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39047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弯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弯机,包括炉膛、位于炉膛内的承放座、以及推送装置;所述炉膛内填充有惰性气体;所述承放座上形成有沿其宽度方向依次排列并用于供模具放置的若干个放置区;所述推送装置用于沿承放座的长度方向推送模具;所述炉膛内沿承放座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预热工位、成型工位、退火工位;所述承放座包括位于成型工位的第一发热段;所述成型工位还设置有位于第一发热段上方的第一发热装置;所述热弯机还包括第一动力部件;所述第一发热装置的下端形成有用于顶压模具并用于向模具传递热量的施压面。本实用新型可提高传热效率,并可同时用于至少两个玻璃的热弯成型,可提高效率。
【专利说明】
一种热弯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弯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热弯机一般包括预热工位、成型工位、退火工位,在玻璃加工过程中,一般先将玻璃放置在模具内,然后将模具放置在预热工位进行预热,再将模具放置在成型工位加热使玻璃加热软化并在模具内成型,然后再放置于退火工位进行退火。目前,现有的热弯机的成型工位处固定有发热管,当模具位于成型工位时,可利用发热管的热量的散发使得该成型工位的温度升高,可使位于成型工位的模具受热升温,但造成传热效率较低,远不能满足工业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弯机,其通过采用第一发热装置、第一动力部件、第一发热段的结合设计,当模具位于成型工位时,可利用第一发热段、第一加热装置与模具直接接触对模具传递热量,以提高传热效率。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热弯机,包括炉膛、位于炉膛内的承放座、以及推送装置;所述炉膛内填充有惰性气体;所述承放座上形成有沿其宽度方向依次排列并用于供模具放置的至少两个放置区;所述推送装置用于沿承放座的长度方向推送模具;所述炉膛内沿承放座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预热工位、成型工位、退火工位;所述承放座包括位于成型工位的第一发热段;所述成型工位还设置有位于第一发热段上方的第一发热装置;所述热弯机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发热装置上下移动的第一动力部件;所述第一发热装置的下端形成有用于顶压模具并用于向模具传递热量的施压面。
[000?]所述第一动力部件为第一气缸。
[0007]所述承放座包括位于预热工位的第二发热段,所述预热工位设置有位于第二发热段上方的第二发热装置;该热弯机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二发热装置上下移动的第二气缸。
[0008]所述第二发热段包括沿承放座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若干个发热分段,预热工位设置有与各发热分段对应的若干个第二发热装置;该热弯机包括与各第二发热装置对应的若干个第二气缸。
[0009]所述退火工位包括沿承放座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保温保压工位、第一冷却工位;所述保温保压工位位于第一冷却工位与成型工位之间;承放座还包括位于保温保压工位的第三发热段、以及位于第一冷却工位的冷却段;所述保温保压工位还设置有位于第三发热段上方的第三发热装置、固定在第三发热装置上方的第一冷却装置;所述第一冷却工位还设置有位于冷却段上方的第二冷却装置;该热弯机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冷却装置和第三发热装置上下移动的第三气缸、以及用于驱动第二冷却装置上下移动的第四气缸。
[0010]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第二冷却装置均包括冷却板,所述冷却板上设置有供冷却介质流经的冷却流道。
[0011 ]所述第三发热装置还用于顶压模具。
[0012]所述炉膛外还设置有第二冷却工位。
[0013]所述推送装置包括连接架、用于驱动连接架沿承放座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的第一推料气缸、推料架、以及缸体安装在连接架上并用于驱动推料架沿承放座的宽度方向做往复运动的第二推料气缸;所述第二推料气缸的活塞杆与推料架连接;所述推料架上沿着承放座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有若干个推料杆。
[0014]所述模具由石墨制成,并包括下模、与下模相配合的上模。
[0015]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第一发热装置、第一动力部件、第一发热段的结合设计,当模具位于成型工位时,可利用第一发热段承载模具,并可利用第一动力部件带动第一发热装置下移压在模具上,从而可使第一发热段、第一加热装置与模具直接接触对模具传递热量,以提高传热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的热弯机还可提高加工效率,并可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有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示意图;
[0019]图3为推送装置及承放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0021 ]图5示意出模具在受到第一发热装置顶压前后的状态示意图;
