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先共析铁素体的纳米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246209阅读:来源:国知局
r>[0020]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钢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71%,Si:2.19%,Mn:1.80%,Cr:
1.80%,Co:1.83%,S:0.0017%,P:0.0048%,其余为 Fe。将钢以 15°C /s 的速度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900°C保温6min后后取出,使钢件充分奥氏体化;然后将钢件在600?900°C之间以60 °C/s的冷速快速水冷至600 °C,然后空冷20s,再继续以60°C/s的冷速冷却至3400C ;然后在淬火温度340°C进行低温变形,形变速率为0.3s—1,形变量为15% ;变形完成后接着进行等温,等温温度为320°C,等温时间为2h ;最后再淬火到室温,在室温获得含有先共析铁素体的纳米贝氏体钢。
[0021]根据GB/T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I部分:室温试验方法》检验所得复相钢产品,拉伸实验在Zwick T1-FR020TN A50标准拉伸实验机上进行。经测试,钢的抗拉强度Rm为1869MPa,屈服强度Rpa2S 1356MPa,总延伸率为12.3%。
[0022]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钢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68%,Si:2.34%,Mn:3.12%,Cr:
1.62%,Co:2.13%, S:0.0021%,P:0.0065%,其余为Fe。将钢以15°C /s的速度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900°C保温6min后后取出,使钢件充分奥氏体化;然后将钢件在600?900°C之间以70 °C /s的冷速快速水冷至600 °C,然后空冷20s,再继续以70 °C /s的冷速冷却至450 °C ;然后在淬火温度450°C进行低温变形,形变速率为0.5s—1,形变量为15% ;变形完成后接着进行等温,等温温度为40(TC,等温时间为3h ;最后再淬火到室温,在室温获得含有先共析铁素体的纳米贝氏体钢。
[0023]根据GB/T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I部分:室温试验方法》检验所得复相钢产品,拉伸实验在Zwick T1-FR020TN A50标准拉伸实验机上进行。经测试,钢的抗拉强度Rm为1789MPa,屈服强度Rpa2为1395MPa,总延伸率为13.8%。
[0024]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钢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82%,Si:2.20%,Mn:2.61%,Cr:
2.12%,Co:1.54%, S:0.0033%,P:0.0064%,其余为Fe。将钢以15°C /s的速度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900°C保温6min后后取出,使钢件充分奥氏体化;然后将钢件在600?900°C之间以80°C /s的冷速快速水冷至600°C,然后空冷10s,再继续以80°C /s的冷速冷却至200°C ;然后在淬火温度200°C进行低温变形,形变速率为0.5s—1,形变量为10% ;变形完成后接着进行等温,等温温度为290°C,等温时间为4h ;最后再淬火到室温,在室温获得含有先共析铁素体的纳米贝氏体钢。根据GB/T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I部分:室温试验方法》检验所得复相钢产品,拉伸实验在Zwick T1-FR020TN A50标准拉伸实验机上进行。经测试,钢的抗拉强度Rm为2015MPa,屈服强度Rpa2S 1567MPa,总延伸率为10.1%。
[0025]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钢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93%,S1:2.67%,Mn:3.11%,Cr:
2.22%,Co:1.74%, S:0.0035%,P:0.0069%,其余为Fe。将钢以15°C /s的速度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900°C保温6min后后取出,使钢件充分奥氏体化;然后将钢件在600?900°C之间以90 °C /s的冷速快速水冷至600 °C,然后空冷20s,再继续以90 °C /s的冷速冷却至300 °C ;然后在淬火温度300°C进行低温变形,形变速率为0.3s—1,形变量为10% ;变形完成后接着进行等温,等温温度为270°C,等温时间为5h ;最后再淬火到室温,在室温获得含有先共析铁素体的纳米贝氏体钢。
[0026]根据GB/T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I部分:室温试验方法》检验所得复相钢产品,拉伸实验在Zwick T1-FR020TN A50标准拉伸实验机上进行。经测试,钢的抗拉强度Rm为2034MPa,屈服强度Rpa2S 1578MPa,总延伸率为9.6%。
[0027]实施例6
本发明实施例钢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1.08%,S1:2.87%,Mn:3.31%,Cr:
2.52%,Co:1.84%,S:0.0056%,P:0.0061%,其余为 Fe。将钢以 15°C /s 的速度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900°C保温6min后后取出,使钢件充分奥氏体化;然后将钢件在600?900°C之间以100°C /s的冷速快速水冷至600°C,然后空冷20s,再继续以100°C /s的冷速冷却至200°C;然后在淬火温度200°C进行低温变形,形变速率为0.ls—1,形变量为10% ;变形完成后接着进行等温,等温温度为320°C,等温时间为6h ;最后再淬火到室温,在室温获得含有先共析铁素体的纳米贝氏体钢。
[0028]根据GB/T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I部分:室温试验方法》检验所得复相钢产品,拉伸实验在Zwick T1-FR020TN A50标准拉伸实验机上进行。经测试,钢的抗拉强度Rm为2103MPa,屈服强度Rpa2S 1698MPa,总延伸率为9.3%。
【主权项】
1.一种含有先共析铁素体的纳米贝氏体钢,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元素:C: 0.68-1.08%S1: 1.9-3.0%Mn: 1.8-3.5%Cr: 1.5-3.1% Co:1.2-2.8%P:彡 0.01%,S:彡 0.01% 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先共析铁素体的纳米贝氏体钢,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元素: C:0.71-1.0%, Si:2.18-2.9%, Mn:2.5-3.35%, Cr:1.8-2.9%, Co:1.5-2.5%,P:彡 0.01%,S:彡 0.01% 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有先共析铁素体的纳米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采用分阶段降温、变形淬火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首先将钢迅速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850-1050°C,等温5-60min后取出,使钢件充分奥氏体化; 第二步,奥氏体化后的钢件在600?1050°C之间快速冷却至500?600°C,然后空冷5?30s,再继续快速冷却至贝氏体转变温度; 第三步,然后在贝氏体转变温度内进行低温变形,形变速率为0.1?1.0s—1,形变量为10-50% ; 第四步,变形完成后进行等温,等温时间为1-1Oh ; 第五步,最后再淬火到室温,在室温获得含有先共析铁素体的纳米贝氏体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有先共析铁素体的纳米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快速冷却的速度为50~100°C /s,快速冷却采用水冷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有先共析铁素体的纳米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贝氏体转变温度为200?500 °C。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有先共析铁素体的纳米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低温变形的时间为10s-500s。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有先共析铁素体的纳米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中等温过程的温度范围为220?450°C。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先共析铁素体的纳米贝氏体钢,包括下列组分:C:0.68-1.08%,Si:1.9-3.0%,Mn:1.8-3.5%,Cr:1.5-3.1%,Co:1.2-2.8%,P≤0.01%,S≤0.01%,其余为Fe。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方法:首先将钢迅速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使钢件充分奥氏体化;然后将奥氏体化后的钢件在600~1050℃内以>50℃/s的冷速快速水冷至500~600℃,随着再空冷5~30s,再继续快速冷却至贝氏体转变温度;进行低温变形,变形完成后接着进行等温;最后再淬火到室温,最后获得了含有先共析铁素体的纳米贝氏体钢,所制备钢的韧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且保持了较高的强度。
【IPC分类】C21D1/20, C22C38/38, C21D8/00
【公开号】CN104962824
【申请号】CN201510348988
【发明人】刘和平, 孙虎儿, 王志云, 刘斌, 白培康, 李大赵, 李志勇, 孙凤儿, 刘争光
【申请人】中北大学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