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化炉工件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2535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氮化炉工件支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氮化炉,尤其是工件支架。



背景技术:

氮化炉是对工件进行渗氮处理的设备,渗氮的原理是:向氮化炉内放入工件,先排出氮化炉的空气,然后向氮化炉内通入氨气,加热,然后冷却。

现有的氮化炉在对工件进行渗氮处理时,将工件直接放置到炉胆内,采用这种方式,一方面对炉胆内的空间利用率较低,另一方面对工件的加热不均匀,在渗氮过程中也可能出现渗氮不均匀的问题,同时,冷却的效率也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更好的利用炉胆内的空间,实现更好的冷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氮化炉工件支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氮化炉工件支架,包括炉胆和炉盖,炉盖盖在炉胆上;在炉盖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在炉胆内设有相对于炉胆中心对称的两个立柱,立柱内具有第一水腔,在其中一立柱上设有进水连接管,进水连接管与进水管连接,进水连接管与第一水腔相通,在另一立柱上设有与第一水腔相通的出水连接管,出水连接管与出水管相通;在立柱的内壁上设有轴向的滑槽,在立柱内设有二个以上的第一水孔,第一水孔与滑槽和第一水腔相通;在两立柱之间滑动的设有支架组件,在支架组件与立柱之间设有耐高温气缸,在立柱内设有气道,气道通过气管与耐高温气缸连接。

上述结构,如需要对工件进行渗氮处理,先将炉盖向上升高,打开炉胆,炉盖在升高过程中,炉盖带动立柱、耐高温气缸和支架组件上升,让支架组件上升到炉胆外,在处顶层以外的其他支架组件上放置工件,然后启动耐高温气缸,通过耐高温气缸带动对应的支架组件运动,当两支架组件将工件夹持住,然后关闭炉盖,炉盖带动立柱和支架组件进入到炉胆内,加热渗氮然后进行冷却,在冷却的过程中,向进水管通水冷水,冷水经进水管、进水连接管进入到第一水腔内,第一水腔内的冷水分别进入到每一支架组件内,在支架组件内的冷水工件进行热交换,经热交换的水进入到另一立柱中的第一水腔中,然后经出水连接管和出水管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由于设置了二个以上的支架组件,工件放置到支架组件上,这样,能对炉胆内的空间进行充分的利用。由于工件通过两支架组件夹持,因此,对工件具有定位的作用。在冷却过程中,冷水独自的进入到每一支架组件内与工件热交换,而且支架组件与工件直接接触,热量可通过热传递和热辐射进行交换,热交换的效率高,让冷却更加的充分和快速。

进一步的,在炉胆的内壁上设有轴向的导向槽,立柱容置在导向槽内。这样,可对立柱进行定位,防止立柱在炉胆内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架组件包括滑块、端架、散热管和翅片,散热管设置有两个以上,相邻的散热管之间设有翅片,在散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端架,在端架上连接有滑块,滑块的一端卡置到导向槽内,滑块上设有第二水孔,第一水孔的长度小于第二水孔的长度,第一水孔与第二水孔相通,在滑块的端面上位于第二水孔外设有与立柱接触的密封片。

在冷却过程中,冷水经第一水孔进入到第二水孔然后进入到散热管中,在散热管的水与工件进行热交换,经热交换的水经另一端的端架和滑块进入到立柱内,实现冷却。在该结构中,由于设置了翅片,让散热面积大大增加,因此,散热效果好。由于设置了滑块,因此,整个支架组件能在立柱上滑动,由于第一水孔的长度小于第二水孔,因此,在滑块规定的移动范围内,第一水孔与第二水孔始终是相通的,保证水的通过。由于设置了密封片,因此,冷却水不容易漏出。

进一步的,散热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为尖端。该结构,让散热管的尖端与工件接触,针对单个散热管来说,散热管与工件为线接触,这样,在渗氮过程中,不会因为支架组件的存在而影响渗氮的面积。

