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9308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即使在层叠的状态下保管也不会自粘、能够容易地剥离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及使用该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制成的夹层玻璃。



背景技术:

在2片玻璃板之间夹持含有增塑化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并使彼此胶粘而得的夹层玻璃特别是作为车辆用前玻璃得到广泛的使用。

在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中,例如实行如下的方法等,即,将从卷筒状体中卷出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切割为适当的大小,将该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夹持在至少2片玻璃板之间,将所得的层叠体放入橡胶袋中进行减压抽吸,在脱除残留于玻璃板与中间膜之间的空气的同时进行预压接,然后,例如在高压釜内加热加压而进行正式压接。(例如专利文献1。)

此种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中,为了制造的高效化,将预先切割为给定的形状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恒温恒湿室内层叠保管。但是,在保管中层叠了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之间会发生胶粘(自粘),存在有有时无法利用搬送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机械或人力来剥离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678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层叠的状态下保管也不会自粘、能够容易地剥离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及使用该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制成的夹层玻璃。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是在第一表面及与该第一表面相反一侧的第二表面具有多个凹部和多个凸部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所述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具有的凹部具有底部连续的槽形状,相邻的所述凹部平行且规则地并列,在将所述第一表面所具有的所述底部连续的槽形状的凹部与所述第二表面所具有的所述底部连续的槽形状的凹部的交叉角设为θ时,满足下述式(1),在将所述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具有的所述底部连续的槽形状的凹部的间隔分别设为Sm1(μm)及Sm2(μm),将所述凸部的旋转半径分别设为R1(μm)及R2(μm)时,Sm1与Sm2的平均值Sm及R1与R2的平均值R满足下述式(2)。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述。

[数1]

θ≥10° (1)

R/Sm≤0.3 (2)

在夹层玻璃的制造工序中,重要的是将玻璃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层叠时的脱气性。因此,在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至少一方的表面,出于确保夹层玻璃制造时的脱气性的目的,形成有微细的凹凸。尤其是,通过将该凹凸的凹部设为具有底部连续的槽形状(以下也称作“刻线状”。)、且相邻的该刻线状的凹部被平行且规则地形成的结构,可以发挥极为优异的脱气性。

本发明的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将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层叠的状态保管时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之间的胶粘力(自粘力)受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的凹凸形状的很大影响。此后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以满足上述式(1)及上述式(2)的方式控制了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两面的凹凸形状的情况下,即使在层叠的状态下保管也不会自粘,能够容易地剥离,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第一表面及与该第一表面相反一侧的第二表面,具有多个凹部和多个凸部。由此,可以确保夹层玻璃的制造时的脱气性。

上述凹凸的形状只要至少具有槽形状即可,例如可以使用刻线状、格子状等一般对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所赋予的凹凸的形状。上述凹凸的形状也可以是被转印压花辊而得的形状。

另外,上述凸部可以如图1所示顶上部为平面形状,也可以如图2所示为并非平面的形状。而且,在上述凸部的顶上部为平面形状的情况下,也可以对该顶上部的平面施加更微细的凹凸。

此外,各凹凸的凸部的高度可以是相同的高度,也可以是不同的高度,与这些凸部对应的凹部的深度也是如此,只要该凹部的底边连续,则可以是相同的深度,也可以是不同的深度。

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中,上述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具有的凹部具有底部连续的槽形状,相邻的所述凹部平行且规则地并列。一般而言,将在2片玻璃板之间层叠夹层玻璃用中间膜而得的层叠体压接时的空气的排出容易度与上述凹部的底部的连通性及平滑性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将中间膜的两面的凹凸的形状设为底部连续的槽形状的凹部平行且规则地并列的形状,上述的底部的连通性就会更加优异,脱气性明显提高。

而且,所谓“规则地并列”,是指可以是相邻的上述槽形状的凹部平行且等间隔地并列,也可以是相邻的上述刻线状的凹部平行地并列,然而并非所有的相邻的上述刻线状的凹部的间隔为等间隔。

图1及图2中,给出了表示槽形状的凹部等间隔地平行地并列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3中,给出了表示槽形状的凹部并非等间隔然而平行地并列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一例的示意图。图3中,凹部1与凹部2的间隔A同凹部1与凹部3的间隔B不同。

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中,在将第一表面所具有的底部连续的槽形状的凹部与第二表面所具有的底部连续的槽形状的凹部的交叉角设为θ、将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具有的底部连续的槽形状的凹部的间隔分别设为Sm1及Sm2、将凸部的旋转半径R分别设为R1及R2时,规定Sm1与Sm2的平均值Sm及R1与R2的平均值R为特定的条件。

图4中,给出了说明交叉角θ的示意图。图4中夹层玻璃用中间膜10在第一表面具有以实线表示的底部连续的槽形状的凹部11,在第二表面具有以虚线表示的底部连续的槽形状的凹部12。交叉角θ表示该以实线表示的底部连续的槽形状的凹部11与以虚线表示的底部连续的槽形状的凹部12的交叉角。

对于上述交叉角θ,例如利用目视或光学显微镜观察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利用目视观察第一表面所具有的底部连续的槽形状的凹部与第二表面所具有的底部连续的槽形状的凹部的交叉角θ的情况下,在两面都用油墨与凹部平行地描绘直线,使用分度器测定出所描绘的直线之间的锐角。在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拍摄放大了的表面,并使用图像处理软件等测定锐角的角度来测定。

图5中给出说明凹部的间隔Sm及凸部的旋转半径R的示意图。图5(a)中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的凹凸20具有底部连续的槽形状的凹部21、凸部22。间隔Sm是指该凹部21间的间隔。另外,图5(b)中,在用与凸部22的顶端部相切的形状描绘圆时,该圆的半径为凸部的旋转半径R。

