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弯机用折弯下模具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00287阅读:来源:国知局
,刚性强,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且能确保高精度加工,满足深400mm,宽10mm的深U型工件的制造精度要求。
[0058]实施例2
[005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加工深300mm,宽80mmU型工件的折弯下模具,包括下模座1、模底顶块2和卸料弹簧3,下模座I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空腔5、第二空腔6和弹簧腔7 ;第一空腔5内表面设有耐磨层,第一空腔5内表面的粗糙度Ra为0.8,第一空腔5的宽度80mm,深度为340mm ;第二空腔6的宽度为240mm ;弹簧腔7设置于第二空腔6的底面上,弹簧腔7的数量为8个,其形状为圆柱,弹簧腔7的纵截面宽度为120mm ;模底顶块2的材料为40SiMn2,模底顶块2为倒置的T字形,模底顶块2安装在第二空腔6中,其一端伸入第一空腔5内,另一端连接卸料弹簧3,模底顶块2伸入第一空腔5的部分表面粗糙度Ra为0.8 ;卸料弹簧3安装在弹簧腔7内,卸料弹簧3的个数为8个,卸料弹簧3的自然伸长长度为400mm ;下模座I上表面设有过压斜面4 ;过压斜面4与水平面的角度为5°。
[0060]为得到以上所述的下模具,采取一种加工深300mm,宽80mmU型工件的折弯下模具的制造方法,其步骤为:
[0061]⑷模底顶块2的制造:
[0062]I)模底顶块2原材料准备:
[0063]模底顶块2采用锻造毛坯制得,该锻造毛坯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C:0.48%,Si:0.12%, Mn:2.5%, Cr:1.50% ;S ^ 0.03%, P ^ 0.03%,其余为 Fe ;
[0064]2)锻造毛坯预热处理:
[0065]将步骤I)中的锻造毛坯采用退火处理,即加热到780°C,保温2小时,随炉缓冷至430 °C,再空冷;
[0066]3)锻造毛坯的初加工:
[0067]将经步骤2)预热处理后的锻造毛坯用刨床初加工成模底顶块2的整体形状;
[0068]4)模底顶块2的热处理:
[0069]将经步骤3)初加工后的模底顶块2进行调质处理,加热至温度为870°C,并保持该温度I小时,再经水冷淬火,冷却速度控制在3.50C /s,最后在340°C下回火;
[0070]5)模底顶块2的深加工:
[0071]将经过步骤4)淬火处理后的模底顶块2进行深加工,半精铣模底顶块2外表面,并手动研磨模底顶块2伸入第一空腔5的部分,至表面粗糙度Ra为0.8 ;
[0072](B)下模座I的制造:
[0073]I)下模座I原材料准备:
[0074]采用锻造毛坯,该毛坯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C:0.32%,Mn:0.8%,Si:0.2%,Cr:2.20% ;S 彡 0.03%, P 彡 0.03%, Mo:0.22%,其余为 Fe ;
[0075]2)锻造毛坯预热处理:
[0076]将步骤I)中的锻造毛坯采用完全退火处理,加热至炉温870 °C,随炉冷却至530 °C,再空冷;
[0077]3)锻造毛坯的初加工:
[0078]将经步骤2)预热处理后,将锻造毛坯制成留有单面余量的工件,其初加工的步骤:
[0079]a)刨床,将锻造毛坯初加工成下模座I的整体形状;
[0080]b)铣床,初加工弹簧腔7 ;
[0081]4)下模座I的热处理
[0082]将经步骤3)初加工后的下模座I加热至温度为850°C,并保持该温度I小时,再经风冷淬火,风冷速控制在2.50C /s,冷却后回火,回火温度为380°C ;
[0083]5)下模座I的深加工:
[0084]将经过步骤4)淬火处理后的下模座I进行深加工,将第一空腔5内表面先粗车再半精车,最后磨削至表面粗糙度Ra为0.8 ;
[0085](C)组装:先将下模座I固定在水平面上;将卸料弹簧3放置在弹簧腔7内,确保卸料弹簧3与弹簧腔7底面垂直;将模底顶块2放置在第二空腔6内、卸料弹簧3上,应保证弹簧力的作用下模底顶块2第二空腔6上表面接触。
[0086]实施例3
[0087]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加工深200mm,宽50mmU型工件的折弯下模具,包括下模座1、模底顶块2和卸料弹簧3,下模座I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空腔5、第二空腔6和弹簧腔7 ;第一空腔5内表面设有耐磨层,第一空腔5内表面的粗糙度Ra为0.8,第一空腔5的宽度50mm,深度为240mm ;第二空腔6的宽度为150mm ;弹簧腔7设置于第二空腔6的底面上,弹簧腔7的数量为6个,其形状为长方体,弹簧腔7的纵截面宽度为75mm ;模底顶块2的材料为40SiMn2,模底顶块2为倒置的T字形,模底顶块2安装在第二空腔6中,其一端伸入第一空腔5内,另一端连接卸料弹簧3,模底顶块2伸入第一空腔5的部分表面粗糙度Ra为0.8 ;卸料弹簧3安装在弹簧腔7内,卸料弹簧3的个数为6个,卸料弹簧3的自然伸长长度为300mm ;下模座I上表面设有过压斜面4 ;过压斜面4与水平面的角度为5°。
[0088]为得到以上所述的下模具,采取一种加工深200mm,宽50mmU型工件的折弯下模具的制造方法,其步骤为:
[0089]⑷模底顶块2的制造:
[0090]I)模底顶块2原材料准备:
[0091]模底顶块2采用锻造毛坯制得,该锻造毛坯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C:0.49%,Si:0.15%, Mn:1.5%, Cr:2.10% ;S ^ 0.03%, P ^ 0.03%,其余为 Fe ;
[0092]2)锻造毛坯预热处理:
[0093]将步骤I)中的锻造毛坯采用退火处理,即加热到820°C,保温3小时,随炉缓冷至490 °C,再空冷;
