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1490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层叠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层叠板。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作为车辆的窗玻璃,使用通过中间膜将第1玻璃板和第2玻璃板贴合的夹层玻璃。

引用的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使用板厚不同的两块玻璃板的夹层玻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197288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的结构存在以下问题:例如夹层玻璃的端部被物体碰撞时、异物(例如小枝条和车辆钥匙)被夹入窗框的同时滑动夹层玻璃时,板厚较薄处的玻璃板的端部容易破损。

然而,在层叠板中也会产生如上所述的问题。层叠板包含第1板、第2板和将第1板与第2板接合的中间膜。

鉴于上述背景,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将厚度不同的板贴合而得的层叠板,所述层叠板的板厚较薄的板的端部的破损减少。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

具备第1板、通过中间膜与所述第1板接合的第2板的层叠板,其特征在于,具备

所述第1板的配置在与所述中间膜相反侧的第1主表面、

所述第1板的与所述中间膜相接的第2主表面、

所述第2板的与所述中间膜相接的第3主表面、

所述第2板的配置在与所述中间膜相反侧的第4主表面,

所述第1板的板厚大于所述第2板的板厚,

所述层叠板的外周缘的至少一部分中,在与所述外周缘正交的截面处,所述第1板具有从所述第2主表面的端部相对于所述第2主表面斜向延伸的第1直线状倒角部,所述第2板位于所述第1直线状倒角部的延长线的面内侧。

发明效果

利用本发明,则能够提供将厚度不同的板贴合而得的层叠板,所述层叠板的板厚较薄的板的端部的破损减少。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滑动车辆用夹层玻璃组装至车辆后的状态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层叠板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层叠板的a-a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

图7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通过中间膜被接合的所述第1玻璃板和所述第2玻璃板的状态图。

图8是从图3的状态通过中间膜接合后的夹层玻璃。

图9是将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作为车辆前窗玻璃使用时的俯视图。

图10是将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作为车辆前窗玻璃使用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层叠板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中,作为一个示例对用作车辆用滑动窗的夹层玻璃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建筑物用窗玻璃、镶嵌玻璃(日文:グレージング)、塑料板和用于车辆内装或外装的装饰板等。

另外,作为车辆用窗,例如可以是前窗玻璃、滑动窗、嵌入窗、后窗玻璃、天窗玻璃等。

另外,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附图中,在图内左下方用箭头对坐标进行了定义,若有需要则使用该坐标进行说明。另外,本说明书中“x方向”不仅是表示从x坐标的箭头后端指向前端的方向,还指翻转了180度的从前端指向后端的方向。“y方向”、“z方向”也是如此,不仅是分别表示从y和z坐标的箭头后端指向前端的方向,还指翻转了180度的从前端指向后端的方向。本说明书中,x方向和y方向也称作平面方向,z方向也称作板厚方向。

另外,本说明书中,“平行”、“垂直”等用语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具有偏差。例如,以严格意义上的平行、垂直的位置关系为基准,可容许±5°程度的误差。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将作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滑动车辆用夹层玻璃102组装至车辆后的状态的结构图。

本实施方式中,车辆用夹层玻璃102安装于车门,通过升降装置120沿着窗框130进行上下升降。特别地,也将窗框130中的支撑车辆用夹层玻璃102的侧边的部分称作玻璃滑槽(日文:ガラスラン)131。升降装置120是臂式调节器(日文:アーム式レギュレータ),由两条臂121和122、升降导轨123、固定导轨124和调节器等构成。另外,图中的虚线示意性地表示车门的开口部的下端的位置(腰线)。

两条臂121、122以支点125为轴,以能够来回移动的方式相互连接。升降导轨123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相对于车门是能够进行上下升降的导轨。臂121、122的上端安装于升降导轨123并能够沿水平方向滑动。另外,固定导轨124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相对于车门是被固定的导轨。臂121的下端安装于固定导轨124并能沿水平方向滑动,臂122的下端通过齿轮126与调节器连接。所述结构中,如果通过调节器来驱动齿轮126,则臂121、122通过以支点125为轴来回移动,使得升降导轨123进行升降。

