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混凝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3826发布日期:2018-10-09 22:29阅读:29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应用领域,具体涉及透水混凝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混凝土主要是通过水泥、拌合水搅拌混合而成,传统的混凝土主要用于路面建筑的使用,在路面使用过程中,需要混凝土具备一定的透水性,但是传统的混凝土的透水性不好,容易造成路面积水,缩短了路面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牢固性高且能够快速透水的混凝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透水混凝土,包含有水泥、骨科、拌合水、石灰、介孔材料、海绵和沥青,其成分配比如下:

水泥25-40;

拌合水30-35;

骨科10-15;

石灰8-10;

介孔材料4-5;

海绵4-5;

沥青4-5。

本发明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介孔材料和海绵,提高混凝土的透水性,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沥青提高了混凝土的延展性和混凝土的牢固性,达到提高混凝土的牢固性、提高混凝土的透水性和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的,其成分配比如下:

水泥40;

拌合水30;

骨科10;

石灰8;

介孔材料4;

海绵4;

沥青4。

作为优选的,其成分配比如下:

水泥32.5;

拌合水32.5;

骨科12.5;

石灰9;

介孔材料4.5;

海绵4.5;

沥青4.5。

作为优选的,其成分配比如下:

水泥25;

拌合水35;

骨科15;

石灰10;

介孔材料5;

海绵5;

沥青5。

作为优选的,所述介质材料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所述海绵为海绵颗粒,且海绵颗粒直径不超过1cm。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介孔材料和海绵,提高混凝土的透水性,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沥青提高了混凝土的延展性和混凝土的牢固性,达到提高混凝土的牢固性、提高混凝土的透水性和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透水混凝土,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介孔材料和海绵,提高混凝土的透水性,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沥青提高了混凝土的延展性和混凝土的牢固性,达到提高混凝土的牢固性、提高混凝土的透水性和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透水混凝土,包含有水泥、骨科、拌合水、石灰、介孔材料、海绵和沥青,其成分配比如下:

水泥25-40;

拌合水30-35;

骨科10-15;

石灰8-10;

介孔材料4-5;

海绵4-5;

沥青4-5。

本发明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介孔材料和海绵,提高混凝土的透水性,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沥青提高了混凝土的延展性和混凝土的牢固性,达到提高混凝土的牢固性、提高混凝土的透水性和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值得注意的是,其成分配比如下:

水泥40;

拌合水30;

骨科10;

石灰8;

介孔材料4;

海绵4;

沥青4。

值得注意的是,其成分配比如下:

水泥32.5;

拌合水32.5;

骨科12.5;

石灰9;

介孔材料4.5;

海绵4.5;

沥青4.5。

值得注意的是,其成分配比如下:

水泥25;

拌合水35;

骨科15;

石灰10;

介孔材料5;

海绵5;

沥青5。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介质材料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所述海绵为海绵颗粒,且海绵颗粒直径不超过1cm。

本发明的具体使用步骤如下:

实施例一、一种透水混凝土,包含有水泥、骨科、拌合水、石灰、介孔材料、海绵和沥青,其成分配比如下:

水泥40;

拌合水30;

骨科10;

石灰8;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4;

海绵4;

沥青4。

由于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使得混凝土颗粒之间具有较高的粘性,降低了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

由于介孔材料是指孔径介于2-50nm的一类多孔材料。介孔材料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规则有序的孔道结构、狭窄的孔径分布、孔径大小连续可调等特点,而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是其中的一种,配合海绵的易吸水性,使得混凝土具备良好的透水性能。

其制作步骤如下:

1.常温常压下降水泥、拌合水和骨科混合,并搅拌5min,使之充分混合,得到初始混合液;

2.常温常压下降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和海绵颗粒逐步撒入到初始混合液中,并持续搅拌5min,达到中间混合液;

3,将沥青加热至沥青呈液态,并将液态的沥青逐步导入中间混合液中,并搅拌5min,静置后得到最终的透水混凝土。

实施例二、一种透水混凝土,包含有水泥、骨科、拌合水、石灰、介孔材料、海绵和沥青,其成分配比如下:

水泥32.5;

拌合水32.5;

骨科12.5;

石灰9;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4.5;

海绵4.5;

沥青4.5。

本实施例中的制备工艺与实施例1一致。

实施例三、一种透水混凝土,包含有水泥、骨科、拌合水、石灰、介孔材料、海绵和沥青,其成分配比如下:

水泥25;

拌合水35;

骨科15;

石灰10;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5;

海绵5;

沥青5。

本实施例中的制备工艺与实施例1一致。

通过以上的方式,本发明所提供的透水混凝土,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介孔材料和海绵,提高混凝土的透水性,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沥青提高了混凝土的延展性和混凝土的牢固性,达到提高混凝土的牢固性、提高混凝土的透水性和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所公开的透水混凝土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水混凝土,包含有水泥、骨科、拌合水、石灰、介孔材料、海绵和沥青,其成分配比如下:水泥25‑40;拌合水30‑35;骨科10‑15;石灰8‑10;介孔材料4‑5;海绵4‑5;沥青4‑5;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介孔材料和海绵,提高混凝土的透水性,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沥青提高了混凝土的延展性和混凝土的牢固性,达到提高混凝土的牢固性、提高混凝土的透水性和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陶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台嘉盛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1
技术公布日:2018.10.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