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阴极板浇铸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36155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铅阴极板浇铸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铅阴极板浇注装置,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更方便和生产效率更高的铅阴极板浇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铅阴极板浇铸装置,包括熔铅炉、浇铸支架、浇注槽、成型板和阴极板导电棒;所述浇铸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熔铅炉的外侧壁;所述浇注槽两端封口,所述浇注槽两端设置有转轴,所述浇铸槽通过所述两端的转轴活动连接于所述浇铸支架顶部,所述浇注槽水平设置,所述浇铸槽一端的转轴还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成型板倾斜设置于所述浇注槽下方并与所述浇铸支架连接;所述成型板两侧对称设置有突出于所述成型板的上表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浇铸支架;所述阴极板导电棒的长度大于所述支撑板之间的距离。
【专利说明】铅阴极板浇铸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加工工具,特别涉及一种铅阴极板浇铸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铅电解过程中,铅阴极板为纯铅,铅阳极板为粗铅,粗铅中的铅离子通过电解液吸附到铅阴极板上,从而对铅进行提纯。传统的铅阴极板浇注方式,采用铸件进行浇注,铸件中设置有浇注腔,通过在浇筑腔中倒入铅液,经过冷却并从浇筑腔中取出铅块,即得到铅阴极板。然而传统的铅浇注装置由于采用浇筑腔的形式进行浇注,铅液冷却慢,铅块不易取出,使用不方便,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更方便和生产效率更高的铅阴极板浇注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铅阴极板浇铸装置,包括熔铅炉、浇铸支架、浇注槽、成型板和阴极板导电棒;所述浇铸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熔铅炉的外侧壁;所述浇注槽两端封口,所述浇注槽两端设置有转轴,所述浇铸槽通过所述两端的转轴活动连接于所述浇铸支架顶部,所述浇注槽水平设置,所述浇铸槽一端的转轴还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成型板倾斜设置于所述浇注槽下方并与所述浇铸支架连接,所述成型板与所述浇铸槽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成型板上表面设置有成型槽,所述成型槽的宽度与所述浇注槽的宽度相适配;所述成型板两侧对称设置有突出于所述成型板的上表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浇铸支架;所述阴极板导电棒的长度大于所述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以便所述阴极板导电棒两端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
[0005]所述成型板上端两侧通过挂杆和挂钩挂设于所述浇铸支架,所述成型板下端下表面通过可调螺栓支撑于所述浇铸支架上以调整成型板的倾斜角度;所述挂钩固定连接于所述浇铸支撑架,所述挂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成型板,所述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浇铸支架的螺纹孔中。
[0006]所述浇注槽为半圆柱形,所述浇注槽的两端为半圆形。
[0007]所述成型板下方还设置有铅收集池。
[0008]还包括铅液刮刀,所述铅液刮刀的宽度与所述成型板底部的宽度相适配。
[0009]所述转动把手尾端为弧形。
[0010]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由于通过采用可以转动的浇注槽,方便将铅液浇注到成型板上形成铅阴极板板。通过采用倾斜设置并可调倾斜角的成型板,方便调整铅液流动速度以及铅液厚度,提高使用方便性,而且提高铅液凝固速度,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设置阴极板导电棒挂起弯折后的铅阴极板,方便取出、存放和使用铅阴极板,提高使用方便性,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中浇注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1中成型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001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铅阴极板浇铸装置,包括熔铅炉1、浇铸支架10、浇注槽4、成型板7和阴极板导电棒8。
[0016]浇铸支架固定连接于熔铅炉的外侧壁。浇注支架包括两个垂直的立柱、两个倾斜的立柱以及立柱之间的连接板。两个垂直的立柱分别固定连接于熔铅炉的外侧壁,倾斜的立柱分别通过连接板连接于垂直的立柱。立柱底端与地板固定连接,垂直立柱顶端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倾斜立柱顶端与垂直立柱顶端之间直接连接。倾斜立柱与垂直立柱的中部和下部之间分别通过连接板相互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垂直立柱方便与熔铅炉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倾斜立柱方便安置成型板,通过设置固定板使浇注支架更坚固。浇注支架的高度等于或者低于熔铅炉的高度,方便控制浇注支架上的浇注槽以及向浇注槽中输入铅液。
