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鸽尾防滑装置的切割插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98053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具有鸽尾防滑装置的切割插入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切割插入件具有用于将切割插入件固定到加工工具上的鸽尾防滑装置。防滑装置包括具有鸽尾部分的第一和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每个鸽尾部分与插入件基底表面形成外锐角的鸽尾角。鸽尾部分被配置成具有与切割插入件的切割边缘的几何结构相关的一个或多个几何学特征。
【专利说明】
具有鸽尾防滑装置的切割插入件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的主题涉及切割插入件,其包括用于将切割插入件固定到加工工具上的鸽尾防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将切割插入件精确地放置在工具上可容许进行高精确度的加工。但是,切割插入件在加工操作期间常常经受大的力,这可致使切割插入件相对于保持切割插入件的加工工具移位或方向改变。
[0003]US 4,335,983公开了一种具有倾斜侧表面22、23的切割插入件5,如该参考文献的图6中不出的。切割插入件5被施加于其另一倾斜侧表面25的偏置力夹持就位。
[0004]US 5,746,549公开了一种具有“快动作锁定装置”的切割插入件。切割插入件具有从插入件基底表面向下延伸的凸部(“突起23” ),凸部具有可与锁定元件或构件29接合的“锁定表面27”。工具还可包括用于施加抵抗锁定元件29所施加的张力的推顶力的推顶元件39οEP I 753 576是示出凸部的另一文献。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鸽尾防滑装置的新的改进的切割插入件和/或工具。

【发明内容】

[0006]根据本申请的主题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切割插入件,其具有与其插入件基底表面相邻的插入件鸽尾防滑装置。
[0007]根据本申请的主题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切割插入件,其包括由插入件外周表面连接的相反的插入件顶表面和插入件基底表面以及插入件鸽尾防滑装置,所述插入件鸽尾防滑装置与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相邻并且包括第一插入件抵接表面、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和插入件致动器表面;所述第一插入件抵接表面包括与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形成外锐角的第一鸽尾角的第一鸽尾部分;所述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包括与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形成外锐角的第二鸽尾角的第二鸽尾部分;其中:在垂直于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的视图中,所述第一鸽尾部分长于并且不平行于所述第二鸽尾部分;并且所述切割插入件具有实心构造。
[0008]可以注意到,在本申请中所有防滑装置(插入件或工具)都是所谓的“鸽尾”防滑装置,即包括不平行的鸽尾部分,其与相关基底表面形成锐角的鸽尾角。为了简明起见,用语“防滑装置”可在下文中出现,而不需具有前面的用语“鸽尾”,但是应该被解释为具有相同的含义。类似地,为了简洁起见,用语“防滑装置”可在下文中出现,而不需具有前面的用语“插入件”或“工具”,如果上下文清楚地涉及一个或另一个的防滑装置的话。
[0009]还可以注意到,垂直于基底表面的视图也可以是剖视图,并且可替代性地是沿垂直于插入件基底表面延伸并延伸通过插入件基底表面的中心的插入件中心轴线的视图。
[0010]根据本申请的主题的又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切割插入件,其包括:由插入件外周表面连接的相反的插入件顶表面和插入件基底表面,延伸自并包围插入件基底表面并且与插入件外周表面分隔开的凸部,以及插入件鸽尾防滑装置,所述插入件鸽尾防滑装置形成在所述凸部上并且包括第一和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所述第一和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分别包括第一和第二鸽尾部分,在垂直于插入件基底表面的视图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鸽尾部分彼此不平行,并且分别与插入件基底表面形成外锐角的鸽尾角。
[0011]根据本申请的主题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工具,其具有与其工具基底表面相邻的工具鸽尾防滑装置。
[0012]根据本申请的主题的另一方面,提供如以上任何方面所述的工具,其还包括夹具和被配置成用于移动夹具的螺丝。
[0013]根据本申请的主题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工具组件,其包括如以上任一方面所述的工具和如以上任一方面所述的切割插入件。
[0014]根据本申请的主题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包括切割插入件和工具的工具组件,切割插入件和工具都包括与其基底表面相邻的鸽尾防滑装置。如下面将进一步详述的,切割插入件的鸽尾防滑装置可具有表面,所述表面被配置成与具有相应的工具鸽尾防滑装置表面的工具一起使用。
[0015]根据本申请的主题的又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经由其鸽尾防滑装置将切割插入件夹持到工具上的方法。
[0016]与插入件基底表面相邻形成的插入件鸽尾防滑装置可实现以下优点中的一个或多个:
一插入件侧表面可与夹持功能相独立。换言之,插入件侧表面可被配置(确定尺寸和/或方向)成与工具的所有表面分隔开。再换言之,插入件侧表面可被配置成不与工具接触。因此,具有工具鸽尾防滑装置(对应于单一尺寸的鸽尾防滑装置)的单个工具可被配置成保持不同形状和/或尺寸的切割插入件(即插入件的侧表面可具有不同尺寸和/或形状)。与之相反的,US 4,335,983中公开的工具更受约束于使用特定外周形状的插入件(因为工具的表面被配置成接触鸽尾侧表面22、23,并且甚至其切割插入件的后侧表面25也被配置成在预定位置处接触切割插入件)。
[0017]—切割插入件的插入件顶表面可独立于夹持功能(例如,插入件顶表面可以不具有突出的螺丝头,与螺丝孔相邻的向外突起部分,或设计用以接纳夹爪的配置)。因此,碎片可被容许沿插入件顶表面自由地流动或者可被设计成以有利方式控制其流动。
[0018]—切割插入件可具有实心构造(S卩,由于鸽尾部分被配置成约束切割插入件相对于其被安装于的工具的向上移动;因而不需要相对大的螺丝孔或多个小螺丝孔,用于接纳被配置成将切割插入件保持到工具所需的向下的力的螺丝)。因此,切割插入件可相对地远小于(并因此轻于)用于高速加工的已知插入件,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高速旋转时切割插入件的重量与大的力相关联。
[0019]—与插入件基底表面相邻(并且并非由插入件基底表面自身构成)的鸽尾部分可提供夹持功能(即沿垂直于插入件基底表面的方向)和横向防滑功能。
[0020]类似地,被配置用于保持具有上述任何特征的切割插入件的工具可实现一个或多个类似优点:
一工具凹侧(pocket side)表面可独立于夹持功能。换言之,工具凹侧表面可被配置(确定尺寸和/或方向)成与被其保持的切割插入件的所有表面分隔开。再换言之,工具凹侧表面可被配置成不与切割插入件接触。
[0021]—工具可被配置成仅经由工具基底表面和位于安置区域凹陷处的表面接触切割插入件。工具的其余部分可独立于具有夹持功能的额外构造(例如,工具可不具有被配置成向切割插入件直接施加夹持力的螺丝或被配置成向切割插入件直接施加夹持力的夹爪)。
[0022]—与工具基底表面相邻(并且并非由工具基底表面自身构成)的鸽尾部分可提供夹持功能(即沿垂直于工具基底表面的方向)和横向防滑功能。
[0023]—工具可通过沿切割方向提供夹持力提供用于夹持切割插入件的额外稳定性。
