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调理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4281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肥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壤调理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柚子又名文旦、香栾、朱栾、内紫等,是芸香科植物柚的成熟果实,产于我国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浙江、四川等南方地区。柚子清香、酸甜、凉润,营养丰富,药用价值很高,是人们喜食的水果之一,也是医学界公认的最具食疗效果的水果。柚子茶和柚子皮也都具实用价值,且可入药。

我国现代果树产业发展的方针是“上山下滩”,这就决定了绝大多数柚子树栽植在山区、丘陵、沙滩及盐碱地上。这些地方一般土质比较瘠薄,结构不良,有机质含量低,不利于柚子树的生长发育。特别是我国南方热带或亚热带地区,高温多湿,柚子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土粒细,结构不良,且多呈酸性,铁铝相对积聚,有效磷较少。雨后泥土呈糊状,干旱时土块变得特别坚硬,不利于柚子的生长发育。

土壤,是柚子树的重要生态环境条件之一,也是建设高标准柚子园,保证柚子园优质的物质基础。肥土化是实现生产现代化柚子园土壤管理的重要环节,它与柚子树的生长发育与柚子的口感品质密切相关。为充分开发和利用土壤资源,建立优质柚子园,创造柚子树生长的良好生态环境,延长柚子树经济寿命,提高经济效益必须进行土壤改良。

中国专利申请文献“一种柚子园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公布号:cn106116952a)”公开了了一种柚子园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成分:有机肥18-39重量份、泥炭土5-12重量份、蒙脱石1-5重量份、沸石1-5重量份、海泡石2-6重量份、钙镁磷肥4-8重量份、地衣芽孢杆菌1-3重量份、褐球固氮菌1-3重量份、荚膜放线杆菌1-3重量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有机肥、泥炭土、蒙脱石、沸石、海泡石、钙镁磷肥、地衣芽孢杆菌、褐球固氮菌、荚膜放线杆菌为原料制备了柚子园土壤改良剂,改善了柚子园的土壤,补充了微量元素,改善了土壤物理结构,增强土壤肥力,然而存在着施用该土壤改良剂后所获得的三红蜜柚的产量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壤调理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解决在中国专利申请文献“一种柚子园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公布号:cn106116952a)”公开的土壤改良剂配方基础上,如何优化组分、用量等,提高三红蜜柚的平均亩产量。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土壤调理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碳酸铵42-60份、磷酸一铵12-15份、氯化钾14-35份、泥炭土8-15份、蒙脱石粉3-5份、沸石粉2-4份、海泡粉4-8份、钙镁磷肥7-12份、复合菌20-30份、硅藻土6-18份、衣康酸3-6份、聚乙烯醇5-9份、聚氨基酸钾2-4份、聚氧化乙烯2.6-3.5份、淀粉接枝丙烯酸钾2-4.6份;

所述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碳酸铵、磷酸一铵、氯化钾、泥炭土、蒙脱石粉、沸石粉、海泡粉、钙镁磷肥、复合菌按重量份比例混合,在温度为35-52℃下进行发酵,发酵5-10天,制得发酵物;

步骤s1中所述复合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分别将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光合菌、褐球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按重量份比例在温度为23-26℃下进行活化、扩大培养,以备用;

b、将向步骤a扩大培养后的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光合菌、褐球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混合并添加生物生长刺激剂、生物营养剂、500-800份水混合均匀,在温度为24-26℃下培养15-18h后,在转速为2000-3000r/min下离心分离除水,制得复合菌;所述生物营养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酵母膏50-60份、蔗糖30-50份、蛋白胨14-22份、乙酸钾15-20份、磷酸钠12-16份;所述生物生长刺激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氯化铈42-56份、硫酸铝25-30份;

s2:将步骤s1制得的发酵物在50-62℃下浓缩,得到浓缩物,将所述浓缩物在65-72℃下干燥至含水量≤4%,接着造粒,制得复合肥颗粒;

s3:将衣康酸、聚乙烯醇、聚氨基酸钾按重量份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加热到72-80℃,继续搅拌l.2-2.5h,待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加入重量份的硅藻土、聚氧化乙烯、淀粉接枝丙烯酸钾,升温到80-90℃,加速搅拌1.2-1.8h,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制得包膜料液;

s4:将步骤s2制得的复合肥颗粒放入转动的转鼓中,将步骤s3制得的包膜料液升温至52-70℃,然后用高压喷漆枪均匀地喷涂在复合肥颗粒表面,接着常温干燥至含水量≤1%,制得土壤调理剂。

