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顶出抓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30862发布日期:2021-02-09 21:30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顶出抓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顶出抓紧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模具开模或者合模过程中,需要顶出装置将模具向上顶出一定的距离,然而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模具顶出过程中的同轴度,避免模具顶出过程卡死,所以需要增设导杆或者滑轨,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顶出抓紧机构,能够保证模具顶出过程中的同轴度。
[0004]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
一种模具顶出抓紧机构,它包括壳体、升降步进滑台、限位顶丝、凸块、顶出复位弹簧、连接板、卡爪、滚珠丝杠、滑动底座、摆杆和顶出板,限位顶丝包括上限位顶丝和下限位顶丝,其中:所述升降步进滑台竖直向上安装于壳体的底部,升降步进滑台输出轴的上方竖直向上设置有滚珠丝杠;所述连接板的后侧面上设置有滑块,壳体的内壁上与滑块位置对应处设置有滑轨,顶出板相对设置于连接板的左右两侧,靠近升降步进滑台一侧顶出板的侧壁上设置有耳座,丝杠螺母安装在耳座上并与滚珠丝杠相配合,升降步进滑台通过滚珠丝杠传动机构驱动顶出板带动连接板上的滑块沿滑轨作往复运动,顶出板的内壁上设置有导块,顶出板上端部的相对设置有开口方向向下的导向块;
[0006]
所述滑动底座设置于两侧顶出板之间并且位于连接板的上方,滑动底座所在的平面、顶出板所在的平面与连接板所在的平面两两垂直,滑动底座的前侧面上设置有转轴,卡爪相对设置于滑动底座上表面的两侧并贴合于顶出板的内壁上,卡爪上与导块位置对应处设置有导槽;所述摆杆的上端安装于转轴上,凸块设置于摆杆下方壳体的内壁上,摆杆的下端铰接于凸块的偏心位置处,顶出复位弹簧的上端与连接板的上边缘固定连接,顶出复位弹簧的下端与竖直投影位置处凸块的左侧边缘固定连接,下限位顶丝设置于凸块转动末了位置处下方的壳体内壁上,上限位顶丝设置于凸块与顶出复位弹簧连接位置上方的壳体内壁上。
[0007]
进一步地,当升降步进滑台驱动顶出板带动连接板沿导轨向上运动至上行程终了位置时,顶出板将模具底座向上顶出的同时,顶出复位弹簧驱动凸块旋转至上限位顶丝位置处卡死,凸块通过摆杆驱动滑动底座带动卡爪沿导块向上运动,卡爪向上伸出顶出板的上方,卡爪经导向块作用后延伸至模具底座下表面设置的燕尾槽中,卡爪抓紧模具底座。
[0008]
进一步地,当升降步进滑台驱动顶出板带动连接板沿导轨向下运动至下行程终了位置时,顶出复位弹簧驱动凸块旋转至下限位顶丝位置处,顶出复位弹簧恢复自然长度,凸块通过摆杆驱动滑动底座带动卡爪沿导块向下运动,滑动底座回收至连接板的上方,卡爪由燕尾槽中脱出,顶板驱动模具底座重新落入模具框的底部。
[0009]
进一步地,在所述模具底座上沿模具底座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有若干半圆柱形成型腔,模具盖体上沿模具盖体的宽度方向平行亦设置有若干半圆柱形成型腔,模具底座上设置的半圆柱形成型腔与模具盖体上设置的半圆柱形成型腔关于开模面对称设置,燕尾槽设置于模具底座的下表面上。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1]
本实用新型通过顶出板将模具底座沿模具框高度方向顶出,在顶出模具底座后,卡爪伸出,将模具底座抓紧,保证了模具顶出过程中的同轴度。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顶出板与卡爪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0015]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模具顶出抓紧机构,它包括壳体1、升降步进滑台2、限位顶丝、凸块3、顶出复位弹簧4、连接板5、卡爪6、滚珠丝杠7、滑动底座8、摆杆9和顶出板12,限位顶丝包括上限位顶丝11和下限位顶丝10,其中:所述升降步进滑台2竖直向上安装于壳体1的底部,升降步进滑台2输出轴的上方竖直向上设置有滚珠丝杠7;所述连接板5的后侧面上设置有滑块,壳体1的内壁上与滑块位置对应处设置有滑轨,顶出板12相对设置于连接板5的左右两侧,靠近升降步进滑台2一侧顶出板12的侧壁上设置有耳座,丝杠螺母安装在耳座上并与滚珠丝杠7相配合,升降步进滑台2通过滚珠丝杠传动机构驱动顶出板12带动连接板5上的滑块沿滑轨作往复运动,顶出板12的内壁上设置有导块,顶出板12上端部的相对设置有开口方向向下的导向块;
[0016]
所述滑动底座8设置于两侧顶出板12之间并且位于连接板5的上方,滑动底座8所在的平面、顶出板12所在的平面与连接板5所在的平面两两垂直,滑动底座8的前侧面上设置有转轴,卡爪6相对设置于滑动底座8上表面的两侧并贴合于顶出板12的内壁上,卡爪6上与导块位置对应处设置有导槽;所述摆杆9的上端安装于转轴上,凸块3设置于摆杆9下方壳体1的内壁上,摆杆9的下端铰接于凸块3的偏心位置处,顶出复位弹簧4的上端与连接板5的上边缘固定连接,顶出复位弹簧4的下端与竖直投影位置处凸块3的左侧边缘固定连接,下限位顶丝10设置于凸块3转动末了位置处下方的壳体1内壁上,上限位顶丝11设置于凸块3与顶出复位弹簧4连接位置上方的壳体1内壁上。
[0017]
进一步地,当升降步进滑台2驱动顶出板12带动连接板5沿导轨向上运动至上行程终了位置时,顶出板12将模具底座61向上顶出的同时,顶出复位弹簧4驱动凸块3旋转至上限位顶丝11位置处卡死,凸块3通过摆杆9驱动滑动底座8带动卡爪沿导块向上运动,卡爪向上伸出顶出板12的上方,卡爪6经导向块作用后延伸至模具底座下表面设置的燕尾槽中,卡爪6抓紧模具底座。
[0018]
进一步地,当升降步进滑台2驱动顶出板12带动连接板5沿导轨向下运动至下行程终了位置时,顶出复位弹簧4驱动凸块3旋转至下限位顶丝10位置处,顶出复位弹簧4恢复自然长度,凸块3通过摆杆9驱动滑动底座8带动卡爪6沿导块向下运动,滑动底座8回收至连接
板5的上方,卡爪6由燕尾槽中脱出,顶板驱动模具底座重新落入模具框的底部。
[0019]
进一步地,在所述模具底座上沿模具底座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有若干半圆柱形成型腔,模具盖体上沿模具盖体的宽度方向平行亦设置有若干半圆柱形成型腔,模具底座上设置的半圆柱形成型腔与模具盖体上设置的半圆柱形成型腔关于开模面对称设置,燕尾槽设置于模具底座的下表面上。
[002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