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多功能夹具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5971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可调式多功能夹具底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底座,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多功能夹具底座。
【背景技术】
[0002]焊装夹具是汽车四大工艺中焊接工艺最重要的工装设备。将钢板冲压成型后,必须依靠焊装夹具对冲压件进行定位夹紧,以保证焊接过程的稳定性。因此焊装夹具作为焊接工艺重要工装设备,其支撑结构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焊接工艺过程实现的难易程度。
[0003]现有技术中焊装夹具底座通常分为两种:第一种结构如图5所示,该焊装夹具底座由上安装面41、中支撑42、下端面43组成。该焊装夹具底座为焊接件,上安装面41和下端面43均焊接固定在中支撑42上,无法调节高度。
[0004]其缺点如下:
[0005]1、焊装夹具底座为焊接件,制作时高度易存在误差,四个配合后夹具不易调整水平;
[0006]2、该结构整体较笨重;
[0007]3、适应性差,不能适应不同地面,夹具移动后需要借助外部垫片实现调整高度,调节工作量大,且不易保证效果;
[0008]4、不具备与地面固定的功能,仅能支撑夹具,功能较为单一。
[0009]第二种结构如图6所示,该结构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上安装面板51,带有调整腔的调整块52,上调节螺母53,下调节螺母54,调节杆55,锁紧螺母56和下端板57。该结构的装配方式为:上安装面板51与调整块52焊接在一起;调节杆55穿过下端面下端板57上的光孔,上调节螺母53在调整块52的调整腔内通过螺纹旋拧在调节杆55上;下调节螺母54在调整腔外通过螺纹旋拧在调节杆55上;调节杆55与下端板57之间通过锁紧螺母56连接在一起。通过扳手同时旋动上调节螺母53和下调节螺母54以实现上安装面板51上下移动,达到调节夹具高度的目的。
[0010]其缺点如下:
[0011]1、结构复杂,加工费时且成本较高;
[0012]2、不具备与地面固定的功能,仅能支撑夹具和调整夹具高度,功能较为单一。【实用新型内容】
[001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式多功能夹具底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便于装卸和调整的优点,且能够很好的适用于各种工况环境。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多功能夹具底座,包括:
[0015]本体,包括座体和安装轴套,所述安装轴套固定在座体的顶部,安装轴套上具有凹槽;
[0016]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活动调节杆和调节螺母,所述活动调节杆的下端安装在凹槽内,活动调节杆为空心结构,安装螺栓贯穿于活动调节杆并与安装轴套连接在一起,调节螺母与活动调节杆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
[0017]如上所述的可调式多功能夹具底座,其中,优选的是,座体上设有定位槽。
[0018]如上所述的可调式多功能夹具底座,其中,优选的是,定位槽采用U形槽。
[0019]如上所述的可调式多功能夹具底座,其中,优选的是,定位槽的数量为3个,且等间距均匀设置。
[0020]如上所述的可调式多功能夹具底座,其中,优选的是,座体为三角形结构。
[0021]如上所述的可调式多功能夹具底座,其中,优选的是,安装轴套焊接在座体的顶部。
[0022]如上所述的可调式多功能夹具底座,其中,优选的是,安装轴套焊接在座体的顶面的中心位置。
[0023]如上所述的可调式多功能夹具底座,其中,优选的是,安装螺栓与安装轴套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调节螺母在活动调节杆上的相对位置来实现夹具的高度和水平度的调整;活动调节杆的下端安装在安装轴套上的凹槽内,并通过贯穿于活动调节杆的安装螺栓进行固定,能够使其在便于拆卸的前提下,保证活动调节杆不会在安装轴套内发生倾斜。
[0025]将座体设计成三角形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座体的支撑效果;在座体上设置定位槽,可以通过螺栓将座体稳固地固定在地面上,提高座体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夹具的稳定性,是一种多功能夹具底座。
[0026]此外,本实用新型具有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加工的优点,能够有效降低加工、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的仰视图;
[0029]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0030]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在夹具上后的局部放大图;
[0031]图5为现有技术一的结构不意图;