[0024]虽然具有鸽尾部分的装置的生产稍微复杂(与螺丝孔和螺丝的相对简单/便宜的构造相比),但相信以上优点中的至少一个或其组合可补偿这种缺点。
[0025]关于与具有实心构造的切割插入件相关的以上优点,可以注意到,这种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与切割插入件中相对小的通孔共存。详细地说,具有实心构造并且不具有任何通孔的切割插入件在理论上比形成有通孔的切割插入件在结构上更坚固。虽然本申请的鸽尾防滑装置,与常见的通孔/螺丝夹持装置相比,经由其鸽尾部分向切割插入件提供向下的夹持力,但是应该理解,切割插入件仍可具有实心构造并设置有小通孔,例如用于涂覆,而不会在过度地弱化其结构。因此,虽然就其结构强度而言,具有实心构造且不具有通孔的切割插入件是有利的,但是应该理解,具有相对小的通孔的切割插入件仍可是有利的,例如用于涂覆的目的。为了避免不必要地弱化切割插入件,这种通孔应该尽可能小。相应地,鉴于说明书和权利要求的目的,被限定成具有“实心构造”的切割插入件仍可包括直径小于3mm的通孔(或具有相同体积的非圆形孔)。换言之,具有实心构造的切割插入件不具有直径为3mm或更大的通孔(或具有相同体积的非圆形孔)。优选地,这种通孔应该为2mm或更小,或最优选地,甚至为Imm或更小(或具有相同体积的非圆形孔)。应该理解,切割插入件的结构最坚固的实施例可进一步被限定成“不具有通孔”,这表示切割插入件不具有任何直径的通孔。尽管事实上大多数切割插入件包括通孔,以提供承受住对于工件的数千次甚至数百万次冲击所需的向下夹持力(尤其是在铣削应用中),但是相信以上优点中的至少一个或其组合可补偿这种缺点。
[0026]关于与高速加工相关的以上优点,可以注意到,高速工具可被限定为被配置成用于在旋转期间,摩擦锁定不足以承受离心力的情况下操作的工具。在ISO 15641中可找到进一步的详细阐述。这类工具对于加工诸如软金属(尤其是铝)的材料特别有利。
[0027]关于与切割插入件沿工具基底表面的滑动相关的上述优点,可以注意到,这种滑动可包括旋转和/或平移运动。优选被防止的滑动是可见滑动,即,工具和/或切割插入件可具有足够大的构造公差,以容许其可见的相对运动,这可容许夹具合适地放置切割插入件。但是,滑动也可以是不可见滑动,即,非常小的因而不放大的话不可见的滑动,但是其可出现在切割操作中。
[0028]应该理解,由于本申请的鸽尾防滑装置被配置成不仅提供垂直于基底表面的夹持功能,还提供横向防滑功能,这种滑动可由,除其他之外,切割插入件的至少一个切割边缘上的切割力引起,防滑装置可有利地被配置成具有与切割插入件的切割边缘的几何结构相关的几何特征。这类几何特征的一些非限制性例子可以是鸽尾部分长度、方位或位置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例如与切割边缘的切割边缘部分的数量相关的鸽尾部分的数量。应该理解,以下对有利的力的分布的描述对于高速加工操作来说尤其相关。这类几何学特征还可有利地是不对称的,以增加高速加工操作中切割插入件的稳定性。
[0029]应该理解,上述内容是概要,并且以上任何方面还可包括下文描述的任何特征。具体地,下述特征可单独地或组合地应用于以上任何方面:
1.切割插入件可包括由插入件外周表面连接的相反的插入件顶表面和基底表面。
[0030]i1.切割边缘可沿插入件顶表面和插入件外周表面的相交处形成。切割边缘可沿插入件顶表面和插入件外周表面的整个相交处延伸。
[0031]ii1.在垂直于插入件基底表面的视图中,切割边缘可包括连接平直部分的转角边缘部分。更准确地说,第一和第二切割边缘部分可从转角边缘部分延伸,在垂直于插入件基底表面的视图中,可以是平直的。
[0032]iv.切割插入件可以是单侧切割插入件。例如,切割插入件可包括仅沿插入件顶表面和插入件外周表面的相交处的切割边缘。切割边缘可沿插入件顶表面和插入件外周表面的整个相交处延伸。
[0033]V.切割边缘可包括连接平直部分的转角边缘部分。
[0034]v1.切割边缘可包括从转角边缘部分的不同侧面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切割边缘部分。切割边缘的第一切割边缘部分可长于其第二切割边缘部分。在垂直于插入件基底表面的视图中,第一切割边缘部分可与第一插入件鸽尾部分形成30°或更小的角。已经发现,当第一切割边缘部分和第一鸽尾部分接近平行配置时,切割插入件可提供更好的力的分布。相应地,优选的是,第一切割边缘部分和第一插入件鸽尾部分形成15°或更小的角。
[0035]vi1.切割插入件可具有与其分度位置(indexed posit1n)的数量不同的一定数量的切割边缘部分。例如,配置有两个分度位置的平行四边形切割插入件可具有四个切割边缘部分(与第一主切割边缘部分共用第一转角边缘部分的第一副切割边缘部分,第一主切割边缘部分长于第一副切割边缘部分,以及与第二主切割边缘部分共用第二转角边缘部分的第二副切割边缘部分,第二主切割边缘部分长于第二副切割边缘部分)。在这种例子中,切割插入件可被配置成在第一分度位置利用第一副切割边缘部分和第一主切割边缘部分进行加工,并且在第二分度位置利用第二副切割边缘部分和第二主切割边缘部分进行加工。不对称的防滑装置对分度切割插入件是有利的,因为其可被设计成适应切割插入件上的不对称的力。
[0036]vii1.切割边缘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主切割边缘部分。在垂直于插入件基底表面的视图中,主切割边缘部分是插入件的最长平直切割边缘(可存在长度相等的多个主切割边缘部分)。切割插入件可包括与相邻的平直的插入件鸽尾部分平行的至少一个主切割边缘部分。所有主切割边缘部分可平行于相邻的平直的插入件鸽尾部分。具体地,切割插入件可包括长于所有其他切割插入件部分的两个平行的主切割边缘部分。切割插入件可包括恰好两个鸽尾部分,该两个鸽尾部分长于切割插入件的所有其他鸽尾部分,并平行于切割插入件的主切割边缘部分。
[0037]ix.切割插入件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螺旋形部分。优选地,切割插入件的主和副切割边缘部分都是螺旋形的。这可以是有利的,例如,对于铝的高速加工来说。
[0038]X.在垂直于插入件顶表面的视图中,切割插入件可具有四边形形状。优选地,在这种视图中,切割插入件可具有延长的形状,具体是平行四边形形状(其特别适于形成斜面)。
[0039]X1.插入件顶表面可被配置成斜表面。
[0040]xi1.插入件外周表面可被配置成后刀面(relief surface)。
[0041]xii1.切割插入件和/或工具的基底表面可以是平面的。
[0042]xiv.防滑装置可包括第一和第二抵接表面。防滑装置可包括恰好两个抵接表面,即第一和第二抵接表面。防滑装置可包括致动器表面。防滑装置可包括恰好一个致动器表面。工具防滑装置可包括恰好两个抵接表面。
[0043]XV.在垂直于相应基底表面的视图中,工具和/或切割插入件的第一和第二抵接表面可彼此不平行。第一和第二抵接表面可部分地,或优选地沿其整个长度,朝向彼此会聚。与位于更远离致动器表面平面的第一和第二抵接表面的另一对点相比,更靠近致动器表面平面的第一和第二抵接表面的每对点可具有比所述另一对点更大的预定距离。成对的第一和第二抵接表面的最近点可处于与致动器表面平面平行的相应的共同抵接表面平面内,并分开预定距离。至少一个预定距离大于与更远离致动器表面平面的一对点相关的另一预定距离。在工具或插入件基底表面的垂直视图中,第一和第二抵接表面可以彼此成小于180°的插入件或工具抵接角地延伸。第一和第二抵接表面可彼此成作为锐角的插入件或工具抵接角地延伸。更优选的是在20°至90°之间的插入件或工具抵接角。更加优选的是在40°至45°的范围内。
[0044]xv1.切割插入件或工具的防滑装置可与其基底表面相邻。第一和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和插入件致动器表面可从插入件基底表面沿背离插入件顶表面的方向延伸。
[0045]xvi1.切割插入件的抵接表面可包括插入件鸽尾部分,该插入件鸽尾部分与插入件基底表面形成外锐角的鸽尾角。
[0046]xvii1.切割插入件的抵接表面可包括凹形连接部分,该凹形连接部分将其插入件鸽尾部分连接到插入件基底表面。每个凹形连接部分可具有至少0.05mm的半径Re。这种半径可有益于在高速切割操作期间提供结构强度。插入件鸽尾部分和凹形连接部分一起可在从插入件基底表面延伸的凸部上形成凸部抵接凹陷。
[0047]xix.工具的抵接表面可包括鸽尾部分,该鸽尾部分与工具基底表面形成内锐角的工具鸽尾角。
[0048]XX.在垂直于基底表面的视图中,第一鸽尾部分可长于第二鸽尾部分。应该理解,这种不相等的长度可有利于切割插入件和/或工具,所述切割插入件和/或工具在其不同部分上受到不相等的切割力。在这种视图中,第一鸽尾部分可以是第二鸽尾部分的长度的至少二倍。第一鸽尾部分可以小于第二鸽尾部分的长度的四倍。一般来说,由于鸽尾部分被配置成承受住施加于其上的特定力,因此应该理解,鉴于说明书和权利要求的目的,即使不连续的鸽尾部分(但其是共面的)也应该被认为是单个鸽尾部分。第一和第二抵接表面的鸽尾部分可沿向上-向内方向延伸。第一和第二插入件鸽尾角可与基底表面形成在50°至80°之间的外角。已经发现,70°至80°的插入件鸽尾角提供有利的力的分布。
