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金针菇菌糠的培养基及其在栽培猴头菇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01786阅读:7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用食用菌栽培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利用工厂化金针菇菌糠栽培猴头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厂化金针菇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废弃菌糠也不断增多。目前,这些未经处理的菌糠被随地丢弃或燃烧,没有得到合理的应用,不但造成新的环境污染,而且给规模化产区带来严重的生产隐患。事实上由于金针菇分解培养料的能力比较弱,加之工厂化金针菇只采收一潮,菌糠内含有大量已分解但尚未利用的小分子营养物质,造成资源的浪费。若将这些菌糠有效利用,则可大大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食用菌按营养方式可分为木腐菌和草腐菌等种类。草腐菌是一类以吸收禾草秸秆(如稻草、麦草)等腐草中的有机质作为主要营养来源的食用菌,草腐菌栽培所需的主要原料是作物秸秆,特别是禾本科植物的秸秆,草腐菌人工栽培时,以稻草和玉米芯等为主要碳源。在其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靠其自身分解有机物而从中获得所需的全部营养。因此草腐菌生产的主要原材料为粪、草和农业加工中的废弃物质。草腐菌可将这些农业废弃物分解、转化为可供人们食用的菇体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常见的草腐菌有双孢菇、鸡腿菇、平菇、草菇和姬菇等。木腐菌主要生长在枯立树、倒树桩及断枝上,他们分解纤维素、木质素的能力较强,也可用木屑作培养料进行人工栽培。木腐菌生产以硬质木屑为主要原料,所以对资源的消耗较大,如果利用过度,极易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亦称猴菌、猬菌,属多孔菌目齿菌科猴头属。是一种食、药用兼备的珍稀食用菌,其子实体和发酵菌丝均可入药。它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对多种消化道疾病、尤其是消化道肿瘤都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还可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是一种理想的保健食品。猴头菇是典型的木腐菌,培养料常用木屑、棉籽壳和麸皮等。自2008年以来,木屑、棉籽壳价格持续上涨,除去原辅材料以及人工费用等,利润有所下降。

目前国内利用工厂化金针菇菌糠栽培的都是草腐菌,如鸡腿菇、双孢菇和大部分侧耳属的食用菌(包括平菇、姬菇、榆黄菇等),没有栽培木腐菌的,主要原因就是产量少,生物转化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金针菇菌糠的培养基及其在栽培猴头菇中的应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金针菇菌糠的培养基,所述的培养基由主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成,所述的主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为:金针菇菌糠40-60%、玉米秸秆20-30%、麦麸10-20%、玉米粉5-15%、石膏0.5-1%、石灰0.5-1%,pH 5-6。

优选的,上述的一种利用金针菇菌糠的培养基,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α-萘乙酸、三十烷醇、赤霉素或吲哚乙酸。更优选的,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三十烷醇(TRIA)。

上述的一种利用金针菇菌糠的培养基,所述的金针菇菌糠为新鲜金针菇菌糠,晒干后粉碎至粒径≦0.5cm。

上述的一种利用金针菇菌糠的培养基,所述的玉米秸秆粉碎至粒径≦0.1cm。

利用金针菇菌糠的培养基在栽培猴头菇中的应用,方法如下:

1)将植物生长调节剂溶于水中,配成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溶液,备用;按上述的配比备主料。优选的,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溶液的浓度为0.1-1.5mg/L。

2)配料和装袋: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溶液对金针菇菌糠、玉米秸秆、麦麸和玉米粉进行预湿,并拌匀;6h后再将石膏和石灰撒入其中,边搅拌边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溶液,混合均匀,使含水量达到60%~65%,得培养料;采用聚丙烯袋装料,得菌袋。

3)灭菌和接种:将菌袋灭菌;当菌袋温度降至28℃时,在菌袋的一侧等距离打4~5个孔,孔径1.5cm,孔深2cm,将猴头菇菌种接入孔中,将孔处贴好胶布。优选的,所述的灭菌为高压灭菌或常压灭菌;所述的高压灭菌为,于高压1.47×105Pa、温度128℃下灭菌1.5h;所述的常压灭菌为,于常压、温度100℃下灭菌8~10h。