上述凹部的间隔Sm例如可以利用以下的方法进行测定。即,使用光学显微镜(例如SONIC公司制、BS-8000III),观察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观察范围20mm×20mm),测定全部的所观察到的相邻的凹部的最底部间的最短距离。然后,算出所测定出的最短距离的平均值,由此得到凹部的间隔。另外,也可以将所测定出的最短距离的最大值作为凹部的间隔。凹部的间隔可以是最短距离的平均值,也可以是最短距离的最大值,然而优选为最短距离的平均值。另外,测定时的环境为23℃及30RH%下。依照上述的步骤测定第一表面所具有的底部连续的槽形状的凹部的间隔Sm1、第二表面所具有的底部连续的槽形状的凹部的间隔Sm2、以及Sm1与Sm2的平均值Sm。

上述凸部的旋转半径R例如可以利用如下的方法进行测定,即,使用单刃剃刀(例如羽毛安全剃刀公司制、FAS-10),以不使切断面变形的方式,且不使剃刀沿与凹部垂直的方向滑动地、沿平行于厚度方向的方向推出,由此将中间膜相对于刻线状的凹部的方向沿垂直方向并且与膜厚度方向平行地切断,使用显微镜(例如奥林巴斯公司制“DSX-100”)观察其剖面,以277倍的测定倍率拍摄,再在将拍摄图像放大显示为50μm/20mm的状态下,使用附带软件内的计测软件,将描绘与凸形状的顶点内切的圆时的该圆的半径作为该凸部的顶端的旋转半径。另外,测定时的环境为23℃及30RH%下。依照上述的步骤测定第一表面所具有的凸部的旋转半径R1、第二表面所具有的凸部的旋转半径R2、以及R1与R2的平均值R。

凸部的顶端部的粗糙度Rz由JIS B 0601(1994)的十点平均粗糙度定义,例如可以通过对使用三维粗糙度测定器(例如KEYENCE公司制“KS-1100”)测定的数字信号进行数据处理来测定。而且,上述凸部的顶端部粗糙度可以利用如下的方法求出,即,使用三维粗糙度测定器(例如KEYENCE公司制“KS-1100”、前端测量头型号“LT-9510VM”),使用作为附带的测定软件的KS-measure在2cm×2cm的视野范围中测定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的粗糙度,在所得的数据中对该凸部的头顶部在平行于顶部连续的方向的方向上测定10点的2.5mm的长度的粗糙度,将其平均值作为凸部的顶端部粗糙度。而且,在选择10处上述的2.5mm的长度的粗糙度时,各条2.5mm的长度的线之间优选分开50μm以上。此处所说的所谓粗糙度,是利用作为附带的分析软件的“KS-Analyzer Ver.2.00”的线粗糙度计测模式,在长度指定条件下将长度指定为“2500μm”,选择所得的三维图像数据的对应部,得到粗糙度轮廓数据。是指由粗糙度轮廓数据得到的“Rz”。另外,获得粗糙度轮廓数据时的设定值选择2.5mm作为截止值。不使用高度平滑化及倾斜度修正。视野范围以外的测定条件是载台进给条件设为连续进给,扫描方向设为双方向,先行轴设定为X轴,载台移动速度设定为250.0μm/s,轴进给速度设定为10000.0μm/s。此外,将X轴的测定间距设定为2.0μm,将Y轴的测定间距设定为2.0μm。此处,在刻线的凹部的间隔宽、测定距离不够的情况下,最好同样地对测定视野的相邻的视野进行测定,增加测定点。而且,顶端部粗糙度的测定中的上述凸部的所谓头顶部,在凸部的最大处位于将存在于上述2cm×2cm的视野范围中的相邻的2个凹部的最底部间以最短距离连结的直线的中心的情况下,是指相当于从将最底部间以最短距离连结的直线的中心到将上述最底部间以最短距离连结的直线的长度的10%的范围。另外,在凸部的最大处不位于将最底部间以最短距离连结的直线的中心的情况下,是指相当于从存在于将最底部间以最短距离连结的直线上的凸部的最大处到将上述最底部间以最短距离连结的直线的长度的10%的范围。

另外,测定时的环境为23℃及30RH%下。

依照上述的步骤,测定第一表面所具有的凸部的顶端部的粗糙度Rz1、第二表面所具有的凸部的顶端部的粗糙度Rz2、以及Rz1与Rz2的平均值Rz。

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上述交叉角θ、上述Sm1与Sm2的平均值Sm及上述R1与R2的平均值R满足上述式(1)及上述式(2)。由此,即使将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层叠了的状态保管也不会自粘,能够容易地剥离。对此可以认为是因为,在被赋予了刻线状的压花的中间膜中,在层叠时,在刻线形状的凸部的顶端之间接触的点发生自粘,因此R/Sm越小,越可以减小层叠了的状态下的膜之间的每单位面积的接触面积,越可以防止自粘。另外,为了即使将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层叠了的状态保管也更加不会自粘、能够容易地剥离,优选即使在取代上述Sm1与Sm2的平均Sm而使用了Sml或Sm2、取代上述R1与R2的平均R而使用了R1或R2的情况下,也满足上述式(1)及上述式(2)。

优选在取代上述Sm1与Sm2的平均Sm而使用了Sm1、取代上述R1与R2的平均R而使用了R1时,以及在取代上述Sm1与Sm2的平均Sm而使用了Sm2、取代上述R1与R2的平均R而使用了R2时的两种情况下,都满足上述式(1)及上述式(2)。R/Sm优选为小于0.3,更优选为0.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1以下。

