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树脂结合剂砂轮成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7910发布日期:2019-02-12 21:15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树脂结合剂砂轮成型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树脂结合剂砂轮成型机构,属于砂轮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型树脂结合剂砂轮,是用新型树脂结合剂做成的砂轮,强度高,应用在切割片,双端面,重负荷砂轮,抛光轮等等。具有一定的弹性,耐热性低,自锐性好,制作简便,工艺周期短的特点;广泛用于粗磨、荒磨、切断和自由磨削,如磨钢锭,铸件打毛刺等,其大多采用热压成型的生产加工方式。

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新型树脂结合剂砂轮成型装置在功能上存在一些不足,在热压时由于压力不均匀导致产品内部不均匀,质量差,而且对于生产时产品散热效果不好,同时产品的脱模工艺不够完善,操作不够简便,所以现在急需一种新型树脂结合剂砂轮成型机构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树脂结合剂砂轮成型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压力均匀,冷却快速,脱模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树脂结合剂砂轮成型机构,包括机架、水箱、承载台、气缸以及成型装置,所述水箱安装在机架内部左侧,所述承载台安装在机架内部下侧,所述气缸安装在机架内部上侧,所述成型装置设置在承载台上侧,所述成型装置包括底板、推杆、动模板、导杆、顶杆、冷却管、接水头、下模板、型腔、型芯、上模板、连杆以及压板,所述底板安装在承载台上端面,所述推杆安装在底板内部中间位置,所述动模板安装在底板上端面,所述动模板下端面连接有推杆,所述导杆安装在动模板内部,所述下模板安装在底板上端面,所述顶杆安装在动模板上端面,所述下模板内部安装有顶杆,所述冷却管设置在下模板内部,所述冷却管右侧连接有接水头,所述接水头安装在下模板内部右侧,所述下模板内部上侧开设有型腔,所述气缸下端面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下端面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连接在压板与上模板之间,所述上模板装配在下模板上侧。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内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箱设有两组,且两组水箱规格相同,所述两组水箱对称安装在承载台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板内部下侧设有空腔,所述导杆上端面与空腔内壁顶部相连接,所述导杆环形侧面装配有弹簧,且弹簧连接在动模板上端面与空腔内壁顶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导杆设有四组,且四组导杆规格相同,所述顶杆设有多组,且多组顶杆规格相同,所述接水头设有两组,且两组接水头规格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为网状结构,所述冷却管分别通过接水头和导水管与水箱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型腔为圆形结构,所述型芯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型芯正对型腔中心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设有四组,且四组连杆规格相同,所述四组连杆对称分布在上模板的四角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板、动模板、导杆以及顶杆均为为45钢,所述型芯与下模板为热作模具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树脂结合剂砂轮成型机构,因添加了包括底板、推杆、动模板、导杆、顶杆、冷却管、接水头、下模板、型腔、型芯、上模板、连杆以及压板,该设计增加了散热效果,均匀了成型压力,解决了原有新型树脂结合剂砂轮成型机构压力不均匀和脱模不方便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能。

因导杆环形侧面装配有弹簧,且弹簧连接在动模板上端面与空腔内壁顶部之间,该设计方便了产品脱模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因冷却管为网状结构,冷却管分别通过接水头和导水管与水箱相连接,该设计增加了冷却管的冷却面积,提高了冷却效率,因四组连杆对称分布在上模板的四角位置,该设计均匀了压板对上模板的压力,使得产品成型时受压均匀,提高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压力均匀,冷却快速,脱模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树脂结合剂砂轮成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树脂结合剂砂轮成型机构中成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树脂结合剂砂轮成型机构中下模板与上模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树脂结合剂砂轮成型机构中下模板的俯视图;

图中:1-机架、2-水箱、3-承载台、4-气缸、5-成型装置、51-底板、511-推杆、52-动模板、521-导杆、53-顶杆、54-冷却管、541-接水头、55-下模板、56-型腔、57-型芯、58-上模板、581-连杆、59-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树脂结合剂砂轮成型机构,包括机架1、水箱2、承载台3、气缸4以及成型装置5,水箱2安装在机架1内部左侧,承载台3安装在机架1内部下侧,气缸4安装在机架1内部上侧,成型装置5设置在承载台3上侧。

