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钛细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3956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氧化钛细粒,其具有:1至50nm的BET直径,1至200nm的作为由所述氧化钛细粒形成的团聚粒子的直径的团聚粒径,和1至40的作为它们之间的比率即所述团聚粒径/所述BET直径的比率的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钛细粒,其具有锐钛矿和/或金红石晶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氧化钛细粒,其包含具有1至100nm的直径的孔,其中所述孔具有0.2至0.7ml/g的孔容。

4.一种用于制备氧化钛细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氯(氧)化钛和碱混合到被加热到50至110℃的温度的水性溶剂中,以使由此制得的水性溶液的pH落在0至12的范围内,并且由此将所述氯(氧)化钛水解。

5.一种用于制备氧化钛细粒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包含氯(氧)化钛的水性溶液的pH调节到1以下的范围;

随后将所述水性溶液加热到50至110℃的温度;以及

由此将所述氯(氧)化钛水解。

6.一种用于制备氧化钛细粒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碱混合到包含氯(氧)化钛的水性溶液中,以使所述水性溶液的pH落在0至9的范围内;

随后将所述水性溶液加热到50至110℃的温度;以及

由此将所述氯(氧)化钛水解。

7.一种用于制备氧化钛细粒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骤,将氯(氧)化钛和碱混合到被加热到50至110℃的温度的水性溶剂中,以使由此制得的水性溶液的pH落在0至12的范围内,并且由此进行作为第一水解的所述氯(氧)化钛的水解;和

第二步骤,随后将氯(氧)化钛和碱混合到包含来自所述第一水解的产物并且被调节到50至110℃的温度的水性溶液中,以使所述水性溶液的pH落在0至12的范围内,并且由此进行作为第二水解的在所述第二步骤中存在的氯(氧)化钛的水解。

8.一种用于制备氧化钛细粒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骤,将氯(氧)化钛和碱混合到被加热到50至110℃的温度的水性溶剂中,以使由此制得的水性溶液的pH落在0至12的范围内,并且由此进行作为第一水解的所述氯(氧)化钛的水解;和

第二步骤,随后将氯(氧)化钛混合到包含来自所述第一水解的产物的水性溶液中,以将所述水性溶液的pH调节到1以下的范围,随后将所述水性溶液的温度调节到50至110℃的范围内,并且由此进行作为第二水解的在所述第二步骤中存在的氯(氧)化钛的水解。

9.一种用于制备氧化钛细粒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骤,将氯(氧)化钛和碱混合到被加热到50至110℃的温度的水性溶剂中,以使由此制得的水性溶液的pH落在0至12的范围内,并且由此进行作为第一水解的所述氯(氧)化钛的水解;和

第二步骤,随后将氯(氧)化钛混合到包含来自所述第一水解的产物的水性溶液中,并且将碱混合到所述水性溶液中以将所述水性溶液的pH落在0至9的范围内,随后将所述水性溶液的温度调节到50至110℃的范围内,并且由此进行作为第二水解的在所述第二步骤中存在的氯(氧)化钛的水解。

10.一种用于制备氧化钛细粒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骤,将包含氯(氧)化钛的水性溶液的pH调节到1以下的范围,随后将所述水性溶液加热到50至110℃的温度,并且由此进行作为第一水解的所述氯(氧)化钛的水解;和

第二步骤,随后将氯(氧)化钛和碱混合到包含来自所述第一水解的产物并且被调节到50至110℃的温度的水性溶液中,以使所述水性溶液的pH落在0至12的范围内,并且由此进行作为第二水解的在所述第二步骤中存在的氯(氧)化钛的水解。

11.一种用于制备氧化钛细粒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骤,将包含氯(氧)化钛的水性溶液的pH调节到1以下的范围,随后将所述水性溶液加热到50至110℃的温度,并且由此进行作为第一水解的所述氯(氧)化钛的水解;和

第二步骤,随后将氯(氧)化钛混合到包含来自所述第一水解的产物的水性溶液中,以将所述水性溶液的pH调节到1以下的范围,随后将所述水性溶液的温度调节到50至110℃的范围内,并且由此进行作为第二水解的在所述第二步骤中存在的氯(氧)化钛的水解。

12.一种用于制备氧化钛细粒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骤,将包含氯(氧)化钛的水性溶液的pH调节到1以下的范围,随后将所述水性溶液加热到50至110℃的温度,并且由此进行作为第一水解的所述氯(氧)化钛的水解;和

第二步骤,随后将氯(氧)化钛混合到包含来自所述第一水解的产物的水性溶液中,并且将碱混合到所述水性溶液中以将所述水性溶液的pH落在0至9的范围内,随后将所述水性溶液的温度调节到50至110℃的范围内,并且由此进行作为第二水解的在所述第二步骤中存在的氯(氧)化钛的水解。

13.一种用于制备氧化钛细粒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骤,将碱混合到包含氯(氧)化钛的水性溶液中,以使所述水性溶液的pH落在0至9的范围内,随后将所述水性溶液加热到50至110℃的温度,并且由此进行作为第一水解的所述氯(氧)化钛的水解;和

第二步骤,随后将氯(氧)化钛和碱混合到包含来自所述第一水解的产物并且被调节到50至110℃的温度的水性溶液中,以使所述水性溶液的pH落在0至12的范围内,并且由此进行作为第二水解的在所述第二步骤中存在的氯(氧)化钛的水解。

14.一种用于制备氧化钛细粒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骤,将碱混合到包含氯(氧)化钛的水性溶液中,以使所述水性溶液的pH落在0至9的范围内,随后将所述水性溶液加热到50至110℃的温度,并且由此进行作为第一水解的所述氯(氧)化钛的水解;和

第二步骤,随后将氯(氧)化钛混合到包含来自所述第一水解的产物的水性溶液中,以将所述水性溶液的pH调节到1以下的范围,随后将所述水性溶液的温度调节到50至110℃的范围内,并且由此进行作为第二水解的在所述第二步骤中存在的氯(氧)化钛的水解。

15.一种用于制备氧化钛细粒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骤,将碱混合到包含氯(氧)化钛的水性溶液中,以使所述水性溶液的pH落在0至9的范围内,随后将所述水性溶液加热到50至110℃的温度,并且由此进行作为第一水解的所述氯(氧)化钛的水解;和

第二步骤,随后将氯(氧)化钛混合到包含来自所述第一水解的产物的水性溶液中,并且将碱混合到所述水性溶液中以将所述水性溶液的pH落在0至9的范围内,随后将所述水性溶液的温度调节到50至110℃的范围内,并且由此进行作为第二水解的在所述第二步骤中存在的氯(氧)化钛的水解。

16.根据权利要求7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备氧化钛细粒的方法,其中所述来自所述第一水解的产物与来自所述第二水解的产物的质量比在3∶97至70∶30之间的范围内。

17.根据权利要求7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备氧化钛细粒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水解和所述第二水解在一个反应容器中进行。

18.根据权利要求7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备氧化钛细粒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来自所述第一水解的产物的粒子表面上沉积并生长来自所述第二水解的产物。

19.一种用于制备氧化钛细粒粉末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向包含通过根据权利要求4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得的氧化钛细粒的水性溶液中加入碱或酸,以将所述水性溶液的pH调节到6.0至8.0的范围;并且

随后对所述水性溶液进行过滤和干燥。

20.一种用于制备氧化钛细粒粉末的方法,其包括焙烧通过根据权利要求4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得的氧化钛细粒。

21.一种复合氧化物,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氧化钛细粒与至少一种除钛之外的金属元素的反应产物。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