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接触型自发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79148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体接触型自发泡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泡沫铝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接触型自发泡组件。



背景技术:

由于铝的密度低、刚度高、耐腐蚀而且加工成型性好,使得铝材的应用持续增加。这种趋势在汽车工业家用电器和建筑工业尤为明显,在这些领域对具有复杂形状和较高强度的铝材有着巨大的需求,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发泡铝的制备过程中存在着气体不能与液体充分接触、气泡分布不均匀、发泡率低等诸多缺陷。

中国发明申请号为201410236790.3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发泡铝液自动吹气系统,为dcs连续发泡铝自动生产线中的吹气式发泡铝保温池配套的自动旋转从底部吹气使铝液发泡的系统。涉及所有发泡铝液自动吹气系统。其包括:变频调速主传动装置、氮气进入接口、主气管道、支气管道、发泡喷气头、主气管轴承固定座、耐温传动带。该发泡铝液自动吹气系统中的发泡喷气头置于发泡铝保温池底部,通过球形头向保温池内部输入气体,使气体分散到铝液中,同时变频调速主传动装置驱动主气管道以及支气管道旋转搅拌铝液;该发泡铝液自动吹气系统生产发泡铝时,吹气棒不易变形、吹气均匀,同时支气管道对铝液进行搅拌,提高铝液发泡率。

该发泡铝液自动吹气系统中的发泡喷气头置于发泡铝保温池底部,在吹气过程中在发泡铝保温池底部形成一个高压区域,使底部区域气压高于上部区域,气体不断向上移动,造成气体在铝液中分布不均匀,影响发泡效果;同时由于管道在发泡铝保温池中不断搅拌形成离心力,不利于铝液的发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体接触型自发泡组件,通过输液管和输气管向外输送铝液和气体,并通过液体通道形成液体帘幕,增大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提高发泡率及气泡分布均匀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体接触型自发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上设置有液体通道;

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设置于所述输液管内部且与该输液管同轴设置,该输气管上设置有气体通道;

所述液体通道与气体通道在竖直方向上呈上下设置,通过该液体通道和气体通道向外输送铝液和气体,铝液和气体在喷出的过程中相互接触。

作为改进,所述气体通道设置在液体通道的下方。

作为改进,所述液体通道包括上方的第一液体通道以及下方的第二液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设置于第一液体通道和第二液体通道之间。

作为改进,所述输液管与输气管在轴向上设置有多个液体通道和气体通道。

作为改进,所述液体通道为轴向设置成扇形的缝口,液体通过缝口流出输液管。

作为改进,所述液体通道为沿输液管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缝口,铝液经缝口流出形成液体帘幕。

作为改进,所述气体通道包括导管,该导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气体通道,其另一端伸出至所述输液管外且其出气端呈广口设置,气体通过导管流出所述输气管。

作为改进,所述导管周向均布设置,数量至少为4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当有液体流过所述输液管时,该输液管的液体通道向外喷射铝液形成液体帘幕,由于重力作用该液体帘幕中的液体会竖直向下移动,使该液体通道的下方周向布满铝液液体形成液体密闭空间,同时设置于液体通道下方的输气管中的气体经气体通道不断流出的气体与液体帘幕中的液体相互接触,提高液体与气体的接触面积,气体渗入至液体内,提高发泡率及气泡分布均匀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发泡率高,气体分布均匀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输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输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的输液管的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的输液管的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的导管的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气体接触型自发泡组件,包括:

输液管1,所述输液管1上设置有液体通道11;

输气管2,所述输气管2设置于所述输液管1内部且与该输液管1同轴设置,该输气管2上设置有气体通道21;

所述液体通道11与气体通道21在竖直方向上呈上下设置,通过该液体通道11和气体通道21向外输送铝液和气体,铝液和气体在喷出的过程中相互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当有液体流过所述输液管时,该输液管1液体通道11喷射铝液形成液体帘幕114由于重力作用该液体帘幕114体会竖直向下移动,使该液体通道11下方周向布满铝液液体形成液体密闭空间,同时设置于液体通道11的输气管2的气体经气体通道21流出的气体与液体帘幕114体相互接触,提高液体与气体的接触面积,气体渗入至液体内,提高发泡率及气泡分布均匀性。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气体通道21设置在液体通道11的下方,该方式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方式,其目的在于液体帘幕114中的铝液由于重力作用自上而下移动与由于自身特性自下而上移动的气体相互接触,气体渗入到铝液中。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液体通道11包括上方的第一液体通道111以及下方的第二液体通道112,所述气体通道21设置于第一液体通道111和第二液体通道112之间,确保气体通道21向下输出的气体能与该气体通道21的下方的第二液体通道112输出的液体充分接触,同时向上输出的气体与第一液体通道111中由于重力作用向下移动的铝液充分接触,气体渗入到铝液中。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输液管1与输气管2在轴向上设置有多个液体通道11和气体通道21且其两者间隔设置,该实施方式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方式,其目的在于,确保气体由于自身特性在被输出之后自由向上运动,同时多个液体通道11向外喷射液体形成的液体帘幕330由于重力作用竖直向下移动与自由向上运动的气体相遇,进行二次充分接触,进一步提高铝液的发泡率。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液体通道11为沿输液管1周向设置成扇形的缝口113,铝液经缝口113流出形成液体帘幕114,增大了铝液在喷射过程中的面积,使气体与铝液接触更充分,进一步提高了发泡率,该实施方式适用于制作发泡率要求高的发泡铝。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所述液体通道11为沿输液管1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缝口113,铝液经缝口113流出形成液体帘幕114,相比于设置成扇形的缝口113,该方式减小了铝液在喷出过程中的面积,气体与铝液接触相对减少,发泡率相对较低,该实施方式适用于制作发泡率要求不高的发泡铝。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所述气体通道21包括导管211,该导管211的一端连通所述气体通道21,其另一端伸出至所述输液管1外且其出气端呈广口设置,确保气体在输出时能向四周均匀输出,增加气体的分布均匀性。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所述导管211沿输气管2周向均布设置,数量至少为4个,增大气体的输出量,确保液体能有充足的气体与其相互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一种气体接触型自发泡组件,输液管1的液体通道11向外喷射铝液形成液体帘幕114,由于重力作用该液体帘幕114中的液体会竖直向下移动,使该第一液体通道111周向布满铝液液体形成液体密闭空间,同时输气管2中的气体经气体通道21不断流出到形成的液体密闭空间中与铝液液体相互接触,气体渗入至液体内,提高液体与气体的接触面积,提高发泡率及气泡分布均匀性。

工作过程如下:

输液管1有铝液流过时通过液体通道11向外喷射铝液形成液体帘幕114,由于重力作用该液体帘幕114中的液体会竖直向下移动,使该液体通道11的下方周向布满铝液液体形成液体密闭空间,输气管2流进的气体经气体通道21不断流出到形成的液体密闭空间中与铝液液体相互接触,气体渗入至液体内,充分发泡液体。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