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能够调动的转动夹头的研磨机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7830发布日期:2020-06-16 23:54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具有能够调动的转动夹头的研磨机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研磨机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具有能够调动的转动夹头的研磨机具。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一般研磨机具10主要包含有一固定座11,该固定座11上开设有一夹头孔111且其上具有二定位凸112,在使用时,使用者会将夹持有刀具的一套筒夹头固定在该固定座11的夹头孔111内,并藉由套筒夹头上的固定槽卡固于该二定位凸112,进而让套筒夹头可以稳固固定于固定座11上,以让研磨轮对其进行研磨。

由于传统的刀具主要为二刃或四刃,而套筒夹头上通常会设有四个固定槽,当刀具上的其中一刃研磨完毕后,使用者会将该套筒夹头脱离固定座11并转动该套筒夹头,使套筒夹头上的刀具转向不同的角度,再重新固定于固定座11上,使套筒夹头上的另一个固定槽固定于该二定位凸112上,以让刀具上的每一个刃都能够被有效的研磨。

然而,每次转动套筒夹头时,使用者都需要将套筒夹头从固定座11的夹头孔111拔出,转换角度后再固定于该夹头孔111,导致作业上的不便。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创作人潜心研发,终有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调动的转动夹头的研磨机具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每次需转动刀具以更换研磨的刀刃时,都需要将套筒夹头拔出夹头孔,造成研磨上不便的缺陷。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能够调动的转动夹头的研磨机具,包含:

一本体;

一固定座,固定于该本体上,且该固定座具有一夹头孔,以及枢设于该固定座上的卡制杆;以及

一转动夹头,具有一转动部及一调节部,且该转动夹头具有自该转动部穿设至该调节部的一作业孔,该转动部能够枢转地设置于该夹头孔内,而该调节部上具有至少二调节孔,该至少二调节孔供以与该卡制杆卡固或脱离。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本体具有一基部及一研磨部,该研磨部设于该基部上,而该研磨部内设有供以研磨的研磨轮。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固定座具有一底部及一作业部,该底部固定于该基部上,而该作业部连接该研磨部,该夹头孔则穿设于该作业部并连通至该研磨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夹头孔为圆孔,而该转动部为圆管状,使该转动部枢设于该夹头孔内时,能够沿着该转动部的周向枢转。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调节部自该转动部远离该研磨部的一端环状凸设一环绕壁,且自该环绕壁的周缘凹设复数个该调节孔。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固定座上具有朝向该转动夹头的一靠抵面,该靠抵面上凸设二枢块,该二枢块之间枢设该卡制杆。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调节部自该转动部远离该研磨部的一端环状凸设一环绕壁,该固定座上具有朝向该转动夹头的一靠抵面,该靠抵面上凸设一靠抵肋,该靠抵肋环绕该夹头孔,且该转动夹头组设于该固定座上时,该环绕壁靠抵于该靠抵肋上。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固定座上具有朝向该转动夹头的一靠抵面,该靠抵面上另凹设一凹孔,且该凹孔内设有内螺纹,该凹孔供以让一安全栓锁固。

藉此,使用者研磨刀具上的刀刃时,可以转动该转动夹头以改变对应研磨的刀刃,而不须将刀具拔出该夹头孔,不仅节省作业时间,甚至使研磨作业更加顺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研磨机具的立体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立体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固定座及转动夹头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固定座及转动夹头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及转动夹头于卡制状态中的侧视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及转动夹头于松释状态中的侧视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夹头转换对应卡制杆的位置前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或松释螺栓,以固定或松释转动夹头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夹头转换对应卡制杆的位置后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

研磨机具10;固定座11;夹头孔111;定位凸112;本体20;基部21;研磨部22;固定座30;夹头孔31;卡制杆32;底部33;作业部34;靠抵面341;凹孔342;枢块35;转动夹头40;转动部41;调节部42;调节孔421;环绕壁422;固定柱423;作业孔43;靠抵肋44;端面441;安全栓50;手工具91;卡制状态q1;松释状态q2。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a至图4,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能够调动的固定座30的研磨机具,包含:

一本体20;在本实施例中,该本体20具有一基部21及一研磨部22,该研磨部22设于该基部21上,而该研磨部22内设有供以研磨的研磨轮;

一固定座30,固定于该本体20上,且该固定座30具有一夹头孔31,以及枢设于该固定座30上的卡制杆32;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座30具有衔接的一底部33及一作业部34,该底部33固定于该基部21上,而该作业部34连接该研磨部22,该夹头孔31则贯穿该作业部34并连通至该研磨部22;

