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08569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再生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装置,其构造用于处理铸造车间旧砂,具有带盖子和底部的圆柱形容器,该容器具有第一开口和/或第二开口。设置多个被旋转驱动的构造在容器中的摩擦件,所述摩擦件布置在第一轴上。设置构造在第一轴上的第一轴承,该第一轴具有与第一轴承间隔开的第二轴承。所述摩擦件布置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所述容器在上侧上具有第一法兰并且在下侧上具有第二法兰,其中,第一法兰与所述盖子力锁合地连接,第二法兰与所述底部力锁合地连接。
【专利说明】
再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由2? 0 343 272八1公知了一种再生装置和用于处理铸造车间砂的方法。在此,砂批量地装入容器中并且借助摩擦件机械地处理。


【发明内容】

[0003]在这种背景下,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进现有技术的装置。
[0004]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再生装置来实现。本发明的有利的构型为从属权利要求的内容。
[0005]根据本发明的内容提出一种用于处理铸造车间旧砂的再生装置,其中,再生装置包括一带盖子的圆柱形容器和一底部,所述容器具有第一开口和/或第二开口,设置多个被旋转驱动的构造在容器中的摩擦件,所述摩擦件布置在第一轴上,设置构造在第一轴上的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具有与第一轴承间隔开的第二轴承,所述摩擦件布置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所述容器在上侧上具有第一法兰并且在下侧上具有第二法兰,其中,第一法兰与所述盖子力锁合地连接,并且第二法兰与所述底部力锁合地连接。
[0006]可以理解的是,术语“铸造车间旧砂”指的是下述砂,所述砂构成用于金属浇铸的铸模。旧砂的主要成分除了(对应于确定的晶粒尺寸分数的)石英晶粒以外特别是还有填料,例如有机或无机粘合剂和用于提高热导能力的物质。由于填料的添加,旧砂在不处理的情况下不能再次在铸造车间中使用并且必须被废物处理掉。除了用于输送大量砂的显著环境负担以外,附加地存在显著的最终贮存成本。
[0007]需要说明的是,在容器上设置至少一个开口用于把旧砂装载到容器中并且用于取出再生的砂。再生的砂也称为再生料。为了使砂再生,在将旧砂填充到容器中时或之后,优选地由电动机使所述轴达到确定的转速。因此,布置在轴上的摩擦件执行圆形运动并且把一部分机械能传输到需要再生的砂中。在此,视轴的转速和持续时间而定,砂被加热并且在容器中保持悬浮。在一定时间间隔之后砂被再生并且可以被取出。为了简化操作,在容器上设置用于输入旧砂的第一开口和用于取出再生料且与第一开口间隔开的第二开口。构造两个开口的优点是,在容器不旋转的情况下以简单的方式将旧砂输送给容器并且将再生料从容器中取出。已经表明,通过至少双重地支承所述轴可以显著增高再生装置的稳定性。
[0008]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几乎完全使旧砂再生。再生率处于60%以上、优选地85%以上并且最高优选地处于95%以上。在此,再生率理解为装入的旧砂与再生料的重量比。
[0009]研究表明,批次运行、即在处理开始时输入全部要再生的砂量并且在处理结束时取出已再生的砂量是非常有利的并且导致最高再生率。特别是在处理所谓的无机键合砂时,除了在处理旧砂之后达到95%以上的再生率以外总是达到新砂的质量。已经表明,重复处理也不会导致质量损失,并且旧砂可以被任意多次地处理。
[0010]在一个进一步方案中,盖子借助第一螺栓连接与第一法兰连接,并且底部利用第二螺栓连接与所述第二法兰连接。因此,这些部件可以容易地拆分并且在设备上迅速地和成本低廉地进行检视。特别是,布置在轴上的摩擦件和轴本身受到磨损并且应该不时更换。在另一个进一步方案中,第一轴承法兰连接在盖子的上侧上,优选地借助螺栓连接力锁合地固定在盖子上。
[0011]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开口构造为装入装置和/或排气口,所述第二开口构造为排出装置和/或进气口。研究指出,当在处理期间产生的细尘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排气口排出时,可以提高再生料的质量。为此有利的是,设置与第一开口间隔开的构造为排气装置的第三开口和/或与所述第二开口间隔开的构造为进气装置的第四排气口。特别是当除了排气口之外也构造进气口时,可以将特别多的落下的细尘从砂中去除。
[0012]在另一个的实施方式中,底部构造为迎流箱,其中,迎流箱相对于容器借助一喷嘴底部隔开。有利的是,第四开口、即进气口构造在迎流箱上,特别有利的是,第四开口构造在所述底部的下侧上、优选地在所述底部的中心或在所述底部的中心附近。此外有利的是,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直接构造在容器上并且在容器的外侧上具有接管状的构造。
