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热钢用浇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1480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耐热钢用浇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热钢用浇包,包括由耐火材料制成的主体和盖体,所述主体的侧壁内埋设有感应线圈。本发明在浇包的主体内安装感应线圈,在钢水转运和浇注过程中对钢水进行加热,保证钢水的温度保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另外将浇包安装在自动浇注机中,减少钢液与外界空气的接触,减少钢水的氧化。
【专利说明】耐热钢用浇包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耐热钢用浇包。
【背景技术】
[0002]浇包是铸造车间中转运和浇注高温钢液的工具,因此浇包需要满足两方面要求,其一要保证钢液在转运和浇注过程中温度下降很少,其二要减少高温钢液的氧化。如果钢液不能满足这两方面要求,铸件就会出现渣眼、渣孔、冷隔、起皮等铸造缺陷。目前使用的浇包,通过在浇包上加一个保温盖来减少高温钢液转运和浇注过程中的温降和氧化,但是这种浇包存在三方面缺点,(I)受天气影响比较大;(2)受工人操作和浇注等技能的影响较大;(3)浇注前需要对浇包进行烘烤,增加工作量。因此,造成耐热钢产品质量很不稳定,渣目艮、渣孔、冷隔、起皮等铸造缺陷的比例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耐热钢用浇包,结构巧妙,使用方便。
[0004]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热钢用浇包,包括由耐火材料制成的主体和盖体,所述主体的侧壁内埋设有感应线圈。
[0005]进一步地,该主体由耐火内层和外壳构成,所述感应线圈埋设在耐火内层和外壳之间。
[0006]进一步地,该主体由耐火内层、底部的隔热层和外壳构成,所述感应线圈埋设在耐火内层和外壳之间。
[0007]进一步地,所述感应线圈为螺旋方式埋设在主体内。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在浇包的主体内安装感应线圈,在钢水转运和浇注过程中对钢水进行加热,保证钢水的温度保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另外将浇包安装在自动浇注机中,减少钢液与外界空气的接触,减少钢水的氧化。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11]如图1所示的一种耐热钢用浇包,包括由耐火材料制成的主体I和盖体2,所述主体I的侧壁内埋设有感应线圈5。图1中所示的主体I由耐火内层、底部的隔热层3和外壳4构成,所述感应线圈5埋设在耐火内层和外壳4之间。
[0012]可选择地,将该主体I设为由耐火内层和外壳构成,所述感应线圈埋设在耐火内层和外壳之间。[0013]上述感应线圈5为螺旋方式埋设在主体I内。
[0014]本发明装置能带来的效益:
①保证了钢水的温度和纯净度,减少了耐热钢铸件的废品率。由于降低了天气、人为因素对钢水质量的影响,使用感应线圈浇包的废品率比普通浇包的废品率下降10%左右。
[0015]②减少了工作量。使用感应线圈的浇包减少了浇注前烤包的工序。
[0016]③降低了生产成本。烤包工序的去除就不需要煤气和氧气的使用,节省了燃气费用。
【权利要求】
1.一种耐热钢用浇包,包括由耐火材料制成的主体和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侧壁内埋设有感应线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耐热钢用浇包,其特征在于:该主体由耐火内层和外壳构成,所述感应线圈埋设在耐火内层和外壳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耐热钢用浇包,其特征在于:该主体由耐火内层、底部的隔热层和外壳构成,所述感应线圈埋设在耐火内层和外壳之间。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耐热钢用浇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为螺旋方式埋设在主体内。
【文档编号】B22D41/01GK103894595SQ201410112954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5日
【发明者】田中青, 何磊 申请人:西峡县众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