[0049]xx1.在垂直于插入件基底表面的视图中,切割插入件的鸽尾部分或所有鸽尾部分可从切割插入件面向外。详细地说,在垂直于插入件基底表面的视图中,一个或多个鸽尾部分可倾斜,并且其上的点与插入件基底表面更远并趋向朝向相邻的外周基底边缘的部分。类似地,切割插入件的插入件致动器表面或全部插入件致动器表面可从切割插入件面向夕卜。相反,在垂直于工具基底表面的剖视图中,第一和第二工具抵接表面中的每个可面向内。类似地,工具致动器表面可面向内。
[0050]xxi1.在垂直于插入件基底表面的视图中,可在第一鸽尾部分和外周基底边缘的相邻部分之间测量第一基底宽度,该外周基底边缘沿插入件基底表面和插入件外周表面的相交处延伸。如果鸽尾部分和相邻外周基底边缘不平行,则基底宽度被认为在其最接近点之间。在这种视图中,总基底长度可与第一基底宽度平行地和重叠地测量,并且在插入件基底表面的相反外周基底边缘之间延伸。第一基底宽度可具有等于或大于与其平行的总基底宽度的大小的23%的大小。已经发现,通过增大插入件的第一基底宽度,可实现工具和切割插入件的鸽尾部分之间的有利地牢固的连接,尽管弱化了防滑装置结构。然而,相信有利的是,第一基底宽度具有等于或小于总基底宽度的大小的33%的大小。类似地,可在与第一鸽尾部分平行(或在小于30°的角度内,以与第一切割边缘部分和第一鸽尾部分类似的方式)的额外鸽尾部分和外周基底边缘的相邻部分之间测量第二基底宽度。第二基底宽度可具有等于或大于总基底宽度的大小的23%的大小。优选地,第二基底宽度可具有等于或小于总基底宽度的大小的3 3%的大小。
[0051 ] xxiii.第一和/或第二鸽尾部分可被延长。
[0052]xxiv.第一鸽尾部分可具有长度LI,其是第一主切割边缘部分的长度的35%至50%。更优选地,所述长度处于此范围的最大端。相应地,第一鸽尾部分可优选具有长度LI,其优选的是第一主切割边缘部分的长度的42%至48%。
[0053]XXV.考虑到强度,优选的是,在垂直于插入件基底表面的视图中,插入件基底表面完全包围防滑装置。换言之,插入件基底表面可沿整个插入件外周表面延伸(即与整个插入件外周表面相邻)。第一和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可与插入件外周表面和插入件基底表面的相交处分隔开。类似地,插入件致动器表面可与插入件外周表面和插入件基底表面的相交处分隔开。在外周基底边缘上的任何点及防滑装置的相邻表面之间的最小基底宽度可以是第一基底宽度的至少65%。该外周基底边缘沿插入件基底表面和插入件外周表面的相交处延伸。该第一基底宽度可在第一鸽尾部分和外周基底边缘的相邻部分之间测量。更加优选地,最小基底宽度可以是第一基底宽度的至少75%。应该理解,最小基底宽度不能大于基底宽度。
[0054]xxv1.切割插入件可围绕插入件中心轴线具有180°的旋转对称,所述插入件中心轴线垂直于插入件基底表面延伸并通过插入件基底表面的中心。切割插入件可仅具有180°的旋转对称。
[0055]xxvi1.切割插入件可以被延长。插入件切割平面可与切割插入件的延长方向垂直地延伸,并且理论上可将切割插入件划分成第一和第二半部。切割插入件可关于插入件切割平面成镜面反对称。防滑装置可具有在第一半部中的插入件致动器表面、在第二半部中的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以及延伸到两个半部中的第一插入件抵接表面。在插入件基底表面的垂直视图中,插入件防滑装置可关于插入件纵向平面非对称。
[0056]xxvii1.切割插入件可以是可分度的(indexable)。切割插入件可包括额外的(SP第二)插入件防滑装置。优选地,切割插入件可具有恰好两个防滑装置。换言之,切割插入件可被配置成被分度一次。每个分度位置用于一个防滑装置的使用。额外的插入件防滑装置可具有第一防滑装置的任何或所有特征。切割插入件可具有恰好四个插入件抵接表面。在第一和第二抵接表面之间可具有致动器表面。在垂直于插入件基底表面的视图中,包括第一防滑装置和第二防滑装置的切割插入件:可具有连接第二防滑装置的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和插入件致动器表面的第一防滑装置的第一插入件抵接表面;和/或第一防滑装置的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可连接第二防滑装置的第一插入件抵接表面和插入件致动器表面。在第一和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之间可具有垂直于插入件基底表面延伸的插入件致动器表面。
[0057]xxix.切割插入件的插入件致动器表面或所有插入件致动器表面,可处于垂直于插入件基底表面定向的插入件致动器表面平面中。换言之,插入件致动器表面可垂直于插入件基底表面延伸。应该理解,这种定向对于高速操作尤其有利。详细地说,插入件致动器表面和/或工具致动器表面的垂直定向可帮助防止切割插入件或包括工具致动器表面的夹具的不稳定。
[0058]XXX.在垂直于插入件基底表面的视图中,第一鸽尾部分可是插入件致动器表面的长度的至少二倍。
[0059]xxx1.在垂直于插入件基底表面的视图中,插入件致动器表面可面向仅与两个鸽尾部分中较长的(例如,第一鸽尾部分)相反的方向。应该理解,较长的鸽尾部分可暴露于较大的切割力。相应地,插入件致动器表面的方向,在实际可能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地背离第一鸽尾部分的中心可帮助稳定切割插入件。
[0060]xxxi1.切割插入件的插入件致动器表面或所有插入件致动器表面可以具有钝型形状。类似地,工具致动器表面可具有钝型形状。致动器表面的钝型可用于提供一致的或受控的力的施加方向。插入件或工具致动器表面可具有弯曲部分,该弯曲部分不沿与连接到插入件致动器表面的表面相切的部分延伸,或不具有该部分。插入件或工具致动器表面可以是上凸弯曲的。插入件或工具致动器表面可具有仅在放大图中可见的弯曲部分(即,对于肉眼来说插入件致动器表面看起来是平坦的,但利用任何放大装置、放大镜等,一些弯曲部分是可看到的)。在切割插入件的底视图中,插入件致动器表面可遵循直线。优选地,工具和插入件致动器表面中的恰好一个可以是平面的。更优选的配置是,插入件致动器表面是平面的。
[0061 ] xxxii1.切割插入件可包括从插入件基底表面突起的一个或更多个凸部,并且属于插入件防滑装置的多个抵接表面可形成在一个或更多个凸部上。优选地,切割插入件可包括单个凸部。插入件防滑装置的所有表面可形成在单个凸部上,或者一个或更多个凸部上。切割插入件的所有防滑装置的所有表面可形成在单个凸部上,或者一个或更多个凸部上。单个凸部的外周可仅被插入件致动器表面以及第一和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包围。应该理解,单个凸部可在结构上强于包括防滑装置的多个凸部。
[0062]xxxiv.在垂直于插入件基底表面的视图中,防滑装置或包括防滑装置的凸部可具有不对称的形状(即,不是圆形、正方形、六边形等;例如,当鸽尾部分具有不相等的长度时)。这种形状有利于切割插入件上的非对称力。然而,在其垂直视图中,防滑装置的鸽尾部分可各自沿直线延伸。
[0063]XXXV.在垂直于工具和/或切割插入件的基底表面的视图中,防滑装置的第一和第二抵接表面及致动器表面可以处于三角形配置。
[0064]xxxv1.切割插入件可具有在2至6克之间的重量。通过提供鸽尾部分,可减小切割插入件的尺寸并因而减小重量(在理论上是由于不具有,例如,相对大的通孔的切割插入件的更强的结构)。这在利用相关的大的力的高速操作中是有利的。应该理解,尽管如此,但存在以成功地执行加工操作所需要的某一最小量的材料的需要。因此,已经发现,切割插入件的优选尺寸可具有在2.5至4.5克之间的重量,最优选的设计重量在2.7至3.7克之间。
[0065]xxxvi 1.切割插入件可包括垂直于插入件基底表面,并在插入件基底表面和距其最远的插入件顶表面的最高点之间测量的,切割部分高度。
[0066]xxxvii1.切割插入件的重心可位于从插入件基底表面开始的所述切割部分高度的12%至30%之间。应该理解,相对低的重心可帮助稳定切割插入件,尤其是在高速操作期间。对于本申请的切割插入件,重心可优选在从插入件基底表面开始的所述切割部分高度的21%至29%之间。
[0067]xxxix.可平行于所述切割部分高度,并从插入件基底表面,沿背离插入件顶表面的方向,至切割插入件的最远最低点测量防滑装置高度。切割部分高度可具有大于防滑装置高度的大小。
[0068]xl.可垂直于插入件基底表面,并从插入件基底表面至切割插入件的鸽尾部分的最远点测量的鸽尾高度。鸽尾高度可具有小于切割部分高度的70%的大小。更加优选地,鸽尾高度大小应该小于切割部分高度的50%。但是,优选的是,鸽尾高度大小大于切割部分高度的30%。