车辆用夹层玻璃102的底边103装配有支撑座127,安装于升降装置120的升降导轨123。

以这种状态使车辆用夹层玻璃102上下滑动的情况下,夹层玻璃102的侧边105a、105b通常是在作为窗框130的一部分的玻璃滑槽131中滑动的滑动边。另外,将夹层玻璃102关闭时,夹层玻璃102的上边104是在窗框130中滑动的滑动边。

图2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层叠板的夹层玻璃的俯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的a-a剖视图。以下,将a-a截面称作与外周缘正交的截面。

夹层玻璃102具备第1玻璃板201、通过中间膜203与第1玻璃板201接合的第2玻璃板202。

第1玻璃板201具备配置在与中间膜203相反侧的第1主表面211和与中间膜203相接的第2主表面212。

第2玻璃板202具备与中间膜203相接的第3主表面213、和配置在与中间膜203相反侧的第4主表面214。

另外,中间膜203无特别限定。既可以是单层的中间膜,也可以是多层重合的中间膜。另外,也可以是例如截面楔形的板厚随部位而不同的中间膜。

另外,本申请不限于两块玻璃板层叠而得的夹层玻璃。也可以是两块以上的玻璃板通过中间膜而接合的夹层玻璃。

另外,夹层玻璃102的外端部上也可安装有树脂框体。

第1玻璃板201的板厚大于第2玻璃板202的板厚。第2玻璃板202的板厚优选在0.2mm以上1.0mm以下,更优选在0.3mm以上0.8mm以下,进一步优选在0.4mm以上0.7mm以下。

通过使第2玻璃板202的板厚在1.0mm以下,能够将夹层玻璃102轻量化。另外,通过使第2玻璃板202的板厚在0.2mm以上,弯曲刚性提高,在搬运第2玻璃板202时作业者容易操作。

另外,从隔音性的观点来看,第2玻璃板202的板厚优选在0.4mm以上1.8mm以下,更优选在0.5mm以上1.6mm以下,进一步优选在0.7mm以上1.6mm以下,更进一步优选在0.8mm以上1.3mm以下。藉此,使夹层玻璃102轻量化的同时能够抑制隔音性的降低。

另外,第1玻璃板201的板厚优选在1.7mm以上4.0mm以下,更优选在2.0mm以上3.7mm以下,进一步优选在2.5mm以上3.5mm以下。

通过使第1玻璃板201的板厚在4.0mm以下,能够将夹层玻璃102轻量化。另外,通过使第1玻璃板201的板厚在1.5mm以上,能够使夹层玻璃102具有充分的弯曲刚性。

另外,从隔音性的观点来看,第1玻璃板201的板厚优选在1.5mm以上3.5mm以下,更优选在1.5mm以上2.8mm以下,进一步优选在1.5mm以上2.5mm以下。藉此,使夹层玻璃102轻量化的同时能够抑制隔音性的降低。

另外,第2玻璃板202的板厚除以第1玻璃板201的板厚而得的值优选在0.1以上0.5以下,更优选在0.13以上0.48以下,进一步优选在0.15以上0.45以下。通过使第2玻璃板202的板厚除以第1玻璃板201的板厚而得的值在0.1以上0.5以下,能够得到刚性高且轻量的夹层玻璃102。

另外,从隔音性的观点来看,第2玻璃板202的板厚除以第1玻璃板201的板厚而得的值优选大于0.5且在0.9以下,更优选在0.55以上0.85以下,进一步优选在0.6以上0.8以下。通过使第2玻璃板202的板厚除以第1玻璃板201的板厚而得的值大于0.5且在0.9以下,能够得到轻量化且能够抑制隔音性降低的夹层玻璃102。

