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外圆自动上料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1078发布日期:2020-05-15 15:42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磨外圆自动上料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外圆加工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磨外圆自动上料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外圆进行打磨加工前,需要人工将待加工部件安装到夹具上,浪费人力,且工作效率低,除此之外,现有技术的夹持装置容易损坏,维修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上料夹持,维修方便,且维修成本低的磨外圆自动上料夹持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磨外圆自动上料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底座,在夹持底座上设置有固定夹持座和活动夹持座,在固定夹持座和活动夹持座上分别设置有固定安装座和活动安装座,在活动安装座上设置有电机,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在转轴前端设置有转盘,转盘装配在活动安装座上端的装配槽内,在转盘中间部位设置有夹持待加工部件的夹持盘,在固定安装座上设置有从动转轴,从动转轴通过轴承装配在固定安装座上,在从动转轴端部设置有从动转盘,在从动转盘上设置有从动夹持盘,在从动夹持盘上设置有定位槽和定位顶尖,在固定夹持座和活动夹持座之间的夹持底座上设置有数个升降顶起机构,在固定安装座和活动安装座上设置有感应座,在感应座上设置有感应待加工部件的红外线感应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固定安装座的侧边设置有推动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个升降顶起机构包括升降气缸带动的圆弧形托板,在圆弧形托板上设置有电磁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夹持盘通过螺栓固定在转盘上,在夹持盘中间部位设置有定位顶尖,在夹持盘上设置有以定位顶尖为圆心的磁铁圈,磁铁圈内嵌在夹持盘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夹持底座上设置有移动槽,在移动槽中间位置设置有丝杠,丝杠驱动活动夹持座在移动槽内直线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活动安装座上的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夹持盘和从动夹持盘分别固定在转盘和从动转盘上,夹持盘和从动夹持盘对待加工部件的两端进行夹持固定,待加工部件在夹持盘的带动下进行转动,从动夹持盘在待加工部件的带动下转动,由于夹持盘和从动夹持盘是通过螺栓固定的,在磨损严重后直接更换,有效降低维修成本,在待加工部件落在升降顶起机构上的圆弧形托板上后,推动板向前推动对待加工部件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待加工部件的位置处于夹持盘和从动夹持盘之间,位置调整后,升降顶起机构带动待加工部件上升到设定高度后,活动夹持座向固定夹持座移动,在两个红外线感应器均感应到待加工部件后升降顶起装置下降到原位,在完成打磨后,夹持盘停止转动,升降顶起机构上升托住待加工部件,活动夹持座向远离固定夹持座的方向移动,在固定安装座上的红外线感应器感应不到加工部件后,圆弧形托板上的电磁铁通电,电磁铁吸住待加工件,活动夹持座继续移动一段距离至夹持盘上的定位顶尖完全脱离加工部件,电磁铁断电。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自动对待加工部件进行夹持,便于更换,维修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从动夹持盘示意图。