[0094]3)锻造毛坯的初加工:
[0095]将经步骤2)预热处理后的锻造毛坯用刨床初加工成模底顶块2的整体形状;
[0096]4)模底顶块2的热处理:
[0097]将经步骤3)初加工后的模底顶块2进行调质处理,加热至温度为880°C,并保持该温度I小时,再经水冷淬火,冷却速度控制在4.50C /s,最后在340°C下回火;
[0098]5)模底顶块2的深加工:
[0099]将经过步骤4)淬火处理后的模底顶块2进行深加工,半精铣模底顶块2外表面,并手动研磨模底顶块2伸入第一空腔5的部分,至表面粗糙度Ra为0.8 ;
[0100](B)下模座I的制造:
[0101]I)下模座I原材料准备:
[0102]采用锻造毛坯,该毛坯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C:0.4%,Mn:0.5%,S1:0.45%,Cr:1.80% ;S 彡 0.03%, P 彡 0.03%, Mo:0.34%,其余为 Fe ;
[0103]2)锻造毛坯预热处理:
[0104]将步骤I)中的锻造毛坯采用完全退火处理,加热至炉温920 °C,随炉冷却至580 °C,再空冷;
[0105]3)锻造毛坯的初加工:
[0106]将经步骤2)预热处理后,将锻造毛坯制成留有单面余量的工件,其初加工的步骤:
[0107]a)刨床,将锻造毛坯初加工成下模座I的整体形状;
[0108]b)铣床,初加工弹簧腔7;
[0109]4)下模座I的热处理
[0110]将经步骤3)初加工后的下模座I加热至温度为900°C,并保持该温度2小时,再经风冷淬火,风冷速控制在3.50C /s,冷却后回火,回火温度为400°C ;
[0111]5)下模座I的深加工:
[0112]将经过步骤4)淬火处理后的下模座I进行深加工,将第一空腔5内表面先粗车再半精车,最后磨削至表面粗糙度Ra为0.8 ;
[0113](C)组装:先将下模座I固定在水平面上;将卸料弹簧3放置在弹簧腔7内,确保卸料弹簧3与弹簧腔7底面垂直;将模底顶块2放置在第二空腔6内、卸料弹簧3上,应保证弹簧力的作用下模底顶块2第二空腔6上表面接触。
[0114]本实用新型中的模底顶块2和下模座1,不但寿命高、耐磨性好,而且上表面不易变形,使用一段时间后,上表面没有出现普通材料制备的下模具那样的磨损以及凸凹不平情况的发生,使用寿命达2万次。
【主权项】
1.一种折弯机用折弯下模具,包括下模座(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底顶块(2)和卸料弹簧(3),所述的下模座(I)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空腔(5)、第二空腔(6)和弹簧腔(7);所述的第一空腔(5)的宽度等于所需加工U型工件的宽度,深度比所需加工U型工件的深度大40mm ;所述的第二空腔(6)的宽度为第一空腔(5)宽度的3倍;所述的弹簧腔(7)设置于第二空腔(6)的底面上;所述的模底顶块(2)为倒置的T字形,模底顶块(2)安装在第二空腔(6)中,其一端伸入第一空腔(5)内,另一端连接卸料弹簧(3);所述的卸料弹簧(3)安装在弹簧腔(7)内;所述的下模座(I)上表面设有过压斜面(4);所述的过压斜面(4)与水平面的角度为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机用折弯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底顶块(2)的材料为40SiMn2 ;所述的第一空腔(5)内表面设有耐磨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折弯机用折弯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底顶块⑵伸入第一空腔(5)的部分表面粗糙度Ra为0.8 ;所述的第一空腔(5)内表面的粗糙度Ra为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机用折弯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料弹簧(3)的自然伸长长度大于等于所需加工U型工件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机用折弯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腔(7)的数量为2-8个,其形状为长方体或圆柱;所述的卸料弹簧(3)的个数为2-8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折弯机用折弯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腔(7)的纵截面宽度为第二空腔(6)宽度的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弯机用折弯下模具,属于折弯机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加工底面为平面的大深度U型工件时精度较低,加工完成后卸取工件困难,易对工件造成损伤的问题。其包括下模座、模底顶块和卸料弹簧,下模座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弹簧腔;弹簧腔设置于第二空腔的底面上;模底顶块的横截面为倒置的T字形,模底顶块安装在第二空腔中,其一端伸入第一空腔内,另一端连接卸料弹簧;卸料弹簧安装在弹簧腔内。本实用新型能较高精度地加工出底面为平面的U型工件,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制造的优点。
【IPC分类】B21D37-20, B21D45-02, B21D37-10
【公开号】CN204308054
【申请号】CN201420805856
【发明人】张迎年, 张先进, 张一帆
【申请人】安徽力源数控刃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