另外,如图3所示,夹层玻璃102的侧边105a的至少一部分中,第1玻璃板201在端部具有倒角处理后的第1倒角区域204。

第1玻璃板201具备从第2主表面212的端部相对于第2主表面212斜向延伸的第1直线状倒角部206。

第2玻璃板202位于面内侧,且比第1直线状倒角部206的延长线207(图3中的点划线)更靠近内侧。面内侧是指靠近玻璃板的重心的位置。

通过形成这种结构,第1玻璃板201的第1直线状倒角部206及其延长线207的面内侧不易与物体接触。因此,即使夹层玻璃102的端部与物体碰撞的情况下,第2玻璃板202的端部也不易破损。

另外,窗框130与夹层玻璃102之间夹入异物时使夹层玻璃102滑动的情况下,异物(例如小枝条和车钥匙等)以沿着第1直线状倒角部206及其延长线207的角度的姿态得到维持。因此,第2玻璃板202的端部不易与异物接触,第2玻璃板202的端部不易破损。

第1直线状倒角部206与第2主表面212所成的第1角度α优选大于0度且在40度以下,更优选在5度以上35度以下,进一步优选在8度以上30度以下。

第1角度α如果在40度以下,则第2主表面212和第1直线状倒角部206平滑地连接,其边界处不易产生角度。

另外,第1角度α如果在5度以上,则磨石的端面形状和玻璃端部能够稳定地相互摩擦,在制造过程中能够抑制玻璃板的破裂。

另外,不具有如本实施方式的直线状倒角部而仅由圆弧状倒角部形成的玻璃板,如果假设有第1角度α,则为0度。

另外,与外周缘正交的截面中,第1直线状倒角部206的长度优选在0.05mm以上,更优选在0.1mm以上,进一步优选在0.15mm以上。藉此,板厚更薄的第2玻璃板202的端部不易与异物接触,板厚更薄的第2玻璃板202的端部不易破损。

另外,本说明书中第1直线状倒角部206不仅包括严格意义上的直线,还包括能够大致近似直线的圆弧状。能够大致近似直线的圆弧状无特别限定,例如上拱度在1×10-1数量级以下。

第1玻璃板201的倒角可使用以往公知的倒角方法来实现。例如,也可对第1玻璃板201进行轻倒角(日文:糸面取り)处理,形成第1直线状倒角部206和/或第2直线状倒角部208。另外,也可在之后使用倒角轮(日文:面取りホイール)形成圆弧状倒角部209。或者,预先准备与第2直线状倒角部208和圆弧状倒角部209的形状对应的倒角轮,将第1玻璃板201按在倒角轮上进行倒角处理。

另外,不仅第2主表面212侧,第1主表面211侧也可同样具有第2直线状倒角部208。本实施方式中,将与第1和第2主表面211、212平行且通过第1玻璃板201的板厚的中心的线作为中心,以对称方式进行了示例。如果是这种构成,则与第1玻璃板201的中间膜203贴合的一侧不受限定,在制造时以及在中间膜203的贴合时容易操作。

另外,第1直线状倒角部206的与第2主表面212相反侧的端部、和第1主表面211或第2直线状倒角部208通过圆弧状倒角部209连接即可。通过将端面倒角处理为圆弧状,使角度消失,第1玻璃板201变得更不易破损。

另外,第2玻璃板202在端部也可具有倒角处理后的第2倒角区域230。第2玻璃板202的倒角形状无特别限定。也可与第1玻璃板201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中间膜203将第2玻璃板202的第2倒角区域230的中间膜203侧的至少一部分覆盖。其结果是,中间膜203的端部的截面形状以通过中间膜203的厚度中心且与第2主表面212和第3主表面213平行的线221为中心,处于非对称状态。藉此能够抑制第2玻璃板202的剥离和夹层玻璃102的端部的起泡。

