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硅化工艺的低吸附制品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3244866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硅化工艺的低吸附制品的生产方法
一种基于硅化工艺的低吸附制品的生产方法
駄舰
本发明属于低吸附制品生产工艺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利用真空设备使硅垸化试剂蒸发 并附着在待处理物品的表面,通过该方法对待处理物品进行硅垸化处理,从而实现物品低吸 附的生产方法。
M駄
在生物学、化学、物理等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中,有许多种类的实验室器具是塑料或玻 璃制品,如量筒、量杯等量具,玻璃烧杯、塑料烧杯等容器,各种类的移液器吸头,玻璃制 胶板等,这些制品其表面都具有较高的吸附性,对实验有着或大或小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 为1、降低了液体样品取样的准确度,如移液器吸头或移液管类制品,因为内壁表面的吸附
而造成液体样品的挂壁现象,造成取样不准;2、因为附着力较强而造成样品取用不便,如进 行蛋白质SDS-PAGE的玻璃制胶板,因为胶黏附在玻璃板上而造成无法剥离。
上述这种吸附性是由塑料或玻璃自身的物质特点决定的。在实验室工作中,人们为了降 低吸附性,常釆用硅垸化方法来处理相关物品,主要方法有1、浸泡法。即将待处理物品直 接浸入到硅烷化剂中,然后取出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将其擦洗干净备用。2、真空干燥器法。 即将待处理物品置入真空干燥器中,干燥器中预先放入少量硅垸化剂,将干燥器密闭之后开 启真空泵进行抽真空, 一直到干燥器中硅烷化剂开始沸腾,此时硅垸化剂己经以蒸汽方式附 着在待处理物品表面。
上述的实验室中使用的两种方法,都只能对少量物品进行硅垸化处理,并且操作过程繁 琐,尤其是真空干燥器法还会造成程度不同的对操作者的消化道刺激性伤害,并且由于硅烷 化剂具有很强的金属腐蚀性,因此对真空泵也具有较大的损害性。而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对
这类玻璃或塑料制品的需求往往是大量的,比如一次性使用的移液器吸头, 一个操作者每天 的使用量经常以千来计,并且近年来随着科研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实验的精度和准确度方面 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具有良好表面特质的低吸附制品将会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 目前尚没有成熟的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硅垸化工艺,本发明涉及的对塑料及玻璃制品 进行硅烷化处理的生产工艺,不仅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而且具有安装简便、操作简便、 质量稳定、对操作者无伤害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的措施来达到的-
一种基于硅化工艺的低吸附制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真空泵、真空罐、硅垸化 剂盛装瓶、真空管和真空阀门组成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首先使用真空泵将装有待处理物品的真空罐抽成真空状态,然后打开真空阀门连通真空罐和硅烷化剂盛装瓶,此时硅垸化剂因 为气压的急剧降低而蒸汽化,并进入真空罐附着在待处理物品表面,从而实现硅垸化。
赫鄉放
借助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下面这些实施例是示范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可根据上述发明的技术方案和试剂情况, 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如设备连接示意图所示,首先将玻璃真空干燥器、真空泵、玻璃滤瓶、真空表和真空阀 用真空管连接起来,然后按如下程序进行操作
1、 将待处理物品置入真空干燥器内,密封顶盖。
2、 将适量的硅垸化剂加入玻璃滤瓶中,用橡皮赛封闭瓶口。
3、 打开真空泵,待真空干燥器内达到合适真空度后,关闭真空干燥器和真空泵之间的真 空阀,并关闭真空泵。
4、 打开真空干燥器和玻璃滤瓶之间的真空阀,待硅烷化剂挥发干净后再关闭该真空阀。
5、 打开真空干燥器和外界空气相通的真空阀,待干燥器内气压平衡后打开顶盖,此时干 燥器内物品已被充分硅烷化。
附图
是设备连接示意图。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硅化工艺的低吸附制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真空泵、真空罐、硅烷化剂盛装瓶、真空管和真空阀门等组成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首先将装有待处理物品的真空罐抽成真空状态,然后使硅烷化剂蒸汽进入罐中并附着在物品表面,通过这种对物品表面进行硅烷化的方式进行低吸附制品的生产。
2、 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低吸附制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硅烷化剂对待处理物品进行 硅烷化处理。
3、 如权力要求1或2所述的低吸附制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装有待处理物品的真 空罐抽成真空状态,然后再连通真空罐和硅垸化剂盛装瓶,使硅烷化剂因为气压的急剧降 低而蒸汽化并进入真空罐附着在待处理物品表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硅化工艺的低吸附制品的生产方法,属于低吸附制品生产工艺的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使用真空泵、真空罐、硅烷化剂盛装瓶、真空管和真空阀门组成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首先使用真空泵将装有待处理物品的真空罐抽成真空状态,然后打开真空阀门连通真空罐和硅烷化剂盛装瓶,此时硅烷化剂因为气压的急剧降低而蒸汽化,并进入真空罐附着在待处理物品表面,通过这种对物品表面进行硅烷化的方式进行低吸附制品的生产。
文档编号C23C14/06GK101302607SQ20071010830
公开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1日
发明者许越琰, 魏宏泉 申请人:魏宏泉;许越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