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旋转磁场的硅晶体生长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2590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旋转磁场的硅晶体生长炉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晶体生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旋转磁场的硅晶体生长炉。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领域使用的晶体生长炉,主要包括多晶铸锭炉和单晶生长炉。这些晶体生长炉通过石墨加热器对放置在坩埚内的硅料进行加热,使其完全熔化,然后通过升降隔热笼和调节加热功率完成晶体生长。高温下硅熔液与石英坩埚内表面接触,反应生成SiO等硅氧化合物,这些物质有一部分溶解进入硅熔体内部,这是硅晶体中氧含量的主要来源。在硅熔液中,由于温度和空间的限制,硅熔体还存在不同方向的对流。这些熔体流动将更多的SiO气体带入熔体,也加剧了硅熔体对坩埚内表面的冲刷,这进一步增加了硅晶体中的氧含量。硅晶体中的氧与掺杂元素硼形成硼-氧复合体。在做成电池后,这些硼-氧复合体会造成光电转换效率的光致衰减。对PERC等高效电池工艺,这种衰减更加明显,严重影响电池光电效率表现。因此,降低硅晶体中的氧含量,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技术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旋转磁场的硅晶体生长炉,能够有效降低硅晶体中的氧含量。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旋转磁场的硅晶体生长炉,包括坩埚、加热器与保温护板,还包括磁场发生装置;所述磁场发生装置位于坩埚的四周、加热器与保温护板之间;所述磁场发生装置包括三相导线,三相导线连接三相电源,使坩埚内产生旋转磁场。

进一步的,所述磁场发生装置包括固定于晶体生长炉炉腔内的绝缘体;所述绝缘体上设有若干组三相导线,同相导线并联。

进一步的,所述磁场发生装置有任意数量个。

进一步的,硅晶体生长炉为任意从硅熔体中生长晶体的炉型。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晶体生长炉内施加一个电磁场,该电磁场由三相导线绕制而成,由于三相电源存在的相位差线圈会产生旋转的磁场,坩埚内的硅液在磁力作用下旋转,加强了熔池的搅拌作用;在强对流下,熔池内的冷热区分布更加均匀,固液界面平坦,同时涡流会促使杂质元素向熔池中心聚集,方便顶吹氩气将杂质带走,加强整体排杂。通过平坦固液界面和加强排杂,得到位错更低,晶体质量更好的硅锭。

附图说明

图1为坩埚四周设置磁场发生器的示意图;

图2为磁场发生器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绝缘体;2、三相导线;3、磁场发生装置;4、坩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旋转磁场的硅晶体生长炉,其内设有磁场发生装置,磁场发生装置包括固定于晶体生长炉炉腔内的绝缘体1;绝缘体1上设有若干组三相导线2,三相导线按次序以ABC的形式堆叠缠绕在绝缘体1上,同相导线并联。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计为了配合实际应用过程中炉腔内部空间拥挤,尤其在拐角处空间狭窄,将绝缘体1分成四段,分别位于坩埚4的四周。绝缘体1不限于正方形,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也不限于分为四段,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不同段数。线圈密度,也就是磁极对数,也应根据实际装料量及磁力大小与作用形式需求而定。磁场转速与磁极对数成反比关系,对数越多转速越低,扭矩越强。对于多晶铸锭过程,熔池体量大,需要低转速大扭矩的磁场,所以设计为多磁极对数,即多组三相导线,且同相导线并联。磁场发生装置放置于加热器与保温护板之间;三相导线3连接三相电源,使坩埚4内产生旋转磁场。

三相导线3通电后形成磁极,由于三相电相偏差,磁极会不断转动,形成旋转磁场,在该磁场作用下,带动熔池转动,再搅拌熔池过程中,使熔池内温区均匀,固液界面更加平坦。此外熔池旋转过程中可以将比重较轻的挥发份杂质。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多晶、单晶、准单晶等多种从硅熔体中生长晶体的炉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