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防病虫害的氨基酸有机肥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6482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防病虫害的氨基酸有机肥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氨基酸有机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防病虫害的氨基酸有机肥料。



背景技术:

有机肥料是指含有有机物质,既能提供农作物多种无机养分和有机养分,又能培肥改良土壤的一类肥料。其中绝大部分为农家就地取材,自行积制的。现在我们所了解的有机肥的广泛应用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可以说,有机肥以后将逐渐取代其他的肥料,而成为农作物生长中的一个必备的肥料。有机肥料富含有机物质和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不仅能提供作物生长所需养分,改良土壤,还可以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促进作物高产稳产,保持土壤肥力,同时可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合理利用有机肥料能增加作物产量、培肥地力、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当然有机肥料不仅要提供营养物质还要帮助作物防御害虫,目前的氨基酸有机肥料在这方面还存在欠缺,还需不断地改善和进步。

现很需要一种能够防病虫害的氨基酸有机肥料,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还能利用多种方法防御病害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病虫害的氨基酸有机肥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防病虫害的氨基酸有机肥料,包括第一包膜层,所述第一包膜层包住内部的烟碱层,所述烟碱层中带有氨素肥颗粒容纳层、性外激素容纳层、外壳和硅肥颗粒容纳层,所述硅肥颗粒容纳层位于烟碱层的中心位置,所述氨素肥颗粒容纳层和性外激素容纳层环绕硅肥颗粒容纳层均匀分布,所述氨素肥颗粒容纳层包括第二包膜层和氨素肥料,所述第二包膜层包裹住氨素肥料。

优选的,所述烟碱层包括有机物、腐殖酸、纤维素、氨基酸、糖、蛋白质、氮元素、磷元素和钾元素。

优选的,所述性外激素容纳层属于酮类、醇类和有机酸类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第二包膜层端部为薄膜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能够防病虫害的氨基酸有机肥料,通过设置有烟碱层,可以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肥料,还可以杀死多种病虫,通过设置有性外激素容纳层,可以干扰害虫的交配繁殖,通过设置有氨素肥料,具有较好的挥发性,对害虫有刺激和腐蚀作用,通过设置有硅肥颗粒容纳层,作物吸收后会作用在表皮细胞,使植物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该能够防病虫害的氨基酸有机肥料,帮助植物很好地进行防虫,同时还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肥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氨素肥颗粒容纳层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包膜层、2烟碱层、3外壳、4性外激素容纳层、5氨素肥颗粒容纳层、51第二包膜层、52氨素肥料、6硅肥颗粒容纳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能够防病虫害的氨基酸有机肥料,包括第一包膜层1,所述第一包膜层1包住内部的烟碱层2,所述烟碱层2包括有机物、腐殖酸、纤维素、氨基酸、糖、蛋白质、氮元素、磷元素和钾元素,这些物质可用于植物的营养供给和防害虫,所述烟碱层2 中带有氨素肥颗粒容纳层5、性外激素容纳层4、外壳3和硅肥颗粒容纳层6,所述硅肥颗粒容纳层6位于烟碱层2的中心位置,硅肥颗粒容纳层6可以间接作用于植物的表皮细胞,所述氨素肥颗粒容纳层5和性外激素容纳层4环绕硅肥颗粒容纳层6均匀分布,氨素肥颗粒容纳层5可以杀死一些小型害虫,所述性外激素容纳层4属于酮类、醇类和有机酸类中的一种,都能干扰病虫的繁殖。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图2为图1中的氨素肥颗粒容纳层具体结构示意图,所述氨素肥颗粒容纳层5包括第二包膜层51和氨素肥料52,所述第二包膜层51包裹住氨素肥料52,氨素肥料52具有挥发性,所述第二包膜层51端部为薄膜层,所述氨素肥料52含有尿素、碳酸氢铵和氨水中的一种及以上,这些物质都可对害虫进行腐蚀和刺激。

工作过程:将有机肥料洒在植物周围的土壤里和植物的叶片上,第一包膜层1破裂,烟碱层2发挥作用,为植物提供营养还可杀死害虫,性外激素容纳层4干扰害虫交配繁殖,氨素肥颗粒容纳层5内氨素肥料52会挥发,杀死小型、耐力弱的害虫,叶片吸收硅肥颗粒容纳层6可以使表皮细胞具有较强的防御能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