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1256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曲柄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抛光机。
背景技术
曲柄是一种与机架用转动副相连并能绕该转动副轴线整圈旋转的构件。在摩托车曲柄加工中,普遍采用多缸曲轴的抛光设备对曲柄进行抛光。多缸曲轴的抛光设备均采用液压控制,在曲柄安装至抛光设备上时,需要人工将曲柄安装至抛光设备上的加装组件上,然后再通过人工开启抛光设备对曲柄进行抛光作业。

现有技术中提供的抛光设备,其启动都是采用人工控制,导致抛光设备的智能程度较低,工作效率不高。综上所述,如何实现抛光设备的智能控制,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抛光机,该抛光机通过其结构设计,能够使得抛光机具有智能控制的特点,从而其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抛光机,用于对摩托车曲柄进行抛光,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上侧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通过摆振装置与所述机架连接;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夹持摩托车曲柄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顶尖、第一驱动电机和驱动轴,两个所述顶尖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另一个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连接;设置于所述顶尖驱动装置上用于检测所述摩托车曲柄安装的检测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对所述摩托车曲柄进行抛光的抛光组件,所述抛光组件包括抛光臂,所述抛光臂与所述摩托车曲柄接触的部位设置有抛光部件。优选地,所述抛光组件包括两个抛光臂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两个所述抛光臂连接并可驱动两个所述抛光臂运动。优选地,所述抛光臂上设置有加工部,所述加工部为两个,并分设置于两个所述抛光臂上,所述加工部具有弧形结构的加工槽,两个所述加工部上开设的所述加工槽可形成用于夹住所述摩托车曲柄的抛光孔,所述加工槽上设置有抛光部件。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优选地,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限位滑道,所述抛光臂通过轴承设置于所述限位滑道中。优选地,所述抛光部件为抛光砂带。
优选地,所述摆振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凸轮机构,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凸轮机构分设于所述机架与所述工作台之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抛光机,用于对摩托车曲柄进行抛光,包括机架,机架的上侧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通过摆振装置与机架连接;设置于机架上用于夹持摩托车曲柄的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顶尖、第一驱动电机和驱动轴,两个顶尖中的一个设置于驱动轴的一端另一个设置于工作台上,驱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设置于顶尖驱动装置上用于检测摩托车曲柄安装的检测器;设置于机架上,用于对摩托车曲柄进行抛光的抛光组件,抛光组件包括抛光臂,抛光臂与所诉摩托车曲柄接触的部位设置有抛光部件。机架上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的作用为实现与机架之间的振动,从而带动工作台上设置的部件一起振动。机架与工作台之间设置有摆振装置,工作台通过摆振装置实现振动。夹持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顶尖,顶尖用于与曲柄接触,并将其夹紧实现曲柄于夹持组件上固定。
在本发明中特别设置了检测器,设置检测器的目的有两个,其分别为1、用于检测曲柄是否安装于夹持组件上;2、控制抛光机启动,使得夹持组件中的第一驱动电机、抛光组件以及摆振装置运转,从而完成曲柄的抛光。在本发明中完成抛光作业的主要部件是设置于机架上的抛光组件,抛光组件包括抛光臂,抛光臂用于与曲柄接触,抛光臂上的与曲柄接触的部位设置有抛光部件。当工作台振动时,曲柄能够随着工作台一起振动,抛光组件设置于机架上为静止状态,曲柄设置于工作台上为振动状态,抛光组件与曲柄接触,通过振动作用,抛光组件完成对曲柄的打磨抛光。本发明提供的抛光机,通过设置有检测器,检测器能够检测到摩托车曲柄是否完成安装,并能够自动启动抛光机完成对曲柄的抛光。由于设置了检测器,本发明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完成对曲柄的抛光,由于减少了人工控制的干预,从而能够提高本发明的工作效率。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抛光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中抛光机的结构示意图;图I和图2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机架I ;工作台2 ;摆振装置3 ;顶尖4 ;检测器5 ;加工部6 ;驱动装置7 ;摩托车曲柄a ;限位滑道b。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为提供一种抛光机,该抛光机设置有检测器,检测器能够对曲柄是否完成安装进行检测并控制抛光机启动,通过该结构设计,能够使得抛光机具有智能控制的特点,从而其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I和图2,其中,图I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抛光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中抛光机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抛光机,用于对摩托车曲柄a进行抛光。