进一步的,在滑块上设有连接板,耐高温气缸固定在立柱上,耐高温气缸的活塞杆与连接板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氮化炉的立体图。

图2为氮化炉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炉壳、炉胆和炉盖的剖视图。

图4为立柱和支架组件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A-A剖视图。

图6为散热管和翅片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和图3,氮化炉包括炉壳1、炉胆2和炉盖3。

炉壳1内具有空腔11,在炉壳1的内壁上端设有炉壳凸缘12。炉壳1外设有保温层(未示出),起到保温的作用。

炉胆2内具有工件腔21,炉胆2的上边缘设有炉胆凸缘22。炉胆2设在空腔11内,炉壳凸缘12支承住炉胆凸缘22。

炉盖3盖在炉胆2的开口处。

在炉壳1的内壁上设有螺旋槽13,在螺旋槽13上喷涂有热反射层(未示出)。螺旋槽13内设有烟气管道4,烟气管道4的进口端连接燃烧炉40,烟气管道4的出口端连接烟囱41。

在炉胆2的外壁上从下到上套有二个以上的风冷管5,相邻的风冷管之间有间隙,这样,在冷却过程中,相邻风冷管发生热交换的可能性小,每一风冷管5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在炉壳1上安装有鼓风机50,鼓风机50上连接有三通管500,三通管500的一出口端连接进风管51,在进风口与进风管51之间连接有进风支管52,出风口上连接有出风支管53,出风支管53连接出风管54。炉壳1与炉胆2之间具有间隙100,三通管的另一出口端与间隙100相通,在炉壳1上设有与间隙100和出风管均相通的排风管55。

在炉盖3上设有升降机构6,所述的升降机构6包括导向套61、升降杆62、支架63、支承板64、限位架65、弹簧66和油缸67。

导向套61通过连接座60安装在炉壳1的外侧壁上,连接座60的上端具有卡勾600,卡勾卡置在炉壳1的上端面上,能起到限位的作用。升降杆62滑动的穿过导向套61,支架63连接在升降杆62的上端,炉盖3连接在支架63上,支承板64固定在升降杆62上。所述的限位架65包括立板和横板,立板固定在连接座上,横板设在立板的上端,横板位于支承板64的上方。弹簧66设在横板与支承板64之间,油缸67固定在炉壳1上,油缸67的活塞杆连接在升降杆62上。

在支架63上固定有上支架7,上支架7包括立柱71和横杆72,立柱71固定在支架63上,横杆72固定在立杆71的上端且横杆自立杆向两端延伸,在横杆72上挂有燃气罐73,当横杆向两端延伸后,挂置的燃气罐对立杆受力平衡。燃气罐73与燃烧炉通过管道连通。通过设置横杆,在便于放置燃气罐73,充分利用空间。为了防止燃气罐滑离横杆,在横杆上位于燃烧罐的外侧设有插销(未示出)。

在立杆71上位于横杆的下方固定有支承杆74,支承杆74与支架63之间固定有加强杆75。所述的支承杆74位于燃气罐的下方,可起到支承燃气罐73的作用,让燃气罐73的放置更加的安全。

在炉盖3上设有进气管81和排气管82。

在本实用新型中,氮化炉工件支架包括炉胆2和炉盖3;在炉盖3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参见图4至图6,在炉胆的内壁上设有轴向的导向槽,在导向槽内设有相对于炉胆中心对称的两个立柱90,通过设置导向槽,可对立柱90进行定位,防止立柱90在炉胆内移动。立柱90内具有第一水腔900,在其中一立柱900上设有进水连接管91,进水连接管91与进水管连接,进水连接管91与第一水腔900相通,在另一立柱90上设有与第一水腔相通的出水连接管92,出水连接管92与出水管相通;在立柱90的内壁上设有轴向的滑槽901,在立柱90内设有二个以上的第一水孔902,第一水孔902与滑槽901和第一水腔900相通;在两立柱90之间滑动的设有支架组件9。