[0069]xl1.切割插入件可具有实心构造。切割插入件可不具有通孔。
[0070]xli1.切割插入件可包括从防滑装置沿背离插入件基底表面的方向延伸的锥形部分。
[0071]xlii1.工具可具有限定从前至后方向的中心轴线。中心轴线可以是旋转轴线。
[0072]xliv.工具可包括位于工具前部处的切割端。
[0073]xlv.工具可包括工具外周表面。工具外周表面可沿周向延伸。工具外周表面可从工具切割端向后延伸。
[0074]xlv1.工具外周区域可沿切割端和/或工具外周表面延伸。
[0075]xlvi1.工具可包括插入件安置区域。
[0076]xlvii1.插入件安置区域可与工具切割端相邻。插入件安置区域可包括工具基底表面。插入件安置区域可包括凹陷。插入件安置区域可包括第一和第二工具抵接表面。更准确地说,第一和第二工具抵接表面可位于凹陷中。
[0077]xlix.工具可包括位于插入件安置区域的相反侧上的工具内部区域和外周区域。
[0078]1.工具可包括在第一端处开口通向工具内部区域并在其中延伸的螺丝孔。
[0079]I1.工具可具有切割方向。切割方向可被限定成从工具内部区域朝向工具外周区域延伸。
[0080]Ii1.在垂直于工具基底表面的视图中,随着越来越靠近工具外周区域,第一和第二工具抵接表面可朝向彼此会聚。
[0081]Iii1.在垂直于工具基底表面的视图中,第一工具鸽尾部分可不平行于第二工具合鸟尾部分。
[0082]Iiv.在垂直于工具基底表面的视图中,第一和第二工具抵接表面及工具致动器表面可处于三角形配置。
[0083]Iv.工具可包括位于插入件安置区域的相反侧上的工具内部区域和外周区域。
[0084]Iv1.工具可包括夹具。
[0085]Ivi1.夹具可位于工具内部区域处。夹具可形成有工具致动器表面。夹具可被配置成用于经由工具致动器表面沿切割方向施加力。工具致动器表面的偏置可包括在平行于工具基底表面的平面中移动夹具。工具致动器表面的偏置可包括沿与切割方向横向的运动方向移动夹具的至少一部分。移动夹具可包括沿与切割方向横向的运动方向移动整个夹具。形成于切割方向和运动方向之间的内部方向角可以是锐角。优选地,方向角可以在30°和80°之间。夹具的力的施加可以沿平行于工具基底表面的方向。
[0086]lvii1.工具组件可被配置成使得插入件基底表面接触工具基底表面,并且工具的夹具被配置成抵抗插入件致动器表面偏置工具致动器表面。这种偏置可因此抵抗第一和第二工具抵接表面偏置第一和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或者更准确地说,可抵抗第一和第二工具鸽尾部分偏置第一和第二插入件鸽尾部分。此布置被配置成用于防止切割插入件沿工具基底表面滑动,并且向插入件基底表面施加夹持力抵抗工具基底表面。
[0087]Iix.工具致动器表面可垂直于工具基底表面延伸。
[0088]Ix.工具可仅包括单个工具致动器表面。
[0089]Ix1.工具致动器表面可形成在延长的板形夹具凸起的端部处。
[0090]Ixi1.夹具和/或工具可被配置成使夹具相对于工具线性地运动。夹具的线性运动可在平行于工具基底表面的平面中。夹具的线性运动沿与切割方向横向的方向。
[0091]lxii1.工具可形成有轨道。轨道可以是线性轨道,在其中允许夹具进行线性运动。轨道可由工具的内壁界定。轨道和夹具可被配置成使内壁和夹具在其每个位置处持续接触。
[0092]Ixiv.夹具可具有夹具壁表面,该夹具壁表面与工具致动器表面形成内锐角的夹具角α。夹具角α可满足30° <α<80°的条件。
[0093]Ixv.在夹持位置,夹具可具有与工具的内壁接触的夹具壁表面。
[0094]Ixv1.倾斜的夹具表面可形成在向上突起的夹具突起上。
[0095]lxvi1.夹具可以是板形的,除了其向上突起的夹具突起之外。
[0096]lxvii1.在垂直于工具基底表面的视图中,第一工具抵接表面可长于第二工具抵接表面。这有益于加工操作期间的力的分布。
[0097]Ixix.第一和第二工具抵接表面和工具致动器表面可在插入件安置区域内凹陷。更准确地说,第一和第二工具抵接表面可形成在安置区域的凹陷中。第一和第二工具抵接表面可靠近工具外周表面和/或工具切割端。优选地,第一和第二工具抵接表面可靠近工具外周表面和工具切割端的相交处。
[0098]Ixx.工具或工具组件可不具有螺丝紧固装置,该螺丝紧固装置被配置成用以将切割插入件直接夹持到工具上。换言之,工具或工具组件可不具有与切割插入件接触的螺丝。
[0099]Ixx1.工具致动器表面及第一和第二工具抵接表面可以是单个连续形状的部分。例如,当工具致动器表面被带到夹持位置时,所述形状可以是椭圆形。
[0100]lxxi1.工具基底表面可沿插入件安置区域的凹陷的整个边界(除了由夹具构成的部分之外)延伸。工具基底表面可连续地延伸,除了由夹具构成的部分之外。工具可包括单个连续壁,该壁包括第一抵接表面和第二抵接表面。
[0101]lxxii1.从第一工具抵接表面延伸并与其垂直的工具基底表面的第一工具基底宽度可大于从第二工具抵接表面延伸并与其垂直的第二工具基底宽度。这有益于加工操作期间,并且尤其是工具旋转期间,的力的分布。
[0102]lxxiv.工具防滑装置和插入件防滑装置可被配置成防止切割插入件在平行于工具基底表面的平面中运动,以及沿与其垂直方向的运动。换言之,防滑装置的鸽尾部分可构成偏置装置,该配置装置被配置成抵抗工具基底表面偏置插入件基底表面。
[0103]Ixxv.偏置装置可被配置成容许切割插入件沿工具基底表面的滑动。所容许的滑动可以是可见的滑动。更准确地说,工具基底表面可被充分地确定尺寸以便容许切割插入件被安置在其上并且在其上沿切割方向和与其相反的方向移动。将切割插入件夹持到工具可包括切割插入件的插入件基底表面沿工具基底表面的滑动运动。
[0104]lxxv1.工具组件可被配置成,使得其工具的仅有放入接触表面为工具致动器表面及第一和第二工具抵接表面,该工具与其切割插入件的外周接触。
[0105]lxxvi1.工具组件可被配置成,使得在夹持位置,切割插入件和工具的仅有的接触表面是工具和插入件致动器表面、第一和第二抵接表面、以及基底表面。换言之,切割插入件和/或工具被配置成,使得它们在恰好四个表面处彼此接触。
[0106]lxxvii1.第一和第二工具抵接表面可以相对于彼此不对称地放置(即它们相对于平分平面不同地放置)。还可以注意到,第一和第二工具抵接表面相对于彼此被不对称地确定尺寸。
[0107]Ixxix.第一和第二工具抵接表面可与工具一体形成。
[0108]Ιχχχ.第一和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可与切割插入件一体形成。
[0109]lxxx1.方法可包括将切割插入件安装在工具上,并在使插入件基底表面接触工具基底表面的位置处,以及抵抗插入件致动器表面偏置夹具的工具致动器表面,以便由此迫使不平行的第一和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分别抵抗不平行的第一和第二工具抵接表面。
[0110]Ιχχχ?.方法可包括:工具,该工具包括:包括工具基底表面的插入件安置区域;位于插入件安置区域的相反侧上的工具内部和外周区域;以及工具防滑装置;该工具防滑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工具抵接表面以及夹具,该第一和第二工具抵接表面与工具基底表面相邻地形成并且彼此不平行且不平行于工具基底表面,该夹具位于工具内部区域处并且包括垂直于工具基底表面定向的工具致动器表面;切割插入件包括由插入件外周表面连接的相反的插入件顶表面和基底表面,切割边缘,以及与插入件基底表面相邻地形成的插入件防滑装置;插入件防滑装置包括彼此不平行并且不平行于插入件基底表面的第一和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以及垂直于插入件基底表面定向的插入件致动器表面;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将切割插入件安装在工具上并处于插入件基底表面接触工具基底表面的位置处;以及抵抗插入件致动器表面偏置夹具的工具致动器表面,由此分别抵抗第一和第二工具抵接表面的鸽尾部分偏置第一和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的鸽尾部分,以便防止切割插入件沿工具基底表面滑动并且在其间提供夹持力。
【附图说明】
[0111]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主题,并且为了示出如何在实践中实现所述主题,现在将参照附图,在附图中:
图1A是工具组件的立体图;
图1B是图1A中的工具组件的端视图;
图1C是图1A和IB中的工具组件的侧视图,并且还是与此图中由附图标记14表示的切割插入件的插入件顶表面垂直的视图;
图1D是图1A至IC中的工具组件的分解侧视立体图;
图2是图1A至ID中的工具组件的工具的工具基底表面的顶视图;
图3A是图1A至ID中的工具组件的切割插入件的底视立体图;
