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溢流式非晶带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2779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两级溢流式非晶带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级溢流式非晶带成型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一个坩埚,坩埚内内聚集的氧化物在弧光的推动下容易堆积在坩埚的溢流口,影响产品质量的缺陷,包括真空室及熔化装置,真空室内设置有冷却转轮,熔化装置包括坩埚及加热装置,冷却转轮上方设置有两个呈阶梯布置的坩埚,坩埚上设置有溢流口,第一级坩埚的溢流口对准第二级坩埚,第二级坩埚的溢流口对准冷却转轮。采用两个坩埚,且两坩埚按照阶梯的方式布置,第一级坩埚主要用于熔化,第二级坩埚用于承接纯净钢水,保证氧化物不会从溢流到冷却转轮上,甩带时间延长,提高产品质量。
【专利说明】两级溢流式非晶带成型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晶带成型设备,尤其一种先溢流得到纯净钢水并对其进行保温后再进行溢流的两级溢流式非晶带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的材料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晶态材料,另一种是非晶态材料。晶态材料,是指材料内部的原子排列遵循一定的规律;非晶态材料,其内部原子排列处于无规则状态。一般的金属,其内部原子排列有序,都属于晶态材料,金属在熔化后,内部原子处于活跃状态。一但金属开始冷却,原子就会随着温度的下降,而慢慢地按照一定的晶态规律有序地排列起来,形成晶体。如果冷却过程很快,原子还来不及重新排列就被凝固住了,由此就产生了非晶态合金。将处于熔融状态的高温钢水喷射到高速旋转的冷却辊上。钢水以每秒百万度的速度迅速冷却,仅用千分之一秒的时间就将1300°C的钢水降到200°C以下,形成非晶带材。
[0003]非晶态合金材料,具有高导磁率、高电阻率、高磁感、耐蚀等优异特性,广泛应用于通讯、电子、电力等工业,能替代传统坡莫合金及铁氧体等材料。现有的成型设备普遍使用一根电极电弧整流器熔化母合金颗粒,熔化的钢液溢流到转轮上快速冷却凝固,形成非晶薄带。但是此种方式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一、坩埚的尺寸小,一根电极熔化,弧光引起的铜液波动对溢流到转轮的钢水造成明显的不均匀,影响产品的品质。二、坩埚内聚集的氧化物在弧光的推动下容易在溢流口堆积,影响甩带的时间和甩带的质量。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一个坩埚,坩埚内内聚集的氧化物在弧光的推动下容易堆积在坩埚的溢流口,影响产品质量的缺陷,提供一种两级溢流式非晶带成型设备,使用两个坩埚,在第一级坩埚内进行加热熔化,溢流到第二级坩埚得到纯净钢水并对其进行保温再溢流到转轮上,防止氧化物对第二次溢流造成影响,保证甩带时的钢水具有足够的温度。
[0005]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一个坩埚,弧光引起的铜液波动对溢流到转轮的钢水造成明显的不均匀性,影响产品品质的缺陷,提供一种两级溢流式非晶带成型设备,使用两个坩埚实现两级溢流,第二级坩埚无需熔化,只需保温,从而减轻了弧光的波纹影响,提闻了广品的品质。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两级溢流式非晶带成型设备,包括真空室及熔化装置,真空室内设置有冷却转轮,熔化装置包括坩埚及加热装置,冷却转轮上方设置有两个呈阶梯布置的坩埚,坩埚上设置有溢流口,第一级坩埚的溢流口对准第二级坩埚,第二级坩埚的溢流口对准冷却转轮。采用两个坩埚,且两坩埚按照阶梯的方式布置,第一级坩埚主要用于熔化,第二级坩埚用于承接纯净钢水,保证氧化物不会从溢流到冷却转轮上,甩带时间延长,提高产品质量。[0007]作为优选,第一级坩埚的溢流口所在的外壁为倾斜状,第二级坩埚与第一级坩埚该倾斜外壁的底部相重叠。
[0008]作为优选,两坩埚的溢流口处固定有溢流嘴,所述的溢流嘴具有一个倒梯形的流道。
[0009]作为优选,两个坩埚中第一级坩埚作为原料熔化坩埚,第二级坩埚为纯净钢水承接坩埚,所述的加热装置采用电极电弧加热,第一级坩埚的电弧加热为主弧加热,第二级坩埚使用次弧保温。第二级坩埚只需保温,因此第一级坩埚加热融化的弧光产生的波纹不会波及到第二级坩埚,使得第二级坩埚溢流出的钢水比较均匀。
[0010]作为优选,第一级坩埚主弧加热用的电极距离第一级坩埚液面40-50mm,该电极处于第一级坩埚的中心正上方;第二级坩埚保温使用的电极距离第二级坩埚液面40-50mm,该电极处于第二级坩埚中心偏向第一级坩埚处的正上方。
[0011]作为优选,冷却转轮包括外筒及处于外筒内的滚筒机构,滚筒机构与驱动电机相连,滚筒机构内部设置有循环的冷却水道。