[0013]根据一个优选的进一步方案,在容器上布置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以便确定砂的温度。在另一个进一步方案中,在容器壁中设置孔状的成型部用于容纳温度传感器。已经表明,对于在再生过程中迅速和可靠地确定砂温度而言有利的是,将温度传感器引导穿过容器壁并且安装在容器的内侧上。在另一个进一步方案中,传感器固定在容器壁上的不同的竖直位置上。研究指出,已处理的砂的质量以及再生率另外与再生持续时间并且特别是与再生时、即处理时经过的温度时间变化曲线有关。此外有利的是,(优选地借助变频器)确定并且必要时改变轴的转速。因此,不仅可以降低也可以提高容器中的砂的温度。特别有利的是,使用可编程控制单元,以便根据测得的砂温度和持续时间通过电动机的控制来调节轴的转速。已经表明,在给定的装填量和给定的旧砂类型的情况下可以运行预定的再生程序并且借助控制单元通过特别是例如温度、时间、和转速等参量的额定值实际值比较来确定偏差,并且通过改变转速可以减小所述偏差。此外,控制单元可以不仅与构造在第一开口上的闭锁装置连接而且与构造在第二开口上的闭锁装置连接,以便实现自动地填装和排空容器。通过自动化可以改善再生料的质量。
[0014]在另一个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轴承构造为与所述底部力锁合地连接。此外有利的是,所述底部具有第一成型部并且该第一成型部容纳第二轴承,从而使得第二轴承布置在壳体外侧之外。因此,确保了设备的维修友好性。已经表明,由于高机械力(所述轴承遭受所述高机械力),有利的是,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具有润滑剂嘴,以便可以简单地补充润滑所述轴承。
[0015]为了进一步减少机械负荷,根据另一个进一步方案有利的是,轴平行于该圆柱体的纵向轴线取向。根据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设置一具有第二摩擦板条的第二轴。因此,特别是对于较大的容器而言确保了均匀地彻底混合和处理。恰恰在大直径的情况下,在摩擦件上的切向端部与摩擦件上的轴附近区域之间存在大的速度差。这此外在轴的不平衡自由度和稳定向方面提出了高要求。由于在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轴的实施方案中容器中的特定区域不被摩擦件扫过,特别是为了提高处理效率有利的是,在所述区域上在容器的内侧上设置转向板条。因此,砂又会转向到容器中间并且达到保持相同的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同类的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示出的实施方式是非常示意性的,也就是说,间距以及横向和纵向延伸不是按比例的并且(只要没有给出其他说明)也不具有可推导的相对彼此的几何关系。附图中:
[0017]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横截面,
[0018]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横截面,
[0019]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图1的视图示出构造用于处理铸造车间旧砂的再生装置5的示意性的横截面,所述再生装置具有一带盖子12和底部14的圆柱形容器10、多个被旋转驱动的构造在容器10中的布置在第一轴30上的摩擦件40。第一轴30的纵向轴线基本上、优选地精确地平行于容器10的纵向轴线取向。在第一轴30上,在轴30的上侧上布置一电动机20形式的驱动装置和一第一轴承22。在轴30的穿过所述底部14的下侧上布置一与第一轴承22间隔开的第二轴承25。所述第二轴承25与所述底部14构成力锁合的连接。不仅第一轴承22而且第二轴承25都分别具有一润滑剂嘴26。摩擦件40在容器10内部布置在第一轴承22和第二轴承25之间。容器10在上侧上具有第一法兰42并且在下侧上具有第二法兰44,其中,第一法兰42与盖子12力锁合地连接,并且第二法兰44与底部14力锁合地连接。
[0021]容器10在外侧上具有两个用于温度传感器的容纳部50。容纳部50分别具有处于容器壁中的凹部,从而使得传感器测量容器内部的温度。此外,容器10具有构造为装入装置的第一开口 60和构造为排出装置的第二开口 70以及构造为排气装置的第三开口或排气口的第三开口 80。第一开口 60、第二开口 70和第三开口 80在容器10的外侧上具有接管状的构造。不仅在第一开口 60上而且在第二开口 70上设置自动闭锁装置110。
[0022]盖子12借助第一螺栓连接82与第一法兰42力锁合地连接并且可容易地拆卸,底部14利用第二螺栓连接84与第二法兰44力锁合地连接并且可容易地拆卸。此外,第一轴承22法兰连接在盖子12上。用一套筒覆盖第一轴承22。该套筒在下侧上借助第三螺栓连接86与盖子12连接并且在上侧上借助第四螺栓连接88与电动机连接。为了监控所述轴30的转速,设置一变频器100。在排气口上可以安装抽吸装置,以便在容器10中产生轻微的负压并且抽出落下的灰尘。由于第一开口 60和第二开口 70不构造为气密的,因此空气相继流过这两个开口 60,70。
[0023]在图2的视图中示出再生装置5的第二实施方式。下面仅仅说明与图1的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出于简明的原因,没有示出图1的实施方案的一些细节。底部14构造为迎流箱,其中,该迎流箱相对于容器10借助喷嘴底部115隔开,并且底部14的下侧上的第四开口 125构造为迎流箱上的进气口或进气装置。此外,迎流箱具有一用于润滑所述第二轴承25的检视开口 127。喷嘴底部115具有多个孔,输入的空气流过所述孔。由此,砂在再生时附加地保持悬浮。