[0022]其中,10、模具;11、上模;12、下模;20、炉膛;30、承放座;31、第一发热段;32、第二发热段;33、第三发热段;34、冷却段;40、推送装置;42、第一推料气缸;43、连接架;44、推料架;45、第二推料气缸;46、推料杆;51、第一发热装置;52、第一动力部件;61、第二发热装置;62、第二气缸;71、第三发热装置;72、第一冷却装置;73、第二冷却装置;74、第三气缸;75、第四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24]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热弯机,包括炉膛20、位于炉膛20内的承放座30、以及推送装置40;所述承放座30上形成有沿其宽度方向依次排列并用于供模具10放置的至少两个放置区,以方便于同时放置至少两个模具10,可提高加工效率;所述推送装置40用于沿承放座30的长度方向推送模具10;所述炉膛20内沿承放座3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预热工位、成型工位、退火工位;所述承放座30包括位于成型工位的第一发热段31;所述成型工位还设置有位于第一发热段31上方的第一发热装置51;所述热弯机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发热装置51上下移动的第一动力部件52;所述第一发热装置51的下端形成有用于顶压模具10并用于向模具10传递热量的施压传热面。
[0025]在玻璃加工过程中,先将玻璃放置在模具10上,模具10连同玻璃先进入预热工位进行预热处理,然后再由推送装置40推送至成型工位,此时,第一动力部件52带动第一发热装置51下移,并利用第一发热装置51与第一发热段31向模具10传递热量,而在此同时,并通过第一发热装置51对模具10施加压力,以使模具10内的玻璃热压成型,之后,还通过推送装置40将模具10连同玻璃推送至退火工位并对玻璃进行退火,之后,再将模具10连同玻璃移出炉膛20的外部。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第一发热装置51、第一动力部件52、第一发热段31的结合设计,当模具10位于成型工位,可利用第一发热段31、第一加热装置与模具10直接接触对模具10传递热量,以提高传热效率,进而提高玻璃的加热效果;而且,本实用新型还可适用于不同厚度的模具10。
[0026]优选的,所述第一动力部件52为第一气缸,以方便于装配。
[0027]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热装置5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第一动力部件52的数量与第一发热装置51的数量一致,并一一对应。
[0028]优选的,所述承放座30包括位于预热工位的第二发热段32,所述预热工位设置有位于第二发热段32上方的第二发热装置61;该热弯机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二发热装置61上下移动的第二气缸62。在使用时,当模具10连同玻璃被推送至预热工位时,可利用第二气缸62带动第二发热装置61下移,以通过第二发热装置61连同第二发热段32对模具10进行传递热量。
[0029]具体的,所述第二发热段32包括沿承放座30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若干个发热分段,预热工位设置有与各发热分段一一对应的若干个第二发热装置61;该热弯机包括与各第二发热装置61—一对应的若干个第二气缸62。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可采用逐步升温的方式对玻璃进行预热,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0030]优选的,所述退火工位包括沿承放座30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保温保压工位、第一冷却工位;所述保温保压工位位于第一冷却工位与成型工位之间;所述承放座30还包括位于保温保压工位的退火工位的第三发热段33、以及位于第一冷却工位的冷却段34;所述保温保压工位退火工位还设置有位于第三发热段33上方的第三发热装置71、固定在第三发热装置71上方的第一冷却装置72;所述第一冷却工位还设置有位于冷却段34上方的第二冷却装置73;该热弯机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冷却装置72和第三发热装置71上下移动的第三气缸74、以及用于驱动第二冷却装置73上下移动的第四气缸75。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当模具10连同玻璃被推送至第三发热段33时,第三气缸74带动第三发热装置71连同第一冷却装置72下移,以使得玻璃可在预定温度下进行保温,然后再通过推送装置40将模具10连同玻璃推送至冷却段34处,此时,第四气缸75带动第二冷却装置73下移,以利用第二冷却装置73连同冷却段34对玻璃进行冷却,以减少玻璃中产生的热应力。
[0031]具体的,所述第三发热装置71还用于顶压模具10,以可利用第三发热装置71向模具1继续施压。
[0032]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装置72、第二冷却装置73均包括冷却板,所述冷却板上设置有供冷却介质流经的冷却流道。
[0033]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发热装置7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并沿承放座30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三气缸74、第一冷却装置72的数量均与第三发热装置71的数量一致。所述第二冷却装置73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并沿承放座30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四气缸75的数量与第二冷却装置73的数量一致,并一一对应。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逐步冷却,以提尚广品质量。
[0034]优选的,所述炉膛20内还填充有惰性气体,以可减少模具被氧化。