图3B是图3A中的切割插入件的侧视图;
图3C是旋转90°的图3B中的切割插入件的侧视图;
图3D是图3A至3C中的切割插入件的底视图;
图3E是沿图1C中的线3E-3E截取的剖面图;
图3F是包括抵接表面和非抵接表面的表面的示意图;
图4A是图1A至ID中的工具组件的夹具的顶视立体图;
图4B是图4A中的夹具的侧视图;
图4C是图4A和4B中的夹具的立体侧视图;
图4D是图4A至4C中的夹具的顶视图;
图5A是图1A至ID中的工具组件的工具、螺丝和夹具的顶视图;
图5B是沿图1A中的线“5B,5C”截取的工具和切割插入件的部分的剖视图,特别是与其工具基底表面和插入件基底表面垂直的视图,以及处于被夹持的位置的图1A至ID中的工具组件的夹具和螺丝(螺丝未被剖视)的剖视图;以及
图5C是与图5A中相同的剖视图,其中夹具与切割插入件分隔开。还应该注意,图2和5A是垂直于工具基底表面的视图,图5B和5C是垂直于工具基底表面和插入件基底表面的视图,并且图3D是垂直于插入件基底表面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112]参照图1A至1D,其图示了包括铣削工具头形式的工具12和夹持到其上的至少一个切割插入件14的示例性工具组件10。
[0113]在此非限制性例子中,工具组件10被配置成通过沿旋转方向Dr围绕工具轴线At旋转来铣削工件(未示出)(图1B)。工具轴线At限定前后方向,其中,至少一个切割插入件14位于工具12的前端处。
[0114]此外参照图2,工具12可包括插入件安置区域16,该区域包括平面的工具基底表面18和工具防滑装置24。工具还可包括位于插入件安置区域16的相反侧上的工具内部区域20和工具外周区域22。
[0115]更准确地说,工具防滑装置24可包括形成在工具基底表面18附近的第一和第二工具抵接表面26A、26B,以及形成在夹具28上的工具致动器表面30(图1D)。
[0116]夹具28可位于工具内部区域20处。当夹具28被安装到工具12上时,工具致动器表面30可垂直于工具基底表面18延伸。
[0117]此外参照图3A至3D,切割插入件14具有实心构造并且在本例子中没有通孔。
[0118]切割插入件14可包括由插入件外周表面36连接的相反的插入件顶表面和基底表面32、34(图3C)。切割边缘38沿插入件顶表面32和插入件外周表面36的相交处形成。
[0119]插入件鸽尾防滑装置40(图3D)形成在插入件基底表面34附近。更准确地说,插入件防滑装置40可沿背离插入件顶表面32的方向(一般来说,沿附图标记64表示的方向)从插入件基底表面34延伸。
[0120]插入件顶表面32被配置成斜表面并且如图所示可没有突起,这可容许经加工的碎片(未示出)在其上自由地经过。
[0121]如图1C所示,切割插入件14,更具体地插入件顶表面32的顶视图,可具有平行四边形形状并且还可朝向其中心凹陷。
[0122]参照图3D,插入件基底表面34可具有平行四边形形状并且可沿平面延伸(S卩,可以是平面的)。
[0123]插入件外周表面36可被配置成后刀面(relief surface)。插入件外周表面可沿向内-向下方向延伸,形成锐角后角E (图3Β)。
[0124]参照图3Α至3D,在本例子中,切割边缘38沿插入件顶表面32和插入件外周表面36的整个相交处延伸。更准确地说,切割边缘38在理论上可被划分成第一转角边缘部分38Α、连接到第一转角边缘部分38Α的一侧的第一主切割边缘部分38Β以及连接到第一转角边缘部分38Α的另一侧的第一副切割边缘部分38C。
[0125]第一副切割边缘部分38C可以有利地在长度上短于第一主切割边缘部分38Β(第一副切割边缘部分38C被配置成用于制造斜面(ramping),这通常组成总加工时间的较小百分比)。
[0126]切割边缘38在理论上还可被划分成第二转角边缘部分38D、连接到第二转角边缘部分38D的一侧的第二主切割边缘部分38E以及连接到第二转角边缘部分38D的另一侧的第二副切割边缘部分38F。第二切割边缘部分38D、38E、38F可与相反的第一切割边缘部分38A、38B、38C相同。
[0127]在图1C所示的安装位置,切割插入件14的操作的切割端46仅包括第一转角边缘部分38A、第一主切割边缘部分38B以及第一副切割边缘部分38C。类似地,非操作的切割端46’包括第二转角边缘部分38D、第二主切割边缘部分38E以及第二副切割边缘部分38F。在切割插入件14分度时,操作的和非操作的切割端46、46 ’交替起作用。
[0128]为了便于制造,第三和第四转角边缘部分38G、38H(图3D)可以以与切割边缘38的其余部分类似的方式形成作为正切割边缘。
[0129]插入件防滑装置40与第一切割端46相关联,并且包括第一和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42A、42B以及垂直于插入件基底表面34延伸的插入件致动器表面44。
[Ο?Ο] 切割插入件14的外周45 (图3C)可被认为不仅包括插入件外周表面36,还包括插入件致动器表面44以及第一和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42A、42B,它们与插入件基底表面34横向地定向。
[0131]—般来说,每个插入件抵接表面可包括鸽尾部分和凹形部分。
[0132]更准确地说,如图3C最佳示出的,第一插入件抵接表面42A包括第一鸽尾部分42A1和凹形第一连接部分42A2,第一鸽尾部分42A1与插入件基底表面34形成外锐角的第一鸽尾角μ?,并且凹形第一抵接部分42A2连接到插入件基底表面34并且比第一鸽尾部分42A1更靠近插入件基底表面34。第一鸽尾部分42Α1和凹形第一抵接部分42Α2—起可形成凸部70上的凸部抵接凹陷79,凸部70形成在插入件基底表面上,如下所述。
[0133]如图3Β最佳示出的,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42Β包括第二鸽尾部分42Β1和凹形第二连接部分42Β2,第二鸽尾部分42Β1与插入件基底表面34形成外锐角的第一鸽尾角μ2,并且凹形第二连接部分42B2连接到插入件基底表面34并且比第二鸽尾部分42B1更靠近插入件基底表面34。
[0134]在本非限制性例子中,连接部分直接相切地连接到鸽尾部分。弯曲连接部分42A2、42B2为切割插入件14提供结构强度。
[0135]每个凹形连接部分可具有至少0.05mm的半径Re。
[0136]关注图3D,切割插入件14可沿与切割插入件的主切割边缘部分38B、38E平行的延长方向De延长。切割插入件14可包括与插入件基底表面34和延长方向De垂直地延伸的插入件切割平面Ρκ。插入件切割平面Pk将切割插入件14平分成假想的第一和第二插入件半部56Α、56Β0
[0137]插入件致动器表面44可整个处于第一半部56Α中,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42Β可整个处于第二半部56Β中,并且第一插入件抵接表面42Α可延伸到两个半部56Α、56Β中。
[0138]切割插入件14可包括与第二切割端46’相关联的额外的防滑装置40’。该额外的防滑装置40’可包括额外的插入件致动器表面44’以及额外的第一和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42Α’、42Β’。
[0139]两个防滑装置40、40’的表面可置于彼此之间。为了解释,例如,第一防滑装置40的插入件致动器表面44可在第二防滑装置40’的第一和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42Α’、42Β’之间延伸。以此方式,给定防滑装置40、40’的每个表面位于属于另一个防滑装置40’、40的两个插入件抵接表面之间。
[0140]切割插入件14可具有在主切割边缘部分38Β、38Ε之间的中间处穿过并且与副切割边缘部分38C、38F相交的插入件纵向轴线L(图3D)。切割插入件14可围绕插入件中心轴线Aic具有180°的旋转对称。插入件中心轴线Ak可垂直于基底表面34延伸并延伸通过插入件基底表面34的中心。插入件中心轴线Aic还可垂直地与插入件纵向轴线L相交。
[0141]第一插入件抵接表面42A(或更准确地说,鸽尾部分42A1)可具有第一插入件抵接长度LI。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42B可具有小于第一插入件抵接长度LI的第二插入件抵接长度L2 ο插入件致动器表面44可具有致动器长度L3,L3也小于第一插入件抵接长度LI。
[0142]第一和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42A、42B以及插入件致动器表面44可从切割插入件14面向外(由指向外的由附图标记63A、63B和63C表示的箭头例示)。
[0143]显然,插入件致动器表面44面向仅与第一鸽尾部分42A1相反的方向。换言之,插入件致动器表面44沿与箭头63C相反的方向的投影仅与第一鸽尾部分42A1相交,而不与额外第二鸽尾部分42B1,或额外致动器表面44’的相邻表面相交。