成型装置5包括底板51、推杆511、动模板52、导杆521、顶杆53、冷却管54、接水头541、下模板55、型腔56、型芯57、上模板58、上连杆581以及压板59,底板51安装在承载台3上端面,推杆511安装在底板51内部中间位置,动模板52安装在底板51上端面,动模板52下端面连接有推杆511,导杆521安装在动模板52内部,下模板55安装在底板51上端面,顶杆53安装在动模板52上端面,下模板55内部安装有顶杆53,冷却管54设置在下模板55内部,冷却管54右侧连接有接水头541,接水头541安装在下模板55内部右侧,下模板55内部上侧开设有型腔56,气缸4下端面连接有压板59,压板59下端面安装有连杆581,上连杆581连接在压板59与上模板58之间,上模板58装配在下模板55上侧,该设计增加了散热效果,均匀了成型压力,解决了原有新型树脂结合剂砂轮成型机构压力不均匀和脱模不方便的问题。

水箱2内部设置有水泵,水箱2设有两组,且两组水箱2规格相同,两组水箱2对称安装在承载台3左右两侧,该设计为成型时的水冷操作提供了足够的水,保证了冷却效率,下模板55内部下侧设有空腔,导杆521上端面与空腔内壁顶部相连接,导杆521环形侧面装配有弹簧,且弹簧连接在动模板52上端面与空腔内壁顶部之间,该设计方便了产品脱模操作,导杆521设有四组,且四组导杆521规格相同,顶杆53设有多组,且多组顶杆53规格相同,接水头541设有两组,且两组接水头541规格相同,该设计提高了新型树脂结合剂砂轮成型机构的结构稳定性,均匀了产品脱模时所受的推力,冷却管54为网状结构,冷却管54分别通过接水头541和导水管与水箱2相连接,该设计增加了冷却管54的冷却面积,提高了冷却效率,型腔56为圆形结构,型芯57为圆柱形结构,型芯57正对型腔56中心位置,该设计提高了新型树脂结合剂砂轮成型机构的成型效果。

连杆581设有四组,且四组连杆581规格相同,四组连杆581对称分布在上模板58的四角位置,该设计均匀了压板59对上模板58的压力,使得产品成型时受压均匀,提高产品质量,上模板58、动模板52、导杆521以及顶杆53均为为45钢,型芯57与下模板55为热作模具钢,该设计保证了新型树脂结合剂砂轮成型机构各零部件的质量,提高了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首先将下模板55、动模板52、推杆511、顶杆53、导杆521、接水头541、压板59、上连杆581以及上模板58按顺序与机架1、水箱2、气缸4以及承载台3相装配,装配完成时,将热原料至于型腔56内部,将新型树脂结合剂砂轮成型机构接通外界电源,气缸4通电后开始工作,气缸4带动压板59向下运动,压板59带动上模板58,上模板58带动型芯57相下运动,型芯57被推入型腔56内部,随后与下型腔56底部接触,此时气缸4停止运动,型芯57与型腔56开始对原料成型,四组上连杆581将压力均匀的分解传输至上模板58与型芯57内部,使得产品成型时是受力均匀,一段时间后,气缸4反向运动,抬起上模板58与型芯57,新型树脂结合剂砂轮成型完成,启动水泵将左侧水箱2内的水抽出,经过导水管运输至接水头541,进而运输至冷却管54,网状的冷却管54增大了冷却面积,同时流动的水流也增加了冷却效率,吸收热量的水被排至右侧水箱2,随后外界压力推动推杆511,推杆511带动动模板52向上运动,动模板52沿着导杆521平稳运动,带动顶杆53平稳向上运动,多组导杆521能够均匀的将产品顶出型腔56,完成脱模,随后弹簧的弹力将动模板52弹回原位,同时顶杆53也回到原位,一组产品成型完成,重复上述操作,进行下一组产品成型加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