另外,中间膜203位于第1直线状倒角部206的延长线207(图3中的点划线)的面内侧。藉此,夹层玻璃102的端部与物体碰撞时、以及窗框130和夹层玻璃102之间夹入异物的同时使夹层玻璃102滑动的情况下,中间膜203的端部也不易破损。中间膜203的周围如果破损,则导致破损部位发生漫反射而看上去变白等,使美观程度降低。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中间膜203的端部的截面轮廓线220从第2玻璃板202的端点202p向第2主表面212延伸,与第2主表面212成直角。如果是这种形状,则容易对将两块玻璃板贴合后的中间膜203进行切边(日文:耳切り)。

另外,图4、图5和图6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它们的中间膜203的端面、以及板厚方向的剖视图的截面形状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图4中,中间膜的端面位于第2玻璃板202的端点202p的面内侧。藉此,夹层玻璃102的端部与物体碰撞的情况下、以及窗框130和夹层玻璃102之间夹入异物时使夹层玻璃102滑动的情况下,中间膜203的端部也不易破损。

另外,图4中,中间膜203的截面轮廓线320是v字形,其顶点位置在通过中间膜203的厚度中心且与第2主表面212和第3主表面213平行的线221的第2主表面侧。藉此,能够降低中间膜203的切边操作中切刀前端的锋利部分与第2玻璃板202的端部接触的可能性。

另外,中间膜203的截面轮廓线320的v字形顶点周围的连接线是连续的。藉此,不易产生以v字形的顶点为起点的裂纹。

图5和图6中,中间膜203的端面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2玻璃板202的端点202p的面外侧。藉此,中间膜203的切边操作变得容易。而且,能够降低中间膜203的切边操作中切刀前端的锋利部分与第2玻璃板202的端部接触的可能性。

特别是在图6中,中间膜203的端面是凸向第2主表面侧的圆弧状。藉此,能够使中间膜203的端部变得不明显。而且,能够降低切边操作中切刀前端的锋利部分与第2玻璃板202的端部接触的可能性。

中间膜203的切边可通过以往公知的切边方法来完成。例如,能够使用如切刀和雕刻刀的刀刃来完成。另外,也可将旋转的抛光片按压于夹层玻璃102,对中间膜203进行磨削和/或抛光。

本实施方式中,将具备以上特征的结构作为夹层玻璃102的侧边105a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表示,但是不限于此。即,夹层玻璃102的外周缘的全周也可具有上述特征。例如,底边具备上述特征的情况下,将夹层玻璃102组装于汽车时,夹层玻璃102插入腰线(图1中的虚线)以下时,第2玻璃板202的端部不易破损。另外,具备滑动边(侧边105a、以及/或侧边105b、以及/或上边104)的情况下,窗框130和夹层玻璃102之间容易夹入异物,可达到明显的效果。

另外,满足本实施方式的特征的“外周缘的至少一部分”也可指露出部。“露出部”是指,夹层玻璃102的端部中第2玻璃板202的端面和中间膜的端面露出在外部的部位。夹层玻璃102的端部即使设置有黑色遮蔽膜,只要未被树脂框体等其他构件覆盖,则作为露出部。

另外,夹层玻璃102为弯曲形状的情况下,第1玻璃板201与第2玻璃板202可由以往已知的弯曲方法进行弯曲成形。例如,也可将第1玻璃板201和第2玻璃板202重叠,载置于环状的模具并加热至软化点以上,通过自重进行弯曲成形。另外,也可在对第1玻璃板201和第2玻璃板202进行了加热后的状态下,分别或重叠进行加压成形。

另外,也可以是弯曲成第1弯曲形状的第1玻璃板201和形状为与第1弯曲形状所不同的第2形状的第2玻璃板202通过中间膜203进行接合而得的夹层玻璃102。这种夹层玻璃102是两块玻璃板中的任一方在弹性变形状态下接合的夹层玻璃,或两块玻璃板在相互之间弹性变形的状态下接合的夹层玻璃(以下,将两块玻璃板中的任一方在弹性变形状态下接合或两块玻璃板在相互之间弹性变形的状态下接合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称作“冷弯(日文:コールドベンド)”)。

