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壳体、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04247发布日期:2018-09-21 22:57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壳体、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电子行业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显示屏的外观与功能也随之不断的变化。目前,移动终端行业不断的追求超高屏占比的设计,即“全面屏”的设计概念。顾名思义“全面屏”移动终端的正面全部都是屏幕,其四个边框位置都是采用无边框设计,追求接近100%的屏占比。但由于受限于目前的技术,移动终端行业内宣称的“全面屏”暂时只能达到超高的屏占比,例如可以达到80%以上,并且拥有超窄边框的设计,仍然无法真正做到正面屏占比100%。为了进一步提高屏占比,达到全面屏的视觉效果,会将移动终端中的指纹识别模块由前置改为后置,然而,为使后置的指纹识别模块与后盖融为一体,减少搭配的差异性,因此,对后置的指纹识别模块的外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需要使指纹识别模块表面达到较好的仿阳极金属质感效果以及良好的外观精致度。

然而,目前的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壳体、移动终端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基于发明人对于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

发明人发现,目前移动终端中后置的指纹识别模块普遍缺乏金属质感和色相明艳度,与阳极金属后盖效果差异较大,目视搭配一致性不佳等问题。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以及大量实验发现,这主要是由于目前的后置指纹识别模块,普遍使用陶瓷盖板镀膜工艺,表面打磨抛光保证表面光滑平整,镀膜实现仿阳极金属表面颜色,以期达到与后盖搭配一致性,最后还需要在表面镀一层防指纹膜。该方法制备的指纹识别模块虽然可以减少与后盖的搭配的差异性,但效果依然有限,既无法实现较好的金属质感,也没有明艳的色相,表面平整度的质感较差,精度低,造成指纹识别模块与金属后盖搭配一致性不佳。因此,如果通过一种工艺,使制备的后置指纹识别模块达到所需要的性能、外观精致度和仿金属颜色,将显著提高指纹识别模块与后盖的搭配一致性,提升移动终端的外观效果。

本发明旨在至少一定程度上缓解或解决上述提及问题中至少一个。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板材的制备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提供金属基材,所述金属基材的部分表面上设置有环氧树脂层;对所述环氧树脂层远离金属基材的一侧形成金属底漆层;对所述金属底漆层远离所述环氧树脂层的一侧形成中漆层。由此,该方法制备的板材中,金属底漆层与中漆层可以提升环氧树脂层的金属质感和色相明艳度,提升表面平整度与外观精致度,显著提高环氧树脂层与金属基材的搭配一致性,提升外观效果;同时,该方法还可以有效避免产生橘皮和积油平衡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形成所述金属底漆层之前,进一步包括:对所述环氧树脂层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对经过所述抛光处理的所述环氧树脂层的表面进行清洗处理。由此,抛光处理可以提高环氧树脂层的表面光滑度与平整度,清洗处理可以使环氧树脂层表面无粉尘以及油污污染,进一步提升该方法制备的板材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所述金属底漆层的金属底漆包括黑色、金色以及红色的至少之一。由此,由金属底漆形成的金属底漆层可以实现细闪颗粒效果,提升环氧树脂层的金属质感,进一步提升与金属基材的搭配一致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金属底漆的粘度为8~8.5s。由此,可以有效避免产生橘皮和积油平衡的问题,进一步提升该方法制备的板材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所述中漆层的粘度为8~8.5s。由此,可以有效避免产生橘皮和积油平衡的问题,进一步提升该方法制备的板材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金属底漆层以及所述中漆层是分别独立地通过喷涂而形成的。由此,可以简便的形成金属底漆层与中漆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喷涂形成所述中漆层以及所述底漆层的喷枪数量分别独立地为5~15。由此,可以有效避免产生橘皮和积油平衡的问题,进一步提升该方法制备的板材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环氧树脂层的面积为0.5~1平方厘米。由此,可以进一步提升该方法制备的板材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环氧树脂层的横截面为环形。由此,可以进一步提升该方法制备的板材的性能。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板材。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板材是利用前面所述的方法而获得的。由此,该板材可以具有前面描述的方法制备的板材所具有的全部的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该板材中的环氧树脂层具有较高的金属质感和色相明艳度,表面平整度与外观精致度也显著提升,可以提高环氧树脂层与板材的搭配一致性,减少搭配的差异性,提升外观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产生橘皮和积油平衡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壳体。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壳体包括:前面所述的板材。由此,该壳体可以具有前面描述的板材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该壳体中的环氧树脂层具有较高的金属质感和色相明艳度,表面平整度与外观精致度也显著提升,可以提高环氧树脂层与壳体的搭配一致性,减少搭配的差异性,提升外观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产生橘皮和积油平衡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移动终端包括:前面所述的壳体;以及指纹识别传感器,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上的环氧树脂层复用为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的绝缘层。由此,该移动终端可以具有前面描述的壳体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复用为指纹识别传感器绝缘层的环氧树脂层具有较高的金属质感和色相明艳度,表面平整度与外观精致度也显著提升,可以提高环氧树脂层与壳体的搭配一致性,减少搭配的差异性,提升外观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产生橘皮和积油平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制备板材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制备板材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及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环氧树脂层;200:壳体;1000:移动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板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板材中,在环氧树脂层的表面形成的金属底漆层可以提升环氧树脂层的金属质感,在金属底漆层远离环氧树脂层的表面形成的中漆层可以提升环氧树脂的色相明艳度,金属底漆层和中漆层还可以提升环氧树脂层的表面平整度与外观精致度,显著提高环氧树脂层与金属基材的搭配一致性,提升外观效果;同时,该方法还可以有效避免产生橘皮和积油平衡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该方法包括:

s100:提供金属基材

在该步骤中,提供金属基材,金属基材的部分表面上设置有环氧树脂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金属基材的具体金属类型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是铝合金。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环氧树脂层的具体材料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需要说明的是,该方法制备的板材,在后续工艺过程中,可以形成移动终端的壳体,其中,环氧树脂层可以复用为移动终端后置的指纹识别传感器的绝缘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环氧树脂层的面积大小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环氧树脂层的面积可以为0.5~1平方厘米。由此,可以进一步提升该方法制备的板材的性能。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环氧树脂层的横截面的具体形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环氧树脂层的横截面可以为环形。由此,可以进一步提升该方法制备的板材的性能。

s200:形成金属底漆层

在该步骤中,对环氧树脂层远离金属基材的一侧形成金属底漆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金属底漆层的具体方式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金属底漆层可以是通过喷涂而形成的。更具体的,金属底漆层可以是通过喷涂金属底漆而形成的。由此,可以简便的形成金属底漆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金属底漆的具体类型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金属底漆可以包括银粉,例如,可以为黑色底漆、红色底漆以及金色底漆的至少之一。由此,由金属底漆形成的金属底漆层可以实现细闪颗粒效果,提升环氧树脂层的金属质感,进一步提升与金属基材的搭配一致性。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金属底漆的粘度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例如,粘度可以为8~8.5s。由此,可以有效避免产生橘皮和积油平衡的问题,进一步提升该方法制备的板材的性能。

s300:形成中漆层

在该步骤中,对金属底漆层远离环氧树脂层的一侧形成中漆层。由此,中漆层可以显著提升环氧树脂层的色相明艳程度,提升外观精致度,进一步提升该方法制备的板材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中漆层的具体方式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漆层可以是通过喷涂而形成的。更具体的,中漆层可以是通过喷涂中漆而形成的。由此,可以简便的形成中漆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漆的具体类型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漆的粘度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例如,粘度可以为8~8.5s。由此,可以有效避免产生橘皮和积油平衡的问题,进一步提升该方法制备的板材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金属底漆层以及中漆层可以分别独立地通过喷涂而形成。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发现,适当增加形成上述漆层的喷枪数,有利于缓解或避免产生橘皮和积油平衡的问题,进一步提升该方法制备的板材的性能。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将喷枪数量提升1.5~2倍。例如,目前用于喷涂漆层的喷枪,通常为4~6把。可采用5~15把,或是8~10把喷枪,形成上述中漆层以及金属底漆层。并且,发明人发现,当喷枪数量增加后,需要适当调节漆层的粘度。具体的,当中漆层以及金属底漆层的粘度为8~8.5,并增加局部喷枪的数目,可以有效避免产生橘皮和积油平衡的问题,进一步提升该方法制备的板材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进一步提升该方法制备的板材的性能,在形成金属底漆层之前,参考图2,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s10:抛光处理以及清洗处理

在该步骤中,对环氧树脂层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对经过抛光处理的环氧树脂层的表面进行清洗处理。由此,抛光处理可以提高环氧树脂层的表面光滑度与平整度,清洗处理可以使环氧树脂层表面无粉尘以及油污污染,进一步提升该方法制备的板材的性能。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抛光处理与清洗处理的具体方式均不受特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先对环氧树脂层的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再对环氧树脂层的表面进行超声波清洗处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板材。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板材是利用前面所述的方法而获得的。由此,该板材可以具有前面描述的方法制备的板材所具有的全部的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该板材中的环氧树脂层具有较高的金属质感和色相明艳度,表面平整度与外观精致度也显著提升,可以提高环氧树脂层与板材的搭配一致性,减少搭配的差异性,提升外观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产生橘皮和积油平衡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壳体。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壳体包括:前面所述的板材。由此,该壳体可以具有前面描述的板材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该壳体中的环氧树脂层具有较高的金属质感和色相明艳度,表面平整度与外观精致度也显著提升,可以提高环氧树脂层与壳体的搭配一致性,减少搭配的差异性,提升外观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产生橘皮和积油平衡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3,该移动终端1000包括:前面所述的壳体200以及指纹识别传感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指纹识别传感器设置在壳体200上,壳体200上的环氧树脂层100复用为指纹识别传感器的绝缘层。由此,该移动终端1000可以具有前面描述的壳体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复用为指纹识别传感器绝缘层的环氧树脂层100具有较高的金属质感和色相明艳度,表面平整度与外观精致度也显著提升,可以提高环氧树脂层100与壳体200的搭配一致性,减少搭配的差异性,提升外观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产生橘皮和积油平衡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