移动至模具台车10的位置,并将二者连结。
[0063].步骤3:利用钢管输出装置17使模具台车10移动至冲压机7的冲头2正下方。
[0064].步骤4:利用液压千斤顶15使模具台车上部的模具收纳部12上升,并使收纳部内的新的模具5的槽部8与冲头支承体4(梁)前端嵌合。此时,模具的宽度方向位置使用模具台13的位置调整螺栓14进行微调。
[0065].步骤5:紧固固定螺栓6,将模具5安装于梁4的前端。
[0066].步骤6:使模具收纳部12下降,并承载于模具台车基部11。
[0067]?步骤7:利用钢管输出装置17推出模具台车10,并将其载置于钢管输出线16上。
[0068].步骤8:从钢管输出线16撤除模具台车10。
[0069]此外,对本发明的压弯机的冲头更换方法而言,在将模具分割成多个节段的情况下,考虑到作业效率,不一个一个地更换多个节段,而优选作为一体一并进行。但是,在模具的长度较长时,存在难以将模具一次载置在模具台车上的情况。在上述的情况下,优选将由多个节段构成的模具分成将较少数目的多个节段连结的多个组,以上述组为单位载置于模具台车上。
[0070]在该情况下,上述组优选形成为如下构造:将平行销埋设在各节段的接合部,并且将插入形成于模具上部的槽部8的衬垫的长度设为组的长度并通过螺栓进行紧固。并且,优选,上述各组彼此的连结部设置使一个组的衬垫从组的端部突出并使上述突出的衬垫嵌入另一个组的端部的衬垫欠缺部,两组经由衬垫连结。
[0071]据此,能够使由多个节段构成的模具不在宽度方向错位地载置于模具台车上,进而,能够高精度地进行模具向冲头支承体(梁)的安装。图7示出了将分割成九个节段的一个模具划分成由三个节段构成的三个组的例子。此外,将多个组载置于模具台车上的顺序优选从设置衬垫欠缺部的组先进行。
[0072]实施例
[0073]在能够制造外径为20?56inch、管厚为12.7?50.8mm的焊接钢管的压弯机的模具更换中,使用利用
[0011]所记载的隔板的现有技术的方法(比较例)与本发明的模具更换方法(发明例)这两种方法来进行,比较所需时间。此外,模具的全长为13.5m,如图7所示,分割成九个节段,将三个节段作为一组,进行操作。
[0074]结果,本发明例的模具更换时间与现有技术的比较例相比,能够缩短至约接近1/3。
[0075]符号说明
[0076]L...?料钢板;2…冲头;3…冲模;4…冲头支承体(梁);5…模具;6…固定螺栓;7…冲压机主体;8…嵌合槽;9…衬垫;10…模具台车;11…模具台车基部;12…模具收纳部;13...模具台;14…位置调整机构(位置调整螺栓);15…升降机构(液压千斤顶);16...钢管输出线;17...钢管输出装置;18…平行销。
【主权项】
1.一种压弯机的模具更换方法,为利用一对冲模与在所述冲模之间升降的冲头来对冲模上的钢板进行弯曲加工的压弯机的冲头前端的模具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将模具载置于能够在所述一对冲模之间沿冲头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模具台车,来进行模具向所述冲头正下方的输入以及模具从所述冲头正下方的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弯机的模具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配设于所述冲压机的钢管输出装置,来进行所述模具台车向冲头正下方的输入以及所述模具台车从冲头正下方的输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弯机的模具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模具台车的模具收纳部上升,在使所述模具收纳部与冲头前端抵接的状态下,进行模具从冲头前端的取下以及模具向冲头前端的安装。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弯机的模具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在载置有模具的状态下使所述模具台移动,来进行载置于所述模具收纳部内的模具台的模具的在与冲头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位置调整。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弯机的模具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模具分割成多个节段时,一并更换所述模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弯机的模具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多个节段分成由衬垫连结的多个组,以该组为单位进行相对于模具台车的装卸。7.一种压弯机的模具更换用的模具台车,为利用一对冲模与在所述冲模之间升降的冲头来对冲模上的钢板进行弯曲加工的压弯机的冲头前端的模具更换所使用的模具台车,其特征在于, 能够通过设置于所述压弯机的输出冲压加工后的钢管的装置而在所述一对冲模之间沿冲头的长度方向移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弯机的模具更换用的模具台车,其特征在于, 具有收纳模具的模具收纳部,并且具有使所述模具收纳部升降的升降机构。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压弯机的模具更换用的模具台车,其特征在于, 具有位置调整机构,该位置调整机构针对载置有模具的模具台的每一个进行收纳到所述模具收纳部的模具的在与冲头长度方向成直角的方向的位置调整。
【专利摘要】当对利用一对冲模与在该冲模之间升降的冲头(2)对冲模上的钢板进行弯曲加工的压弯机的冲头前端的模具(5)进行更换时,使用模具台车(10)进行模具(5)向上述冲头(2)正下方的输入以及模具(5)从上述冲头正下方的输出,模具台车(10)能够在一对冲模之间沿冲头(2)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且具有收纳模具(5)的模具收纳部(12)、与能够使该模具收纳部(12)升降的升降机构(15)。
【IPC分类】B21C37/08, B30B15/02, B21D37/04
【公开号】CN105246674
【申请号】CN201380076715
【发明人】三轮俊博, 堀际宏司
【申请人】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3年5月31日
【公告号】EP3006196A1, WO2014192129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