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优选上述Rzl与Rz2的平均值Rz(μm)满足下述式(3)。通过使凸部的顶端部的粗糙度Rz为一定值以上,可以进一步减小凸部的顶端之间接触的点处的接触面积,进一步防止在将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层叠了的状态保管时发生自粘,能够更加容易地剥离。另外,可以获得良好的脱气性。另外,为了即使将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层叠了的状态保管也更加不会发生自粘、能够容易地剥离,更优选在取代上述Rz1与Rz2的平均值Rz而使用了Rz1或Rz2的情况下,也满足下述式(3)。进一步优选在取代上述Rz1与Rz2的平均值Rz而使用了Rz1及Rz2的两种情况下,都满足下述式(3)。

上述Rz1、上述Rz2、以及上述Rz1与Rz2的平均值Rz更优选大于1,进一步优选为5以上,特别优选为10以上。另外,凸部的顶端部的粗糙度Rz优选为30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下。

[数2]

Rz≥1 (3)

另一方面,可以认为是因为,越是减小上述Sm1与Sm2的平均值Sm、或越是使交叉角θ接近90°,就越可以不增加每单位面积的面积地增加膜之间的接触点数,使施加在每1个接触点的负荷分散,由此越可以抑制自粘。此外,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优选满足下述式(4)。通过满足下述式(4),自粘力进一步降低,可以使剥离容易。另外,为了即使将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层叠了的状态保管也更加不会自粘、能够容易地剥离,更优选在取代上述Sm1与Sm2的平均值Sm而使用了Sm1或Sm2的情况下,也满足下述式(4)。

下述式(4)实质上表示单位面积内的接触点的密度。单位面积内的接触点是2个面的凸部的交叉点,因此是相互的凸部的个数的乘数。如果估计1mm2内中间膜的凸部之间接触的个数,则一面的1mm2内的凸部的个数为(1000/Sm),另一面的1mm2内的凸部的个数依赖于交叉角,与(1000/Sm)×Sinθ相关。由以上的叙述可以导出式(4)。

式(4)的右边更优选大于2.2,进一步优选为5以上,特别优选为9以上,特别优选为20以上。

[数3]

(1000/Sm)2×Sinθ≥2.2 (4)

为了进一步降低自粘力而使剥离容易,上述交叉角θ优选为20°以上,更优选为45°以上,最优选为90°。由于可以在制造夹层玻璃时的传送带上有效地防止在玻璃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中产生错移,因此上述交叉角优选为小于90°,更优选为8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5°以下。

另外,上述Sm1、上述Sm2、以及上述Sm1与Sm2的平均值Sm优选为400μm以下,更优选为2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μm以下。另外,上述R1、上述R2、以及上述R1与R2的平均值R优选为100μm以下,更优选为4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μm以下。

从使脱气性良好的观点考虑,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至少一面的表面的粗糙度Rz优选为10~60μm,更优选为20~55μm,进一步优选为30~50μm。

上述表面的粗糙度Rz可以通过依照JIS B-0601(2001)相对于刻线方向的凹部连续的方向横切地沿垂直方向测定而得到。此处,作为测定机例如可以使用小坂研究所公司制“Surfcorder SE300”等,可以利用如下的条件进行测定,即,测定时的截止值设为2.5mm,基准长度设为2.5mm,测定长度设为12.5mm,预备长度设为2.5mm,探针的进给速度设为0.5mm/秒,探针形状使用尖端半径2μm、尖端角60°的形状。另外,测定时的环境为23℃及30RH%下。另外所测定的中间膜是在测定时的环境下静置3小时以上后进行测定。

本发明中作为在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形成多个凹部和多个凸部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压花辊法、压延辊法、异型挤出法、利用了熔体破裂的挤出唇模压花法等。其中,由于可以容易地获得相邻的该槽形状的凹部被平行地形成的形状及并列的形状,因此优选压花辊法。

作为上述压花辊法中所用的压花辊,例如可以举出如下的压花辊,即,对金属辊表面使用氧化铝、氧化硅等磨削材料进行喷砂处理,然后为了减少表面的过大峰而使用立式磨削等进行研磨,由此在辊表面具有压花花纹(凹凸花纹)。除此以外,还可以举出如下的压花辊,即,使用雕磨机,将压花花纹(凹凸花纹)转印到金属辊表面,由此在辊表面具有压花花纹(凹凸花纹)。此外,还可以举出利用蚀刻(etching)在辊表面具有压花花纹(凹凸花纹)的压花辊等。

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可以是仅由1层的树脂膜构成的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层叠了2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多层结构。

在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为多层结构的情况下,作为2层以上的树脂层,具有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并且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具有不同的性质,由此可以提供具有仅利用1层难以实现的各种性能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上述树脂层优选含有热塑性树脂。

作为上述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以举出聚偏二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聚三氟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酯、聚醚、聚酰胺、聚碳酸酯、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缩醛、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其中,上述树脂层优选含有聚乙烯醇缩醛、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更优选含有聚乙烯醇缩醛。

上述聚乙烯醇缩醛例如可以通过将聚乙烯醇(PVA)用醛进行缩醛化而制造。上述聚乙烯醇缩醛优选为聚乙烯醇的缩醛化物。PVA的皂化度一般为70~99.9摩尔%的范围内。

用于获得上述聚乙烯醇缩醛的聚乙烯醇PVA的聚合度优选为200以上,更优选为5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700以上,特别优选为2000以上,优选为5000以下,更优选为40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00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小于3000,特别优选为2800以下。上述聚乙烯醇缩醛优选为通过将聚合度为上述下限以上且上述上限以下的PVA缩醛化而得的聚乙烯醇缩醛。如果上述聚合度为上述下限以上,则夹层玻璃的耐贯通性进一步提高。如果上述聚合度为上述上限以下,则中间膜的成形变得容易。