[0017]浇注槽两端封口,避免铅液流出。浇注槽两端设置有转轴3,浇铸槽通过两端的转轴活动连接于浇铸支架顶部,方便绕转轴在浇注支架上转动,从而将铅液倾倒在成型板上。浇注支架顶部对称设置有一对突出于浇注支架的倾斜立柱一侧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转轴卡接口,烧注槽两端的转轴分别卡接于两个固定板的该转轴卡接口。转轴与固定板卡接口之间还设置有轴承,方便转轴更灵活转动。浇注槽水平设置,便于铅液盛于浇注槽内以及将浇注槽内的铅液水平倒在成型板上。浇铸槽一端的转轴还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2,转动把手的头部一端固定连接于转轴,尾部一端绕转轴转动。通过设置转动把手可以在转动浇注槽时更省力,而且可以避免工人的手被灼热的铅液烫伤,提高方便性和安全性。
[0018]成型板倾斜设置于浇注槽下方并与浇铸支架连接,方便及时接收从浇注槽倾泻下来的铅液。成型板与浇铸槽的长度方向平行。成型板上表面设置有成型槽14,成型槽的宽度与浇注槽的宽度相适配。即成型槽的宽度等于浇注槽的宽度,方便浇注槽内的铅液正好可以完全铺在成型板的成型槽内。铅液随重力作用自动流动,从成型槽顶部流动到底部,铺满成型槽表面,从而方便快速地生产规定形状的铅阴极板。由于铅液自动从上至下流动平铺在浇注槽表面,铅液层厚度小,方便铅液凝固成形,提高生产效率。
[0019]成型板两侧对称设置有突出于成型板的上表面的支撑板9,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浇铸支架。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成型板的宽度,支撑板上支撑阴极板导电棒。支撑板上端水平,方便稳定放置阴极板导电棒,同时避免阴极板导电棒挡住铅液流动。
[0020]阴极板导电棒的长度大于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以便阴极板导电棒两端放置于支撑板上。支撑板设置在成型板两侧的上部三分之一位置至五分之一位置之间。通过设置阴极板导电棒,方便阴极板导电棒上部的铅板向下弯曲贴于阴极板导电棒下部的铅板并将阴极板导电棒包裹在之间,从而形成最终可以进行铅电解提纯使用的铅阴极板,不仅方便从成型板中取出铅阴极板,而且方便转移、存放和导电,避免铅阴极板变形,从而提高使用方便性和提高生产效率。[0021 ] 如图1所示,成型板上端两侧通过挂杆5和挂钩6挂设于浇铸支架,成型板下端下表面通过可调螺栓11支撑于浇铸支架。挂钩固定连接于浇铸支撑架,挂杆固定连接于成型板上端的两侧,螺栓螺纹连接于浇铸支架中的螺纹通孔。通过挂钩和刮杆挂接与浇注支架,方便取出浇注板对浇注板上的铅渣进行清理,提高使用方便性。可调螺栓可以是一个或者两个,通过设置可调螺栓支撑于成型板下板面,方便根据铅液的流动速度调整成形板的倾斜角度,提高使用方便性,提高生产效率。
[0022]如图1所示,浇注槽为半圆柱形,浇注槽的两端为半圆形。通过设置半圆柱形的浇注槽,方便浇注槽转动,减少浇注槽转动时的占用空间,避免浇注槽与浇注支架产生摩擦,提闻生广效率。
[0023]如图1所示,成型板下方还设置有铅收集池12。从成型槽顶部流下的铅液铺满成型槽表面后,多余的铅液流入到铅收集池,从而方便收集铅液,提高使用方便性和提高生产效率。
[0024]如图1所示,还包括铅液刮刀13,铅液刮刀的宽度与成型板底部的宽度相适配。铅液从成形板底部滴落到铅收集池的过程中,容易在成型板底部凝固形成残余铅尾,导致铅块形状不规则,通过设置铅液刮刀,可以将残余铅液割断,并且可以将凝固的残余铅尾隔断,提闻生广质量,提闻使用方便性,提闻生广效率。
[0025]如图1所示,转动把手尾端为弧形。通过设置弧形端部的转动把手,由于弧形端部高于浇注槽的转轴,所以可以进一步避免工人的手接触到铅液,避免铅液烫手,提高使用方便性和安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铅阴极板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熔铅炉、浇铸支架、浇注槽、成型板和阴极板导电棒; 所述浇铸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熔铅炉的外侧壁; 所述浇注槽两端封口,所述浇注槽两端设置有转轴,所述浇铸槽通过所述两端的转轴活动连接于所述浇铸支架顶部,所述浇注槽水平设置,所述浇铸槽一端的转轴还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 所述成型板倾斜设置于所述浇注槽下方并与所述浇铸支架连接,所述成型板与所述浇铸槽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成型板上表面设置有成型槽,所述成型槽的宽度与所述浇注槽的宽度相适配; 所述成型板两侧对称设置有突出于所述成型板的上表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浇铸支架; 所述阴极板导电棒的长度大于所述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以便所述阴极板导电棒两端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阴极板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板上端两侧通过挂杆和挂钩挂设于所述浇铸支架,所述成型板下端下表面通过可调螺栓支撑于所述浇铸支架上以调整成型板的倾斜角度;所述挂钩固定连接于所述浇铸支撑架,所述挂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成型板,所述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浇铸支架的螺纹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阴极板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槽为半圆柱形,所述烧注槽的两端为半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阴极板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板下方还设置有铅收集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阴极板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铅液刮刀,所述铅液刮刀的宽度与所述成型板底部的宽度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阴极板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把手尾端为弧形。
【文档编号】B22D25/04GK204159846SQ201420558456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6日
【发明者】曹彦富, 唐承伟 申请人:湖南兴光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