[0032]图6为现有技术二的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1-本体,11-座体,111-定位槽,12-安装轴套,121-凹槽,2-高度调节机构,21-活动调节杆,22-调节螺母,23-安装螺栓,3-夹具本体,41-上安装面,42-中支撑,43-下端面,51-上安装面板,52-调整块,53-上调节螺母,54-下调节螺母,55-调节杆,56-锁紧螺母,57-下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多功能夹具底座,包括:本体I和高度调节机构2。其中,本体I包括座体11和安装轴套12,所述安装轴套12固定在座体11的顶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安装轴套12与座体11的固定方式有很多种,例如铆接固定,本实施例中采用CO2焊接的方式将安装轴套12和座体11固定连接在一起;安装轴套12焊接在座体11的顶面的中心位置,这样可以提高整个夹具底座的稳定性,且能够使其受力更合理。安装轴套12上具有凹槽121;
[0037]高度调节机构2包括活动调节杆21和调节螺母22,所述活动调节杆21的下端安装在凹槽121内,这种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在拆装时活动调节杆21发生倾斜;活动调节杆21为空心结构,凹槽121的下方可设置螺纹孔,安装螺栓23贯穿于活动调节杆21和凹槽121后与凹槽121下方的螺纹孔相配合,安装螺栓23起到将活动调节杆21固定在安装轴套12上的作用;调节螺母22与活动调节杆21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
[0038]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在夹具上后的局部放大图,如图4所示,在安装时首先将活动调节杆21穿过夹具本体3上预留的安装孔,将调节螺母22装配到活动调节杆21上,然后将活动调节杆21放入座体11上的安装轴套12的凹槽121内,然后将安装螺栓23插入活动调节杆21内直到其下端与安装轴套12相接处,并将安装螺栓23扭紧使活动调节杆21牢牢地固定在安装轴套12上。然后用扳手同时反向旋动活动调节杆21和调节螺母22实现夹具本体3的上下移动,达到调节夹具高度和夹具水平的目的。
[0039]优选的是,座体11上设有定位槽11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定位槽111的形状可以是很多种,但是为了便于安装和拆卸,本实施例中采用U形槽。定位槽111的数量可以任意设置,但是出于经济性和安全性考虑,定位槽111的数量为3个,且等间距均匀设置最佳。设置定位槽111可以将座体11与地面固定在一起,使其能够适应各种情况的地面。具体的固定方法是,将座体11上的U形槽对准地面上预先打好的孔洞,然后使用螺栓进行固定。
[0040]图2为图1的仰视图;其反映了座体11的外形结构,座体11的外形结构可以是很多种,如圆形结构或是方形结构,但三角形结构是最稳固的,因此本实施例选用三角形结构的座体11。
[0041]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可调式多功能夹具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I),包括座体(11)和安装轴套(12),所述安装轴套(12)固定在座体(11)的顶部,安装轴套(12)上具有凹槽(121); 高度调节机构(2),包括活动调节杆(21)和调节螺母(22),所述活动调节杆(21)的下端安装在凹槽(121)内,活动调节杆(21)为空心结构,安装螺栓(23)贯穿于活动调节杆(21)并与安装轴套(12)连接在一起,调节螺母(22)与活动调节杆(21)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多功能夹具底座,其特征在于:座体(11)上设有定位槽(Ill)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多功能夹具底座,其特征在于:定位槽(111)采用U形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多功能夹具底座,其特征在于:定位槽(111)的数量为3个,且等间距均匀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调式多功能夹具底座,其特征在于:座体(11)为三角形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式多功能夹具底座,其特征在于:安装轴套(12)焊接在座体(11)的顶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式多功能夹具底座,其特征在于:安装轴套(12)焊接在座体(11)的顶面的中心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式多功能夹具底座,其特征在于:安装螺栓(23)与安装轴套(12)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多功能夹具底座,包括:本体和高度调节机构,本体包括座体和安装轴套,安装轴套固定在座体的顶部,安装轴套上具有凹槽;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活动调节杆和调节螺母,所述活动调节杆的下端安装在凹槽内,活动调节杆为空心结构,安装螺栓贯穿于活动调节杆并与安装轴套连接在一起,调节螺母与活动调节杆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式多功能夹具底座有效简化了其结构,使其便于加工,降低了加工成本,且通过高度调节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调整不便的问题;同时能够很好的适用于各种工况环境。
【IPC分类】B23K37/04
【公开号】CN205271285
【申请号】CN201620013577
【发明人】姚磊, 魏庆丰, 杜坤, 范青山, 刘辉, 王维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