一转动夹头40,具有一转动部41及一调节部42,该转动夹头40具有自该转动部41穿设至该调节部42的一作业孔43,该转动部41能够枢转地设置于该夹头孔31内,而该调节部42上具有至少二调节孔421,该至少二调节孔421供以与该卡制杆32卡固或脱离。

在本实施例中,该夹头孔31为圆孔,而该转动部41呈圆管状,使该转动部41枢设于该夹头孔31内时,能够沿着该转动部41的周向枢转。

其次,该调节部42自该转动部41远离该研磨部22的一端环状凸设一环绕壁422,且自该环绕壁422的周缘凹设复数个该调节孔421,各该调节孔421的距离系根据不同刀具上的不同刀刃的位置对应设置。

再者,该固定座30上具有朝向该转动夹头40的一靠抵面341,该靠抵面341上凸设二枢块35,该二枢块35之间枢设该卡制杆32,藉此让该卡制杆32能够以与该二枢块35枢设的位置为中心枢转。

特别的是,该调节部42上凸设一靠抵肋44,该靠抵肋44环绕该夹头孔31,且该转动夹头40组设于该固定座30上时,该环绕壁422靠抵于该靠抵肋44上,进而让该转动夹头40能够更顺畅地转动。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组态及其连接关系,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及其所能够达成的功效如下所述:

由于该卡制杆32能够枢转,使该卡制杆32与该转动夹头40之间的相对关系有一卡制状态q1及一松释状态q2:

请参阅图4,于该卡制状态q1时,该卡制杆32卡制于其中一个该调节孔421内,使该转动夹头40无法沿着周向转动,此时,使用者能够先研磨对应其卡制的该调节孔421位置的刀刃。

请参阅图5至图8,当使用者欲转动该转动夹头40时,能够先枢转该卡制杆32,从该卡制状态q1转换至该松释状态q2,使该卡制杆32脱离该调节孔421,进而让该转动夹头40能够沿着周向转动,当该转动夹头40转动使下一个该调节孔421对应于该卡制杆32时,使用者能够再枢转该卡制杆32,使该卡制杆32卡制于对应的该调节孔421,以从该松释状态q2再转换至该卡制状态q1。

藉此,使用者研磨刀具上的刀刃时,可以转动该转动夹头40以改变对应研磨的刀刃,而不须将刀具拔出该夹头孔31,不仅节省作业时间,使研磨作业更加顺手。

特别的是,请参阅图2b及图3,该靠抵面341上另凹设一凹孔342,且该凹孔342内设有内螺纹,该凹孔342供以让一安全栓50锁固,且该安全栓50上设有一外螺纹,藉由该安全栓50上的外螺纹能够与该凹孔342内的内螺纹螺锁结合,进而让该安全栓50靠抵于该靠抵肋44的其中一端面441上,藉此定位该转动夹头40以防止其转动。

由于一般刀具固定于刀具夹头上,就可以直接固定于该作业孔43内进行研磨,由于一般刀具的四个刃从端面观察呈现相互垂直的状态而呈十字型,研磨同一支刀具上不同的刀刃,仅需要将固定有刀具的刀具夹头转动,并靠抵在环绕壁422上凸设的二固定柱423即可,因此,在研磨一般刀具的通常状态下,该安全栓50固定于该凹孔342并凸出,使该安全栓50靠抵于该靠抵肋44的端面441,不仅能够藉由该卡制杆32固定该转动夹头40,更可以藉由该安全栓50加以定位该转动夹头40,以防止该转动夹转动或晃动。

再参阅图6至图8,在研磨特殊型号的刀具时,由于特殊型号刀具的四个刃从端面观察系夹有钝角及锐角,因此,刀具夹头上的刀具在固定于作业孔43内,另外需要转动该转动夹头40,以让不同角度的刀刃能够正确地被研磨;由于该安全栓50在通常状态下靠抵于该靠抵肋的端面441,且该安全栓50对应于该环绕壁422而无法对其进行栓锁作业,因此必须先将该卡制杆32脱离该调节孔421,让该转动夹头40能够朝其中一周向转动,使其中一个该调节孔421对准该安全栓50,此时,利用一手工具91穿过该调节孔421以对该安全栓50进行松释作业,藉此将该安全栓50脱离该凹孔342,使该转动夹头40能够于该夹头孔31内自由转动。

藉由前述该安全栓50及凹孔342的配合,在研磨一般的刀具时,能够以该安全栓50稳定该转动夹头40,使其不会转动及摇晃,而在研磨特殊型号的刀具时,则能够松释该安全栓50,使该转动夹头40于该夹头孔31内自由转动,以让该卡制杆32配合另一个该调节孔421,使特殊型号刀具的刀刃能够正确地靠抵于研磨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