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轨泵体的浇铸加工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0523发布日期:2019-01-22 21:28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共轨泵体的浇铸加工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浇铸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共轨泵体的浇铸加工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共轨泵体工件,该产品用于汽车发动机的喷油泵体,由于产品的壁厚相差比较大,且根据产品形状结构,产品在生产工程中适应采用重力浇铸工艺,但是该产品包含一个轴孔1b,轴孔1b的一端有较大较厚的一个端板1a,由于采用重力浇铸的到该产品的毛坯件,因此铁水凝固的过程中在端板1a的区域上经常会出现缩孔等现象,导致在对毛坯件进行精加工取出余量时,缩孔的位置被暴露在外,影响工件的使用和合格率,因此,对该产品的端板1a的局部缩孔现象亟待解决,才能保证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共轨泵体的浇铸加工成型模具,解决产品的局部缩孔现象。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共轨泵体的浇铸加工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开合模,所述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的分型面上均开设有与工件外形轮廓相适配的型面,合模状态下,两型面形成浇铸型腔,所第一模板、第二模板上分别设置有水冷板,所述水冷板相邻浇铸型腔设置,且两个所述水冷板相对于分型面对称设置,所述水冷板设置在浇铸型腔中成型工件的端板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水冷板为截面呈“凹”字形的矩形块状结构,且所述水冷板的凹陷的一侧为半圆弧形结构,两个所述水冷板的凹陷的一侧相对设置,所述水冷板为内空腔结构,且所述水冷板的壁体上分别贯通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水流在水冷板内从进水口至出水口持续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水冷板内设置有缓流组件,所述缓流组件位于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所述缓流组件减缓进水口至出水口的水流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缓流组件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分别沿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横置在水冷板的内腔中,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分别错位设置在水冷板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水冷板的内腔形成“Z”型的水流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靠近水冷板的底部设置,所述出水口靠近水冷板的顶部设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模具的局部水冷,即在产品容易产生缩孔的部位,在模具对应位置增加水路冷却,从而使整个零件在浇铸的过程中,整体能够均匀的冷却,解决产品缩孔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共轨泵体工件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浇铸模具俯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浇铸模具的主视图的透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开模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冷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2至附图4所示,一种共轨泵体的浇铸加工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所述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开合模,所述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的分型面上均开设有与工件外形轮廓相适配的型面,合模状态下,两个型面形成浇铸型腔6,在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上还与型腔连通凹设有浇口型面,合模后,两个模板的浇口型面拼合成浇口4,浇口4与浇铸型腔6连通,浇口4位于模具的顶端,通过重力浇铸工艺对共轨泵体工件进行浇铸成型,相对应于工件的轴孔1b部分,从模具上穿设有侧芯轴3,侧芯轴3用于成型轴孔1b,且侧芯轴的轴线与分型面9共面,端板1a部分也关于分型面对称,所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上分别设置有水冷板10,所述水冷板10相邻浇铸型腔6设置,且两个所述水冷板10相对于分型面9对称设置,所述水冷板10设置在浇铸型腔6中成型工件的端板1a的一侧,通过增加了模具的局部水冷,即在产品容易产生缩孔的端板1a部位,在模具对应位置增加水路冷却,从而使整个零件在浇铸的过程中,整体能够均匀的冷却,以此解决产品缩孔的问题。

如附图5所示,所述水冷板10为截面呈“凹”字形的矩形块状结构,且所述水冷板10的凹陷的一侧为半圆弧形结构,两个所述水冷板10的凹陷的一侧相对设置,两个水冷板10的半圆侧分别与侧芯轴3贴合,用于侧芯轴的穿过,所述水冷板10为封闭的内空腔结构,且所述水冷板10的壁体上分别贯通开设有进水口14和出水口15;水流在水冷板10内从进水口14至出水口15持续流动,从而使有较大厚度的端板1a的部分能够快速散热,在模具本身的水冷系统和增加的水冷板的作用下使工件整体能够保持较均匀的散热,从而尽量的减少或者消除工件局部的缩孔现象。所述进水口14靠近水冷板10的底部设置,所述出水口15靠近水冷板10的顶部设置,从进水口进入的水流温度要略低于出水口的水流温度,也即端板1a的底部冷却速度大于端板顶部的冷却速度,由于采用重力浇铸工艺,为与端板上部的位置更易产生缩孔现象,在端板顶部产生缩孔时,缩孔部位能够通过靠近浇口或中间位置的铁水进行快速补充,依次防止缩孔产生。

所述水冷板10内设置有缓流组件,所述缓流组件位于进水口14与出水口15之间,所述缓流组件减缓进水口14至出水口15的水流速度,通过缓流组件减缓水流速度,使得水流能够充分的带走热量,防止水流过快而导致吸热量的降低;所述缓流组件包括板状的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13,所述第一挡板12、第二挡板13分别沿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横置在水冷板10的内腔中,也即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挡板12、第二挡板13分别错位设置在水冷板10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第一挡板12设置在水冷板远离分型面的一侧壁上,且与水冷板靠近分型面的侧壁间距设置,第二挡板13设置在水冷板靠近分型面的一侧壁上,且与水冷板远离分型面的侧壁间距设置,且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设置在水冷板内腔的较窄的位置,以保证缓流效果,所述第一挡板12、第二挡板13和水冷板10的内腔形成“Z”型的水流通道,有效的对水流进行一定的缓流作用,保证水流与浇铸型腔6之间充分的热传递。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