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磨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29704阅读:7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磨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材加工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磨石机。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材料的广泛应用,加工建筑材料的机械也被广泛的利用,比如加工打磨石板的磨石机,常见的磨石机为单头结构,即只有一台主机磨头,且磨头工作时依靠人工压弹簧产生压力及人工转动摆动臂呈现不规则运动磨削石材表面,因磨头工作是靠人工凭经验施给压力,难以控制所加工表面的均匀性,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并且人工操作磨石机安全危险性极大,工作效率低,另外每1台磨石机每次只能加工一块板,并须配备1-2名操作工人,比如6台磨石机就需配备6-12名操作工人,人力成本支出高,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支出的自动磨石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磨石机,包括机架、沿横向设置在机架上用于输送石材的输送带、沿横向设置在机架上且可沿纵向移动的横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横梁上对输送带上的石材的表面进行抛磨的抛磨装置和设置在横梁与机架之间驱动横梁纵向移动的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沿横向间隔布置且沿纵向延伸的两导轨,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与导轨配合的滑槽。

进一步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机架左右两端的两支座,两所述导轨分别设置在两支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抛磨装置包括主轴、驱动主轴上下移动的气缸、驱动主轴旋转的电机、用于控制气缸伸缩的气缸供气系统和设置在主轴下端的磨头,该气缸供气系统使气缸可带动磨头在高位的待机位置、低位的工作位置和悬浮位置动作,悬浮位置处于待机位置与工作位置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具有由其活塞体分隔的上腔和下腔,所述气缸供气系统包括电磁阀,电磁阀具有进气口、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和泄压口,第一出气口连通上腔,第二出气口连通下腔,电磁阀可控制进气口连通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连通泄压口,使气缸的活塞杆完全伸出带动磨头处于工作位置;电磁阀可控制进气口连通第二出气口,第一出气口连通泄压口,使气缸的活塞杆完全缩回带动磨头处于待机位置;电磁阀可在上腔和下腔均具有一定气压时同时堵塞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使气缸的活塞杆不完全伸出带动磨头处于悬浮位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用于检测被输送石材的形状的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沿输送带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与检测装置连接,根据各个检测装置反馈的信号生成板状物体的形状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架体、可摆动设置在架体上的检测杆和设置在架体上用于感应检测杆摆动的接近开关,检测杆在重力作用下竖直布置,可被输送的石材碰撞而摆动。

进一步的,所述架体上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中设置有可转动的旋转体,所述检测杆连接在旋转体下端,所述接近开关通过感应旋转体的旋转而判断检测杆的摆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沿横向间隔布置且沿纵向延伸设置在机架上的两齿条、与齿条啮合的齿轮、可转动设置在横梁上与齿轮连接的传动轴和驱动传动轴转动的电机。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工作时,由输送带传送待加工的石材,驱动机构驱动抛磨装置对石材的表面进行抛磨,与现有技术相比,全自动模式操作简便、安全,工作效率高;

设置有用于检测被输送石材的形状的检测系统,检测系统包括沿输送带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与检测装置连接,根据各个检测装置反馈的信号生成板状物体的形状信息,然后控制磨石机上的抛磨装置对板状石材的表面进行抛磨,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且能大大地提升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成本的支出;

抛磨装置包括控制气缸供气系统,气缸供气系统包括电磁阀,电磁阀可在上腔和下腔均具有一定气压时同时堵塞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使气缸的活塞杆不完全伸出带动磨头处于悬浮位置,使磨头到石材表面的加工距离处于最合适的加工距离,减少因加工距离长,造成石材表面部分位置未进行抛磨的情况,保证石材表面的抛磨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出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气缸与气缸供气系统连接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6所示,一种自动磨石机,包括机架1、输送带3、横梁2、支座4、抛磨装置5、驱动机构和检测系统;

输送带3沿横向设置在机架1上用于输送石材;支座4设置有两个,具体的,分别设置在机架1左右两端,用于架设横梁3;

横梁3沿横向架设在支座4上,且可沿纵向移动;