[0035]所述炉膛20外还设置有用于对模具10冷却的第二冷却工位,以可将玻璃进一步冷却至常温。
[0036]优选的,所述推送装置40包括连接架43、用于驱动连接架43沿承放座30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的第一推料气缸42、推料架44、以及缸体安装在连接架43上并用于驱动推料架44沿承放座30的宽度方向做往复运动的第二推料气缸45;所述第二推料气缸45的活塞杆与推料架44连接;所述推料架44上沿着承放座30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有若干个推料杆46。在工作时,可利用第一推料气缸42带动连接架43沿承放座30的长度方向前移,以带动第二推料气缸45连同推料架44前移,可利用各推料杆46推动承放座30上的各模具10前移,之后,第二推料气缸45带动推料架44与推料杆46沿承放座30的宽度方向右移,并通过第一推料气缸42带动连接架43沿承放座30的长度方向后移,再利用第二推料气缸45带动推料架44与推料杆46沿承放座30的宽度方向左移,以带动推料杆46回复至初始位置,之后,再通过第一推料气缸42带动连接架43沿承放座30的长度方向前移,以利用推料杆46再次推动各模具1前移,从而可通过此方式不断输送工件。
[0037]优选的,还可在炉膛20上设置有供冷却介质流经的通道,以可实现炉膛20内部的降温。
[0038]如图5所示,所述模具10包括下模12、与下模12相配合的上模11。其中,所述模具10由石墨制成,以提高导热性能。
[0039]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热段31、第二发热段32、第三发热段33可包括下导热部件、安装在下导热部件上的发热管或发热丝等各发热部件。而所述第一发热装置51、第二发热装置61、第三发热装置71可包括上导热部件、安装在上导热部件上的发热管或发热丝等各发热部件。当然,第一发热段31、第二发热段32、第三发热段33、第一发热装置51、第二发热装置61、第三发热装置71均不限于上述结构,可采用发热板等其他。
[0040]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热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膛、位于炉膛内的承放座、以及推送装置;所述炉膛内填充有惰性气体;所述承放座上形成有沿其宽度方向依次排列并用于供模具放置的至少两个放置区;所述推送装置用于沿承放座的长度方向推送模具;所述炉膛内沿承放座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预热工位、成型工位、退火工位;所述承放座包括位于成型工位的第一发热段;所述成型工位还设置有位于第一发热段上方的第一发热装置;所述热弯机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发热装置上下移动的第一动力部件;所述第一发热装置的下端形成有用于顶压模具并用于向模具传递热量的施压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部件为第一气缸。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放座包括位于预热工位的第二发热段,所述预热工位设置有位于第二发热段上方的第二发热装置;该热弯机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二发热装置上下移动的第二气缸。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热段包括沿承放座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若干个发热分段,预热工位设置有与各发热分段一一对应的若干个第二发热装置;该热弯机包括与各第二发热装置 对应的若干个第二气缸。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工位包括沿承放座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保温保压工位、第一冷却工位;所述保温保压工位位于第一冷却工位与成型工位之间;承放座还包括位于保温保压工位的第三发热段、以及位于第一冷却工位的冷却段;所述保温保压工位还设置有位于第三发热段上方的第三发热装置、固定在第三发热装置上方的第一冷却装置;所述第一冷却工位还设置有位于冷却段上方的第二冷却装置;该热弯机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冷却装置和第三发热装置上下移动的第三气缸、以及用于驱动第二冷却装置上下移动的第四气缸。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第二冷却装置均包括冷却板,所述冷却板上设置有供冷却介质流经的冷却流道。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发热装置还用于顶压模具。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外还设置有第二冷却工位。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装置包括连接架、用于驱动连接架沿承放座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的第一推料气缸、推料架、以及缸体安装在连接架上并用于驱动推料架沿承放座的宽度方向做往复运动的第二推料气缸;所述第二推料气缸的活塞杆与推料架连接;所述推料架上沿着承放座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有若干个推料杆。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由石墨制成,并包括下模、与下模相配合的上模。
【文档编号】C03B23/03GK205420154SQ201620095932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6年1月30日
【发明人】雷万春, 凌导, 冯朝光, 胡仁
【申请人】深圳大宇精雕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