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侧边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1943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材侧边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石材板需要进行磨边工作,对石材板侧边的毛刺打磨平滑,传动的工作方式是人工手打抛光机对固定的石材板进行打磨,由于抛光机一般都在5kg左右,如果工人手拿一天打磨将会非常疲惫,劳动强度比较高,且工作效率比较低,打磨一块直径3米的圆石材板需要30-60分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板材侧边打磨装置,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板材侧边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磨电机、气缸、旋转盘以及工作台,所述气缸安装在龙门架上,所述龙门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压盘,所述压盘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活动连接,所述旋转盘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旋转盘与所述压盘相对应;所述龙门架的一侧设有滑动轴,所述滑动轴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滑动轴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支板,所述打磨电机安装在所述滑动支板上,所述打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打磨轮。本实用新型采用石材转动再用抛光机打磨的方式,旋转盘用于放置石材板,气缸上的压盘用于将石材板固定在旋转盘上,将石材板固定完成后,启动抛光机,由于抛光机通过滑动支板与滑动轴连接,因而抛光机能够沿着滑动轴转动以及上下移动,工人只需单手抬起抛光机,另一只手转动旋转盘上的石材就能够完成侧板打磨工作,此种方式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每块板材抛光时间只需5-10钟就能够完成,且工人劳动强度较低。

优选地,所述打磨电机一侧设有把手。便于工人操作打磨电机。

优选地,所述滑动支板与所述工作台之间设有弹簧。通过设置弹簧能够减轻工人抬起抛光电机的力量,需要抛光时,只需将抛光电机轻微向下压动即可,节省体力。

优选地,所述旋转盘底部通过支撑轴与所述工作台连接。

优选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轴承座,所述支撑轴底部与所述轴承座连接。

优选地,所述轴承座上设有紧固螺栓。当需要固定旋转盘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

优选地,所述打磨电机采用气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石材转动再用抛光机打磨的方式,旋转盘用于放置石材板,气缸上的压盘用于将石材板固定在旋转盘上,将石材板固定完成后,启动抛光机,由于抛光机通过滑动支板与滑动轴连接,因而抛光机能够沿着滑动轴转动以及上下移动,工人只需单手抬起抛光机,另一只手转动旋转盘上的石材就能够完成侧板打磨工作,此种方式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每块板材抛光时间只需5-10钟就能够完成,且工人劳动强度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板材侧边打磨装置,包括打磨电机1、气缸2、旋转盘3以及工作台4,所述气缸安装在龙门架5上,所述龙门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压盘6,所述压盘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活动连接,所述旋转盘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旋转盘与所述压盘相对应;所述龙门架的一侧设有滑动轴7,所述滑动轴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滑动轴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支板8,所述打磨电机安装在所述滑动支板上,所述打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打磨轮9。本实用新型采用石材转动再用抛光机打磨的方式,旋转盘用于放置石材板,气缸上的压盘用于将石材板固定在旋转盘上,将石材板固定完成后,启动抛光机,由于抛光机通过滑动支板与滑动轴连接,因而抛光机能够沿着滑动轴转动以及上下移动,工人只需单手抬起抛光机,另一只手转动旋转盘上的石材就能够完成侧板打磨工作,此种方式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每块板材抛光时间只需5-10钟就能够完成,且工人劳动强度较低。所述打磨电机一侧设有把手10。便于工人操作打磨电机。

所述滑动支板与所述工作台之间设有弹簧11。通过设置弹簧能够减轻工人抬起抛光电机的力量,需要抛光时,只需将抛光电机轻微向下压动即可,节省体力。

为了能够对旋转盘进行锁定,所述旋转盘底部通过支撑轴12与所述工作台连接。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轴承座13,所述支撑轴底部与所述轴承座连接。所述轴承座上设有紧固螺栓14。当需要固定旋转盘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所述打磨电机采用气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石材转动再用抛光机打磨的方式,旋转盘用于放置石材板,气缸上的压盘用于将石材板固定在旋转盘上,将石材板固定完成后,启动抛光机,由于抛光机通过滑动支板与滑动轴连接,因而抛光机能够沿着滑动轴转动以及上下移动,工人只需单手抬起抛光机,另一只手转动旋转盘上的石材就能够完成侧板打磨工作,此种方式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每块板材抛光时间只需5-10钟就能够完成,且工人劳动强度较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