所述的支架组件9包括滑块93、端架94、散热管95和翅片96。散热管95设置有两个以上,散热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为尖端951,相邻的散热管95之间设有翅片96,在散热管95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端架94,在端架94上连接有滑块93,滑块93的一端卡置到导向槽901内,滑块93上设有第二水孔931,第一水孔的长度小于第二水孔的长度,第一水孔与第二水孔相通,在滑块93的端面上位于第二水孔外设有与立柱接触的密封片97。

在滑块93上设有连接板98,在立柱90上固定有耐高温气缸99,耐高温气缸99的活塞杆与连接板98连接。在立柱内设有气道,气道通过气管与耐高温气缸连接。

上述氮化炉工件之间,由于设置了二个以上的支架组件9,工件放置到支架组件上,这样,能对炉胆内的空间进行充分的利用。由于工件通过两支架组件夹持,因此,对工件具有定位的作用。在冷却过程中,冷水从进水管、进水连接管进入到第一水腔中,第一水腔中的冷水经第一水孔进入到第二水孔然后进入到散热管中,在散热管的水与工件进行热交换,经热交换的水经另一端的端架和滑块进入到立柱内,实现冷却。在该结构中,由于设置了翅片,让散热面积大大增加,而且散热管的尖端和翅片与工件直接接触,热量可通过热传递和热辐射进行交换,热交换的效率高,让冷却更加的充分和快速。因此,冷却效果好。由于设置了滑块,因此,整个支架组件能在立柱上滑动,由于第一水孔的长度小于第二水孔,因此,在滑块规定的移动范围内,第一水孔与第二水孔始终是相通的,保证水的通过。由于设置了密封片,因此,冷却水不容易漏出。让散热管的尖端与工件接触,针对单个散热管来说,散热管与工件为线接触,这样,在渗氮过程中,不会因为支架组件的存在而影响渗氮的面积。

上述氮化炉,由于在炉壳的内壁上设有螺旋式的烟气管道,且烟气管道直接与燃烧炉连接,燃料在燃烧炉内燃烧的烟气直接进入到烟气管道内,烟气管道将热量辐射到炉胆内,对炉胆内的工件进行加热,同时由于设置了热反射层,因此,能将更多的热量反射到炉胆上,这种方式,一方面在炉壳内壁上螺旋式的布置了烟气管道,烟气管道的布置均匀,使得加热均匀,另外,该烟气管道不需要与其他的管道内介质进行热交换,通过烟气管道的热气辐射直接给炉胆内的工件加热,避免了热交换时的热量损失,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对工件的冷却过程是:鼓风机工作,鼓风机将冷风分别鼓入到进风管和间隙内,冷风经进风管分别进入到进风支管内,冷风经每一进风支管进入到风冷管,进入到风冷管内的冷风与炉胆内的热量进行热交换,热交换的空气经出风支管和出风管、排风管排出,另外,间隙内的冷风与炉胆内的热量进行热交换,经热交换的热风经排风管排出,这种方式,外界的空气分别进入到风冷管,风冷管内的空气独立的与炉胆内的热量进行交换,相对于现有的冷风经鼓风机进入到炉壳内后排出的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换热更加的充分、均匀,冷却效果好,并且还通过间隙内的冷风进行冷却,再利用工件之间进行冷却,起到了三重冷却的作用,提高了冷却的效率。由于设置了支承板、限位架和弹簧,在弹簧的作用力下炉盖始终盖在炉胆上,氮化炉在工作时,油缸处于泄压状态,一旦炉胆内的压力大于弹簧的极限弹力,炉盖在压力的作用克服弹簧弹力打开,可避免爆炸的现象发生,提高了安全性能,氮化炉在不工作时,如要打开炉盖,通过油缸给予升降杆一顶升力,让升降杆克服弹簧弹力向上运动,从而达到打开炉盖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