图7示出了通过中间膜203接合之前的所述第1玻璃板201和第2玻璃板202的状态。另外,图8表示从图7的状态通过中间膜203接合后的夹层玻璃102。

夹层玻璃102为单弯曲的弯曲形状(圆柱形状)的情况下,夹层玻璃102的包括重心的法线的截面中,如果将第1主表面211的曲率半径最大的截面作为横截面,则横截面中,在借助所述中间膜203的接合被解除的情况下,第2主表面212的曲率半径小于第3主表面213的曲率半径。

夹层玻璃102为多弯曲的弯曲形状的情况下,夹层玻璃102的包括重心的法线的截面中,如果将第1主表面211的曲率半径最大的截面作为横截面、将与横截面正交的截面作为纵截面,则所述横截面和所述纵截面这两个面中,在借助中间膜203的接合被解除的情况下,第2主表面212的曲率半径小于第3主表面213的曲率半径。

藉此,弯曲成第1弯曲形状的第1玻璃板201和形状为与第1弯曲形状所不同的第2形状的第2玻璃板202通过中间膜203进行接合而得的夹层玻璃102具有由弹性形变产生的弯曲应力。特别地,第2玻璃板202的板厚比第1玻璃板201薄的情况下,第2玻璃板202主要以弹性形变的状态进行贴合,因此第2玻璃板202中形成弯曲应力。第2玻璃板202的端部附近形成弯曲压缩应力,第2玻璃板202的中央附近形成弯曲拉伸应力。

另外,弯曲压缩应力和弯曲拉伸应力能够通过市售的表面应力仪进行测定。第2玻璃板202为强化玻璃的情况下,第2玻璃板202的第4主表面214产生残留应力和弯曲应力这两者。残留应力是由强化产生的应力,在接合之前已经产生。这种情况下,测定接合后的应力值,通过从该测定值减去自然状态下的第2玻璃板202的应力值,能够算出弯曲应力。

例如,也可在利用热将第1玻璃板201弯曲成形为所需的弯曲形状后,通过中间膜将化学强化后的平板状的第2玻璃板202与第1玻璃板201贴合。例如,第1玻璃板201是向两个正交方向弯曲的多弯曲形状,第2玻璃板202为平板状即可。通过使第1弯曲形状为多弯曲形状,能够制造设计性优良的车辆用窗玻璃,能够应对车辆设计的多样化需求。通过使第2形状为平板状,容易形成功能膜。另外,能够省去第2玻璃板202的弯曲成形工序。

照此,通过利用使两块玻璃板中的任一方发生弹性形变来进行接合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能够得到如下所述的优势。即,以往为了得到形成有功能膜的弯曲形状的夹层玻璃102,已知有在成形前的平板状的两块玻璃板的任一方或两者上形成功能膜后将两块玻璃板加热至软化点附近进行弯曲成形来接合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中,由于将功能膜加热至玻璃板的软化点附近,有时会使其功能减弱。

另一方面,如果在平板状的第2玻璃板202上形成功能膜,与使用冷弯法弯曲成形为所需形状的第1玻璃板201接合,则不将功能膜加热至玻璃板的软化点附近就能得到弯曲的夹层玻璃102,因此能够充分发挥功能膜的功能。

另外,作为获得形成有功能膜的弯曲形状的夹层玻璃的另一种方法,有将玻璃板弯曲成形为所需的弯曲形状后在其表面形成功能膜的方法。但是,该方法比在平板状的玻璃板上形成功能膜的情况更为困难,会导致工序和装置的复杂化。如果使用冷弯法,则能够在平板状的第2玻璃板202上形成功能膜,因此能够简化工序和装置。

