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热弯设备传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216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3D热弯设备传送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弯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D热弯设备传送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顾客对智能手机的显示和触摸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发展3D曲面手机的厂商越来越多,市面上比较成熟的有三星Galaxy S6、Galaxy S7,NOTE7和越来越多的国产机Vivo Xplay5、小米NOTE2、华为mate9等陆续量产,随着柔性三星、LG等大厂的OLED屏广泛应用,3D盖板玻璃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进而推动了手机盖板3D热弯设备的开发和应用,拥有3D热弯生产能力的设备正受到市场的青睐。

现有技术中的一个3D热弯设备,在进行3D热弯处理后,模具通过传送带的方式进行传送,在传送过程中模具会产生碰撞挤压,导致故障率上升,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有效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3D热弯设备传送机构,该机构通过传送拨杆实现热弯模具的传送,热弯模具不会产生挤压碰撞,设备的故障率低,模具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3D热弯设备传送机构,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隧道腔体、送料气缸、热弯模具、拨杆伺服马达、传送拨杆以及旋转气缸;

所述送料气缸设置在隧道腔体的一侧,送料气缸用于将热弯模具推入隧道腔体内;

所述传送拨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的拨杆伺服马达的马达输出轴上,且传送拨杆从隧道腔体中穿过,所述传送拨杆上安装有多个用于推动所述热弯模具的推动板;

所述传送拨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旋转气缸的气缸杆上,所述旋转气缸用于带动所述的传送拨杆转动。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隧道腔体上活动安装有进料门和出料门。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3D热弯设备传送机构还包括出料推杆气缸,所述出料推杆气缸设置在隧道腔体的出料门的一侧,用于将隧道腔体中的热弯模具推出。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3D热弯设备传送机构还包括压头马达、传动杆、上发热压头以及下发热底座;

所述传动杆固定在压头马达的输出轴上,所述的热弯模具设置在下发热底座上,所述压头马达驱动所述的上发热压头压向所述的热弯模具。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隧道腔体由隧道腔体支撑板围合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3D热弯设备传送机构采用拨杆伺服马达带动传送拨杆运动,定位精准,可以保证上发热压头下压时模具在压头中心位,提高产品良率;在热弯模具传送过程中部相互接触,减少了碰撞干涉的可能,模具的使用寿命高,设备故障率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3D热弯设备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3D热弯设备传送机构的热弯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3D热弯设备传送机构,包括隧道腔体10、送料气缸20、热弯模具30、拨杆伺服马达40、传送拨杆50以及旋转气缸60;所述的隧道腔体10上活动安装有进料门101和出料门102,所述送料气缸20设置在隧道腔体10的进料门101的一侧,送料气缸20用于将热弯模具30推入隧道腔体10内;所述传送拨杆5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的拨杆伺服马达40的马达输出轴上,且传送拨杆50从隧道腔体10中穿过,所述传送拨杆50上安装有多个用于推动所述热弯模具30的推动板501;所述传送拨杆50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旋转气缸60的气缸杆上,所述旋转气缸60用于带动所述的传送拨杆50转动。

作为较佳的实施例,所述3D热弯设备传送机构还包括出料推杆气缸70,所述出料推杆气缸70设置在隧道腔体10的出料门102的一侧,用于将隧道腔体10中的热弯模具30推出。

如图2所示,所述3D热弯设备传送机构还包括热弯成型模具,该热弯成型模具包括压头马达801、传动杆802、上发热压头803以及下发热底座804;所述传动杆802固定在压头马达801的输出轴上,所述的热弯模具30设置在下发热底座804上,所述压头马达801驱动所述的上发热压头803压向所述的热弯模具30;所述的隧道腔体10由隧道腔体支撑板103围合构成。

通过上述的结构,通过送料气缸20的作用将热弯模具30推入隧道腔体10中,压头马达801驱动上发热压头803朝向下发热底座804方向运动,对热弯模具30中的产品进行热压成型;此后旋转气缸60带动传送拨杆50转动90°,传送拨杆50上的推动板501抵靠在热弯模具30上,拨杆丝杆马达带动传送拨杆50运动,通过推动板501对热弯模具30进行推动。当热弯模具30向前移动设定好的距离后,旋转气缸60带动传送拨杆50反方向转动90°,拨杆伺服马达40带动传送拨杆50退回起始位置;重复上述的过程后,实现产品的热压成型以及热弯模具30的传送。本实用新型的3D热弯设备传送机构采用拨杆伺服马达40带动传送拨杆50运动,定位精准,可以保证上发热压头803下压时模具在压头中心位,提高产品良率;在热弯模具30传送过程中部相互接触,减少了碰撞干涉的可能,模具的使用寿命高,设备故障率低;另外,结构简单紧凑,隧道腔体10密封好,节省设备空间,可减少设备能耗,提高设备产能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