进一步地,所述的土壤调理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碳酸铵52份、磷酸一铵13份、氯化钾24份、泥炭土12份、蒙脱石粉4份、沸石粉3份、海泡粉7份、钙镁磷肥10份、复合菌26份、硅藻土15份、衣康酸5份、聚乙烯醇8份、聚氨基酸钾3份、聚氧化乙烯3.2份、淀粉接枝丙烯酸钾3.8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土壤调理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碳酸铵43份、磷酸一铵12份、氯化钾16份、泥炭土8份、蒙脱石粉3份、沸石粉2份、海泡粉5份、钙镁磷肥7份、复合菌22份、硅藻土6份、衣康酸3份、聚乙烯醇5份、聚氨基酸钾2份、聚氧化乙烯3份、淀粉接枝丙烯酸钾2.2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土壤调理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碳酸铵58份、磷酸一铵15份、氯化钾32份、泥炭土15份、蒙脱石粉5份、沸石粉4份、海泡粉8份、钙镁磷肥11份、复合菌28份、硅藻土17份、衣康酸6份、聚乙烯醇9份、聚氨基酸钾4份、聚氧化乙烯3.5份、淀粉接枝丙烯酸钾4.3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复合菌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地衣芽孢杆菌20-32份、硝化细菌12-22份、酵母菌10-15份、光合菌3-6份、褐球固氮菌6-10份、磷细菌4-9份、钾细菌3-5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复合菌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地衣芽孢杆菌26份、硝化细菌20份、酵母菌12份、光合菌5份、褐球固氮菌8份、磷细菌8份、钾细菌3份。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营养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酵母膏50-60份、蔗糖30-50份、蛋白胨14-22份、乙酸钾15-20份、磷酸钠12-16份。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生长刺激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氯化铈42-56份、硫酸铝25-30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碳酸铵、磷酸一铵、氯化钾、泥炭土、蒙脱石粉、沸石粉、海泡粉、钙镁磷肥、复合菌按重量份比例混合,在温度为35-52℃下进行发酵,发酵5-10天,制得发酵物;

步骤s1中所述复合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分别将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光合菌、褐球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按重量份比例在温度为23-26℃下进行活化、扩大培养,以备用;

b、将向步骤a扩大培养后的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光合菌、褐球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混合并添加生物生长刺激剂、生物营养剂、500-800份水混合均匀,在温度为24-26℃下培养15-18h后,在转速为2000-3000r/min下离心分离除水,制得复合菌;所述生物营养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酵母膏50-60份、蔗糖30-50份、蛋白胨14-22份、乙酸钾15-20份、磷酸钠12-16份;所述生物生长刺激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氯化铈42-56份、硫酸铝25-30份;

s2:将步骤s1制得的发酵物在50-62℃下浓缩,得到浓缩物,将所述浓缩物在65-72℃下干燥至含水量≤4%,接着造粒,制得复合肥颗粒;

s3:将衣康酸、聚乙烯醇、聚氨基酸钾按重量份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加热到72-80℃,继续搅拌l.2-2.5h,待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加入重量份的硅藻土、聚氧化乙烯、淀粉接枝丙烯酸钾,升温到80-90℃,加速搅拌1.2-1.8h,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制得包膜料液;

s4:将步骤s2制得的复合肥颗粒放入转动的转鼓中,将步骤s3制得的包膜料液升温至52-70℃,然后用高压喷漆枪均匀地喷涂在复合肥颗粒表面,接着常温干燥至含水量≤1%,制得土壤调理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土壤调理剂在种植三红蜜柚中的应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实施例1-3和对比例8的数据可见,施用实施例1-3土壤调理剂的三红蜜柚平均亩产量明显提高;同时由实施例1-3的数据可见,实施例1为最优实施例。。

