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割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5643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切割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管体在进行切断时一般都是单侧刀具旋转进给进行切割,即将管体卡装在机架上,机架一侧部的刀具旋转进给进行切割工作,而且刀具一般选用砂轮,这种切割方式容易使管体切口处出现毛刺较多的现象,这样就需要对切口处进行打磨,打磨不当可能改变管口尺寸,造成加工精度不准确,另外切割时还可能产生大量碎料,浪费材料,同时也不能保证加工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避免切口出现毛刺、加工精度高、工作效率高的切割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支架上安装有供管体轴向穿过的轴套,所述轴套上连接有由动力装置驱动转动的驱动盘,轴套上连接有与驱动盘动力连接的转动进给装置,转动进给装置上连接有沿轴套环布且在转动进给装置的驱动下绕轴套旋转的同时沿轴套的径向滑移的至少两个刀具架。
[0005]所述转动进给装置包括与驱动盘平行设置的从动盘,所述刀具架连接在从动盘上且可沿从动盘径向滑移,轴套上装有主驱动齿轮,所述驱动盘和从动盘上转动连接有沿驱动盘环布且将两者动力连接的至少两个驱动轴,每个驱动轴上均装有与主驱动齿轮啮合且带动驱动轴自转的转动齿轮,所述刀具架在驱动轴的驱动下沿轴套径向滑移。
[0006]所述驱动轴后端转动连接在驱动盘上,驱动轴的前部转动连接在从动盘上且其前端部伸出从动盘,驱动轴伸出从动盘的部段安装有与刀具架配合的传动装置。
[0007]所述传动装置为设置在驱动轴伸出从动盘的部段的蜗杆段,所述从动盘上转动连接有与刀具架对应的至少两根从动轴,从动轴上装有与所述蜗杆段啮合的蜗轮,所述从动轴上设有螺纹段,所述刀具架螺接在所述螺纹段上或者刀具架上装有螺接在所述螺纹段的螺母。
[0008]所述从动盘上安装有与蜗轮对应且其中部设有燕尾槽的底座,所述底座上滑动连接有与燕尾槽配合的滑块,刀具架安装在滑块上。
[0009]所述转动齿轮环布在驱动盘上且分别与主驱动轴啮合,所述转动齿轮设置有三个;所述从动轴设置有三个;所述底座、滑块及刀具架也分别设置有三个。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动力装置带动驱动盘转动,驱动盘转动的同时带动从动盘转动,由于主驱动齿轮与各转动齿轮啮合,因此各转动齿轮也随之转动,转动齿轮端部的蜗杆段穿过从动盘且通过驱动轴转动连接在从动盘上,这样驱动轴拨动从动盘随驱动盘转动,蜗杆段与从动轴上的蜗轮配合,蜗杆段驱动蜗轮转动的同时从动轴端部的螺纹段转动,此时刀具架即可在底座上来回滑动,实现刀具架的径向进给工作,使多个刀具同时进行切割,可避免管体切口部毛刺过多现象的发生,提高加工精度,防止碎料的产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中B-B向剖视图;
[0014]图3是刀具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图3中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切割装置包括支架1,本实用新型中支架I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管体通过夹装工具固定在工作台上,支架I上安装有供管体轴向穿过的轴套2,本实施例中轴套2横向安装在支架I上,轴套2的中部设有通孔,该通孔的直径略大于管体的直径,轴套2上连接有由动力装置驱动转动的驱动盘4,驱动盘4与轴套2之间安装有轴承,轴套2上连接有与驱动盘4动力连接的转动进给装置,转动进给装置上连接有沿轴套2环布且在转动进给装置的驱动下绕轴套2旋转的同时沿轴套2的径向滑移的三个刀具架11,刀具架11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四个或五个,提高切割效率。
[0017]参照附图2,转动进给装置包括与驱动盘4平行设置的从动盘5,刀具架11连接在从动盘5上且可沿从动盘5径向滑移,轴套2上装有主驱动齿轮7,驱动盘4与从动盘5之间设有一定间隙,驱动盘4和从动盘5之间转动连接有沿驱动盘4环布且将两者动力连接的三个驱动轴61,每个驱动轴61上均装有与主驱动齿轮7啮合且带动驱动轴61自转的转动齿轮6,转动齿轮6环布在驱动盘4上且设置有三个。本实施例中驱动轴61后端转动连接在驱动盘4上,驱动轴61与驱动盘4之间安装有轴承,驱动轴61的前部转动连接在从动盘5上且伸出从动盘5,驱动轴61与从动盘5之间安装有轴承,这样驱动轴61在驱动盘4的带动下可以拨动从动盘5同时转动,驱动轴61伸出从动盘5的一端为蜗杆段8。从动盘5上转动连接有与刀具架11对应的三根从动轴91,从动轴91上装有与所述蜗杆段8啮合的蜗轮10,本实施例中从动盘5的外表面环布有三个与刀具架对应的蜗轮固定架9,从动轴91安装在蜗轮固定架9上。刀具架11在驱动轴61的驱动下沿轴套2径向滑移,从动盘5上安装有与蜗轮固定架9对应且其中部设有燕尾槽的底座12,底座12上滑动连接有与燕尾槽配合的滑块13,这种滑移结构可防止旋转时滑块13从底座12内脱落。本实施例中刀具架11安装在滑块13上,从动轴91 一端部为与滑块13对应且驱动刀具架11径向滑移的螺纹段,滑块13上安装与螺纹段对应的螺母,螺纹段与螺母配合,从动轴91驱动螺纹段转动,从而带动滑块13及刀具架11进行径向滑移。另外,滑块13上也可以设置通孔,在该通孔内设置内螺纹,螺纹段与插装到通孔中且与其内螺纹配合,这样也可以实现驱动刀具架11进行径向滑移。另外,驱动轴61伸出从动盘5的一端也可以设置其他驱动刀具架径向滑移的传动结构,如驱动轴61伸出从动盘5的端部安装链轮,蜗轮固定架9上装有与链轮配合的链条,链条与滑块13上的螺母配合,链条上的螺纹较细,可驱动刀具架11在底座12上做径向滑移运动。