驱动机构设置在横梁2与支座4之间用于驱动横梁2沿纵向移动,包括沿纵向延伸设置在支座4顶面的齿条、与齿条啮合的齿轮61、可转动设置在横梁2上与齿轮61连接的传动轴62和驱动传动轴62转动的电机63,横梁2的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所述的驱动机构,两电机63的输出轴通过同步机构连接,保证横梁2左右两端的同步移动;

抛磨装置5设置在横梁2上用于对输送带3上的石材的表面进行抛磨,包括包括主轴51、驱动主轴51上下移动的气缸52、驱动主轴51旋转的电机53、用于控制气缸52伸缩的气缸供气系统和设置在主轴51下端的磨头54,具体的,气缸52具有由其活塞体521分隔的上腔522和下腔523,该气缸供气系统使气缸52可带动磨头54在高位的待机位置、低位的工作位置和悬浮位置动作,悬浮位置处于待机位置与工作位置之间;

气缸供气系统包括电磁阀81、调压阀84、压力表83、急速排气阀82、单向节流阀85,电磁阀具有具有进气口811、第一出气口812、第二出气口813和泄压口814,第一出气口812连通上腔522,第二出气口813连通下腔523;调压阀84和压力表83设置在上腔522与第一出气口812之间的管路上;急速排气阀82也设置在上腔822与第一出气口813之间的管路上;单向节流阀85通过管路与泄压口814连接;具体的,电磁阀81可控制进气口811连通第一出气口812,第二出气口813连通泄压口814,使气缸52的活塞杆524完全伸出带动磨头54处于工作位置;电磁阀81可控制进气口811连通第二出气口813,第一出气口812连通泄压口814,使气缸52的活塞杆524完全缩回带动磨头54处于待机位置;电磁阀81可在上腔522和下腔523均具有一定气压时同时堵塞第一出气口512和第二出气口813,使气缸52的活塞杆524不完全伸出带动磨头54处于悬浮位置;

板形检测系统设置在机架1上,位于输送带3的上方,包括沿输送带3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检测装置7和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与检测装置连7接,根据各个检测装置7反馈的信号生成石材的形状信息;

检测装置7包括架体71、检测杆72、接近开关73、安装座74、旋转体75;架体71设置在机架1上位于输送带3上方;检测杆72可摆动设置在架体上71,具体的,检测杆72在重力作用下竖直布置,可被输送的石材碰撞而摆动,进一步的,检测杆72由耐磨合金材料制成,不易磨损,保证检测装置7的检测精度;

安装座74设置在架体71上,具体的,安装座74通过螺栓和螺母可拆卸地设置在架体71上;旋转体75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座74中,旋转体75的下端连接检测杆72,具体的,旋转体75通过枢转轴76可转动设置在安装座74中,进一步的,检测杆72与旋转体75螺纹连接,方便检测杆72损坏时进行更换;

接近开关73设置在架体71上用于感应检测杆72摆动,具体的,接近开关73设置在旋转体75的上方,通过感应旋转体75的旋转而判断检测杆72的摆动,进一步的,各检测装置7的接近开关73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可根据各个检测装置7接近开关73反馈的信号生产石材的形状信息;

工作时,电磁阀81控制磨头54处于悬浮位置,石材在输送带3上随输送带的行进方向运动,与设置在输送带3上方的检测杆72发生碰撞,使检测杆72发生摆动,接近开关73感应旋转体75的旋转而判断检测杆72的摆动,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反馈的信号生成石材的形状信息,然后控制磨头54对石材的表面进行抛磨,与现有技术相比,全自动模式操作简便、安全,工作效率高,大大地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支出,通过电磁阀81使磨头处于悬浮位置,使磨头54到石材表面的加工距离处于最合适的加工距离,即磨头54与石材表面有一定距离,且能保证加工时磨头54可以快速到达石材表面,减少因加工距离长,造成石材表面部分位置未进行抛磨的情况,保证石材表面的抛磨精度,操作人员还可以根据各批加工石材的厚度,调整磨头54的悬浮位置,在石材连续输送的情况下,即保证石材表面的抛磨精度,又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