[0144]在图3D所示的视图中,第一和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42A、42B是不平行的。它们可沿第一幅切割边缘部分38C的方向会聚。更准确地说,利用另一垂直视图,即图5B,第一和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42A、42B之间(或更准确地说,其鸽尾部分之间)的内部切割插入件抵接角丫 CA或第一和第二工具抵接表面26A、26B(或更准确地说,其鸽尾部分之间)之间的相同的内部工具抵接角丫 τα被示出小于180°互相,甚至被示出为锐角。每对抵接表面可形成楔形布置。
[0145]一般来说,多个插入件抵接和致动器表面42A、42B、44、42A’、42B’、44’可形成在一个或多个凸部上。在本例子中,第一和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42A、42B,以及插入件致动器表面44形成在具有非接触的下部凸部表面71(图3E)的单个凸部70上(图3C)。如图所示,第一和第二插入件防滑装置40、40’的抵接和致动器表面424、428、44、424’、428’、44’可形成单个凸部70的所有侧面或包围单个凸部70。
[0146]无论插入件防滑装置40、40’是否全部形成在单个凸部70上,在插入件基底表面34的垂直视图中,其所有抵接表面和致动器表面可与插入件外周表面36分隔开。插入件基底表面34的尺寸和大小可显著影响切割插入件14和/或工具12的加工性能。
[0147]在详尽阐述插入件基底表面34的大小之前,应该理解,即使在所示例子中第一和第二主切割边缘部分38B、38E以及第一和额外的第一插入件抵接表面42A、42A’的鸽尾部分42AU42A1’全部是平行的并且因而相应部分之间的角度为0° (例如,第一主切割边缘部分38B和第一鸽尾部分42A1之间的角度为0° )。
[0148]可在第一鸽尾部分42A1及外周基底边缘37之间测量第一基底宽度Wl,该外周基底边缘37沿插入件基底表面34和插入件外周表面36的相交处延伸。更准确地说,可在第一鸽尾部分42A1和外周基底边缘37的相邻部分36A之间测量第一基底宽度Wl。
[0149]可在外周基底边缘37上的相反点之间与第一基底宽度Wl平行地测量总基底宽度W2。为了便于图示,宽度W1、W2被示出分隔开但是应该从同一相邻部分36A测量。
[0150]可在与第一基底宽度Wl相对应的点之间测量第二基底宽度W3,但是在切割插入件14的相反侧上测量。
[0151]在插入件基底表面34的垂直视图中,最小基底宽度W4是可在沿外周基底边缘37的任何点和防滑装置40的相邻表面41之间测量的最小距离。
[0152]参照图3B,切割插入件在理论上可被划分成切割插入件的切割部分77A和其余部分 77B。
[0153]切割部分77A可由切割插入件14的被插入件外周表面36包围的部分构成。
[0154]在本例子中,其余部分77B可包括切割插入件14的防滑装置部分77C和锥形部分75,防滑装置部分77C包括防滑装置40。切割插入件14的鸽尾部分42AU42B1可以是其余部分77B的最宽部分。换言之,在图3B和3C的视图中,可以注意到,切割插入件的相反视图将是相同的,鸽尾部分42A1、42B1比其余部分77B的任何其他部分向外突起更多。
[0155]可垂直于插入件基底表面34在插入件基底表面34和与其相距最远的插入件顶表面上的最高点39之间测量切割部分高度Hl,在本例子中,最高点39处于第一转角边缘部分38A(或具有相同高度的第二转角边缘部分38D)处。
[0156]可垂直于插入件基底表面34沿背离插入件顶表面32的方向(即沿向下方向64)从插入件基底表面34至切割插入件14的最远最低点76测量防滑装置高度H2(“其余部分高度”),该最低点76在本例子中处于第一末端锥形部分75A(或具有相同高度的第二末端锥形部分75B)上,或更准确地说,处于下部凸部表面71上。应该注意,结合工具12,向下方向被限定成与工具基底表面18所面向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并且当切割插入件14被夹持到工具12时,向下方向64可以与工具的向下方向相同。
[0157]可垂直于插入件基底表面34沿背离插入件顶表面32的方向(即沿向下方向64)从插入件基底表面34至切割插入件14的鸽尾部分的最远点测量鸽尾高度H3(在本例子中,该鸽尾部分可以是全部具有相同高度的鸽尾部分中的任何部分,例如,第二鸽尾部分42B1。
[0158]可垂直于切割插入件14的鸽尾部分的最远点沿背离插入件顶表面32的方向(即沿向下方向64)从该最远点至锥形部分75的最远点测量锥形部分高度H4,在本例子中,锥形部分75的最远点处于第一末端锥形部分75A(或具有相同高度的第二末端锥形部分75B)上。
[0159]在本例子中,插入件总高度H5是切割部分高度Hl、鸽尾高度H3和锥形部分高度H4之和。对于不具有锥形部分75的切割插入件,插入件总高度H5是切割部分高度Hl和鸽尾高度H3之和。
[0160]可垂直于插入件基底表面34沿朝向插入件顶表面32的方向(即沿与向下方向64相反的向上方向)从插入件基底表面34至切割插入件14的重心CG测量重心高度H6。
[0161 ]不例性高度值可以是:Hl=2.7mm;H2=2.lmm;H3=l.2mm;H4=0.9mm;H5=4.8mm;以及H6=0.6mmo
[0162]第一鸽尾部分42A1可被延长(S卩,如图3D所示,长度LI远大于图3B所示的鸽尾高度H3,可以注意到,H3在大小上甚至大于第一鸽尾部分42A1的高度,因为它包括第一连接部分42A2)。类似地,第二就位部分42B1可被延长。
[0163]应该理解,工具致动器表面30和/或插入件致动器表面44可以更适于稳定的接合,如果它们两个中至少一个,优选两个,具有钝型形状的话。参照图3F,插入件致动器表面44是平面的并且处于插入件致动器平面PIA(也在图5B中示出)中,该平面与插入件基底平面34垂直地定向。应该理解,非钝型(即具有小曲率半径,诸如附图标记60表示的假想线所示,或V形)的致动器表面很可能更倾向于容许所施加的力指向不一致或不受控制的方向,尤其是在向切割插入件或相关工具上施加切割力期间。
[0164]可以注意到,虽然图4D所示的示例性工具致动器表面30呈现为平坦的/平直的,但它示出略凸的曲率,如果放大的话。
[0165]在本申请主题的开发期间,发现最优选的配置是略凸地弯曲的工具致动器表面30(在所示的未放大的视图中不可见)配合平面的插入件致动器表面44。
[0166]详细地说,钝型致动器表面,例如插入件致动器表面44,可被更准确地限定成具有弯曲部分,该弯曲部分不沿与相邻表面(例如,额外的第一和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42A’、42B’)相切的部分延伸或不具有与相邻表面相切的部分。
[0167]仅参照图3F,更详细地说,并且仅为了对比,示出了假想的非钝型表面60,其具有比例示的插入件致动器表面44小的(为了便于理解而夸张地弯曲的)曲率半径。假想表面60具有在端点58A、58B之间的部分61A、61B及其中间部段,它们与假想切线62A、62B相切。假想表面60由于其小曲率半径而不被认为是钝型的。反而,具有较大曲率或平坦的,并且接近平直参考线Lr(其在端点58A、58B之间延伸)的致动器表面被认为是钝型的。总之,优选的是,工具组件10的致动器表面30、44中的至少一个接近或倾向于是平面的或平坦的,而非绝对是平面的。此外优选但非必须的是,替代的致动器表面30、44是平面的。非平坦的致动器表面30、44仍应该比具有沿切线延伸的弯曲部分的假想表面60更平坦。优选地,这种致动器表面30、44应该远比这种假想表面60更平坦。例如,如果假想表面60的最外侧点61C垂直于平直参考线Lr延伸第一距离D1,则致动器表面44的最外侧点应该优选延伸第二距离D2,其是第一距离25%或更小,更优选地,是第一距离^的10%或更小。
[0168]虽然未示出,但是应该理解,在仅在端点58A、58B处存在半径的中间改变的情形中,致动器表面仍可被认为是钝型的。这是因为钝型的目的最相关的是在最外侧点44A、或接触点处、或者在被配置成与相关工具致动器表面接合的插入件致动器表面44的中心部分。
[0169]转回论述第一和第二工具抵接表面26A、26B(图1D),可以注意到,它们被配置成用于与第一和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42A、42B(图3D)接合。如图2和3E所示,抵接表面26A、26B、42A、42B可具有与计划接触它们的抵接表面相对应的形状(在本例子中,在垂直于相应基底表面18、34的视图中遵循直线,并且还具有与相应的抵接表面类似的长度)。
[0170]类似地,在侧视图中,现在参照例如图3E,应该理解,第一和第二工具抵接表面26A、26B具有与第一和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42A、42B相对应的鸽尾部分。