PVA的聚合度表示平均聚合度。该平均聚合度可以利用依照JIS K6726“聚乙烯醇试验方法”的方法求出。作为上述醛,一般可以合适地使用碳原子数为1~10的醛。作为上述碳原子数为1~10的醛,例如可以举出甲醛、乙醛、丙醛、正丁醛、异丁醛、正戊醛、2-乙基丁醛、正己醛、正辛醛、正壬醛、正癸醛及苯甲醛等。其中,优选正丁醛、正己醛或正戊醛,更优选正丁醛。上述醛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中间膜中所含的上述聚乙烯醇缩醛优选为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通过使用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相对于夹层玻璃构件而言的中间膜的耐候性等进一步提高。

上述树脂层优选含有聚乙烯醇缩醛和增塑剂。

作为上述增塑剂,只要是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中一般所用的增塑剂,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一元性有机酸酯、多元性有机酸酯等有机增塑剂、有机磷酸化合物、有机亚磷酸化合物等磷酸增塑剂等。

作为上述有机增塑剂,例如可以举出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三乙二醇-二-正庚酸酯、四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四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四乙二醇-二-正庚酸酯、二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二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二乙二醇-二-正庚酸酯等。其中,上述树脂层优选含有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或、三乙二醇-二-正庚酸酯,更优选含有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

上述树脂层优选含有胶粘力调节剂。特别是在制造夹层玻璃时,与玻璃接触的树脂层优选含有上述胶粘力调节剂。

作为上述胶粘力调节剂,例如可以合适地使用碱金属盐或碱土类金属盐。作为上述胶粘力调节剂,例如可以举出钾、钠、镁等的盐。

作为构成上述盐的酸,例如可以举出辛酸、己酸、2-乙基丁酸、丁酸、乙酸、甲酸等羧酸的有机酸、或盐酸、硝酸等无机酸。由于在制造夹层玻璃时,可以容易地调节玻璃与树脂层的胶粘力,因此与玻璃接触的树脂层优选作为胶粘力调节剂含有镁盐。

上述树脂层也可以根据需要,含有抗氧化剂、光稳定剂、作为胶粘力调节剂的改性硅油、阻燃剂、防静电干扰剂、耐湿剂、热射线反射剂、热射线吸收剂等添加剂。

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中,优选作为2层以上的树脂层,至少具有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上述第一树脂层中所含的聚乙烯醇缩醛(以下称作聚乙烯醇缩醛A。)的羟基量与上述第二树脂层中所含的聚乙烯醇缩醛(以下称作聚乙烯醇缩醛B。)的羟基量不同。

由于聚乙烯醇缩醛A与聚乙烯醇缩醛B的性质不同,因此可以提供具有仅利用1层难以实现的各种性能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例如,在2层的上述第二树脂层之间层叠上述第一树脂层、并且聚乙烯醇缩醛A的羟基量低于聚乙烯醇缩醛B的羟基量的情况下,上述第一树脂层与上述第二树脂层相比有玻璃转变化温度降低的趋势。其结果是,上述第一树脂层与上述第二树脂层相比变软,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隔音性提高。另外,在2层的上述第二树脂层之间层叠上述第一树脂层、并且聚乙烯醇缩醛A的羟基量高于聚乙烯醇缩醛B的羟基量的情况下,上述第一树脂层与上述第二树脂层相比有玻璃转变化温度变高的趋势。其结果是,上述第一树脂层与上述第二树脂层相比变硬,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耐贯通性提高。

此外,在上述第一树脂层及上述第二树脂层含有增塑剂的情况下,优选上述第一树脂层中的相对于聚乙烯醇缩醛100质量份而言的增塑剂的含量(以下称作含量A。)与上述第二树脂层中的相对于聚乙烯醇缩醛100质量份而言的增塑剂的含量(以下称作含量B。)不同。例如,在2层的上述第二树脂层之间层叠上述第一树脂层、并且上述含量A大于上述含量B的情况下,上述第一树脂层与上述第二树脂层相比有玻璃转变化温度降低的趋势。其结果是,上述第一树脂层与上述第二树脂层相比变软,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隔音性提高。另外,在2层的上述第二树脂层之间层叠上述第一树脂层、并且上述含量A少于上述含量B的情况下,上述第一树脂层与上述第二树脂层相比有玻璃转变化温度变高的趋势。其结果是,上述第一树脂层与上述第二树脂层相比变硬,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耐贯通性提高。

作为构成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2层以上的树脂层的组合,例如为了提高夹层玻璃的隔音性,可以举出作为上述第一树脂层的隔音层、与作为上述第二树脂层的保护层的组合。由于夹层玻璃的隔音性提高,因此优选上述隔音层含有聚乙烯醇缩醛X和增塑剂,上述保护层含有聚乙烯醇缩醛Y和增塑剂。此外,在2层的上述保护层之间层叠有上述隔音层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具有优异的隔音性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下也称作隔音中间膜。)。以下,对隔音中间膜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在上述隔音中间膜中,上述隔音层具有赋予隔音性的作用。上述隔音层优选含有聚乙烯醇缩醛X和增塑剂。

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可以通过对聚乙烯醇利用醛进行缩醛化来制备。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优选为聚乙烯醇的缩醛化物。上述聚乙烯醇通常可以通过对聚乙酸乙烯酯进行皂化而得到。

上述聚乙烯醇的平均聚合度的优选的下限为200,优选的上限为5000。通过将上述聚乙烯醇的平均聚合度设为200以上,可以提高所得的隔音中间膜的耐贯通性,通过设为5000以下,可以确保隔音层的成形性。上述聚乙烯醇的平均聚合度的更优选的下限为500,更优选的上限为4000。

而且,上述聚乙烯醇的平均聚合度可以利用依照JIS K6726“聚乙烯醇试验方法”的方法求出。

用于对上述聚乙烯醇进行缩醛化的醛的碳原子数的优选的下限为4,优选的上限为6。通过将醛的碳原子数设为4以上,可以使之稳定地含有足够量的增塑剂,可以发挥优异的隔音性能。另外,可以防止增塑剂的渗出。通过将醛的碳原子数设为6以下,可以使得聚乙烯醇缩醛X的合成容易,并且可以确保生产率。作为上述碳原子数为4~6的醛,可以是直链状的醛,也可以是支链状的醛,例如可以举出正丁醛、正戊醛等。