(2)由实施例1和对比例1-7的数据可见,硅藻土、衣康酸、聚乙烯醇、聚氨基酸钾、聚氧化乙烯、淀粉接枝丙烯酸钾在制备土壤调理剂中起到了协同作用,协同提高了三红蜜柚的平均亩产量,这可能是:以硅藻土为主料,以衣康酸作为交联剂,聚乙烯醇是一种水溶性高聚物,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聚氨基酸钾能够增加土壤空隙度和持水量,有助于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为三红蜜柚根系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聚氧化乙烯含有亲水端,能与复合肥料颗粒子结合,聚氧化乙烯具有很好的耐水性,且其分子链能够在水中很好的伸展,均匀的排列在界面,增大空间位阻,使复合肥料颗粒子快速分散在水中;淀粉接枝丙烯酸钾可作为肥料的缓释载体材料,与聚氨基酸钾配合使用时,可增加肥料吸收率。硅藻土为多孔材料,同时其表面含有大量的羟基,能够利用硅藻土表面的羟基,在衣康酸改性作用下,与复合肥料颗粒结合更加紧密,且在聚乙烯醇的成膜作用和淀粉接枝丙烯酸钾缓释作用下,其可实现对复合肥料颗粒的有效缓释,使得复合肥料颗粒进入到土壤中后能够缓慢进入土壤中,对土壤进行缓慢的供给肥料粒子,避免土壤贫瘠以及板结,同时结合聚氨基酸钾的保水保肥能力,可有效提高三红蜜柚生长的效率和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通过以下实例加以说明,这些实例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实施例中,所述的土壤调理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碳酸铵42-60份、磷酸一铵12-15份、氯化钾14-35份、泥炭土8-15份、蒙脱石粉3-5份、沸石粉2-4份、海泡粉4-8份、钙镁磷肥7-12份、复合菌20-30份、硅藻土6-18份、衣康酸3-6份、聚乙烯醇5-9份、聚氨基酸钾2-4份、聚氧化乙烯2.6-3.5份、淀粉接枝丙烯酸钾2-4.6份;

所述的复合菌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地衣芽孢杆菌20-32份、硝化细菌12-22份、酵母菌10-15份、光合菌3-6份、褐球固氮菌6-10份、磷细菌4-9份、钾细菌3-5份;

所述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碳酸铵、磷酸一铵、氯化钾、泥炭土、蒙脱石粉、沸石粉、海泡粉、钙镁磷肥、复合菌按重量份比例混合,在温度为35-52℃下进行发酵,发酵5-10天,制得发酵物;

步骤s1中所述复合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分别将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光合菌、褐球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按重量份比例在温度为23-26℃下进行活化、扩大培养,以备用;

b、将向步骤a扩大培养后的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光合菌、褐球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混合并添加生物生长刺激剂、生物营养剂、500-800份水混合均匀,在温度为24-26℃下培养15-18h后,在转速为2000-3000r/min下离心分离除水,制得复合菌;所述生物营养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酵母膏50-60份、蔗糖30-50份、蛋白胨14-22份、乙酸钾15-20份、磷酸钠12-16份;所述生物生长刺激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氯化铈42-56份、硫酸铝25-30份;

s2:将步骤s1制得的发酵物在50-62℃下浓缩,得到浓缩物,将所述浓缩物在65-72℃下干燥至含水量≤4%,接着造粒,制得复合肥颗粒;

s3:将衣康酸、聚乙烯醇、聚氨基酸钾按重量份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加热到72-80℃,继续搅拌l.2-2.5h,待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加入重量份的硅藻土、聚氧化乙烯、淀粉接枝丙烯酸钾,升温到80-90℃,加速搅拌1.2-1.8h,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制得包膜料液;

s4:将步骤s2制得的复合肥颗粒放入转动的转鼓中,将步骤s3制得的包膜料液升温至52-70℃,然后用高压喷漆枪均匀地喷涂在复合肥颗粒表面,接着常温干燥至含水量≤1%,制得土壤调理剂。

下面通过更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土壤调理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碳酸铵52份、磷酸一铵13份、氯化钾24份、泥炭土12份、蒙脱石粉4份、沸石粉3份、海泡粉7份、钙镁磷肥10份、复合菌26份、硅藻土15份、衣康酸5份、聚乙烯醇8份、聚氨基酸钾3份、聚氧化乙烯3.2份、淀粉接枝丙烯酸钾3.8份;

所述的复合菌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地衣芽孢杆菌26份、硝化细菌20份、酵母菌12份、光合菌5份、褐球固氮菌8份、磷细菌8份、钾细菌3份;

所述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碳酸铵、磷酸一铵、氯化钾、泥炭土、蒙脱石粉、沸石粉、海泡粉、钙镁磷肥、复合菌按重量份比例混合,在温度为46℃下进行发酵,发酵8天,制得发酵物;