为了提高抛光机的工作效率,本发明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机架1,机架I的上侧设置有工作台2,工作台2通过摆振装置3与机架I连接;设置于机架I上用于夹持摩托车曲柄a的夹持组件,加持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顶尖4、第一驱动电机和驱动轴,两个顶尖4中的一个设置于驱动轴的一端另一个设置于工作台2上,驱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设置于工作台上用于检测摩托车曲柄a安装的检测器5 ;设置于机架I上,用于对摩托车曲柄a进行抛光的 抛光组件,抛光组件包括抛光臂,抛光臂与所诉摩托车曲柄a接触的部位设置有抛光部件。由于机架I是用于支撑构成本发明其它组件的机械部件,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机架I采用钢制结构,其结构强度较高,能够承载较大的质量以及承受对摩托车曲柄a进行抛光时所产生的振动。机架I上设置有工作台2,工作台2的作用为实现与机架I之间的振动,从而带动工作台2上设置的部件(曲柄及其夹持装置)一起振动。机架I与工作台2之间设置有摆振装置3,工作台2通过摆振装置3实现振动。本发明提供抛光机的目的在于实现对摩托车曲柄a的自动抛光,为了能够对曲柄a (在以下实施例中将摩托车曲柄a简述为曲柄a)进行加持,本发明提供的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顶尖4,顶尖4用于与曲柄a接触,并将其夹紧实现曲柄a于夹持组件上固定。在曲柄a抛光过程中,夹持组件还需要驱动曲柄a转动使其完成曲柄a的整体抛光,因此两个顶尖4采用相对设置的结构。当第一驱动电机驱动驱动轴转动时,设置于驱动轴上的顶尖4紧压于曲柄a上,因此能够使得曲柄a转动,进行抛光。在本发明中特别设置了检测器5,设置检测器5的目的有两个,其分别为1、用于检测曲柄a是否安装于夹持组件上;2、控制抛光机启动,使得夹持组件中的第一驱动电机、抛光组件以及摆振装置3运转,从而完成曲柄a的抛光。在本发明检测器5可以为红外线检测器5,当检测器5发出的检测光线被曲柄a遮挡并折射回检测器5后,检测器5得出曲柄a安装完成的信息,从而启动抛光机进行抛光作业。如果检测器5没有检测到曲柄a安装,则抛光机处于停止待机状态。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检测器5可以采用具有延时功能的检测器5,即当检测检测到曲柄a安装之后,可以延时2s至4s再启动抛光机运转,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为安装曲柄a的操作人员提供充足的离开时间,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当然,检测器5还可以采用压力检测器5,当加持组件的两个顶尖4夹住曲柄a后,加持组件的质量将会增加,如此压力监测器检测到加持组件的质量增加,得出曲柄a安装完成的信息,从而启动抛光机进行抛光作业。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中完成抛光作业的主要部件是设置于机架I上的抛光组件,抛光组件包括抛光臂,抛光臂用于与曲柄a接触,抛光臂上的与曲柄a接触的部位设置有抛光部件。当工作台2振动时,曲柄能够随着工作台2 —起振动,抛光组件设置于机架I上为静止状态,曲柄设置于工作台2上为振动状态,抛光组件与曲柄a接触,通过振动作用,抛光组件完成对曲柄a的打磨抛光。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抛光组件包括两个抛光臂和驱动装置7,驱动装置7与两个抛光臂连接并可驱动两个抛光臂运动。抛光臂设置为两个,能够将曲柄a夹于两个抛光臂之间,该结构不仅能够使得抛光臂对曲柄a施加两个相对的压力(抛光臂对曲柄a进行打磨抛光时,需要对曲柄a施加一定的压力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抛光效果),保持曲柄a的受力平衡,还能够提高抛光效率(两个抛光臂均参与抛光 作业),缩短抛光时间。驱动装置7驱动两个抛光臂运动,该运动能够实现两个抛光臂的打开或者闭合,从而完成对曲柄a的加持与释放。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抛光臂上设置有加工部6,加工部6为两个,并分设置于两个抛光臂上,加工部6具有弧形结构的加工槽,两个加工部6上开设的加工槽可形成用于夹住摩托车曲柄a的抛光孔,加工槽上设置有抛光部件。加工部6与抛光臂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螺丝固定也可以采用卡扣固定,由于加工部6为进行抛光作业时与曲柄a直接接触的部件,因此不可避免地长期时候后会发生较大的磨损。采用上述的可拆卸连接结构,能够在保留抛光臂结构的基础上对加工部6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延长抛光臂的使用寿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摩托车曲柄a多采用轴状结构,即曲柄a的横截面多为圆形或者椭圆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加工部6具有弧形结构的加工槽,该结构能够提高加工部6与曲柄a之间的适配程度,使得加工部6在较大程度上与曲柄a表面接触,避免出现抛光死角,保证了本发明的抛光效果。加工槽上设置有抛光部件,抛光部件采用现有技术中用于抛光作业的部件,例如砂纸或者是由多层帆布、毛毡或皮革叠制而成的抛光组件等。本发明提供的抛光机,通过设置有检测器5,检测器5能够检测到摩托车曲柄a是否完成安装,并能够自动启动抛光机完成对曲柄a的抛光。由于设置了检测器5,本发明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完成对曲柄a的抛光,由于减少了人工控制的干预,从而能够提高本发明的工作效率。具体地,驱动装置7为气缸,采用气缸作为驱动装置7,使得本发明提供的抛光机具有清洁无污染的优点。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7还可以采用液压油缸等。