[0018]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使用的:动力装置带动驱动盘4转动,驱动盘4转动的同时带动从动盘5转动,由于主驱动齿轮7与各转动齿轮6啮合,因此各转动齿轮6也随之转动,转动齿轮6端部的蜗杆段8穿过从动盘5且通过驱动轴61转动连接在从动盘5上,因此蜗杆段8也随之转动,蜗杆段8与从动轴91上的蜗轮10配合,蜗杆段8驱动蜗轮10转动的同时从动轴91上的螺纹段转动,此时刀具架11即可在底座12上来回滑动,实现刀具架11的径向进给工作,多个刀具同时进行切割工作,可避免管体切口部毛刺过多现象的发生,提高加工精度。
[0019]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领域人员来说,基于本实用新型上具体结构的等同变化以及部件替换皆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切割装置,包括支架(I),其特征是:所述支架(I)上安装有供管体轴向穿过的轴套(2 ),所述轴套(2 )上连接有由动力装置驱动转动的驱动盘(4 ),轴套(2 )上连接有与驱动盘(4)动力连接的转动进给装置,转动进给装置上连接有沿轴套(2)环布且在转动进给装置的驱动下绕轴套(2)旋转的同时沿轴套(2)的径向滑移的至少两个刀具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动进给装置包括与驱动盘(4)平行设置的从动盘(5),所述刀具架(11)滑动连接在从动盘(5)上且可沿从动盘(5)径向滑移,轴套(2)上装有主驱动齿轮(7),所述驱动盘(4)和从动盘(5)上转动连接有沿驱动盘(4)环布且将两者动力连接的至少两个驱动轴(61),每个驱动轴(61)上均装有与主驱动齿轮(7 )啮合且带动驱动轴(61)自转的转动齿轮(6 ),所述刀具架(11)在驱动轴(61)的驱动下沿轴套(2)径向滑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轴(61)后端转动连接在驱动盘(4)上,驱动轴(61)的前部转动连接在从动盘(5)上且其前端部伸出从动盘(5),驱动轴(61)伸出从动盘(5)的部段安装有与刀具架(11)配合的传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装置为设置在驱动轴(61)伸出从动盘(5)的部段的蜗杆段(8),所述从动盘(5)上转动连接有与刀具架(11)对应的至少两根从动轴(91),从动轴(91)上装有与所述蜗杆段(8)啮合的蜗轮(10),所述从动轴(91)上设有螺纹段,所述刀具架(11)螺接在所述螺纹段上或者刀具架(11)上装有螺接在所述螺纹段的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从动盘(5)上安装有与蜗轮(10)对应且其中部设有燕尾槽的底座(12),所述底座(12)上滑动连接有与燕尾槽配合的滑块(13),刀具架(11)安装在滑块(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切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动齿轮(6)环布在驱动盘(4)上且分别与主驱动齿轮(7)啮合,所述转动齿轮(6)设置有三个;所述从动轴(91)设置有三个;所述底座(12)、滑块(13)及刀具架(11)也分别设置有三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割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安装有供管体轴向穿过的轴套,轴套上连接有由动力装置驱动转动的驱动盘,轴套上连接有与驱动盘动力连接的转动进给装置,转动进给装置上连接有沿轴套环布且在转动进给装置的驱动下绕轴套旋转的同时沿轴套的径向滑移的至少两个刀具架,转动进给装置包括与驱动盘平行设置的从动盘,刀具架安装在从动盘上,驱动盘转动的同时带动从动盘转动,转动齿轮带动蜗杆段转动,蜗杆段驱动蜗轮转动,蜗轮即可驱动从动轴上的螺纹段转动,进而驱动底座和刀具架进行径向滑移工作,多个刀具同时进行切割,可避免管体切口部毛刺过多现象的发生,防止碎料的产生,提高工作效率和加工精度,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IPC分类】B24B47-20, B24B27-06
【公开号】CN204565853
【申请号】CN201520021241
【发明人】王敬民, 于建青, 逄鹏
【申请人】高密德隆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