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直径管件内壁喷砂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直径管件内壁喷砂装置,包括用于存放磨料的贮砂箱以及用于混砂的混砂箱,所述贮砂箱底面上设置的出料口与混砂箱下部设置的进砂口通过进砂管相连通,所述混砂箱的进砂口位于贮砂箱出料口的下方,所述进砂管与混砂箱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42°~45°;所述混砂箱位于进砂口下方的侧壁上还设置进气口,进气口与气压大于0.5MPa的进气管相连通;混砂箱的顶端侧壁上设置出砂口,出砂口通过出砂管与待喷砂管件连通。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喷砂时磨料的吸入方式,解决了内径为的两端开口的小直径管件内壁的喷砂问题。
【专利说明】小直径管件内壁喷砂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行表面处理时使用的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喷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喷砂主要用于零部件表面的处理,是指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将铜矿砂、石英砂、金刚砂、铁砂或海砂等磨料以高速度形成高速喷射束,喷射到需处理的工件表面以除去锈、氧化皮或其它表面污物,利用磨料对工件表面的冲击和切削作用,使工件的表面获得一定的清洁度和合适的粗糙度。喷砂是喷漆等表面处理方法的前期处理,可使工件表面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提高了工件的抗疲劳性,增加了工件表面和涂层之间的附着力,延长了涂膜的耐久性,也有利于涂料的流平和装饰。
[0003]现有喷砂技术按照磨料与气流混合形成砂气射流的方式可分为射吸式和压力式两种喷砂方式。其中压力式喷砂的砂气混合方式是:采用压力容器贮砂箱,将贮砂箱中的磨料通过调节阀利用气压压入喷砂管,在喷砂管中磨料与助推气体混合后通过砂气喷嘴形成工作砂气射流。射吸式喷砂的砂气射流形成方式是:高压气体通过喷嘴形成高速气体射流,高速气流产生负压吸附效应,高速空气射流吸引磨料混入其中并使之加速,再通过砂气喷嘴形成砂气射流。
[0004]射吸式喷砂形成砂气射流的方法简便、成本低廉,适用于对零件的外表面和不受空间约束有自由空间零件内腔的处理,目前使用广泛。但是对于直径小于(plOmm的管件内壁进行喷砂处理时,由于管件的直径较小、管腔内的气阻较大,此类装置就会失去射吸作用,从而不能实现对管件内壁的喷砂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直径管件内壁喷砂装置,可以对内径为(p2miri ~ (plOmm之间的管件内壁进行喷砂处理。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小直径管件内壁喷砂装置,包括用于存放磨料的贮砂箱以及用于混砂的混砂箱,贮砂箱底面上设置的出料口与混砂箱下部设置的进砂口通过进砂管相连通,所述混砂箱的进砂口位于贮砂箱出料口的下方,所述进砂管与混砂箱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42°?45。;所述混砂箱位于进砂口下方的侧壁上还设置进气口,进气口与气压大于0.5MPa的进气管相连通;混砂箱的顶端侧壁上设置出砂口,出砂口通过出砂管与待喷砂管件连通。
[000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贮砂箱下部的侧壁上设置用于观察贮砂箱中的磨料剩余量的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耐压值与贮砂箱的耐压值相对应。
[000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贮砂箱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密封贮砂箱的端
至JHL ο
[00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端盖包括由耐压密封材料组成的中间隔层、与中间隔层形状相应的顶层和设置有与贮砂箱加料口相应的通孔的底层,所述底层与贮砂箱固定连接,顶层和中间隔层与底层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00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2]本实用新型将贮砂箱中的磨料通过进砂管加入混砂箱,在混砂箱中依靠磨料的重力和进气管中的气体混合,改变了喷砂时磨料的吸入方式,解决了内径为φ2ιπηι ~ φ?Omm的两端开口的小直径管件内壁的喷砂问题。