图3是夹持盘示意图。

其中:1-夹持底座,2-固定夹持座,3-活动夹持座,4-转盘,5-夹持盘,6-从动转盘,7-从动夹持盘,8-定位槽,9-定位顶尖,10-升降顶起机构,11-感应座,12-推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磨外圆自动上料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底座1,在夹持底座1上设置有移动槽,在移动槽中间位置设置有丝杠,丝杠驱动活动夹持座3在移动槽内直线移动,在靠近固定夹持座2一侧的夹持底座1上可以放置一个板,可以根据固定夹持座2和活动夹持座3之间的距离来选择板的大小,该板可以防止在打磨时废屑进入到移动槽内,在夹持底座1上设置有固定夹持座2和活动夹持座3,在固定夹持座2和活动夹持座3上分别设置有固定安装座和活动安装座,在活动安装座上设置有电机,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在转轴前端设置有转盘,转盘4装配在活动安装座上端的装配槽内,在转盘中间部位设置有夹持待加工部件的夹持盘5,夹持盘5通过螺栓固定在转盘上,在夹持盘5中间部位设置有定位顶尖,在夹持盘5上设置有以定位顶尖为圆心的磁铁圈,磁铁圈内嵌在夹持盘5内,磁铁圈能够吸住待加工部件,在加工完成后,活动夹持座3移动,磁铁吸住待加工部件移动,使其脱离从动夹持盘7上的定位顶尖7,在固定安装座上设置有从动转轴,从动转轴通过轴承装配在固定安装座上,在从动转轴端部设置有从动转盘6,在从动转盘6上设置有从动夹持盘7,在从动夹持盘7上设置有定位槽8和定位顶尖9,针对不同产品的加工,可以选择不同大小的定位槽8的从动夹持盘7,在固定夹持座2和活动夹持座3之间的夹持底座1上设置有数个升降顶起机构10,每个升降顶起机构包括升降气缸带动的圆弧形托板,在圆弧形托板上设置有电磁铁,在固定安装座的侧边设置有推动板12,推动板12对放置在圆弧形托板上的待加工部件的位置进行调整,使从动夹持盘上的定位顶尖能够顺利插入到待加工端部的顶尖孔内,在固定安装座和活动安装座上设置有感应座11,在感应座上设置有感应待加工部件的红外线感应器,在夹持的过程中两个红外线感应器均感应到待加工部件之时说明待加工部件处于从动夹持盘7和夹持盘5之间,活动夹持座3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后完成夹持,能够自动完成夹持和下料,节省人力。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自动对待加工部件进行夹持,便于更换,维修成本低。



技术特征:

1.一种磨外圆自动上料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底座(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夹持底座(1)上设置有固定夹持座(2)和活动夹持座(3),在所述固定夹持座(2)和所述活动夹持座(3)上分别设置有固定安装座和活动安装座,在所述活动安装座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在所述转轴前端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4)装配在所述活动安装座上端的装配槽内,在所述转盘中间部位设置有夹持待加工部件的夹持盘(5),在所述固定安装座上设置有从动转轴,所述从动转轴通过轴承装配在所述固定安装座上,在所述从动转轴端部设置有从动转盘(6),在所述从动转盘(6)上设置有从动夹持盘(7),在所述从动夹持盘(7)上设置有定位槽(8)和定位顶尖(9),在所述固定夹持座(2)和所述活动夹持座(3)之间的所述夹持底座(1)上设置有数个升降顶起机构(10),在所述固定安装座和所述活动安装座上设置有感应座(11),在所述感应座上设置有感应待加工部件的红外线感应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外圆自动上料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安装座的侧边设置有推动板(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磨外圆自动上料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升降顶起机构包括升降气缸带动的圆弧形托板,在所述圆弧形托板上设置有电磁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磨外圆自动上料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盘(5)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转盘上,在所述夹持盘(5)中间部位设置有定位顶尖,在所述夹持盘上设置有以所述定位顶尖为圆心的磁铁圈,所述磁铁圈内嵌在所述夹持盘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外圆自动上料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夹持底座(1)上设置有移动槽,在所述移动槽中间位置设置有丝杠,所述丝杠驱动所述活动夹持座(3)在所述移动槽内直线移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磨外圆自动上料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底座,在夹持底座上设有固定夹持座和活动夹持座,在固定夹持座和活动夹持座上分别设有固定安装座和活动安装座,在活动安装座上设有电机,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在转轴前端设有转盘,在转盘中间部位设有夹持盘,在固定安装座上设有从动转轴,从动转轴通过轴承装配在固定安装座上,在从动转轴端部设有从动转盘,在从动转盘上设有从动夹持盘,在从动夹持盘上设有定位槽和定位顶尖,在夹持底座上设有数个升降顶起机构,在固定安装座和活动安装座上设有感应座,在感应座上设有感应待加工部件的红外线感应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自动对待加工部件进行夹持,便于更换,维修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王烨;谈伟;恽玉清;恽洪园;席海燕;程凯;周飞;居加慧;吴言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德劢精密传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3
技术公布日:2020.0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