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混凝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0978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建筑材料,特别是用于桥梁桥面铺装的一种耐磨混凝土。



背景技术:

随着最近几年公共交通的大力发展,桥梁也发展迅速,混凝土桥梁桥面常规是采用混凝土材料铺筑而成的,并以其整体性强,刚度大,承载性高的性能优势,推动着城镇经济的稳步发展。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多元化,路面交通流量与行车密度逐渐增加,路面交通车辆荷载趋向重型化,常规混凝土桥面结构在长期轮载重压反复的摩擦阻力作用下,逐渐形成不同程度的路面磨损劣化现象,影响着混凝土桥面行车性能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桥梁桥面铺装强度高、耐磨性好的耐磨混凝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磨混凝土,由水泥、砂、碎石、粉煤灰、碳化钨胶体、7075铝合金、水和外加剂组成,其含量组分为:

水泥35份、砂80份、碎石100份、粉煤灰7份、碳化钨胶体31份、7075铝合金20份、水15份、外加剂6份。

较佳的,所述碳化钨胶体是将碳化钨颗粒置于40℃明胶水溶液中,并混合均匀,待碳化钨外表面与明胶水溶液均匀接触后,分离碳化钨和40℃明胶水溶液,使得碳化钨外表面均匀裹着一层明胶水溶液得到碳化钨胶体颗粒。因碳化钨粉尘容易引起支气管周炎等各种疾病,故在碳化钨外表面裹明胶水溶液,与其他材质混合时粘结紧密,当桥面长期使用磨损时不易起尘。

所述碳化钨和7075铝合金化学性质稳定、强度高、耐磨性好,通过以上两种材料的配合添加,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和耐磨性。

较佳的,所述碳化钨颗粒大小等级为WC200。为保证碳化钨不易起尘,故碳化钨粒径不能小于所述等级。

较佳的,所述砂粒径为0.1-5.0mm,所述砂的含泥量为0-10%。

较佳的,所述碎石粒径为10-30mm。

较佳的,所述7075铝合金粒径为0.2-1.5mm。

较佳的,所述外加剂由甲基丙烯酸30份、陶瓷复合材料10份、硅烷偶联剂8份、明胶粉6份、空心玻璃微珠8份混合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是一种用于桥梁桥面铺装的耐磨混凝土,所述耐磨混凝土由强度高、耐磨性好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耐磨混凝土,由水泥、砂、碎石、粉煤灰、碳化钨胶体、7075铝合金、水和外加剂组成,其含量组分为:

水泥35kg、砂80kg、碎石100kg、粉煤灰7kg、碳化钨胶体31kg、7075铝合金20kg、水15kg、外加剂6kg。

本实施例中,所述碳化钨胶体是将碳化钨颗粒置于40℃明胶水溶液中,并混合均匀,待碳化钨外表面与明胶水溶液均匀接触后,分离碳化钨和40℃明胶水溶液,使得碳化钨外表面均匀裹着一层明胶水溶液得到碳化钨胶体颗粒;所述碳化钨颗粒大小等级为WC200;所述砂粒径为0.1-5.0mm;所述砂的含泥量为0-10%;所述碎石粒径为10-30mm;所述7075铝合金粒径为0.2-1.5mm;所述外加剂由甲基丙烯酸30kg、陶瓷复合材料10kg、硅烷偶联剂8kg、明胶粉6kg、空心玻璃微珠8kg混合而成。

本发明按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步骤1、将碳化钨颗粒置于40℃明胶水溶液中,并混合均匀,待碳化钨外表面与明胶水溶液均匀接触后,分离碳化钨和40℃明胶水溶液,使得碳化钨外表面均匀裹着一层明胶水溶液得到碳化钨胶体颗粒。

步骤2、将水泥、砂、碎石、粉煤灰、7075铝合金和步骤1中所述碳化钨胶体颗粒投入搅拌机并搅拌均匀得到第一组合物;

步骤3、将甲基丙烯酸、陶瓷复合材料、硅烷偶联剂、明胶粉、空心玻璃微珠混合均匀得到外加剂;

步骤4、将步骤3所述外加剂、步骤2所得第一组合物以及水混合。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