4)菌丝培养:将菌袋放入培养室内培养,培养室搭建摆放菌袋的层架,层数在5-7层,每层先垫一层报纸,再把菌袋平放在层架上,贴好胶布的孔口朝下进行培养发菌;培养室要求相对湿度70%以下,通风良好,22~23℃,黑暗或有较弱的散射光。

5)出菇管理:当培养料表面的菌丝体开始扭结,呈现白色凸起时,撤掉报纸,撕下胶布作为出菇口,出菇口面向地下方向,使猴头菇逆向生长,出菇温度为15~25℃,空气相对湿度85%~95%,光照60~100lx。

6)采收。优选的,猴头菇采收的标准为:菌刺均已伸出,在0.5-1cm以内,子实体坚实,未弹射孢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利用工厂化金针菇菌糠栽培猴头菇,拓宽了猴头菇原料渠道,大大降低了成本。

2.本发明,在猴头菇培养料中适量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了菌丝或子实体生长,提高了猴头菇品质和产量,祢补了国内不能利用工厂化金针菇菌糠生产木腐菌的空白,有效解决木腐菌发展与林业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3.由于金针菇分解培养料的能力比较弱,加之工厂化金针菇只采收一潮,培养料中的营养不能充分利用,因此直接废弃金针菇出菇后的废料,即菌糠,是一种生物质的极大浪费,从猴头菇自身情况来看,菌丝分解营养的能力比金针菇强,用金针菇菌糠作为栽培原料来种植猴头菇是一种变废为宝的有益途径,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4.本发明的培养基成分容易得到,配制方便,成本低廉,实际应用操作简单,易于推广,适用于辽宁省猴头菇的规模化生产。

5.本发明,既解决了工厂化金针菇菌糠大量堆积产生的环境问题,又解决了栽培原料价格持续增长而造成的猴头菇栽培成本过高的难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利用金针菇菌糠栽培猴头菇的方法

1.利用金针菇菌糠的培养基:由主料和三十烷醇组成。

所述的主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为:金针菇菌糠50%、玉米秸秆26%、麦麸15%、玉米粉8%、石膏0.5%、石灰0.5%,pH 5-6。

配方中的金针菇菌糠,选用新鲜工厂化金针菇菌糠,严禁污染,没有害虫,菌块结实,脱袋膜,晒干后粉碎至粒径≦0.5cm。

配方中的玉米秸秆选择无霉变,粉碎至粒径小于0.1cm。

将三十烷醇溶于水中,配成浓度为1.0mg/L的三十烷醇水溶液,备用。

2.配料和装袋:用三十烷醇水溶液对金针菇菌糠、玉米秸秆、麦麸和玉米粉进行预湿,使其吃透水,并拌匀。6h后再将石膏和石灰撒入其中,边搅拌边加入三十烷醇水溶液,搅拌多次,使其混合均匀,使含水量达到60%~65%,得培养料;采用12cm×55cm×0.04cm的聚丙烯折角袋装料,料面压紧压平,内部稍松,袋口使用塑料绳扎口,得菌袋。

3.灭菌和接种:将菌袋采用高压或常压灭菌。接种时要求环境清洁、干燥,并进行消毒处理。当菌袋内料温降至28℃时,即可将菌袋及猴头菇原种放入接种室内,在菌袋的一侧等距离打4~5个孔,孔径1.5cm,孔深2cm,从原种瓶中取一勺猴头菇原种接入孔中,将孔口处贴好胶布。

所述的高压灭菌为,于高压1.47×105Pa、温度128℃下灭菌1.5h。

所述的常压灭菌为,于常压、温度100℃下灭菌8~10h。

4.菌丝培养:将菌袋放入严格消毒的培养室内培养,培养室搭建摆放菌袋的层架,层数在5-7层,每层先垫一层报纸,再把菌袋平放(躺着)在层架上,使贴好胶布的孔口朝下进行培养发菌;培养室要求相对湿度70%以下,通风良好,22~23℃,黑暗或有较弱的散射光。