[0013]进砂口设置在出料口的下方以及将进砂管与混砂箱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42°~45°,保证了贮砂箱中的磨料依靠重力可以通过进砂管顺利进入混砂箱中。在贮砂箱的下部设置观察窗,方便确定贮砂箱中的磨料剩余量,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磨料短缺的情况,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0014]在贮砂箱顶端设置用于密封贮砂箱的端盖,确保贮砂箱中的压力稳定。端盖设置成三层,底层与贮砂箱固定连接,其余两层与底层通过螺栓连接,在底层上设置有与加料口对应的通孔,有利于端盖的拆装,加料方便。中间隔层有耐压密封材料组成,有利于贮砂箱保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贮砂箱,2、观察窗,3、进砂管,4、进气管,5、混砂箱,6、出砂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小直径管件内壁喷砂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贮砂箱1、混砂箱5和出砂管6。所述贮砂箱I用于存放磨料,混砂箱5用于混砂。
[0019]本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贮砂箱中的压力设置为0.7MPa。所述贮砂箱I的顶端连接一端盖,用于密封贮砂箱1,保持贮砂箱I内的压力稳定。所述端盖分为三层:顶层、中间隔层和底层。其中中间隔层由橡胶组成,也可选用其它的耐压密封材料。顶层与中间隔层外形相对应;底层外形也与中间隔层相对应,并且在与贮砂箱I加料口相对应的位置处还开设通孔,方便添加磨料。所述底层的下端面与贮砂箱I焊接固定,顶层和中间隔层与底层通过螺栓连接,在加料时方便拆装。贮砂箱I的出料口设置在在贮砂箱I的底面上。
[0020]贮砂箱I的下部的侧壁上设置一观察窗2,用于观察贮砂箱I中的磨料剩余量。为不影响贮砂箱I的正常使用,所述观察窗2需要能承受大于0.7MPa的压力值。
[0021]混砂箱5的进砂口开设在混砂箱5下部的侧壁上,且混砂箱5的进砂口位于贮砂箱I出料口的下方;混砂箱5的进砂口与贮砂箱I的出料口通过进砂管3相连通。为保证磨料能够顺利从贮砂箱I进入混砂箱5,所述进砂管3与混砂箱5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42°~45°,在本实施例中该夹角设置为45°。在混砂箱5的下部、与进砂口相背离的的另一侧侧壁上设置进气口,为确保磨料混合均匀,将进气口设置在进砂口的下方。进气口通过进气管4与高压气源连通,进气管4所承受的气压大于0.5MPa。在混砂箱5的顶端侧壁上设置出砂口,出砂口通过出砂管6与待喷管件相连通。[0022]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内径为φ2〗τυη ~ φ I Omm管件内壁的喷砂处理。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若待喷管件距离较远,可以在出砂管6处通过喷砂管与待喷管件连通 。
【权利要求】
1.小直径管件内壁喷砂装置,包括用于存放磨料的贮砂箱(I)以及用于混砂的混砂箱(5),其特征在于:所述贮砂箱(I)底面上设置的出料口与混砂箱(5)下部设置的进砂口通过进砂管(3)相连通,所述混砂箱(5)的进砂口位于贮砂箱(I)出料口的下方,所述进砂管(3)与混砂箱(5)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42°?45° ;所述混砂箱(5)位于进砂口下方的侧壁上还设置进气口,进气口与气压大于0.5MPa的进气管(4)相连通;混砂箱(5)的顶端侧壁上设置出砂口,出砂口通过出砂管(6)与待喷砂管件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直径管件内壁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贮砂箱(I)下部的侧壁上设置用于观察贮砂箱(I)中的磨料剩余量的观察窗(2 ),所述观察窗的耐压值与贮砂箱(I)的耐压值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小直径管件内壁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贮砂箱(I)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密封贮砂箱的端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直径管件内壁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包括由耐压密封材料组成的中间隔层、与中间隔层形状相应的顶层和设置有与贮砂箱(I)加料口相应的通孔的底层,所述底层与贮砂箱(I)固定连接,顶层和中间隔层与底层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文档编号】B24C3/02GK203438081SQ201320404967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8日
【发明者】张磊, 王保民, 李胜利, 张志军, 李建新, 韩静, 张国庭, 孔国平, 高文宪 申请人:河北华北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