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羟基量的优选的上限为30摩尔%。通过将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羟基量设为30摩尔%以下,可以使之含有发挥隔音性所必需的量的增塑剂,可以防止增塑剂的渗出。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羟基量的更优选的上限为28摩尔%,进一步优选的上限为26摩尔%,特别优选的上限为24摩尔%,优选的下限为10摩尔%,更优选的下限为15摩尔%,进一步优选的下限为20摩尔%。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羟基量是对将键合有羟基的乙烯基量除以主链的总乙烯基量而求出的摩尔分数用百分率(摩尔%)表示的值。上述键合有羟基的乙烯基量例如可以通过利用依照JIS K6728“聚乙烯醇缩丁醛试验方法”的方法,测定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键合有羟基的乙烯基量而求出。

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缩醛基量的优选的下限为60摩尔%,优选的上限为85摩尔%。通过将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缩醛基量设为60摩尔%以上,可以提高隔音层的疏水性,使之含有发挥隔音性所必需的量的增塑剂,可以防止增塑剂的渗出、白化。通过将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缩醛基量设为85摩尔%以下,可以使得聚乙烯醇缩醛X的合成容易,并且可以确保生产率。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缩醛基量的下限更优选为65摩尔%,进一步优选为68摩尔%以上。

上述缩醛基量可以通过利用依照JIS K6728“聚乙烯醇缩丁醛试验方法”的方法,测定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键合有缩醛基的乙烯基量而求出。

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乙酰基量的优选的下限为0.1摩尔%,优选的上限为30摩尔%。通过将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乙酰基量设为0.1摩尔%以上,可以使之含有发挥隔音性所必需的量的增塑剂,可以防止渗出。另外,通过将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的乙酰基量设为30摩尔%以下,可以提高隔音层的疏水性,防止白化。上述乙酰基量的更优选的下限为1摩尔%,进一步优选的下限为5摩尔%,特别优选的下限为8摩尔%,更优选的上限为25摩尔%,进一步优选的上限为20摩尔%。上述乙酰基量是如下得到的值,即,从主链的总乙烯基量中减去键合有缩醛基的乙烯基量、和键合有羟基的乙烯基量,将所得的值除以主链的总乙烯基量,将所得的摩尔分数用百分率(摩尔%)表示。

特别是,由于可以使上述隔音层容易地含有发挥隔音性所必需的量的增塑剂,因此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优选为上述乙酰基量为8摩尔%以上的聚乙烯醇缩醛、或上述乙酰基量小于8摩尔%、并且缩醛基量为65摩尔%以上的聚乙烯醇缩醛。另外,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更优选为上述乙酰基量为8摩尔%以上的聚乙烯醇缩醛、或上述乙酰基量小于8摩尔%、并且缩醛基量为68摩尔%以上的聚乙烯醇缩醛。

上述隔音层中的增塑剂的含量相对于上述聚乙烯醇缩醛X100质量份而言的优选的下限为45质量份,优选的上限为80质量份。通过将上述增塑剂的含量设为45质量份以上,可以发挥高隔音性,通过设为80质量份以下,可以防止产生增塑剂的渗出,防止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透明性、胶粘性的降低。上述增塑剂的含量的更优选的下限为5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的下限为55质量份,更优选的上限为7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的上限为70质量份。而且,上述隔音层中的增塑剂的含量可以是夹层玻璃制作前的增塑剂含量,也可以是夹层玻璃制作后的增塑剂含量。而且,夹层玻璃制作后的增塑剂的含量可以依照以下的步骤测定。制作出夹层玻璃后,在温度25℃、湿度30%的环境下静置4周。其后,通过将夹层玻璃用液氮冷却而将玻璃和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剥下。将所得的保护层及隔音层沿厚度方向切割,在温度25℃、湿度30%的环境下静置2小时后,向保护层与隔音层之间插入手指或机械,在温度25℃、湿度30%的环境下剥离,对保护层及隔音层分别得到10g的长方形的测定试样。对所得的测定试样,使用索氏萃取器以12小时用乙醚萃取增塑剂后,进行测定试样中的增塑剂的定量,求出保护层及中间层中的增塑剂的含量。

上述隔音层的厚度的优选的下限为50μm。通过将上述隔音层的厚度设为50μm以上,可以发挥充分的隔音性。上述隔音层的厚度的更优选的下限为80μm。而且,上限没有特别限定,然而如果考虑作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厚度,则优选的上限为300μm。

上述保护层具有如下的作用,即,防止因隔音层中所含的大量的增塑剂渗出而使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与玻璃的胶粘性降低,另外,对夹层玻璃用中间膜赋予耐贯通性。

上述保护层例如优选含有聚乙烯醇缩醛Y和增塑剂,更优选含有羟基量大于聚乙烯醇缩醛X的聚乙烯醇缩醛Y和增塑剂。

上述聚乙烯醇缩醛Y可以通过对聚乙烯醇利用醛进行缩醛化而制备。上述聚乙烯醇缩醛Y优选为聚乙烯醇的缩醛化物。上述聚乙烯醇通常可以通过对聚乙酸乙烯酯进行皂化而得到。

另外,上述聚乙烯醇的平均聚合度的优选的下限为200,优选的上限为5000。通过将上述聚乙烯醇的平均聚合度设为200以上,可以提高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耐贯通性,通过设为5000以下,可以确保保护层的成形性。上述聚乙烯醇的平均聚合度的更优选的下限为500,更优选的上限为4000。

用于对上述聚乙烯醇进行缩醛化的醛的碳原子数的优选的下限为3,优选的上限为4。通过将醛的碳原子数设为3以上,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耐贯通性会提高。通过将醛的碳原子数设为4以下,聚乙烯醇缩醛Y的生产率会提高。