[0171]仅参照第一工具抵接表面26A,因为第二工具抵接表面26B具有相应的构造(除了在工具基底表面18的垂直视图中较短的长度之外),可以注意到,第一工具抵接表面26A包括第一工具鸽尾部分26A1,第一工具鸽尾部分26A1与工具基底表面18形成内锐角的第一工具鸽尾角μ3 ο如图所示,第一和第三鸽尾角μ?、μ3具有相同大小。
[0172]第一工具抵接表面26Α还可被倒角或形成有凹陷26Α2,以与第一连接部分42Α2分隔开。这容许第一工具鸽尾部分26Α1仅接触切割插入件14的第一插入件鸽尾部分42Α1,如图3Ε所示。即使此视图中未示出,但是应该理解,仅有的其他接触表面是第二工具和第二工具及插入件抵接表面26Β、42Β的插入件鸽尾部分26Β1、42Β1,以及工具和插入件致动器表面30、44。为了避免过度约束切割插入件14,其所有其他表面可有利地与工具12分隔开。例如,安置区域16的凹陷74可具有在第一工具鸽尾部分26Α1和凹陷基底表面74Β之间延伸的凹形转角凹陷74Α,防滑装置40置于凹陷74内。在本非限制性例子中,被视为有利的是,切割插入件具有锥形部分75,凹陷74还可包括凹处74C。凹处74C可被延长,以对应于延长的锥形部分75。还可以注意到,在所示视图中,凹陷74比其中的切割插入件14的部分更宽。相应地,当第一插入件抵接表面42Α接触凹陷74时,直径相反的插入件抵接表面42Α’与凹陷74的内壁74D分隔开。由于上述原因,插入件外周表面36可有利地与相邻工具壁74Ε分隔开。
[0173]如图3Α所示,锥形部分75可具有被凹陷的中间锥形部分75C分开的第一和第二末端锥形部分75Α、75Β。
[0174]为了将切割插入件14夹持到工具12上,切割插入件14被安置在工具12上的插入件基底表面34与工具基底表面18接触的位置处。随后,夹具的工具致动器表面30被偏置为抵抗插入件致动器表面44,致使第一和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42Α、42Β分别被偏置为抵抗第一和第二工具抵接表面26Α、26Β(或更准确地说,使鸽尾部分接触)。显然,在夹持位置,工具12和切割插入件14的仅有的接触表面是工具和插入件基底表面18、34,工具和插入件致动器表面30、44,以及第一和第二插入件和工具鸽尾部分4241、4281、26々1、2681。
[0175]沿切割方向Dc(图2)偏置工具致动器表面30还可能实现另一优点。应该理解,当与工件(未示出)接触时,切割插入件14滑离或移离期望位置的倾向可在其操作的第一切割端46(图1C)处最大。通过从工具向外施加夹持力来固定切割插入件的操作的第一切割端46,可实现维持切割插入件的准确位置,更准确地说,维持操作的第一切割端46的准确位置。
[0176]切割方向Dc可被限定成从工具内部区域20朝向工具外周区域22延伸。在本例子中,工具外周区域沿切割端以及与其相邻的周向延伸的工具外周表面延伸。对于被配置成仅沿轴向方向(即沿工具轴线At)进行加工的工具(未示出)来说,工具外周区域22将仅沿切割端。对于被配置成仅沿垂直于工具轴线At的方向进行加工的工具(未示出)来说,工具外周区域22将仅沿工具外周表面。
[0177]更准确地说,切割插入件通常被安装在工具的外周部分处,并且通常从工具突出,以确保仅切割插入件而非工具与工件(未示出)接触。因此,这种工具外周区域22可被认为包括靠近切割插入件14(当被安装到工具12上时)的突出切割边缘38A(图1A)的外周边缘48(图1D)。换言之,即关于切割插入件14,切割方向Dc可被认为从其非操作的切割端46’(图1C)在朝向其操作的第一切割端46延伸。
[0178]现在参照工具防滑装置24的抵接表面,如图2所示,应该理解,它们可具有与插入件防滑装置40相对应的特征,加上必要的更改。
[0179]参照图3D,应该理解,可存在插入件抵接表面平面,例如,第一和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平面P1、P2,其中每个都平行于插入件致动器表面平面Pm。可以注意到,第一插入件抵接表面平面Pl更靠近插入件致动器表面平面Pm,并且处于第一插入件抵接表面平面Pl上的第一和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42A、42B的一对点78A、78B彼此分隔开的距离大于处于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平面P2上的一对点80A、80B彼此分隔开的距离。因此,属于第一组接合表面的第一和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42A、42B沿朝向属于第二组接合表面的额外插入件致动器表面44’的方向,并且还朝向相关的第一切割端46会聚。
[0180]以上构造还对应于工具防滑装置24的构造加上必要的更改(例如,见图5A,其中,工具致动器表面平面Pta对应于插入件致动器表面平面Pm;第一和第二工具抵接表面平面P3和P4对应于第一和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平面P1、P2;点78C、78D对应于点78A、78B;并且点80C、80D对应于点80A、80B)。相应地,工具抵接表面26A、26B随着越来越靠近工具外周区域22而会聚。
[0181]工具基底表面18沿插入件安置区域16的整个凹陷74延伸,除了由夹具28完成的那部分之外。显然,工具基底表面18连接第一和第二工具抵接表面26A、26B,即,提供从第一抵接表面26A到第二抵接表面26B的连续的壁。这种连接可提供额外的构造强度以抵抗切割操作期间的第一和第二工具抵接表面26A、26B的偏转(在高速下尤其明显)。
[0182]参照图1D和2,与第一工具抵接表面26A相邻的工具基底表面18的第一部分80在其下面具有比更靠近工具轴线AT的工具基底表面18的第二部分82更少的材料。在这类情形中,已经发现将工具基底表面18的第一部分80形成得大于工具基底表面18的第二部分82可能提供有利的构造强度,尤其是在被配置成高速旋转的这类圆柱形工具中。
[0183]这种扩大可通过增宽第一部分80来实现。例如,从第一工具抵接表面26A延伸并与其垂直的工具基底表面18的第一部分80的第一工具基底宽度Wn可大于从第二工具抵接表面26B延伸并与其垂直的第二工具基底宽度Wt2。
[0184]关注图1D以及图4A至4D,夹具28可被配置成经由形成在夹具28中的夹具孔95(图4D)接纳夹具螺丝97。
[0185]更准确地说,夹具28可包括位于工具致动器表面30和被配置成被夹具螺丝97抵靠的夹具孔95之间的倾斜夹具表面92。
[0186]倾斜夹具表面92可形成在向上突起的夹具突起102(即从板形夹具28的其余部分向上突起)上。
[0187]虽然夹具可以可想到地包括可屈曲部分,这可引起工具致动器表面的位置或方位改变,但所示非限制性例子是整个夹具28在被夹具螺丝97接合时可移动的例子。
[0188]因此,将切割插入件14夹持到工具12上可包括切割插入件的插入件基底表面34沿工具基底表面18的滑动运动。
[0189]显然,工具致动器表面30形成在延长的板形夹具凸起104的端部处。夹具凸起104从向上突起的夹具突起102沿横向延伸到工具致动器表面30。延长的形状容许工具致动器表面30到达插入件致动器表面44。
[0190]已经发现,将夹具的至少一部分楔入插入件和工具壁之间可提供稳定的夹持结构。
[0191]例如,参照图5B至5C,夹具28可沿与切割方向Dc横向的运动方向Dm移动。图5C示出第一位置,其中,工具致动器表面30和插入件致动器表面44之间存在间隙98,并且图5B示出工具致动器表面30和插入件致动器表面44接触。
[0192]并且参照图2,工具12可形成为具有由内壁96界定的轨道94。楔入可发生在插入件致动器表面44和内壁96之间。
[0193]形成在切割方向Dc和运动方向Dm之间内方向角Ad可以是锐角。优选地,方向角Ad在30。和80°之间。
[0194]参照图4D,夹具壁表面100与工具致动器表面30(或至少其延伸部分)的内夹具角α可以是锐角。夹具角α可满足条件30° <α<80°。
【主权项】
