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用于机械配件的高韧性铸铁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C 3.0-3.2%、Si 0.2-0.5%、Mo 0.3-0.6%、Mn 0.5-0.8%、Cr 19-21%、W 0.5-0.8%、V 0.1-0.2%、Ti 0.1-0.2%、Zr 0.2-0.5%、Cu 0.3-0.6%、S≤0.02%、P≤0.0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械配件的高韧性铸铁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C 3.02-3.17%、Si 0.3-0.4%、Mo 0.4-0.5%、Mn 0.6-0.7%、Cr 19.5-20.8%、W 0.6-0.7%、V 0.13-0.17%、Ti 0.12-0.16%、Zr 0.3-0.4%、Cu 0.4-0.5%、S≤0.02%、P≤0.0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械配件的高韧性铸铁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C 3.11%、Si 0.37%、Mo 0.45%、Mn 0.63%、Cr 19.7%、W 0.65%、V 0.16%、Ti 0.14%、Zr 0.35%、Cu 0.43%、S 0.02%、P 0.0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用于机械配件的高韧性铸铁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按照配方量称取除金属锆粉外的其他原料,加入至中频真空感应炉中,熔化后获得铁液;
2)将铁液升温至1420-1430℃,加入配方量的金属锆粉;
3)以包内冲入法加入铁液质量0.6-0.8%的镍镁合金球化剂,对铁液进行球化处理,球化温度为1450-1480℃;
4)以随流孕育的方式加入铁液质量0.2-0.3%的硅铁孕育剂,对铁液进行孕育化处理;
5)球化、孕育处理完毕后,扒渣2-3次,保证铁液温度在1350-1370℃浇铸完毕,铸件保温6-8小时后开箱清理打磨;
6)将打磨后的铸件放入淬火液中淬火处理1-2min;
7)将淬火处理后的铸件升温至930-950℃,保温5-8h,进行退火处理,然后出炉空冷至200-230℃,再升温至700-720℃进行回火处理,保温1-2h,出炉空冷至室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机械配件的高韧性铸铁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淬火液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氢氧化钠6份、氯化锌5份、氯化钠8份、磺化蓖麻油0.07份、三乙醇胺0.04份、肥皂0.08份、防腐剂0.2份、防锈剂0.7份、润滑剂0.6份、杀菌剂1份、水8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