[0012]作为优选,滚筒机构包括外壳及与外壳相固定的转轮芯轴,转轮芯轴与驱动电机相连,冷却水道处于外壳与转轮芯轴之间。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两个坩埚,且两坩埚按照阶梯的方式布置,第一级坩埚主要用于熔化,第二级坩埚用于承接纯净钢水,保证氧化物不会从溢流到冷却转轮上,甩带时间延长,提高产品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却转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溢流嘴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送料器,2、第一级坩埚,3、第二级坩埚,4、真空室,5、冷却转轮,6、次弧,7、主弧,8、驱动电机,9、联轴器,10、外筒,11、外壳,12、转轮芯轴,13、冷却水道,14、支撑平台,15、支撑架,16、溢流嘴,17、流道,18、弧形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9]实施例:一种两级溢流式非晶带成型设备(参见附图1),包括真空室4及熔化装置,真空室内设置有冷却转轮5,熔化装置包括坩埚及加热装置。坩埚为两个且均设置有溢流口,两个坩埚呈阶梯布置,分别为第一级坩埚2和第二级坩埚3,第一级坩埚上方对接有送料器1,第二级坩埚的溢流口对接冷却转轮,第一级坩埚的溢流口对准第二级坩埚。第一级坩埚作为原料熔化坩埚,第一级坩埚通过溢流口将钢水溢流到第二级坩埚内,第二级坩埚为纯净钢水承接坩埚,第一级坩埚的溢流口所在的外壁为倾斜状,第二级坩埚与第一级坩埚该倾斜外壁的底部相重叠。坩埚的溢流口处安装有溢流嘴16 (参见附图3),溢流嘴具有一个倒梯形的流道17,溢流嘴朝向坩埚的表面为内凹的弧形面18。
[0020]加热装置采用电极电弧加热,第一级坩埚的电弧加热为主弧7加热;第二级坩埚使用次弧6保温。主弧加热用的电极距离第一级坩埚液面45mm,该电极处于第一级坩埚的中心正上方。第二级坩埚保温使用的电极距离第二级坩埚液面45mm,该电极处于第二级坩埚中心偏向第一级坩埚处的正上方。
[0021]冷却转轮(参见附图2),包括外筒10及处于外筒内的滚筒机构,滚筒机构包括外壳11及与外壳相固定的转轮芯轴12,转轮芯轴通过联轴器9与驱动电机8相连,外壳与转轮芯轴之间设置有循环的冷却水道13。冷却转轮由支撑平台14支撑,支撑平台下方连接有支撑架15。
[0022]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权利要求】
1.一种两级溢流式非晶带成型设备,包括真空室及熔化装置,真空室内设置有冷却转轮,熔化装置包括坩埚及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转轮上方设置有两个呈阶梯布置的坩埚,坩埚上设置有溢流口,第一级坩埚的溢流口对准第二级坩埚,第二级坩埚的溢流口对准冷却转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级溢流式非晶带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级坩埚的溢流口所在的外壁为倾斜状,第二级坩埚与第一级坩埚该倾斜外壁的底部相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级溢流式非晶带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两坩埚的溢流口处固定有溢流嘴,所述的溢流嘴具有一个倒梯形的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两级溢流式非晶带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坩埚中第一级坩埚作为原料熔化坩埚,第二级坩埚为纯净钢水承接坩埚,所述的加热装置采用电极电弧加热,第一级坩埚的电弧加热为主弧加热,第二级坩埚使用次弧保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级溢流式非晶带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级坩埚主弧加热用的电极距离第一级坩埚液面40-50mm,该电极处于第一级坩埚的中心正上方;第二级坩埚保温使用的电极距离第二级坩埚液面40-50mm,该电极处于第二级坩埚中心偏向第一级坩埚处的正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两级溢流式非晶带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冷却转轮包括外筒及处于外筒内的滚筒机构,滚筒机构与驱动电机相连,滚筒机构内部设置有循环的冷却水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级溢流式非晶带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滚筒机构包括外壳及与外壳相固定的转轮芯轴,转轮芯轴与驱动电机相连,冷却水道处于外壳与转轮芯轴之间。
【文档编号】B22D11/06GK203495167SQ201320568806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3日
【发明者】陶文革 申请人:浙江朝日科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