1.一种切割插入件,包括由插入件外周表面连接的相反的插入件顶表面和插入件基底表面,以及插入件鸽尾防滑装置,所述插入件鸽尾防滑装置与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相邻并且包括第一插入件抵接表面、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和插入件致动器表面;所述第一插入件抵接表面包括第一鸽尾部分,所述第一鸽尾部分与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形成外锐角的第一鸽尾角;所述第二插入件抵接表面包括第二鸽尾部分,所述第二鸽尾部分与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形成外锐角的第二鸽尾角;其中:在垂直于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的视图中,所述第一鸽尾部分长于并且不平行于所述第二鸽尾部分;并且所述切割插入件具有实心构造。2.如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切割插入件,其中,在垂直于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的视图中,所述第一鸽尾部分的长度是所述第二鸽尾部分的长度的至少二倍。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切割插入件,其中,在垂直于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的视图中,所述第一鸽尾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鸽尾部分的长度的四倍。4.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切割插入件,其中:切割边缘沿所述插入件顶表面和所述插入件外周表面的相交处形成;所述切割边缘包括从转角边缘部分的不同侧面延伸的第一切割边缘部分和第二切割边缘部分;所述第一切割边缘部分长于所述第二切割边缘部分,并且在垂直于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的视图中,与所述第一鸽尾部分形成30°或更小的角。5.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切割插入件,其中,在垂直于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的视图中,能够在所述第一鸽尾部分和相邻的外周基底边缘部分之间测量第一基底宽度,所述外周基底边缘部分沿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和所述插入件外周表面的相交处延伸,并且总基底长度能够与所述第一基底宽度平行地和重叠地测量,并且在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的相反外周基底边缘之间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基底宽度具有等于或大于所述总基底宽度的大小的23%的大小。6.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切割插入件,其中,所述第一基底宽度具有等于或小于所述总基底宽度的大小的33%的大小。7.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切割插入件,其中,所述切割插入件恰好具有四个插入件抵接表面。8.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切割插入件,其中,凸部从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突起,并且所述插入件鸽尾防滑装置的所有表面都形成在所述凸部上。9.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切割插入件,其中,在垂直于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的视图中,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完全包围所述防滑装置,并且在所述外周基底边缘上的任何点及相邻的所述防滑装置的表面之间的最小基底宽度是第一基底宽度的至少65%,所述外周基底边缘沿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和所述插入件外周表面的相交处延伸,所述第一基底宽度能够在所述第一鸽尾部分和相邻的外周基底边缘部分之间测量。10.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切割插入件,其中,所述插入件致动器表面垂直于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延伸。11.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切割插入件,其中,在垂直于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的视图中,所述第一鸽尾部分的长度是所述插入件致动器表面的长度的至少二倍。12.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切割插入件,其中,所述插入件致动器表面是平面的。13.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切割插入件,其中,在垂直于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的视图中,所述插入件致动器表面面向仅与所述第一鸽尾部分相反的方向。14.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切割插入件,其中,所述第一鸽尾角和第二鸽尾角与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形成在50°至80°之间的外角。15.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切割插入件,其中,所述切割插入件的重量在2至6克之间,优选在2.5至4.5克之间。16.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切割插入件,其中,所述切割插入件不具有通孔。17.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切割插入件,其中,所述切割插入件包括垂直于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的、在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和距其最远的所述插入件顶表面上的点之间测量的切割部分高度,并且其中,所述切割插入件的重心位于从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开始的所述切割部分高度的12%至30%之间,优选在从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开始的所述切割部分高度的21%至29%之间。18.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切割插入件,其中:能够垂直于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在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和距其最远的所述插入件顶表面上的最高点之间测量的切割部分高度;能够平行于所述切割部分高度,沿背离所述插入件顶表面的方向,从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至所述切割插入件的最远最低点测量的防滑装置高度;并且所述切割部分高度的大小大于所述防滑装置高度的大小。19.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切割插入件,其中:能够垂直于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在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和距其最远的所述插入件顶表面上的最高点之间测量的切割部分高度;能够垂直于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从所述插入件基底表面至所述切割插入件的鸽尾部分的最远最低点测量鸽尾高度;并且所述鸽尾高度的大小小于所述切割部分高度的70%。20.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切割插入件,其中,所述鸽尾高度大于所述切割部分高度的30%。
【文档编号】B23C5/22GK105960302SQ201480075255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18日
【发明人】G.赫奇特
【申请人】伊斯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