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渣铁沟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0438发布日期:2018-06-26 22:20阅读:6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渣铁沟盖板。



背景技术:

高炉出铁场炉前是炼铁劳动最密集区域,而且此区域温度高,烟尘量大,为高炉出铁及渣铁分离作业区域。区域内渣铁沟多采用盖板覆盖,防止渣铁喷溅及烟尘扩散,形式多为;平直盖板和弧形盖板。

现有平板盖板使用时离熔渣和铁水液面距离小,存在容易变形,寿命短,耐材易脱落等缺点,特别在渣铁喷溅时直接容易损坏。弧形盖板上无法制作大型操作门,且门容易变形漏烟,体积质量大,不易吊装。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渣铁沟盖板,该盖板强度和耐热性得到提高,且方便炉前操作,减少劳动强度,改善炉前环境。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渣铁沟盖板,包括钢板外壳、耐材、锚固钉、筋板;所述钢板外壳为扣在渣铁沟上的槽钢结构,该槽钢的两侧腿板往两侧张开与腰板形成钝角,即形成横截面为梯形的拱形结构,增强了整体结构强度,增大了盖板内壁与渣铁液面的距离,减少了渣铁喷溅及辐射热对盖板的损害,同时该结构容纳烟尘空间增大,有利于改善炉前环境;所述锚固钉和筋板间隔固定在钢板外壳的槽内壁,同时,耐材也涂覆于钢板外壳的槽内壁,并覆盖锚固钉与筋板,相比平直盖板,在拱形钢板外壳内壁涂覆耐材,可减小水平顶板下耐材面积,可有效防止耐材脱落;所述钢板外壳上设有连通槽内外的操作门。该操作门设置在需要操作的位置(如渣铁沟分岔口、渣铁分离处、观察采样处)可直接开门操作,不需要吊走沟盖,减少炉前劳动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筋板为一侧与钢板外壳固定形成工字截面为的T形筋板,现有技术多用条形筋板,采用T形筋板和钢板外壳形成的工字钢结构既增加了强度,防止变形,又可防止耐材的脱落。

所述锚固钉之间的间隔为100-200mm。

述操作门设置在钢板外壳一侧的腿板上。

为便于吊起,在所述钢板外壳的腰板两侧设有吊耳。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1)首先,将钢板外壳设置成梯形拱起结构,不仅增加了整体的结构强度,还通过增大盖板内侧与渣铁液面的距离来减少渣铁喷溅及辐射对盖板的损害;(2)其次,T形筋板与钢铁外壳形成工字钢结构,结构强度得到提高;(3)再而,操作门使炉前操作更为方便,无需吊起盖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渣铁沟盖板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渣铁沟盖板操作门一侧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渣铁沟盖板,包括钢板外壳1、耐材2、锚固钉3、筋板4;所述钢板外壳1为扣在渣铁沟上的槽钢结构,该槽钢的两侧腿板101往两侧张开与腰板102形成钝角,整体形成一个截面为下底面开口的正梯形结构。

所述锚固钉3和筋板4间隔固定在钢板外壳1的槽内壁,锚固钉3在槽内壁分散布设,筋板4呈条状沿钢板外壳1纵向横向间隔延伸布设同时,耐材2也涂覆于钢板外壳1的槽内壁,并覆盖锚固钉3与筋板4;所述钢板外壳1上设有操作门5。该操作门背面同样涂覆耐材,操作门可向钢板外壳1的外部打开,连通钢板外壳1的槽内外空间。

所述筋板4为一侧与钢板外壳1固定形成工字截面为的T形筋板。该T形筋板为两部分条形筋板焊接而成,其中一条筋板与钢板外壳1垂直放置,其一侧边与钢板外壳焊接,另一条筋板与钢板外壳1平行放置,并与前一条筋板的另一侧边焊接,两条筋板与钢板外壳组成工字钢结构。

所述锚固钉3之间的间隔为100-200mm。

如图2所示,所述操作门5设置在钢板外壳1一侧的腿板上。

所述钢板外壳1的腰板102两侧设有吊耳6。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