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复合萃取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复合萃取槽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法冶金萃取槽或混合澄清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将萃 取槽设置在反萃槽上方的复合萃取槽。背景技术:
萃取与反萃取是湿法冶金常用的单元操作,用于提取分离和富集物质;也 常用于环保设施,分离和除去废水中有害成分。萃取主要用来分离液体或固体 混合物,利用原料液中各组分在适当的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而实现混合液中组 分的分离,通过萃取将多种组分共存的混合溶液中,选择性将某一种溶质A转 移到萃取剂中;反萃取则可将已转移至萃取剂中溶质A转移至反萃液中,从而 达到分离与富集的目的。萃取设备的类型很多,按照构造特点大体可分为三类 一是单件组合式, 如萃取槽(混合—澄清器),两相间的混合依靠机械搅拌,可间歇操作也可连续 操作;二是塔式,如填料塔、筛板塔和转盘塔等,连续操作方式,依靠密度差 或加入机械能量造成的振荡使两相混合;三是离心式,依靠离心力造成两相间 分散接触。在湿法冶金工业中,萃取与反萃取常用设备是萃取槽与反萃槽,萃取槽与 反萃取槽的区别在于进出槽的输液管道连接方式不同,混合澄清室所起的作 用不同。萃取槽是以n个混合澄清室为萃取单元,富含溶质A的液体在槽内连 续流过n个混合澄清室(n级萃取)后成为萃余液排出, 一个萃取槽一般可以并 联多个萃取单元,它的作用是将溶质A萃取至萃取相中;而反萃槽则有多个洗 涤室与有m个混合澄清室组成的反萃单元,反萃单元用于将萃取相中的A转移 至反萃液中,反萃单元之前及之后有用于洗涤的混合澄清室,可以将萃取相洗 涤使之再生后,返回萃取槽重新使用。萃取槽与反萃槽适用范围广,可根据需要灵活增减级数,级效率高,操作 稳定,弹性大,结构简单,设备投资较少,在中小型企业中应用普遍。现有的 萃取槽和反萃槽是水平分开设置的,占用空间很大,每台萃取槽所需要的使用 面积数十平方米,如同时设置反萃槽,使用面积可达百余平方米。同时,萃取 槽与反萃槽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萃取槽中的有机相液面高度与反萃槽中有机相 的液面高度基本一致,有机相常不能顺利地从萃取槽流入反萃槽,特别是有机相产生乳化现象时,流动更为困难,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设备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运行安全 可靠的复合萃取槽。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萃取槽,包括 萃取槽、反萃槽和支架,萃取槽与反萃槽均由多个混合-一澄清室组成,反萃槽 固定在支架的下部;萃取槽位于反萃槽的上方,并固定在支架的上部;萃取槽 与反萃槽之间设有液体相通的上下槽连通管。所述反萃槽通过有机相出管与集液池相联通。所述集液池通过泵和有机相提升管与高位槽相联通。所述高位槽通过有机相进管与萃取槽相联通。使用时,萃取相(一般是有机相)从高位槽流入萃取槽,被萃取相(一般 是水相)从萃取槽的另一端进入,萃取相与被萃取相逆流而行,两相进入混合 一澄清室的混合器后,在机械强力搅拌之下,两相充分接触,发生溶质的交换, 然后进入澄清室,由于密度差而两相分层,有机相与水相背向而流,有机相进 入第2个混合一澄清室与新的水相重新混合一澄清,将水相中的溶质A不断转 移至有机相,完成逆流萃取过程。经多级萃取后的有机相,在重力的作用下,经萃取槽与反萃槽之间的连通 管道,流入复合萃取槽的下部反萃槽,在反萃取槽中, 一般先经过洗杂、反萃 取、洗杂再生三个步骤;反萃槽的反萃过程与萃取过程相似,区别在丁水相为 反萃取液,完成反萃取过程后的有机相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集液池,用泵抽 入高位槽,开始新的萃取一反萃取循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萃取槽设置在反萃槽上方,结构紧凑,占用 空间少;萃取槽与反萃槽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可以只使用1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使各混合室的搅拌器同时运转,操作与维护较为简便;同时,萃取槽比反 萃槽位高,萃取槽中的有机相能顺利地流入反萃槽中,运行安全可靠。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萃取槽,2-反萃槽,3-支架,4-集液池,5-高位槽,6-泵,7-上 下槽连通管,8-有机相出管,9-有机相提升管,10-有机相进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 一种复合萃取槽,包括萃取槽l、反萃槽2和支架3,反萃槽2 固定在支架3的下部;萃取槽1位于反萃槽2的上方,并固定在支架3的上部;萃取槽1中的有机相液体通过上下槽连通管7流入反萃槽2中;所述反萃槽2 中的液休通过有机相出管8流入集液池4中,集液池4中的液体通过泵6和有 机相提升管9输送到高位槽5中;所述高位槽5中的液体通过有机相进管10流 入萃取槽i之中。萃取槽1和反萃槽2槽体长500-1000cm、高65-85cm、宽160-240 cm,萃取槽1底部与反萃槽2之间的间距为15-50cm。有机相经高位槽到复合萃 取槽再到集液池最后到高位槽构成循环。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萃取槽,包括萃取槽、反萃槽和支架,其特征是萃取槽与反萃槽均由多个混合-澄清室组成,反萃槽固定在支架的下部;萃取槽位于反萃槽的上方,并固定在支架的上部;萃取槽与反萃槽之间设有液体相通的上下槽连通管。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萃取槽,其特征是所述反萃槽通过有机相出管联接集液池。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萃取槽,其特征是所述集液池通过泵和有机 相提升管与高位槽相联通。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萃取槽,其特征是所述高位槽通过有机相进 管与萃取槽相联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萃取槽,包括萃取槽、反萃槽和支架,萃取槽与反萃槽均由多个混合-澄清室组成,反萃槽固定在支架的下部;萃取槽位于反萃槽的上方,并固定在支架的上部;萃取槽与反萃槽之间设有液体相通的上下槽连通管。将萃取槽设置在反萃槽上方,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萃取槽与反萃槽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可以只使用1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使各混合室的搅拌器同时运转,操作与维护较为简便;同时,萃取槽比反萃槽位高,萃取槽中的有机相能顺利地流入反萃槽中,运行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C22B3/02GK201389357SQ20092005089
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3日
发明者奚长生, 李宇明, 李平艳, 杜元富, 胡建军, 陆凯忠 申请人:深圳市中金高能电池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