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件贝氏体回火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5149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铸件贝氏体回火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火工艺,具体涉及一种铸件贝氏体回火工艺。
背景技术
已知许多有关《铸件等温淬火、回火》的文章报道铸件等温淬火的目的是使材料具有高强度和高硬度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塑性和韧性,是目前有效发挥材料最大潜力的一种热处理方法。在白口铸铁生产中,等温淬火可用于犁铧、粉碎机锤头、抛丸机叶片、水泥输送机铰龙叶等热处理。在灰铸铁生产中,等温淬火可用于机床导轨、发动机缸套、机体、耐磨平板等。铸件等温淬火主要用来获得贝氏体加残余奥氏体基体组织。其工艺是将铸件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保温后进行等温淬火。提高奥氏体化温度,会提高奥氏体含碳量,使形成上贝氏体的下限温度降低,有利于保留一定数量的残留奥氏体,从而改善材料的韧性。等温淬火的温度和时间相当严格,淬火温度高和时间长会析出碳化物,降低材料的韧性;时间过短则贝氏体量不足,达不到设定的机械性能要求。无论是白口铸铁或是灰铸铁经淬火后必须经过回火处理才能使用,回火的温度不同,其材料的组织与性能也各不相同。经不同的温度试验得出回火温度在550_560°C范围内,组织与性能为索氏体,保留淬火马氏体痕迹,针状均布,强度高,但脆性大。回火温度在570-580°C范围内,组织与性能为针状组织与针间马氏体碳化物颗粒粗大。回火温度在600°C左右,组织与性能为马氏体分解在原石墨周围,由于渗碳体过热分解,使索氏体严重粗化,针叶间仅残留极少几乎消失的细小点状渗碳体颗粒。回火温度在大于60(TC时,组织与性能为珠光体充分分解,针状组织消失,变成铁素体+石墨。上述几种回火工艺都不十分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件贝氏体回火工艺,利用本发明一种铸件贝氏体回火工艺来热处理铸件贝氏体,可以得到综合性能良好的要求,达到高塑性、高韧性、高强度、高耐磨的指标,应用广泛。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经试验高温回火的温度范围 520-540°C范围内,将已淬火的白口铸件与灰铁铸件分开,白口淬火铸件回火取上限540°C ; 灰铁淬火铸件回火取下限520°C。白口淬火铸件与灰铁淬火铸件分开回火。本发明有益效果是白口淬火铸件与灰铁淬火铸件可以得到综合性能良好的要求,达到高塑性、高韧性、高强度、高耐磨的指标,应用广泛;回火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操作。


附图为本发明回火工艺曲线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高温回火的温度范围520_540°C范围内,将已淬火的白口铸件与灰铁铸件分开,白口淬火铸件回火取上限540°C;灰铁淬火铸件回火取下限520°C。白口淬火铸件与灰铁淬火铸件分开回火。实施例1 将已淬火的灰铁铸件放入回火炉中,缓慢的升温(每小时升温100°C ) 到520°C时,恒温3小时后,降温到200°C时,然后空冷。实施例2 将已淬火的白口铸件放入回火炉中,缓慢的升温(每小时升温100°C ) 到540°C时,恒温4小时后,降温到180°C时,然后空冷。本发明有益效果是白口淬火铸件与灰铁淬火铸件可以得到综合性能良好的要求,达到高塑性、高韧性、高强度、高耐磨的指标,应用广泛;回火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操作。
权利要求
1. 一种铸件贝氏体回火工艺,其特征在于高温回火的温度范围520-540°C范围内,将已淬火的白口铸件与灰铁铸件分开,白口淬火铸件回火取上限540°C ;灰铁淬火铸件回火取下限520°C ;恒温3-4小时后,降温到200-180°C时,然后空冷。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件贝氏体回火工艺,高温回火的温度范围520-540℃范围内,将已淬火的白口铸件与灰铁铸件分开,白口淬火铸件回火取上限540℃灰铁淬火铸件回火取下限520℃;恒温3-4小时后,降温到200-180℃时,然后空冷。
文档编号C21D5/04GK102382960SQ20101026780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8日
发明者韦加伟 申请人:韦加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