有上述实施例可知,两个抛光臂能够相互打开或者闭合,抛光臂之间的打开或者关闭是通过抛光臂的摆动实现的,为了避免抛光臂的打开过程中出现大角度的摆动,造成抛光臂进行过多不必要的摆动动作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如下方案机架I上还设置有支架,支架上设置有限位滑道b,抛光臂通过轴承设置于限位滑道b中。抛光臂靠近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短轴,首先将轴承套设于短轴上,然后再将轴承放置于限位滑道b中。限位滑道b采用弧形槽结构,通过轴承设置于限位滑道b中能够抵接于限位滑道b的两个端点处,从而实现抛光臂的限位。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抛光部件为抛光砂带。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摆振装置3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凸轮机构,第二驱动电机与凸轮机构分设于机架I与工作台2之间。当第二驱动电机运转时,凸轮机构能够产生规则的相对于驱动电机的左右摆动,由于第二驱动电机和凸轮机构分设于工作台2和机架I上,凸轮机构与第二驱动电机之间的摆动能够转换为工作台2与机架I之间的摆动(振动)。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实现工作台2的振动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实现方式,例如在机架I上加装电磁振荡器,同样可以实现工作台2的振动。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抛光的具体操作过程为首先将曲柄a安装于夹持组件的两个顶尖4之间;然后检测器5检测到曲柄a安装完毕,控制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运转,同时控制抛光臂夹紧;曲柄a在第一驱动电机的作用下转动,第二驱动电机则实现工作台2相对于机架I的振动,曲柄a设置于工作台2上并随工作台2振动,从而实现对曲柄a的抛光。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抛光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 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抛光机,用于对摩托车曲柄(a)进行抛光,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所述机架(I)的上侧设置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通过摆振装置(3)与所述机架(I)连接; 设置于所述工作台(2)上用于夹持摩托车曲柄(a)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顶尖(4)、第一驱动电机和驱动轴,两个所述顶尖(4)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另一个设置于所述工作台(2)上,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连接; 设置于所述顶尖驱动装置上用于检测所述摩托车曲柄(a)安装的检测器(5); 设置于所述机架(I)上,用于对所述摩托车曲柄(a)进行抛光的抛光组件,所述抛光组件包括抛光臂,所述抛光臂与所述摩托车曲柄(a)接触的部位设置有抛光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组件包括两个抛光臂和驱动装置(7 ),所述驱动装置(7 )与两个所述抛光臂连接并可驱动两个所述抛光臂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臂上设置有加工部(6),所述加工部(6)为两个,并分设置于两个所述抛光臂上,所述加工部(6)具有弧形结构的加工槽,两个所述加工部(6)上开设的所述加工槽可形成用于夹住所述摩托车曲柄(a)的抛光孔,所述加工槽上设置有抛光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7)为气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I)还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限位滑道(b),所述抛光臂通过轴承设置于所述限位滑道(b)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部件为抛光砂带。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振装置(3)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凸轮机构,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凸轮机构分设于所述机架(I)与所述工作台(2)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抛光机,包括机架,机架的上侧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通过摆振装置与机架连接;设置于机架上用于夹持摩托车曲柄的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顶尖、第一驱动电机和驱动轴,两个顶尖中的一个设置于驱动轴的一端另一个设置于机架上,驱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设置于机架上用于检测摩托车曲柄安装的检测器;设置于工作台上,用于对摩托车曲柄进行抛光的抛光组件,抛光组件包括抛光臂,抛光臂与所诉摩托车曲柄接触的部位设置有抛光部件。本发明由于设置了检测器,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完成对曲柄的抛光,由于减少了人工控制的干预,从而能够提高本发明的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24B21/16GK102825528SQ20121035626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1日
发明者崔京章, 赵何 申请人:青岛德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