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模具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0520发布日期:2019-01-22 21:28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毂模具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加工设备,具体涉及模具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轮毂生产领域,轮毂重力铸造模具基本采用直接风冷或间接水冷的冷却方式。

间接水冷装置的制作方式为首先加工出封闭的冷却水环,然后装配到模具需要冷却的部位,通过接触面间接冷却。这种冷却的效果较差,且通过机械加工的冷却水环尺寸较大,难以适应局部热节点的冷却需求,而且,间接水冷长期使用后通道结垢、腐蚀造成冷却效果下降、影响生产效果,且维修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使用直接风冷的点冷却的效果往往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何简单、高效地实现模具的冷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轮毂模具的冷却装置,包括出水组件和冷却套管,所述冷却套管为盲管,安装在轮毂模具上且部分深入轮毂模具,冷却套管与轮毂模具紧密接触,所述出水组件设有出水管,出水管深入所述冷却套管,出水管与冷却套管间隙配合。

按上述技术方案,出水组件中的冷却水经出水管注入冷却套管,通过冷却套管与轮毂模具的接触面吸收轮毂模具的热量,达到冷却轮毂模具的效果。注入冷却套管中的冷却水经出水管与冷却套管之间的间隙排出。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轮毂重力铸造模具不同位置的冷却需求,提高冷却效果,降低冷却水通道的堵塞、结垢等异常情况对生产的影响,提升铸造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一种轮毂模具的冷却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直冷水环的俯视图。

图中符号说明:

1、直冷水环;11、进水管;13、出水管;

2、冷却套管;

3、冷却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2,一种轮毂模具的冷却装置,包括出水组件和冷却套管2。

所述出水组件包括直冷水环1、进水管11和若干出水管13,直冷水环为A3管支撑的封闭圆管环,设有环形的液体流通腔,若干出水管13安装在直冷水环上且与所述液体流通腔连通,所述进水管安装在直冷水环上且与所述液体流通腔连通。直冷水环及出水管孔径尺寸根据出水管总流量确定,确保冷却水通过出水管后的直喷效果。

轮毂模具开设若干冷却水孔3,冷却水孔的数量相同于出水管13的数量,所述冷却套管2为盲管,每一冷却水孔中过盈配合有冷却套管,冷却套管的开口端突出轮毂模具的外表面20mm以上,冷却套管的壁厚1.5mm以上,顶端壁厚3mm以上,能有效地抵抗冷却水的冲击。其中,盲管是指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所述冷却套管的封闭端为顶端,深入所述冷却水孔3。

若干出水管13与若干冷却套管2以一对一的方式配合,出水管深入冷却套管,出水管与冷却套管同轴,且出水管与冷却套管间隙配合,出水管与冷却套管之间的间隙在2mm以上,出水管13的出水端为斜面,与冷却套管2的顶端具有一定的间隙。

本冷却装置在使用中,进水管11通过管路连接水路,水由进水管进入直冷水环1,并分流进入各出水管13后直喷到相应的冷却套管2内,通过冷却套管与冷却水孔3的过盈配合面吸收模具热量,由冷却套管和出水管之间的间隙流出。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