[0024]在图3的视图中示出再生装置5的第三实施方式。下面仅仅说明与图1或图2的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出于简明的原因,没有示出图1或图2的实施方案的一些细节。在此,设置一具有第二摩擦板条140的第二轴130。现在,所述底部14具有第一成型部,其中,该第一成型部容纳第二轴承25,从而使得第二轴承25布置在壳体外侧之外。此外,未示出设置在容器10的内侧上的转向板条。
【权利要求】
1.一种再生装置(5),其构造用于处理铸造车间旧砂,包括: -一具有盖子和底部的圆柱形容器; -一第一开口和/或一第二开口; -多个被旋转驱动的构造在所述容器中的摩擦件,其中,所述摩擦件布置在一第一轴上;和 -一构造在所述第一轴上的第一轴承(22),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具有一与所述第一轴承(22)间隔开的第二轴承(25),所述摩擦件(40)布置在所述第一轴承(22)与所述第二轴承(25)之间,所述容器(10)在上侧上具有一第一法兰(12)并且在下侧上具有一第二法兰(14),其中,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盖子力锁合地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底部力锁合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借助第一螺栓连接与所述第一法兰连接,并且所述底部利用第二螺栓连接与所述第二法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再生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构造为装入装置和/或排气口,并且所述第二开口构造为排出装置和/或进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再生装置(5),其特征在于,设置一与所述第一开口间隔开的构造为排气装置的第三开口和/或一与所述第二开口间隔开的构造为进气装置的第四排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再生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构造为迎流箱,所述迎流箱相对于所述容器借助一喷嘴底部隔开,所述第四开口构造在所述迎流箱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再生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开口构造在所述底部的下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再生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构造在所述容器上并且在所述容器的外侧上具有接管状的构造。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再生装置(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器上布置一温度传感器。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再生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底部构成力锁合连接。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再生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具有第一成型部并且所述第一成型部容纳所述第二轴承,从而所述使得所述第二轴承布置在壳体外侧之外。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再生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平行于所述圆柱体的纵向轴线取向。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再生装置(5),其特征在于,设置一具有第二摩擦板条的第二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再生装置(5),其特征在于,设置一布置在所述容器的内侧上的转向板条。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再生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具有润滑剂嘴。
【文档编号】B22C5/04GK104379274SQ201380027496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5日
【发明者】M·蒂内尔, D·多姆尼克 申请人:特希诺冯德铸造助剂有限责任公司, 多姆尼克工艺和设备工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