作为上述碳原子数为3~4的醛,可以是直链状的醛,也可以是支链状的醛,例如可以举出正丁醛等。

上述聚乙烯醇缩醛Y的羟基量的优选的上限为33摩尔%,优选的下限为28摩尔%。通过将上述聚乙烯醇缩醛Y的羟基量设为33摩尔%以下,可以防止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白化。通过将上述聚乙烯醇缩醛Y的羟基量设为28摩尔%以上,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耐贯通性会提高。

上述聚乙烯醇缩醛Y的缩醛基量的优选的下限为60摩尔%,优选的上限为80摩尔%。通过将上述缩醛基量设为60摩尔%以上,可以使之含有发挥充分的耐贯通性所必需的量的增塑剂。通过将上述缩醛基量设为80摩尔%以下,可以确保上述保护层与玻璃的胶粘力。上述缩醛基量的更优选的下限为65摩尔%,更优选的上限为69摩尔%。

上述聚乙烯醇缩醛Y的乙酰基量的优选的上限为7摩尔%。通过将上述聚乙烯醇缩醛Y的乙酰基量设为7摩尔%以下,可以提高保护层的疏水性,防止白化。上述乙酰基量的更优选的上限为2摩尔%,优选的下限为0.1摩尔%。而且,聚乙烯醇缩醛A、B、以及Y的羟基量、缩醛基量、以及乙酰基量可以利用与聚乙烯醇缩醛X相同的方法测定。

上述保护层中的增塑剂的含量相对于上述聚乙烯醇缩醛Y100质量份而言的优选的下限为20质量份,优选的上限为45质量份。通过将上述增塑剂的含量设为20质量份以上,可以确保耐贯通性,通过设为45质量份以下,可以防止增塑剂的渗出,防止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透明性、胶粘性的降低。上述增塑剂的含量的更优选的下限为3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的下限为35质量份,更优选的上限为43质量份,进一步优选的上限为41质量份。由于夹层玻璃的隔音性进一步提高,因此上述保护层中的增塑剂的含量优选少于上述隔音层中的增塑剂的含量。而且,上述保护层中的增塑剂的含量可以是夹层玻璃制作前的增塑剂含量,也可以是夹层玻璃制作后的增塑剂含量。而且,夹层玻璃制作后的增塑剂的含量可以利用与上述隔音层相同的步骤测定。

由于夹层玻璃的隔音性进一步提高,因此聚乙烯醇缩醛Y的羟基量优选大于聚乙烯醇缩醛X的羟基量,更优选大1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大5摩尔%以上,特别优选大8摩尔%以上。通过调节聚乙烯醇缩醛X及聚乙烯醇缩醛Y的羟基量,可以控制上述隔音层及上述保护层中的增塑剂的含量,使上述隔音层的玻璃转变化温度降低。其结果是,夹层玻璃的隔音性进一步提高。

另外,由于夹层玻璃的隔音性进一步提高,因此上述隔音层中的相对于聚乙烯醇缩醛X100质量份而言的增塑剂的含量(以下也称作含量X。)优选大于上述保护层中的相对于聚乙烯醇缩醛Y100质量份而言的增塑剂的含量(以下也称作含量Y。),更优选大5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大15质量份以上,特别优选大20质量份以上。通过调节含量X及含量Y,使上述隔音层的玻璃转变化温度降低。其结果是,夹层玻璃的隔音性进一步提高。

上述保护层的厚度只要调节为能够发挥上述保护层的作用的范围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但是,在上述保护层上具有凹凸的情况下,为了可以抑制凹凸向与直接接触的上述隔音层的界面的转印,优选在可能的范围中加厚。具体而言,上述保护层的厚度的优选的下限为100μm,更优选的下限为300μm,进一步优选的下限为400μm,特别优选的下限为450μm。对于上述保护层的厚度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然而为了以能够实现充分的隔音性的程度确保隔音层的厚度,实质上500μm左右为上限。

作为制造上述隔音中间膜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将上述隔音层和保护层利用挤出法、压延法、冲压法等通常的制膜法制成片状后、再进行层叠的方法等。

另外,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被层叠于一对玻璃板之间的夹层玻璃也是本发明之一。

上述玻璃板可以使用一般所用的透明板玻璃。例如可以举出浮法板玻璃、抛光板玻璃、压花玻璃、嵌丝玻璃、夹丝板玻璃、经过着色的板玻璃、热射线吸收玻璃、热射线反射玻璃、绿玻璃等无机玻璃。另外,也可以使用在玻璃的表面具有紫外线遮蔽涂层的紫外线遮蔽玻璃。此外,也可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丙烯酸酯等有机塑料板。

作为上述玻璃板,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的玻璃板。例如,可以举出在透明浮法板玻璃与绿玻璃之类的经过着色的玻璃板之间层叠有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另外,作为上述玻璃板,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的厚度不同的玻璃板。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即使在层叠的状态下保管也不会自粘、能够容易地剥离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及使用该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制成的夹层玻璃。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表面上底部连续的槽形状的凹部为等间隔、并且相邻的凹部平行地并列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在表面上底部连续的槽形状的凹部为等间隔、并且相邻的凹部平行地并列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在表面上底部连续的槽形状的凹部并非等间隔、然而相邻的凹部平行地并列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4是说明交叉角θ的示意图。

图5是说明凹部的间隔Sm及凸部的旋转半径R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举出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式进行更详细的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1)树脂组合物的制备

相对于通过对平均聚合度为1700的聚乙烯醇用正丁醛进行缩醛化而得的聚乙烯醇缩丁醛(乙酰基量0.9摩尔%、缩丁醛基量69摩尔%、羟基量30摩尔%)100质量份,作为增塑剂添加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3GO)40质量份,用混炼辊充分地进行混炼,得到树脂组合物。