步骤s1中所述复合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分别将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光合菌、褐球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按重量份比例在温度为23-26℃下进行活化、扩大培养,以备用;

b、将向步骤a扩大培养后的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光合菌、褐球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混合并添加生物生长刺激剂、生物营养剂、700份水混合均匀,在温度为25℃下培养17h后,在转速为3000r/min下离心分离除水,制得复合菌;所述生物营养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酵母膏54份、蔗糖42份、蛋白胨18份、乙酸钾16份、磷酸钠15份;所述生物生长刺激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氯化铈52份、硫酸铝28份;

s2:将步骤s1制得的发酵物在60℃下浓缩,得到浓缩物,将所述浓缩物在38℃下干燥至含水量为4%,接着造粒,制得复合肥颗粒;

s3:将衣康酸、聚乙烯醇、聚氨基酸钾按重量份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加热到75℃,继续搅拌2h,待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加入重量份的硅藻土、聚氧化乙烯、淀粉接枝丙烯酸钾,升温到86℃,加速搅拌1.5h,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制得包膜料液;

s4:将步骤s2制得的复合肥颗粒放入转动的转鼓中,将步骤s3制得的包膜料液升温至65℃,然后用高压喷漆枪均匀地喷涂在复合肥颗粒表面,接着常温干燥至含水量为1%,制得土壤调理剂。

实施例2

一种土壤调理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碳酸铵43份、磷酸一铵12份、氯化钾16份、泥炭土8份、蒙脱石粉3份、沸石粉2份、海泡粉5份、钙镁磷肥7份、复合菌22份、硅藻土6份、衣康酸3份、聚乙烯醇5份、聚氨基酸钾2份、聚氧化乙烯3份、淀粉接枝丙烯酸钾2.2份;

所述的复合菌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地衣芽孢杆菌20份、硝化细菌12份、酵母菌10份、光合菌3份、褐球固氮菌6份、磷细菌4份、钾细菌3份;

所述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碳酸铵、磷酸一铵、氯化钾、泥炭土、蒙脱石粉、沸石粉、海泡粉、钙镁磷肥、复合菌按重量份比例混合,在温度为35℃下进行发酵,发酵10天,制得发酵物;

步骤s1中所述复合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分别将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光合菌、褐球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按重量份比例在温度为23℃下进行活化、扩大培养,以备用;

b、将向步骤a扩大培养后的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光合菌、褐球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混合并添加生物生长刺激剂、生物营养剂、500份水混合均匀,在温度为24℃下培养18h后,在转速为2000r/min下离心分离除水,制得复合菌;所述生物营养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酵母膏50份、蔗糖30份、蛋白胨14份、乙酸钾15份、磷酸钠12份;所述生物生长刺激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氯化铈42份、硫酸铝26份;

s2:将步骤s1制得的发酵物在50℃下浓缩,得到浓缩物,将所述浓缩物在65℃下干燥至含水量为3.6%,接着造粒,制得复合肥颗粒;

s3:将衣康酸、聚乙烯醇、聚氨基酸钾按重量份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加热到72℃,继续搅拌2.5h,待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加入重量份的硅藻土、聚氧化乙烯、淀粉接枝丙烯酸钾,升温到80℃,加速搅拌1.8h,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制得包膜料液;

s4:将步骤s2制得的复合肥颗粒放入转动的转鼓中,将步骤s3制得的包膜料液升温至52℃,然后用高压喷漆枪均匀地喷涂在复合肥颗粒表面,接着常温干燥至含水量为0.8%,制得土壤调理剂。

实施例3

一种土壤调理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碳酸铵58份、磷酸一铵15份、氯化钾32份、泥炭土15份、蒙脱石粉5份、沸石粉4份、海泡粉8份、钙镁磷肥11份、复合菌28份、硅藻土17份、衣康酸6份、聚乙烯醇9份、聚氨基酸钾4份、聚氧化乙烯3.5份、淀粉接枝丙烯酸钾4.3份;

所述的复合菌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地衣芽孢杆菌32份、硝化细菌22份、酵母菌15份、光合菌6份、褐球固氮菌10份、磷细菌9份、钾细菌5份;