另外,通过使用冷弯法,能够省去将第2玻璃板202加热至软化点附近来进行弯曲成形的工序。特别是第2玻璃板202的板厚在1mm以下时,通过加热来维持弯曲成形的精度的难度增加,因此效果明显。

另外,冷弯法中使用的第2玻璃板202也可以是与第1弯曲形状不同的第2弯曲形状。本实施方式中,第2弯曲形状的曲率半径比第1弯曲形状的曲率半径大。第2玻璃板202既可通过加热来弯曲成形为第2弯曲形状,也可在化学强化的过程中进行弯曲成形。

在化学强化过程中进行弯曲成形具体是指,通过使对第3主表面213的化学强化程度大于第4主表面214,能够以第3主表面213形成为凸面、第4主表面214形成为凹面的样子弯曲形成第2玻璃板202。照此通过在化学强化的过程中对第2玻璃板202进行弯曲成形,能够省去将第2玻璃板202加热至软化点附近的弯曲成形工序。另外,如果使第2玻璃板202为弯曲形状,则与第1弯曲形状的曲率半径之差变小,能够降低冷弯时发生的弯曲应力。

另外,如果比较例如第3主表面213的na的量和第4主表面214的na的量,则可知化学强化程度的大小。第3主表面213的na的量是指通过荧光x线(xrf)测定的kα轨道的强度,表示从第3主表面213的表面到3μm深度为止的na的量。第4主表面214也是如此。

使用通过胶带等临时固定手段而固定的第1玻璃板201、第2玻璃板202和中间膜的层叠体、以往公知的进给辊(日文:ニップローラー)或橡胶袋等预压接装置和高压釜,能够完成冷弯。

(第2实施方式)

图9是将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作为车辆前窗玻璃使用时的俯视图。图10是将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作为车辆前窗玻璃使用时的剖视图。

图9和图10所述的夹层玻璃102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第1玻璃板201的第2主表面212的周缘部的全周形成有带状的黑色等深色不透明的遮蔽层(深色陶瓷层)250。另外,其他构成要素与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夹层玻璃102相同,因此使用相同的参照符号标注对应的构成要素,省略其说明。

另外,图10中示出了遮蔽层250设置于第1玻璃板201的第2主表面212的情况,但是也可设置于第2玻璃板202的第3主表面213和第2玻璃板202的第4主表面214这两者,或设置于其中任一者。遮蔽层250具有保护将夹层玻璃102粘接支撑于车体的氨基甲酸酯密封剂等不被紫外线劣化的功能。将陶瓷糊料涂布在第1玻璃板201和/或第2玻璃板202的周缘部的面上后,通过烧成来形成遮蔽层250。

此处,如图3~图6所示,第1玻璃板201的第2主表面212的周缘部上未形成遮蔽层250的夹层玻璃102的情况下,从车外侧看夹层玻璃102时,粘接于第2玻璃板202的倒角部的中间膜203发生漫反射,有损美观性。

但是,如果在第1玻璃板201的第2主表面212的周缘部上形成遮蔽层250,则粘接于第2玻璃板202的倒角部的中间膜203不发生漫反射,不会损伤美观性。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涉及层叠板,所述层叠板特别适合用于通过中间膜将玻璃板结合而得的夹层玻璃。

符号说明

102车辆用夹层玻璃

103底边

104上边

105a、105b侧边

120升降装置

121、122臂

123升降导轨

124固定导轨

125支点

126齿轮

127支撑座

130窗框

131玻璃滑槽

201第1玻璃板

202第2玻璃板

203中间膜

204第1倒角区域

206第1直线状倒角部

207延长线

208第2直线状倒角部

209圆弧状倒角部

211第1主表面

212第2主表面

213第3主表面

214第4主表面

220、320、420、520中间膜的端部的截面轮廓线

221通过中间膜的厚度中心并与第2主表面和第3主表面平行的线

230第2倒角区域

α第1角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