(2)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制作

通过将所得的树脂组合物用挤出机挤出,而得到厚760μm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3)凹凸的赋予

作为第一工序,利用下述的步骤向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两面转印了不规则的凹凸形状。首先,对铁辊表面使用喷砂剂施加不规则的凹凸后,对该铁辊进行立式磨削,继而使用更加微细的喷砂剂对磨削后的平坦部施加微细的凹凸,由此得到具有粗大的主压花和微细的副压花的相同形状1对辊。

使用该1对辊作为凹凸形状转印装置,向所得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两面转印了不规则的凹凸形状。作为此时的转印条件,将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温度设为80℃,将上述辊的温度设为145℃,将线速度设为10m/min,将压制线压设为0~200kN/m。

作为第二工序,利用下述的步骤对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赋予了底部连续的槽形状的凹凸。将由使用三角形斜线型磨机对表面实施了研磨加工的金属辊和具有45~75的JIS硬度的橡胶辊构成的一对辊作为凹凸形状转印装置使用,使第一工序中转印了不规则的凹凸形状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该凹凸形状转印装置中通过,对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第一表面赋予平行且等间隔地形成了底部连续的槽形状的凹部的凹凸。作为此时的转印条件,将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温度设为80℃,将辊温度设为140℃,将线速度设为10m/min,将压制线压设为5~100kN/m。

然后,对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第二表面也实施相同的操作,赋予了底部连续的槽形状的凹部。此时,使对第一表面赋予的底部连续的槽形状(刻线状)的凹部与对第二表面赋予的底部连续的槽形状(刻线状)的凹部的交叉角度为20°。

(4)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的凹凸的测定

使用光学显微镜(SONIC公司制、BS-8000III),观察所得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观察范围20mm×20mm),测定出相邻的凹部的间隔后,算出相邻的凹部的最底部间的最短距离的平均值,由此测定出第一表面的凹部的间隔Sm1及第二表面的凹部的间隔Sm2,其结果为390μm。

另外,使用单刃剃刀(羽毛安全剃刀公司制FAS-10),以不使切断面变形的方式,不使剃刀沿与凹部垂直的方向滑动地、沿与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推出,由此将中间膜相对于刻线状的凹部的方向沿垂直方向并且与膜厚度方向平行地切断,使用品微镜(奥林巴斯公司制“DSX-100”)观察其剖面,以277倍的测定倍率拍摄,再在将拍摄图像放大显示为50μm/20mm的状态下,使用附带软件内的计测软件,将描绘与凸形状的顶点内切的圆时的该圆的半径作为该凸部的顶端的旋转半径,利用该方法,测定出第一表面的凸部的旋转半径R1及第二表面的凸部的旋转半径R2,其结果为37μm。此时,测定时的环境为23℃及30RH%下。

另外,依照JIS B-0601(2001),以相对于刻线方向的凹部连续的方向横切的方式沿垂直方向进行测定,由此得到上述第一表面及上述第二表面的粗糙度Rz。此处,作为测定机使用小坂研究所公司制“Surfcorder SE300”等,采用了如下的条件,即,测定时的截止值设为2.5mm,基准长度设为2.5mm,测定长度设为12.5mm,预备长度设为2.5mm,探针的进给速度设为0.5mm/秒。探针形状使用尖端半径2μm、尖端角60°的形状。另外,测定时的环境设为23℃及30RH%下。另外将所测定的中间膜在测定时的环境下静置3小时以上后进行测定。

(5)凸部的顶端部的粗糙度Rz的测定

使用三维粗糙度测定器(例如KEYENCE公司制“KS-1100”、前端测量头型号“LT-9510VM”)及作为附带的测定软件的KS-measure,作为依照JIS B 0601(1994)的十点平均粗糙度,利用以下的步骤测定出所得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第一表面的凸部的顶端部的粗糙度Rz1及第二表面的凸部的顶端部的粗糙度Rz2。

在2cm×2cm的视野范围中测定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的粗糙度,利用如下的方法求出,即,在所得的数据中对该凸部的头顶部沿平行于顶部连续的方向的方向测定10个点的2.5mm的长度的粗糙度,将其平均值作为凸部的顶端部粗糙度。而且,在选择10处上述的2.5mm的长度的粗糙度时,使各条2.5mm的长度的线之间分开50μm以上而进行测定。此处所说的所谓2.5mm的长度的粗糙度,是指利用作为附带的分析软件的“KS-Analyzer Ver.2.00”的线粗糙度计测模式,在长度指定条件下将长度指定为“2500μm”,选择所得的三维图像数据的对应部,由粗糙度轮廓数据得到的“Rz”。获得粗糙度轮廓数据时的设定值选择2.5mm作为截止值。不使用高度平滑化及倾斜度修正。视野范围以外的测定条件是载台进给条件设为连续进给,扫描方向设为双方向,先行轴设定为X轴,载台移动速度设定为250.0μm/s,轴进给速度设定为10000.0μm/s。此外,将X轴的测定间距设定为2.0μm,将Y轴的测定间距设定为2.0μm。

顶端部粗糙度的测定中的上述凸部的所谓头顶部,在凸部的最大处位于将存在于上述2cm×2cm的视野范围中的相邻的2个凹部的最底部间以最短距离连结的直线的中心的情况下,是指相当于从将最底部间以最短距离连结的直线的中心到将上述最底部间以最短距离连结的直线的长度的10%的范围。另外,在凸部的最大处不位于将最底部间以最短距离连结的直线的中心的情况下,是指相当于从存在于将最底部间以最短距离连结的直线上的凸部的最大处到将上述最底部间以最短距离连结的直线的长度的10%的范围。另外,测定时的环境设为23℃及30RH%下。