5.出菇管理:当培养料表面的菌丝体开始扭结,呈现白色凸起时,即进入子实体发生阶段。撤掉报纸,撕下胶布作为出菇口,出菇口面向地下方向,使猴头菇逆向生长,出菇温度为15~25℃,空气相对湿度85%~95%,光照60~100lx,诱导原基形成,保持菇房空气新鲜,门窗挂草帘,防止风直吹。

6.采收。猴头菇子实体要在七八成熟时采收。标准为:当菌刺均已伸出,在0.5-1cm以内,子实体坚实,未弹射孢子前为采收适期。采摘方法:用割刀从子实体边缘插入料面,沿料面切割而下,除去杂质后,按规格分类。结果如表1。

实施例2利用金针菇菌糠栽培猴头菇的方法

1.利用金针菇菌糠的培养基:由主料和三十烷醇组成。

所述的主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为:金针菇菌糠60%、玉米秸秆23%、麦麸10%、玉米粉5%、石膏1%、石灰1%,pH 5-6。

配方中的金针菇菌糠,选用新鲜工厂化金针菇菌糠,严禁污染,没有害虫,菌块结实,脱袋膜,晒干后粉碎至粒径≦0.5cm。

配方中的玉米秸秆选择无霉变,粉碎至粒径小于0.1cm。

将三十烷醇溶于水中,配成浓度为1.0mg/L的三十烷醇水溶液,备用。

2. 2-6步骤,方法同实施例1。结果如表1。

实施例3利用金针菇菌糠栽培猴头菇的方法

培养基的配比和栽培方法同实施例1,只是改变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为α-萘乙酸、赤霉素或吲哚乙酸。结果如表1。

实施例4对照例

1.培养基:培养基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培养基,组成为:棉籽壳80%、麦麸10%、玉米粉8%、石膏1%、石灰1%,pH5-6。

2.配料和装袋:用水将棉籽壳、麦麸、玉米粉、石膏和石灰搅拌多次,使其混合均匀,使含水量达到60%~65%,得培养料;采用12cm×55cm×0.04cm的聚丙烯折角袋装料,料面压紧压平,内部稍松,袋口使用塑料绳扎口,得菌袋。

3.灭菌和接种:将菌袋采用高压或常压灭菌。接种时要求环境清洁、干燥,并进行消毒处理。当菌袋内料温降至28℃时,即可将菌袋及猴头菇原种放入接种室内,在菌袋的一侧等距离打4~5个孔,孔径1.5cm,孔深2cm,从原种瓶中取一勺猴头菇原种接入孔中,将孔处贴好胶布。

所述的高压灭菌为,于高压1.47×105Pa、温度128℃下灭菌1.5h。

所述的常压灭菌为,于常压、温度100℃下灭菌8~10h

4.菌丝培养:将菌袋放入严格消毒的培养室内培养,培养室搭建摆放菌袋的层架,层数在5-7层,每层先垫一层报纸,再把菌袋平放(躺着)在层架上,贴好胶布的孔口朝下进行培养发菌;培养室要求相对湿度70%以下,通风良好,22~23℃,黑暗或有较弱的散射光。

5.出菇管理:当培养料表面的菌丝体开始扭结,呈现白色凸起时,即进入子实体发生阶段。撤掉报纸,撕下胶布作为出菇口,出菇口面向地下方向,使猴头菇逆向生长,出菇温度为15~25℃,空气相对湿度85%~95%,光照60~100lx,诱导原基形成,保持菇房空气新鲜,门窗挂草帘,防止风直吹。

6.采收。猴头菇子实体要在七八成熟时采收。标准为:当菌刺均已伸出,在0.5-1cm以内,子实体坚实,未弹射孢子前为采收适期。采摘方法:用割刀从子实体边缘插入料面,沿料面切割而下,除去杂质后,按规格分类。结果如表1。

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在添加三十烷醇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虽然主料配比有所不同,但是其采收时间明显短于添加其他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对照;生物转化率可以达到110%以上,高于其他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对照20%;从子实体的营养成分分析来看,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E的含量都是最高的,而脂肪含量却是最低的,是真正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