所述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碳酸铵、磷酸一铵、氯化钾、泥炭土、蒙脱石粉、沸石粉、海泡粉、钙镁磷肥、复合菌按重量份比例混合,在温度为52℃下进行发酵,发酵5天,制得发酵物;

步骤s1中所述复合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分别将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光合菌、褐球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按重量份比例在温度为26℃下进行活化、扩大培养,以备用;

b、将向步骤a扩大培养后的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光合菌、褐球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混合并添加生物生长刺激剂、生物营养剂、800份水混合均匀,在温度为26℃下培养15h后,在转速为3000r/min下离心分离除水,制得复合菌;所述生物营养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酵母膏60份、蔗糖50份、蛋白胨22份、乙酸钾20份、磷酸钠16份;所述生物生长刺激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氯化铈56份、硫酸铝30份;

s2:将步骤s1制得的发酵物在62℃下浓缩,得到浓缩物,将所述浓缩物在72℃下干燥至含水量为3%,接着造粒,制得复合肥颗粒;

s3:将衣康酸、聚乙烯醇、聚氨基酸钾按重量份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加热到80℃,继续搅拌l.2h,待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加入重量份的硅藻土、聚氧化乙烯、淀粉接枝丙烯酸钾,升温到90℃,加速搅拌1.2h,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制得包膜料液;

s4:将步骤s2制得的复合肥颗粒放入转动的转鼓中,将步骤s3制得的包膜料液升温至70℃,然后用高压喷漆枪均匀地喷涂在复合肥颗粒表面,接着常温干燥至含水量为0.7%,制得土壤调理剂。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土壤调理剂的原料中缺少硅藻土。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土壤调理剂的原料中缺少衣康酸。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土壤调理剂的原料中缺少聚乙烯醇。

对比例5

与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土壤调理剂的原料中缺少聚氨基酸钾。

对比例6

与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土壤调理剂的原料中缺少聚氧化乙烯。

对比例7

与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土壤调理剂的原料中缺少淀粉接枝丙烯酸钾。

对比例8

采用中国专利申请文献“一种柚子园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公布号:cn106116952a)”实施例1-3的工艺制备土壤改良剂。

实施地点在广西南宁青秀区伶俐镇,规划条件基本一致的13块地块,种植相同品种且规格基本一致的三红蜜柚,分别施用实施例1-3和对比例1-8中的土壤调理剂,其中对比例8中的实施例1-3的土壤调理剂分开做实验,施用时,将三红蜜柚柚子园土壤调理剂按照每亩50公斤施用量整地前均匀撒施于地表,整地时翻入土中,与土壤充分混合,三红蜜柚成熟后,检测平均亩产量,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1)由实施例1-3和对比例8的数据可见,施用实施例1-3土壤调理剂的三红蜜柚平均亩产量明显提高;同时由实施例1-3的数据可见,实施例1为最优实施例。。

(2)由实施例1和对比例1-7的数据可见,硅藻土、衣康酸、聚乙烯醇、聚氨基酸钾、聚氧化乙烯、淀粉接枝丙烯酸钾在制备土壤调理剂中起到了协同作用,协同提高了三红蜜柚的平均亩产量,这可能是:以硅藻土为主料,以衣康酸作为交联剂,聚乙烯醇是一种水溶性高聚物,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聚氨基酸钾能够增加土壤空隙度和持水量,有助于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为三红蜜柚根系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聚氧化乙烯含有亲水端,能与复合肥料颗粒子结合,聚氧化乙烯具有很好的耐水性,且其分子链能够在水中很好的伸展,均匀的排列在界面,增大空间位阻,使复合肥料颗粒子快速分散在水中;淀粉接枝丙烯酸钾可作为肥料的缓释载体材料,与聚氨基酸钾配合使用时,可增加肥料吸收率。硅藻土为多孔材料,同时其表面含有大量的羟基,能够利用硅藻土表面的羟基,在衣康酸改性作用下,与复合肥料颗粒结合更加紧密,且在聚乙烯醇的成膜作用和淀粉接枝丙烯酸钾缓释作用下,其可实现对复合肥料颗粒的有效缓释,使得复合肥料颗粒进入到土壤中后能够缓慢进入土壤中,对土壤进行缓慢的供给肥料粒子,避免土壤贫瘠以及板结,同时结合聚氨基酸钾的保水保肥能力,可有效提高三红蜜柚生长的效率和产量。

以上内容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