(实施例2~25、比较例1~10)

除了将所用的聚乙烯醇缩丁醛的乙酰基量、缩丁醛基量及羟基量、增塑剂的含量如表1、表2及表3所示地变更,使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的凹部的间隔Sm1及Sm2、凸部的旋转半径R1及R2、凸部顶端部的粗糙度Rz1及Rz2、表面的粗糙度Rz如表1、表2及表3所示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实施例26)

(保护层用树脂组合物的制备)

相对于通过对平均聚合度为1700的聚乙烯醇用正丁醛进行缩醛化而得的聚乙烯醇缩丁醛(乙酰基量1摩尔%、缩丁醛基量69摩尔%、羟基量30摩尔%)100质量份,添加作为增塑剂的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3GO)36质量份,用混炼辊充分地进行混炼,得到保护层用树脂组合物。

(隔音层用树脂组合物的制备)

相对于通过对平均聚合度为2300的聚乙烯醇用正丁醛进行缩醛化而得的聚乙烯醇缩丁醛(乙酰基量12.5摩尔%、缩丁醛基量64摩尔%、羟基量23.5摩尔%)100质量份,添加作为增塑剂的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3GO)76.5质量份,用混炼辊充分地进行混炼,得到隔音层用树脂组合物。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制作)

通过将隔音层用树脂组合物及保护层用树脂组合物共挤出,得到宽度为100cm且在厚度方向依次层叠了保护层(厚度350μm)、隔音层(厚度100μm)、保护层(厚度350μm)的三层结构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凹凸的赋予)

作为第一工序,利用下述的步骤向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两面转印了不规则的凹凸形状。首先,对铁辊表面使用喷砂剂施加不规则的凹凸后,对该铁辊进行立式磨削,继而使用更加微细的喷砂剂对磨削后的平坦部施加微细的凹凸,由此得到具有粗大的主压花和微细的副压花的相同形状1对辊。

使用该1对辊作为凹凸形状转印装置,向所得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两面转印了不规则的凹凸形状。作为此时的转印条件,将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温度设为80℃,将上述辊的温度设为145℃,将线速度设为10m/min,将压制线压设为0~200kN/m。

作为第二工序,利用下述的步骤对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赋予了底部连续的槽形状的凹凸。将由使用三角形斜线型磨机对表面实施了研磨加工的金属辊和具有45~75的JIS硬度的橡胶辊构成的一对辊作为凹凸形状转印装置使用,使第一工序中转印了不规则的凹凸形状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该凹凸形状转印装置中通过,对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第一表面赋予平行且等间隔地形成了底部连续的槽形状的凹部的凹凸。作为此时的转印条件,将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温度设为80℃,将辊温度设为140℃,将线速度设为10m/min,将压制线压设为5~100kN/m。

然后,对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第二表面也实施相同的操作,赋予了底部连续的槽形状的凹部。此时,使对第一表面赋予的底部连续的槽形状(刻线状)的凹部与对第二表面赋予的底部连续的槽形状(刻线状)的凹部的交叉角度为20°。

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测定出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的凹部的间隔Sm1及Sm2、凸部的旋转半径R1及R2、凸部顶端部的粗糙度Rz1及Rz2、表面的粗糙度Rz。

(增塑剂的含量的测定)

制作出夹层玻璃后,在温度25℃、湿度30%的环境下静置4周。其后,通过将夹层玻璃用液氮冷却而将玻璃和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剥下。将所得的保护层及隔音层沿厚度方向切割,在温度25℃、湿度30%的环境下静置2小时后,向保护层与隔音层之间插入手指或机械,在温度25℃、湿度30%的环境下剥离,对保护层及隔音层分别得到10g的长方形的测定试样。对所得的测定试样,使用索氏萃取器以12小时用乙醚萃取增塑剂后,进行测定试样中的增塑剂的定量,求出保护层及中间层中的增塑剂的含量。

(实施例27~34、比较例11、12)

除了将所用的聚乙烯醇缩丁醛的乙酰基量、缩丁醛基量及羟基量如表4所示地变更,使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的凹部的间隔Sm1及Sm2、凸部的旋转半径R1及R2、凸部顶端部的粗糙度Rz1及Rz2、表面的粗糙度Rz如表4所示以外,利用与实施例26相同的方法制作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评价)

对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利用以下的方法进行了自粘力的评价。将结果表示于表1、表2、表3及表4中。

将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切割为纵150mm、横150mm的大小而得到试验片。重叠2片所得的试验片,在其上夹隔着作为脱模处理对基材的纸实施了有机硅涂布的脱模纸载放玻璃板(重5.8kg)。在该状态下,在调节为温度30℃、湿度30%的恒温恒湿槽中放置48小时。其后,使试验片2片端部2cm剥离,将2片试验片端部分别用15cm宽的夹具固定。将剥离速度设为50cm/分钟,在温度23℃、湿度30%的环境下测定2片试验片间的180°剥离强度,算出剥离距离为50mm到200mm的剥离强度的平均值(N/15cm)。除此以外的条件依照JIS K-6854-3(1994)。将其设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自粘力。

而且,为了利用搬送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机械或人力剥离,自粘力优选为25N/15cm以下,更优选为20N/15c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3N/15cm以下,特别优选为8N/15cm以下。

[表1]

[表2]

[表3]

[表4]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即使在层叠的状态下保管也不会自粘、能够容易地剥离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及使用该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制成的夹层玻璃。

符号的说明

1任意选择的一个凹部,2与任意选择的一个凹部相邻的凹部,3与任意选择的一个凹部相邻的凹部,A凹部1与凹部2的间隔,B凹部1与凹部3的间隔,10夹层玻璃用中间膜,11第一表面的底部连续的槽形状的凹部,12第二表面的底部连续的槽形状的凹部,20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的凹凸,21底部连续的槽形状的凹部,22凸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