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切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18195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切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操作简便、冲切小废料掉落率高、生产成本低的冲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冲切装置一般包括机架、输送机构、凹模、凸模和凸模升降控制机构,凸模的大小、形状与凹模的大小、形状相匹配,输送机构和凹模安装在机架上,凸模处于凹模上方并且与凸模升降控制机构连接。凸模升降控制机构的作用是驱动凸模上下移动,通常采用电动机、液压缸或气缸提供动力。通常上述冲切装置还设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可引导凸模与凹模位置准确地合模,导向机构一般包括导柱和导套,导柱竖直地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导套固定安装在凸模上,导套可滑动地套在导柱上;或者导套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导柱竖直地固定安装在凸模上,导柱处于导套中并与导套作滑动配合。
[0003]工作时,在输送机构的带动下,待冲切的塑料制品被输送至凹模上;在凸模升降控制机构的作用下,凸模向下移动,并与凹模合模,对塑料制品进行冲切处理,冲切出各个独立的塑料制品单元;随后,在凸模升降控制机构的作用下,凸模向上移动,凸模与凹模分开,此时在输送机构的带动下,冲切后剩下的余料退出凹模,同时新的一段塑料制品被输送至凹模上,等待下一轮冲切。
[0004]在金属或金属合金的引线框架切边作业中,在不加其他辅助器械的情况下,会出现以下情况:
[0005]由于模具为金属钢材,易带有磁性,会产生吸附的现象,大块的废料因质量较大会顺利落料,相反较小块的废料易随凸模上行程吸附在凸模上,带入工作面中,引起垫伤、崩刃等问题。
[0006]针对冲切设备去除废料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此前的普遍的方法是在冲切刀口处加装吹气装置,通过气流作用冲落废料。但是对于某类(例如应用于引线框架的)冲切装置则不能适用,原因在于:为了避免废料飞溅,此类冲切装置的凸模与凹模上的通孔是外形相匹配的结构,二者装配结构上无多余空间,若在凸模切刃口上加装气体装置,凸模在加装气体装置的位置无法进行冲切,导致冲切不完整。另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另一种方案是:在整个模具落料下方安装吸气装置,冲裁后的废料通过负压作用完成落料,从而解决引线框架切边小废料落料难的问题,但该方法工作功率大,需要额外大型辅组设备,生产成本尚ο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冲切小废料掉落率高、生产成本低的冲切装置。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冲切装置,包括:凸模、凹模、卸料板,所述卸料板置于凹模表面,切料产品置于凹模与卸料板之间,所述凹模与卸料板上均设有与凸模的外形相匹配的凹模通孔与卸料板通孔,所述凸模冲压至卸料板通孔内对切料产品进行冲切,所述凸模的冲切刃口上设有通气槽,所述卸料板上设有连通于卸料板通孔的气道,且该气道与卸料板通孔的连通位置是与凸模在冲切时,其通气槽在卸料板通孔的位置相对应,该气道连通吹气装置,所述凸模冲压至卸料板通孔内对切料产品进行冲切时,吹入该气道的气流吹至凸模冲切刃口的通气槽中,从而对切料产品的废料进行吹落,最后再导向至凹模通孔,排出气体与下落的废料。
[000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道设置在卸料板侧面。
[0010]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卸料板的气道设有螺纹,用于与吹气装置连接。
[001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模上设有定位孔。
[001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卸料板设有定位孔,并与凹模上的定位孔相对应。
[0013]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在卸料板侧面设有气道,凸模冲切刃口上设有通气槽,在进行冲切作业时,气道的高压气体吹至凸模冲的切刃口的通气槽中,再由通气槽导向至凹模通孔排出,高压气体排出时,使得冲切后的废料受到推力,从而顺利落料,废料掉落率高,且装置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5]图1所不为加工广品外观不意图;
[0016]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凸模立体示意图;
[0017]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卸料板正面俯视图;
[0018]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产品冲切示意图一;
[0019]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产品冲切示意图二;
[0020]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产品冲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22]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3]实施例一:
[0024]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较为优选的冲切装置,包括:凸模20、卸料板30、凹模40,凸模20的冲切刃口上设有长度为L的通气槽201,卸料板30与凹模40上均设有与凸模的外形相匹配的卸料板通孔301与凹模通孔401,卸料板30侧面至卸料板通孔301位置设有与凸模20的通气槽201相对应的气道302,卸料板30的厚度为H,气道302至卸料板30的底面距离为h,则通气槽201的长度L满足h <L<H0
[0025]本实施例中,通气槽201的长度L满足h<L<H,以保证冲切作业时,气道302的气流吹至凸模20的冲切刃口的通气槽201中,再由通气槽201导向至凹模通孔401排出。
[0026]本实施例中,切料产品10设有定位孔60,凹模40、卸料板30设有相对应的螺栓定位孔50 (凹模40的螺栓定位孔50在图中未示出),起定位及固定作用。
[0027]本实施例中,气道302设有内螺纹,帮助卡固吹气装置。
[0028]本实施例的作业如下:
[0029]将切料产品10定位在凹模40的表面,再将卸料板30定位在凹模40与切料产品10表面,切料产品10置于凹模40与卸料板30之间,此时卸料板通孔301与凹模通孔401相对应,在气道302接入吹气装置的气管,通过气管将气流充入至气道302内。上述完成后,凸模20开始进行冲切作业,凸模20向下冲压到卸料板通孔301内,后续继续冲压至切料产品10表面对其进行冲切,气道302的气流流至凸模20的通气槽201上,再由通气槽201导向至凹模通孔401方向,切料产品10被冲切后,其废料101在气流的带动下吹出凹模通孔401外。
[0030]实施例二:
[0031]本实施例中,凸模20、凹模40均与实施例一的结构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卸料板30的气道302入口设于卸料板30的上表面位置,在冲切作业时,气体装置的气体通过卸料板30的上表面的气道302入口进入,气道302的气流流至凸模20的通气槽201上,再由通气槽201导向至凹模通孔401方向,切料产品10被冲切后,其废料101在气流的带动下吹出凹模通孔401外。
[0032]本实施例中,将卸料板30的气道302入口设于卸料板30的上表面位置,可缩短因卸料板通孔301距离卸料板30的侧面较长时设置气道302的长度,节省加工成本。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卸料板30的气道302入口也可以设置在卸料板30下表面的空余位置或卸料板30的其他位置,具体的气道302的路径是设计者根据现场实际状况进行设计的,在此就不一一展开说明。
[00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在卸料板30设有气道302,凸模20的冲切刃口上设有通气槽201,在进行冲切作业时,气道302的高压气体吹至凸模20的通气槽201中,再由通气槽201导向至凹模通孔401排出,高压气体排出时,使得冲切后的废料受到推力,从而顺利落料,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切装置,具有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且废料101掉落率高的优势。
[0034]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冲切装置,包括:凸模、凹模、卸料板,所述卸料板置于凹模表面,切料产品置于凹模与卸料板之间,所述凹模与卸料板上均设有与凸模的外形相匹配的凹模通孔与卸料板通孔,所述凸模冲压至卸料板通孔内对切料产品进行冲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的冲切刃口上设有通气槽,所述卸料板上设有连通于卸料板通孔的气道,且该气道与卸料板通孔的连通位置是与凸模在冲切时,其通气槽在卸料板通孔的位置相对应,该气道连通吹气装置,所述凸模冲压至卸料板通孔内对切料产品进行冲切时,吹入该气道的气流吹至凸模冲切刃口的通气槽中,从而对切料产品的废料进行吹落,最后再导向至凹模通孔,排出气体与下落的废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设置在卸料板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板的气道设有螺纹,用于与吹气装置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上设有定位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板设有定位孔,并与凹模上的定位孔相对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操作简便、冲切小废料掉落率高、生产成本低的冲切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冲切装置,包括:凸模、凹模、卸料板,在卸料板侧面设有气道,凸模冲切刃口上设有通气槽,在进行冲切作业时,气道的高压气体流至凸模冲切刃口的通气槽中,再由通气槽导向至凹模通孔排出,高压气体排出时,使得冲切后的废料受到推力,从而顺利落料,废料掉落率高,且装置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
【IPC分类】B21D37/10, B21D45/00
【公开号】CN205128740
【申请号】CN201520878899
【发明人】丘文雄, 林桂贤, 丛艳丽, 洪玉云
【申请人】永红科技(蚌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